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狼行萬里111

    包拯巧取合同文,

    包拯陳州除貪官,

    包拯套破釘殺案,

    包拯叫啞巴打兄,

    包拯審石擒兇手,

    包拯兩次斷牛案。

  • 2 # 勵志的青銅

    鍘美案,鍘包勉牛舌案,打龍袍真假狀元案,狸貓換太子案,鍘龐昱烏盆記案,鍘王爺三擊鼓案,真假女婿案,屠龍記案,真假包公案。

  • 3 # 文藝星空2020

    包公斷的著名案子有《鍘美案》、《狸貓換太子》、《烏盆案》、《鍘包勉》、《鍘國舅》等。這些故事大多出自《三俠五義》、《包公案》,民間故事和戲曲,多為藝術加工和創作,並非史實。

    包公,名包拯(999年-1062年),北宋名臣。他廉潔公正、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宋元以來以包公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大量出現,包公形象不斷被豐富、被理想化,成為封建社會中最著名的清官形象。

    1.鍘美案

    陳世美中狀元當了駙馬,原妻秦香蓮入京尋夫,陳世美不認,反使家將韓琪追殺她們滅口,韓琪自刎。秦香蓮到包拯處控告,包拯設計召來附馬,與秦香蓮對質。包拯不顧太后、皇姑勸阻,鍘死陳世美。

    2.狸貓換太子

    講述宋真宗時,劉妃與內監郭槐合謀,以剝皮狸貓調換李宸妃所生嬰兒,李宸妃隨被打入冷宮。包拯受理李妃冤案併為其平冤,迎李妃還朝的故事。

    3.烏盆案

    講述包公到定遠縣赴任破獲的一起貪財行兇命案。

    4.鍘包勉

    講述包公侄子包勉貪贓枉法,被包公知道後主持公道大義滅親的故事。

    5.鍘國舅

    陳州大旱,國舅龐昱搶男霸女,剋扣賑糧,使得民不聊生,包公奉旨下陳州查賑,捉拿龐國舅,把龐昱送進龍頭鍘,為百姓除害。

  • 4 # AL世界觀

    包公審的經典案件很多,你問的是野史,小說還是真實歷史記載?

    我分析整理了野史,小說和真實歷史記載,大家可以欣賞下包公的經典案件: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包公一生擔任過得職位很多,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開封府尹,御史中丞,三司使等。嘉佑六年,任樞密副使。因曾擔任龍圖閣直學士,被稱為“包龍圖”。

    包拯一生公正廉潔,不畏強權,貼面無私,後人將他奉為神明,由於民間傳其黑臉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小說與史書記載的包拯,斷案很多,我舉例一些經典的案例給看見觀賞:

    《鍘美案》又名《秦香蓮》

    這是在包公辦理的案件中一個很有名的故事,說的是家境貧寒的陳世美與妻子秦香蓮和諧恩愛,十年寒窗苦讀的陳世美進京赴考後中的狀元,而後被宋仁宗招為駙馬。秦香蓮見丈夫多年了無音訊,便上京尋找,但是陳世美竟不肯與她相認,並派韓琪半夜追殺。韓琪不忍心下手,為求大義只好自盡,而秦香蓮反被誤會為兇手入獄。在陳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蓮被髮配邊疆,待到半路便有官差殺她,幸被展昭所救。得知事情原由後,展昭到陳世美家鄉找其人證物證,包拯得到人證物證後,定罪陳世美。公主與太后趕來阻止,包拯不顧公主與太后的權勢壓力,毅然將陳世美送上龍頭鍘。

    《打龍袍》

    此案講的是宋仁宗年間,包拯奉旨到陳州放糧,遇到一盲婦人,告訴包拯當年宮闈秘事。包拯得知此人竟是真宗皇帝妃子,是當朝天子的親身母親,並有黃綾詩帕為證。包拯答應為其回朝喊冤。借元宵觀燈之際,設雷強張繼保燈戲,指出天子不孝。仁宗氣急要斬包拯,後經太監陳琳說起當年狸貓換太子之事,仁宗醒悟,赦免包拯,接李後還朝。李後欲責罰仁宗,命包拯代打皇帝,包拯脫下仁宗龍袍,用打龍袍的方式象徵打了皇帝。

