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器物,存在的時間也很長,一直從新石器時代到戰國晚期。新石器時代的鬲是陶製的,現在看到的博物館裡的陶鬲有的底部還有被火灼過的痕跡,說明它曾經是實用器。
甲骨文“鬲”
陶鬲的形狀一般是大口圓底,無耳,三袋足而且袋足的形狀非常明顯,這是出於實用的考慮。鬲是烹煮食物用的器物,袋足內空,短腿,這些都可以增大受熱面積,有利於烹煮。甲骨文的鬲字就非常象形,很像是一個圓腹器物,底部正被火煮燒的樣子。而且這個甲骨文的“鬲”和甲骨文的“鼎”字長得非常相似。所以《爾雅*釋器》裡說款足鼎謂之鬲。《漢書*郊祀志》也說,鬲就是空足鼎。也就是說,從最早的實用角度來看,鬲和鼎很有可能是同出一源的,後來因為使用的方向不同而器形也漸漸有了區別。既然鬲和鼎都是烹飪食物的器物,那麼導致它們使用方向不同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食物種類漸漸豐富而食器也就自然而然地隨之發生改變。傳統的觀點公認鼎是烹煮肉食的,而鬲是炊粥器。鬲,可以是烹煮糧食類食物的,但是不是炊粥不好說。因為不知道新石器時代有沒有“粥”這種型別的食物。
二里頭陶器:鼎與罐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鬲是龍山文化時期的。鬲這種器型在龍山出現之後漸漸擴大使用範圍。鬲的使用方式代表著一種生活習慣,而使用鬲的地區則是生活習慣相同的原始族群,生活習慣的背景是社會共同心理,社會共同心理則體現著人文思想。於是學術界有了關於原始社會的以鬲、鼎、罐等器物區別族群的觀點。
有的學術觀點認為,有三個袋足的鬲從龍山向周邊擴大,當進入二里頭時期,鬲在黃河以北的晉南、豫北、冀南盛行起來。而二里頭則基本不用鬲。於是學術觀點認為使用炊器的不同可以區分夏、夷。商代夏,隨著商王朝的建立,統治範圍擴大,鬲也漸漸被廣泛使用,成為最有中國特色的炊器。龍山文化發展起來的罐被二里頭繼承使用。罐放在地面上,周圍點火,或放在支腳或是灶上讓底部被火燒受熱。而器型的變化就是在罐下面裝上固定的三足就成了鼎,如果這三足是空心的就是鬲。蒸食物的用的盆形的陶器底部有孔,放在罐上或鬲上使用,就是甑。
二里頭陶器:鬲與甑
當上古社會發生改變,從石器時代進入到青銅文明時期,鬲這種古老的器物並沒有隨之消失,而是與時俱進有了很大的新變化。商代早期就有了青銅鬲,此時的青銅鬲還和陶鬲一樣是大大的三個袋足,小短腿,這樣可以加大受熱面積,讓食物快點煮熟。時光流逝,鬲也發生著悄然的變化。到商晚期的時候,鬲的形體發生了變化,袋足蛻化了,青銅鬲越來越形體精緻,並且有了美麗的裝飾圖紋。這樣鬲已經不再適於被火灼燒,變成了盛器,或者說按傳統觀點認為的盛粥器。
西周建立以後,青銅鬲非常盛行。在這個制禮作樂以治天下的時代,鬲也被賦予了禮樂的含義。有的青銅鬲上面刻有銘文,記錄受賜或祭祀的事,這本身就具有禮的意義。但是西周時期鬲的使用應該不及鼎、簋。一些記錄西周青銅器銘文考釋的書提到有銘文的鬲數量並不多。但是鬲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視。在這個視死如視生的時代,鬲往往被選擇作為從葬器,作為最後的陪伴。因此出土的青銅鬲經常成組。一組的鬲形制、大小、紋飾、銘文都相同。出土的西周時期的鬲最多的有一組十個。到春秋戰國之際漸成制度,鬲往往以偶數組合與列鼎同墓隨葬,比如二鬲或四鬲陪五鼎是一個常用的組合。戰國晚期,青銅鬲由從祭器和生活實用器的中消失了。
西周單叔鬲
早期的鬲和鼎如果不看用途單從器型看幾乎難以區別。青銅鬲早期有雙耳,後來漸漸無耳。鬲的用途很廣泛,不但可以單獨使用,上面加上甑就成了另一種周流行的青銅器叫甗。甗在商代非常少,婦好墓三連甗更是絕無僅有的極品,到春秋時期甗則成了必備的殉葬器。
作為漢字來說,鬲有兩個讀音。讀為lì時是器物,讀gé則是做國名、做姓氏等。《老辭海》解釋:有鬲,古國名。夏時為鬲國,亦曰有鬲氏。寒浞殺後相,後相奔有鬲氏。此後屬齊,為鬲邑。漢代置鬲縣,北齊有故城,在現在的山東省德縣北。
大盂鼎的銘名裡提到一個詞叫“人鬲”,也讀gé,是周王對戰勝的貴族盂的一種賞賜,指的是罪人或戰俘成為奴隸,被周王賞賜給有功的臣子。也稱為獻民和獻臣
