回覆列表
  • 1 # 臨軒觀萌

    恆星核聚變的核指的不是恆星的核心,而是指深入每個原子內部的聚變反應。大量的氣體在引力的作用下匯聚在一起,隨著溫度和壓力的上升,引起熱核反應,放出大量的光和熱,這就是恆星的本質,如果你有超級牛掰的技術可以讓你停留在太陽表面,你會看到:由大量的高溫等離子體匯聚成的電漿的“海洋”天空中瀰漫著強烈的炙熱的白光和由看上去雜亂無章的磁力線所攪動的電漿的漩渦和線條,如果你運氣”夠好“,漂進一個太陽黑子的範圍內,你不會發現周圍的白光有一絲的減弱,反而會“看見”大量的電漿在磁力線的攪動下向天空方向湧動,幾個呼吸的時間,隨著磁力線的斷裂,大量的高溫等離子體向著宇宙空間崩發出去,這就是太陽風現象。如果我的回答不足以解釋你的疑問,推薦你看一部中國產紀錄片《宇宙與人》,你要的答案全在裡面。

    按照大爆炸理論,宇宙來源於一場由奇點產生的大爆炸,隨後宇宙開始膨脹,在這個膨脹的過程中,混沌得由濃湯一樣的等離子體組成的電漿一類的物質逐漸的冷卻,形成了最簡單的元素-氫元素和相當一部分氦元素,這些瀰漫在宇宙空間中的氣態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聚集在一起,慢慢的形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氣態雲團,這些雲團在一個漫長的吸積過程中,物質的不斷匯聚使體積不斷增大,其中的壓力和溫度也不斷上升,當這種吸積的物質總量達到一定程度時,雲團中心引力最強,溫度壓力最高的地方就會開始想中心坍縮,這時周圍的氣態物質也會加速向這個中心聚集,當其中的物質總量達到啟動熱核反應的臨界點時,核聚變開始,伴隨著首次星震,恆星成型,其中的氫或氫同位素開始聚變成氦,我沒記錯的話,兩個氫原子聚變成氦原子的這一過程會有千分之七的物質轉化為能量,這就是恆星的能量來源,但是由於恆星內部的引力超強,恆星中心產生的光和熱要想到達恆星表面需要很長時間,以太陽為例,中心能量到達太陽表面需要近6000年時間,這也是太陽能夠持續穩定的“燃燒”的原因。不知道我的解答能不能讓你滿意,我的知識儲備也只能到這個程度,而且還不夠細緻和準確,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還是推薦你觀看那部紀錄片《宇宙與人》,另外BBC出品的《宇宙》系列紀錄片也可以看一下,其中好像是第一季第一集就是《太陽之謎》,這裡有你想要的一切,整部紀錄片也可以幫助你極大的豐富自己的天體物理知識和宇宙學知識。

  • 2 # 北京得明

    你消耗的能量是從哪裡來的呢?答,食物,好,食物又是存在哪裡呢?答:與人類共同或直接存在於地球這個生態體系裡面。

    地球在哪裡存在呢?答,地球直接存在於宇宙這個生態體系裡面,是宇宙生態體系裡面的一員。換言之,我們直接生存在地球,間接生存在宇宙,這就如同:我們直接生存在家裡,間接生存在所在小區,所在城鎮,所在城市,所在國家。

    其二,這些間接存在著的區域其實是緊密聯通的。能量,就是這樣來的。

    其三,生態體系,只不過是被人類用物理性的方式分割出很多層次而已,也是由觀察者自身與其關係的遠近而分割出很多層次而已,但是,從生態體系整體而言,其實我們一直生存在宇宙當中。

    其四,生態體系是一個無物理邊界的概念,物理性的劃分,是人類站在自己切身利益或切身關係直接或間接感受的角度劃分的。

  • 3 # Tom藍弧1

    也許題主想問的是:物質從何而來,能量的最初來源究竟是什麼?那麼我可以很不負責任的告訴你答案。物質是時空的畸變,能量是畸變在時空裡的傳遞,所以兩者還能互相轉化。那麼題主可能又要刨根問底,時空畸變為何會產生,它怎麼就畸變了呢?我可以更不負責任的回答這個問題,產生畸變的原因是兩個高維時空相撞了,現在相撞的過程還在繼續中,從最初相接觸的一個點,發展到現在很大的一個範圍,在你們看來就像從一個奇點突然爆炸一樣。題主如果還要追問兩個時空相撞的原因……求你不要問了!我承認還不行嗎?是我不小心造成的,這事情都怪我!我來承擔責任!

