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我想知道清朝的格格有沒有封號, 好似公主就會被封為固倫端敏公主 格格就封為〇〇和碩格格 / 和碩〇〇格格 是不是這樣? 定系無封號,只叫〇府和碩格格? 2.格格行的"道萬福"和"頷首"禮 可以詳細介紹是如何行的嗎? 3.格格要進宮嗎? 如要進宮,是分等級的嗎? 還有,進宮為的是侍奉嗎? 4.和碩格格所生的女兒會封為和碩格格嗎? 十分感謝!
13
回覆列表
  • 1 # 北城秘史

    榮安固倫公主 和碩和惠公主 和碩端柔公主 固倫榮憲公主 和碩端靜公主 固倫恪靖公主 固倫溫憲公主 固倫純愨公主 和碩溫恪公主 和碩愨靖公主 和碩敦恪公主 固倫純禧公主 和碩恭愨長公主 和碩和順公主 和碩柔嘉公主 固倫端敏公主 和碩淑慎公主 和碩懷恪公主 和碩和婉公主 端憫固倫公主 端順固倫公主 壽安固倫公主 壽臧和碩公主 壽恩固倫公主 壽禧和碩公主 清朝制度:只有皇后生的女兒才能封為固倫公主,妃嬪生的只能封和碩公主。

    《清史稿》中明明白白地寫道:“公主之等二:曰固倫公主,曰和碩公主。”滿語“固倫”為天下的意思,皇帝為九五之尊,所生的女兒自然得配“固倫”二字,也並非所有的公主都能有“固倫”的名號,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受封為固倫公主,其餘的嬪妃們所生的女兒自然應該列入第二等,受封為和碩公主。不論是紫薇還是小燕子,儘管受到色鬼乾隆的寵愛,也只能得到和碩公主的封號,更何況紫薇的母親夏雨荷連正式嬪妃的封號都沒有。至於“格格”,則是親王以下的的宗室成員的女兒的封號,“格格之等五:曰郡主,曰縣主,曰郡君,曰縣君,曰鄉君。”,親王之女稱和碩格格,即郡主。郡王之女稱多羅格格,即縣主。貝勒(全稱多羅貝勒,位低於郡王)之女稱多羅格格,即郡君。貝子(全稱為固山貝子,位低於貝勒)之女稱固山格格,即縣君。位低於貝子的鎮國公、輔國公之女,亦稱格格,即鄉君。乾隆的親生女兒不可能降格而封為格格,即使是小燕子,她開始是作為自己的親生女兒而受到封贈的,自然應該被封為和碩公主這一等級。這裡說明的是。從所謂固倫公主到格格,表示的是等級,不是具體的名稱,如小燕子還珠有功,梢苑饢 怪楣 鰨 牡燃妒嗆退豆 鰨 硎芎退豆 韉拇 觥? 公主這一稱號由來已久,戰國時代公主的稱呼很普遍 ,天子和諸侯的女兒,都可以稱公主。明明是女性,為什麼稱為“公”主?這裡有個典故。據說周朝中葉,天子嫁女於諸侯,不自己主婚,命同姓諸侯來主持婚事,所以叫作公主(見《公羊傳·莊公元年》)。“公”指的是諸侯的爵位(如鄭莊公),是公侯伯子男中的最高等級爵位,“主”是主婚的意思。從漢代起,公主專指天子的女兒。晉時,公主封郡者,稱郡公主,如弘農郡公主。南北朝也有郡公主。至唐朝始有郡主之稱,專指太子的女兒。明代親王的女兒稱郡主,郡王以下的女兒,稱郡君、縣君。清代大體上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只是郡主以下有滿漢兩種稱呼。 瓊瑤把乾隆皇帝的親生女兒亂稱為格格,若不是譁眾取寵,就是對歷史一無所知。說瓊瑤缺乏起碼的歷史知識還有一個佐證,那就是冊封的過程。策封公主是一件大事,要舉行隆重的儀式,不是太監捧著聖旨讀一遍即刻生效這麼簡單,《清史稿》上說:“冊封公主,封使至,公主率侍女迎儀門右,使者奉制冊入,陳門前黃案上,移置堂前幄內。公主升西階,六肅三跪三叩,宣訖,授侍女,公主跪受,行禮如初。使者覆命,仍送儀門外。是日帝升殿,公主至御前,次入後宮,並六肅三跪三叩。又次詣諸妃前,各四肅二跪二叩,還府,府屬慶賀,餘如封親王儀。”不論是小燕子還是紫薇,接受冊封后首先都要六肅三跪三叩拜見皇后,這本來是編故事節外生枝的好材料,大作家瓊瑤為何舍而不用?缺乏歷史知識之故也。 格格 滿語,“小姐”之義。清代皇族女兒的稱呼。《清會典.宗人府》:“格格之等五,不入五等曰宗女。”《清稗類鈔.稱謂.皇室皇族之女稱謂》:“親王之女稱郡主,郡王及貝子、貝勒、輔國公之女稱縣主。然除公主外,雖有郡主、縣主資格,如未奉有正式封號者,皆統稱格格。大抵稱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處子為多。若其長女,未得正式之封號者亦罕。”2、清代親王的妾,位次於側福晉。《清史稿.后妃傳.孝聖憲皇后》:“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女。後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又《純愨皇貴妃》:“純愨皇貴妃,耿氏。事世宗潛邸,為格格。” 皇室是皇帝的家族,是宗室的一部分。清朝是滿洲貴族的政權,皇室成員稱呼有些與歷代相同,例如帝王之妻稱皇后或後,帝王母親稱皇太后等。但由於使用滿語和其他原因,有些稱呼用詞與歷代有些不同,羅列如下: 皇阿瑪:皇父。 皇貴太妃:是對皇帝之祖遺留下的妃嬪稱呼。 貴太妃:對皇帝之父遺留下來的妃嬪稱呼。 阿哥:對皇子的稱呼。如果有幾個皇子,就在“阿哥”之前加“大”、“二”、“三”等。

