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夕魄騰輝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弄不好會捱罵。“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先用這句話墊墊底,有差別不是我說的,是佛說的,怪不得我。其實心學也好理學也好,殊途同歸,其根本要旨並無二致。只是理解的角度有所不同。在道理上就不多說了,尤其是牽扯到心性之學,空談心性實在是無聊之極。自己閒著沒事兒要想為難自己當個話頭兒來參是可以的,拿出來討論徒然費心勞神,毫無益處。要是碰見有人跟你打機鋒論道的,你一棒子打過去準沒錯,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有人總結晉和明亡的原因,說清談誤國也是有道理的。聖人滿街走,賢人多如什麼的,誰說的我忘了,真的很有道理。

    至於心學和理學兩者的區別就如佛滅度後出現的各種流派。理學接近於律宗,心學接近於禪宗。個人看法理學在理論上有些解釋確實有問題,沒有心學暢達。但是其言之有物,能落到實處,便於人一步步的去實證。而心學理論明白暢達,一讀之下即能得其要旨,可是要真正領會其精神其要點在行。

    禪宗初祖達摩提倡“理入”和“行入”,二入四行之學,可是後世學禪的理入了一半兒,也許根本連理都不通,行是半點兒沒有,同樣心學也存在這個問題。不過兩者還是有區別的,只是說形式上有相同之處。我覺得如果拋開這些爭論,轉而研究先秦時期的典籍,相信理學和心學都能找到其源頭和理論依據。二月河先生的小說裡有個人物叫鄔思道說了一句話叫“書不讀秦漢以下”,著實讓在下佩服之至,這句話當然有他的道理。這僅就當時而言,現代入書都讀到外國去了。

    所謂知行合一,那是王陽明的境界啊,不是我們。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那是孔子,孔乙己大人也會這句話他怎麼不至呢?恐怕是無所不至吧。心有所欲行就有所至,什麼概念?心能轉物,牛吧,如此直用直行凌厲剛猛之學,我輩只能聽聽。學心學的本來是學君子,結果學成無所不至的小人,可笑吧。回頭檢查自己的心理,根本就沒有誠心正意,所以知也知不得,行也行不得,只有昏知亂行。

    最後總結一下,“存天理滅人慾”不是朱熹發明的,往前找找能找到出處,王陽明也說過“存天理,去人慾”,這倆人是一個師傅。查查先秦的典籍看看有沒有理學和心學的出處?孔乙己說竊書不算偷書,那麼偷了別家的學問還不敢承認算不算偷,孔子問道於老子都不曾避諱,偷偷研究道家和佛家的學問不吭聲悶聲發大財的是誰我就不點名了。我不說心學和理學,就說你們兩個傢伙不臉紅嗎?

  • 2 # 四維正邦

    朱熹是“理學大師”。其“存天理,滅人慾”_即儲存天理,滅絕人慾。此處的天理應是天、地、人、事、物的規律規則,根源於古聖賢書《易經》、《道德經》……;人慾指人的慾望即企圖得到世上一切自己想要的東西。滅字不妥當,合理的慾望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用“節人慾”較妥;當滅者應是貪婪的慾望即不該得到的。朱熹強調“天理”和“人慾”的對立,要求人們放棄“私慾”服從“天理”;類似於《道德經》“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自然,道即天理;即朱熹的本意並不是滅絕人慾,而是主張滅絕貪得無厭、不合天理的那部分人慾;比如人類有性慾,滅絕之後人類就滅亡了,“存天理”何用?

    王陽明是“心學大師”。其“知行合一”_知者指人類的知識、思想;行者人類的一切行為,即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改造人類自身的活動。“知行合一”者將思想與行為統一起來;類似於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統一,物質與意識相統一,天地人相統一……。這是中華民族三觀_整體觀、平衡觀、辯證觀;在認識改造自然、社會、人類自身觀點的體現。“理學”與“心學”的區別在於:王陽明“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強調主觀對客觀認識的主導作用_世界萬物分門別類乃人類分析、歸納的結果;沒有人類思維活動則無所謂分門別類。朱熹認為“天理”即萬事萬物的規律規則自始至終存在。“理學”與“心學”都有其歷史侷限性,將“理學”與“心學”統一;主觀與客觀、物質與意識、精神與自然界、天地人相統一,這才是認識、改造自然、社會、人類自身的有效方法。所幸者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認識到了這一點。