鬲,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器物,存在的時間也很長,一直從新石器時代到戰國晚期。新石器時代的鬲是陶製的,現在看到的博物館裡的陶鬲有的底部還有被火灼過的痕跡,說明它曾經是實用器。
甲骨文“鬲”
陶鬲的形狀一般是大口圓底,無耳,三袋足而且袋足的形狀非常明顯,這是出於實用的考慮。鬲是烹煮食物用的器物,袋足內空,短腿,這些都可以增大受熱面積,有利於烹煮。甲骨文的鬲字就非常象形,很像是一個圓腹器物,底部正被火煮燒的樣子。而且這個甲骨文的“鬲”和甲骨文的“鼎”字長得非常相似。所以《爾雅*釋器》裡說款足鼎謂之鬲。《漢書*郊祀志》也說,鬲就是空足鼎。也就是說,從最早的實用角度來看,鬲和鼎很有可能是同出一源的,後來因為使用的方向不同而器形也漸漸有了區別。既然鬲和鼎都是烹飪食物的器物,那麼導致它們使用方向不同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食物種類漸漸豐富而食器也就自然而然地隨之發生改變。傳統的觀點公認鼎是烹煮肉食的,而鬲是炊粥器。鬲,可以是烹煮糧食類食物的,但是不是炊粥不好說。因為不知道新石器時代有沒有“粥”這種型別的食物。
二里頭陶器:鼎與罐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鬲是龍山文化時期的。鬲這種器型在龍山出現之後漸漸擴大使用範圍。鬲的使用方式代表著一種生活習慣,而使用鬲的地區則是生活習慣相同的原始族群,生活習慣的背景是社會共同心理,社會共同心理則體現著人文思想。於是學術界有了關於原始社會的以鬲、鼎、罐等器物區別族群的觀點。
有的學術觀點認為,有三個袋足的鬲從龍山向周邊擴大,當進入二里頭時期,鬲在黃河以北的晉南、豫北、冀南盛行起來。而二里頭則基本不用鬲。於是學術觀點認為使用炊器的不同可以區分夏、夷。商代夏,隨著商王朝的建立,統治範圍擴大,鬲也漸漸被廣泛使用,成為最有中國特色的炊器。龍山文化發展起來的罐被二里頭繼承使用。罐放在地面上,周圍點火,或放在支腳或是灶上讓底部被火燒受熱。而器型的變化就是在罐下面裝上固定的三足就成了鼎,如果這三足是空心的就是鬲。蒸食物的用的盆形的陶器底部有孔,放在罐上或鬲上使用,就是甑。
二里頭陶器:鬲與甑
當上古社會發生改變,從石器時代進入到青銅文明時期,鬲這種古老的器物並沒有隨之消失,而是與時俱進有了很大的新變化。商代早期就有了青銅鬲,此時的青銅鬲還和陶鬲一樣是大大的三個袋足,小短腿,這樣可以加大受熱面積,讓食物快點煮熟。時光流逝,鬲也發生著悄然的變化。到商晚期的時候,鬲的形體發生了變化,袋足蛻化了,青銅鬲越來越形體精緻,並且有了美麗的裝飾圖紋。這樣鬲已經不再適於被火灼燒,變成了盛器,或者說按傳統觀點認為的盛粥器。
西周建立以後,青銅鬲非常盛行。在這個制禮作樂以治天下的時代,鬲也被賦予了禮樂的含義。有的青銅鬲上面刻有銘文,記錄受賜或祭祀的事,這本身就具有禮的意義。但是西周時期鬲的使用應該不及鼎、簋。一些記錄西周青銅器銘文考釋的書提到有銘文的鬲數量並不多。但是鬲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視。在這個視死如視生的時代,鬲往往被選擇作為從葬器,作為最後的陪伴。因此出土的青銅鬲經常成組。一組的鬲形制、大小、紋飾、銘文都相同。出土的西周時期的鬲最多的有一組十個。到春秋戰國之際漸成制度,鬲往往以偶數組合與列鼎同墓隨葬,比如二鬲或四鬲陪五鼎是一個常用的組合。戰國晚期,青銅鬲由從祭器和生活實用器的中消失了。
西周單叔鬲
早期的鬲和鼎如果不看用途單從器型看幾乎難以區別。青銅鬲早期有雙耳,後來漸漸無耳。鬲的用途很廣泛,不但可以單獨使用,上面加上甑就成了另一種周流行的青銅器叫甗。甗在商代非常少,婦好墓三連甗更是絕無僅有的極品,到春秋時期甗則成了必備的殉葬器。
作為漢字來說,鬲有兩個讀音。讀為lì時是器物,讀gé則是做國名、做姓氏等。《老辭海》解釋:有鬲,古國名。夏時為鬲國,亦曰有鬲氏。寒浞殺後相,後相奔有鬲氏。此後屬齊,為鬲邑。漢代置鬲縣,北齊有故城,在現在的山東省德縣北。
大盂鼎的銘名裡提到一個詞叫“人鬲”,也讀gé,是周王對戰勝的貴族盂的一種賞賜,指的是罪人或戰俘成為奴隸,被周王賞賜給有功的臣子。也稱為獻民和獻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