    《狸貓換太子》

    宋真宗時,李後產子,劉妃心生嫉妒,與太監郭槐策劃,將狸貓換成太子,命寇珠拋進九曲橋淹死。寇珠不忍心,求太監陳琳,後將太子藏在盒子中,密送八賢王處撫養。後來寇珠與陳琳私下會晤被告發,劉妃拷問寇珠,寇珠不屈,撞柱而死。劉妃又命郭槐火燒冷宮,李後被內監救出,流落民間。18年後,李後之子趙禎即位,包拯陳州賑糧,李後喊冤,包拯查明原由。宋仁宗趙禎接母回宮,斬了郭槐,貶劉妃。

    除了以上大家耳熟能詳的的經典故事外,還有《鍘包勉》,《鍘丁勇》,《八件衣》,《雙釘記》,《烏盆案》,《鄭州案》等小說劇情。

    現在說說歷史上的包拯審理過的真實案件,我就簡略表述,大家有興趣可自查:

    1.拒收端州名硯

    話說包拯升任端州知州時。端州出產名硯,與湖筆,徽墨,宣紙,並稱文房四寶。以往的知州在上貢朝廷之外還要另外多加幾倍,以賄賂京官。包拯上任後,改變陋習,用多少記錄多少,不多收一塊。

    後來包拯升任,離開端州,百姓知道他不會收賄賂,便偷偷藏了一塊在包拯乘坐的船艙底部。在他的船到羚羊口時遇到一場大風雨,他親自下艙檢查時發現了這塊端硯。包拯不說二話,直接將端硯仍入江心。於是民間就有了<墨硯沙>的沙洲,就是當時包公擲硯的遺蹟。

    2.三彈張堯佐

    仁宗寵妃張美人的伯父張堯佐,無才無德,卻因張美人的關係,官運亨通。包拯向黃帝諫議說,像張堯佐這樣的人,根本沒資格做官,但是皇帝不理會包拯,反正又加封張堯佐為節度使。包拯痛心疾首,繼續上諫,皇帝還是置若罔聞,第二年,包拯又上諫,皇帝還是不予理會,第三年,包拯再上諫,甚至在朝政時跟皇帝當場辯論起來,最終皇帝迫於無奈罷免了張堯佐的官。

    3.參倒張方平

    時任<三司使>的張方平,利用手中權力,假公濟私。東京城有一叫劉保衡的人,開家酒坊,因經營不善,欠官府現錢一百多萬貫,張方平趁他拿不出錢,就下令變賣劉保衡家產,又趁人之危,用極低的價格買下劉保衡的家產。包拯知道後,大為震怒,認為張方平身為朝廷命官,利用職權,強取豪奪,罪大惡極。於是在皇帝面前參了張方平一本,張方平也因此被罷了官

    4.嚴懲張可久

    在宋代,販賣私鹽是一項非常嚴重的罪行,可做為淮南轉運使的張可久非常狡猾,每次販賣私鹽,都是轉手迅速,從不留倉,所以被查的數量不多。在被送交大理寺時,大理寺的官員也對他無可奈何。但包拯認為,不能過度依賴法律,必須要嚴懲張可久。在他的建議下,張可久被流放到邊疆蠻荒之地去了。

    5.七鬥王逵

    王逵是出了名的酷吏,在他出任的地方,隨意增加各種苛捐雜稅,並隨意傷害百姓。他在擔任湖南轉運使時,百姓對他恨之入骨,無奈只能逃到深山洞穴裡保命,由於他把搜刮來的錢財賄賂京官,使得他備受朝廷寵信,別人對他毫無辦法。包拯為民請命,連續七次上書罷免王逵,甚至爭論到慷慨激昂時,唾沫都飛到了皇帝的臉上。最終在包拯的連續彈劾下,王逵被罷免了官職。

    以上兩部分是民間傳聞或小說杜撰以及真實事件,包拯的故事能從宋朝流傳至今,說明他是真的鐵面無私,廉潔公正,不然不會有這麼多的故事來表述他。

    如果我們當今的官員各個都像包拯這樣奉公守法,公正廉明,天朝將會怎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看的小說值得推薦?最好是都市搞笑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