  • 3 # 能量平衡德行天下

    存天理就是道法自然,滅人慾就是告訴人們把不合理的不合乎自然執行法則的慾望抹殺掉。朱子的意識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類因為自身的缺陷,對自己認識的不夠,盲目的自大感覺是人類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所以人類應該也只能透過讀懂天理,也就是明白自己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只有按照自然執行規則來合理安排我們自己的慾望,產生自己的需求。超出了自然就會使人陷入困境。其實按照現代科學技術已經驗證了中國古代先賢們所提倡的思想觀點的正確性。從總書記論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觀點,到全球氣候出現問題,到我們自己的大氣汙染問題,水,土,食品安全等等方面已經證明了這些觀點的正確性。就我們人類現在掌握的科學技術水平我們並沒有真的能夠掌控自然執行規則。我們任何一件違背自然的事情都遭到了自然的報復。這些例子不勝列舉。現在回過頭來去讀我們祖先們們的諄諄教誨真的切腹感覺到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感受到我們祖先那些先哲們的思想智慧高遠深刻。存天理就是法自然,滅人慾就是自律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朱子老人家這句話的本意。謝謝閱讀

  • 4 # ch3529

    理學與心學是,同根同源的兩種學說,其實都是儒學。朱熹的理學發揚的其實是程頤的學說,新學發揚了陸九淵的學說,此二人都是儒學大家。

    理學重在格物,透過深度思考從外界獲取知識和力量。心學重在構建內心的世界和體系, 類似於佛家流派中的禪宗思想。

    實際上禪宗和心學,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是差不多的,同屬於心靈雞湯類的東西。理學和心學沒有根本的對立面,只不過當時由於皇帝倡導理學,所以他是官學,而心學並不受認可,是因為王陽明的心學,其實並不指導人去做官,而明朝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皇帝認為一切知識分子都應該為國家服務,而且顯然傳統的大儒並不這麼認為,王陽明,往上數三代,他其實也是不想做官的,甚至為了關躲避官府抓他去做官,還摔斷了腿,最後實在被逼得走投無路,才去做了官。

    心學在當時並不受主流社會的喜歡,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人都是一群看起來自大狂妄的傢伙,只要你對心學的內容有所瞭解,就能夠知道當時王陽明的弟子,都是些什麼人。

    只是現在很多人在爭論,如果我們國家一直沿用理學,自然科學,會不會也比較發達?也有的人在說漢字天然的這個語義模糊的屬性就不適合進行自然科學的研究,因為自然科學的各種概念的表述,需要精確。

    總之,理學和心學的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也只有這種多樣性,才造就了我們整個社會的豐富,它們兩者並不對立,不要人云亦云。

    實際上大家對存天理滅人慾也是有誤解的,合理的人慾,其實也是天理。比如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要滅的是超過了合理需求的慾望。

    知行合一是說行動和知道是不能夠分開的,你整天說自己知道卻不行動,那不是真的知。

    心學期是最核心的,學說是“致良知”,理學和心學,其實他們的衝突點在於,但是要注重客觀世界外界還是說注重內心世界。

  • 5 # 詩驀詩書畫

    這二位聖賢的話區別還是挺大,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意思是指人要扼殺住人性慾望的瘋長,才能不愧於天理。且我們不談朱熹為人怎樣,他說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人的慾望是無極限的,有一句話說:“飽暖思淫慾,飢餓起盜心”。電視上經常有飢餓的乞丐看著熱氣騰騰的包子饅頭直咽口水,上去偷了就跑的鏡頭,求生欲強烈,這就是“飢餓起盜心”。而當人滿足於本能的需求後,慾望的瘋長也就像噬血成性的蝙蝠,比如說滴滴事件,手段殘忍,令人髮指、天理不容!這就是“飽暖思淫慾”。所以,過度的慾望成癮是人性貪婪的本性,要自我約束才能存天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有兩種意思,一種是你所學的知識面要配合你的行動,為做人做事的範疇;另一種是你不能光嘴巴說知道,行動卻不一,知就知,不知就不知,不要牽強附會,這是為人的準則。總而言之,人人都有慾望,慾望也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動力,要知行合一體將瘋長的慾望扼殺,才對得起天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元璋真的處置了常遇春夫人,還煲了湯給常遇春喝嗎?有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