    固倫公主:滿語中“固倫”是國的意思。固倫(公主)用以稱呼皇帝女兒。 和碩公主:滿語中“和碩”是一方的意思。和碩公主稱呼妃嬪生的女兒和皇后撫養的宗女。 晚清滿族貴婦與外國駐華使節夫人的合影縣主:對郡王女兒的稱呼。 郡君:對貝勒女兒的稱呼。 縣君:對貝子女兒的稱呼。 鄉君:對鎮國公、輔國公女兒的稱呼。 格格:對親王到入八分輔國公的女兒的滿語稱呼。親王女稱和碩格格,郡王、貝勒女稱多羅格格,貝子女稱固山格格,入八分鎮國公與輔國公女就稱格格。 福晉:對親王、郡王和世子正妻的稱呼。 固倫額駙:固倫公主的丈夫。 和碩額駙:和碩公主的丈夫。 皇子皇女 皇子 皇子出生,無論嫡庶,一下地就交給乳媼。一個皇子有40個乳媼,其中保姆、乳母各8人,其他叫針線上人、漿洗上人與鍋灶上人。斷奶後交給諳達,凡飲食、言語、行動、騎射都由他教。十二歲開始學滿語,十四歲時學射箭、騎馬,十六到十八歲結婚。 根據康熙帝的規定,下代皇室男性輩分以允、弘、永、綿、奕、載、溥為序。皇子排行按“皇×子”的形式表示,如康熙四子胤禛就叫“皇四子” 皇子到了六歲給他戴小帽,穿小靴,披小袍。送他到上書房上學。 皇子不能跨越門檻,由內侍舉而置之門內。 父皇在世,住東宮,住處叫阿哥所。父皇死了,就與生母分府而居。母親是皇后則不分開。 清朝十二帝,皇子共113名。太祖有子16。一人為皇帝,和碩親王3人,多羅郡王1人,封公爵3人,封將軍2人,無爵或生前有爵被削6人。太宗有子11,1人為帝,3人封親王,4人封公,3人早殤。順治有子8,1人當皇帝,3人封親王,4人早殤。康熙帝有子35。《清史稿·皇子世系表》的“聖祖系”只提供前24子的情況。這24子,當皇帝1人,封親王11人,封郡王5人,封貝勒3人,封貝子1人,另有4人早殤未封。雍正生有10子,1人為帝,5子早殤,削去宗籍1人,封和碩親王1人,封和碩懷親王1人,襲親王爵後降貝子1人,高宗生子17人,帝1人,早殤7人(其中被追封2人),追封2人,封親王3人,初封貝勒後有升級的2人、封郡王1人,過繼他人而襲郡王1人。嘉慶5子,帝1人,封親王1人,封郡王2人,早殤1人。道光帝9子,帝1人,封親王1人,郡王3人,早殤2人,過繼他人而襲郡王1人,封貝勒1人。文宗2子。長子為帝,次子早殤。同治、光緒、宣統俱無子女。 皇女 皇女與母親的關係比皇子與母親的關係更疏遠。出生到結婚與母親見面只幾十次而已。 滿族貴婦皇女下嫁後賜予府第,不僅不能與家公、家婆同居一個房子,與丈夫同居也都困難。公主要是想與丈夫同床共枕,得交錢給保姆(又稱管家婆)。如果不交錢,保姆一定多方阻止,或者責罵她們不要臉。公主感到委屈,入宮也不敢哭訴。即使哭訴,親生母也不聽。因為這個規矩,公主沒有生子女的。額駙要是有子女,那就是側室所生。 有這麼一件事。咸豐帝女兒嫁給符珍,由於保姆阻攔,她多年見不到符珍。有一天她跪在父皇前面問:“父皇究竟把我嫁給了誰?” 公主下嫁後被孤立,精神自然受到極大的損害,活到50歲都不容易。 太祖有女8人,封固倫公主1人,和碩公主2人,封郡君1人,無封者4人。太宗女14,封固倫公主9人,和碩公主1人,縣君及縣君品級各1,無封爵2人。順治6女,一人封和碩公主,5人早殤。康熙有女20,其中12人早殤,其餘8人分封為固倫公主或和碩公主。雍正4女。早殤無封3人,初封郡君,進郡主,後追封和碩懷恪公主1人。高宗女10人,早殤5人,封公主5人。仁宗5子。帝1人,封郡王2人,封親王1人,早殤1人,有追封。仁宗9女,4女封公主,5名早夭。道光有10女,早殤5人,其中2人有追封,5人封公主。咸豐1女,封公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之間的區別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