  • 4 # 張家小智兒

    恆星消耗的能量來自於恆星內部物質發生核聚變造成的質量虧損,這部分虧損的質量按照愛因斯坦質能方程轉化成能量,賦予恆星光和熱,維持了恆星的穩定。就太陽而言,此處所說的"核"不是指太陽"核",而是指太陽內部組成物質的原子核。就現在來說是指太陽內部氫元素的原子核。

    我們都知道太陽的體量十分巨大,有多大呢?這麼說吧,1300000個地球的體積之和才能比得上一個太陽。巨大的體積和質量造就了太陽內部極其嚴苛的環境:太陽中心的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壓力大到將中心物質密度壓縮到水的150倍!在這種情況下,氫原子已經不能穩定存在了。氫原子核被迫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相對而言更穩定的氦原子核。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核子總數不變,但核子的平均質量減少了,也就是發生了質量虧損。在太陽中心,每秒鐘有600000000噸的氫轉變成596000000噸的氦,有4000000噸的質量虧損,這4000000噸的質量按照E=mc²轉化成能量,經過數萬年乃至數十萬年傳播到太陽表面,輻射向宇宙空間。這個就是恆星的能量來源。

    其實宇宙中所有的恆星都大同小異,只不過太陽還是比較小,所以氫元素耗盡、氦元素開始聚變後,太陽的壽命也就基本到頭了,一些質量、體積更大的恆星,由於重力足夠,可以不斷聚變下去,甚至可以聚變到鐵!最後形成一個洋蔥狀的結構。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聚變到鐵,恆星就不可能繼續聚變下去了,因為鐵元素如果繼續聚變就不是釋放能量而是消耗能量了,恆星是不會發生這種過程的,比鐵元素重的元素只能在其他條件下譬如超新星爆發中形成。

  • 5 # 漫步科學

    恆星消耗的能量源自它自身的質量

    以太陽為例,太陽的質量大約為地球的330000倍,達到2×10³⁰千克,從組成成分來看,超過百分之75的成分是氫元素。在太陽中心,熱核反應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其中四個氫核聚變成一個氦核,同時產生質量虧損,虧損的質量轉變成能量釋放出來。每秒大約有600000000000kg左右的氫聚變成596000000000千克的氦,這個過程虧損的質量達到400萬噸,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²可以計算出一秒鐘太陽釋放大約360000000000000000000000焦耳的能量。這些能量以電磁輻射的形式釋放出去。

    太陽核心位置在哪裡

    太陽的核心位置也就是核反應區,這個區域大概是從中心向外擴充套件174000km的範圍,

    在這個區域內,壓力達到驚人的30397500000000000帕斯卡,溫度可以達到1500萬攝氏度,這位熱核反應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太陽核心從哪來

    太陽核心當然來自於太陽了,所以這也就是太陽從哪來的問題。百億年前一場大爆炸,誕生了宇宙,宇宙誕生初期,空間中基本上都是的氫元素,隨著宇宙的膨脹,這些氫元素逐漸形成星際雲。太陽便是從有幾光年跨度的氫分子云中形成,星雲在中心引力的作用下逐漸收縮,因為角動量守恆,收縮過程會發生加速旋轉,這就造成這些物質互相碰撞發熱,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心堆積的物質越來越多,逐漸形成太陽,核心處壓力與熱量也越來越大,經過近億年的演化,太陽核心處壓力與溫度已經達到點燃核聚變的程度,此時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可以抵消引力的收縮作用,太陽也就誕生了。

    太陽為什麼不會瞬間把燃料用完

    首先來說太陽的核聚變不是發生在整個太陽,只發生在太陽核心區,只有在核心區,才滿足核聚變的條件。其次核聚變的本質是兩個粒子的碰撞,作為氣態星體的太陽,溫度越高內部氫粒子無規則運動程度越劇烈,但並不代表所有的氫粒子都是高速運動狀態(可以參考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佈),動能非常大的氫粒子與動能非常小的氫粒子佔比都很少,由於是無規則運動,所以這些粒子的碰撞方向也就是隨機的了。雖然隨著溫度的升高滿足聚變速度的粒子也會增多,但是粒子間的距離也會變大,使碰撞變得困難。粒子的無規則運動和溫度與粒子間隙處於負反饋關係,就像是太陽的油門,來條件聚變功率。

    感謝瀏覽我的回答,我是漫步的小豆子,期待您的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這一輩子都不能對男人掏心掏肺,因為掏了就活不了?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