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個人觀點,沒可比性。

    ①【事之如父】+【君可自取】。

    劉備不僅讓劉禪給諸葛亮喊爹,還直接給把君權給諸葛亮決定。這相當於什麼?相當於假如諸葛亮去當皇帝,那不是篡位,而是【奉旨行事】,完全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

    ②【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這條出自《魏略》的描述雖然有嘲諷的意味,但是也側面證明了諸葛亮權力之大。漢丞相+錄尚書事+司隸校尉+領益州牧+假節+開府,相當於你一個國家的政權、軍權、中央+地方的人事任免權,中央+地方的監察考核權全集中於諸葛亮村夫一身,丞相府是整個蜀漢實際運轉中心。且四伐前後,李嚴那部分軍權應該也還給諸葛亮了。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這驚天的權位並非諸葛亮自己謀的,是劉備+劉禪父子直接給的。

    這叫什麼?奉旨掌權。

    成剛以前也提過,縱觀整個三國時期,能在【權位】上和諸葛亮等同的,只有曹操。

    所謂政敵,必須至少具備兩點要素:一是你們有根本上的利益衝突,二是你們的地位基本相近。打個比方,我一個辦公室小職員,可能跟我同事建立“政敵”關係,但是無法跟我們董事長建立政敵關係。而諸葛亮獨一無二的權位就決定了,他是超脫於整個蜀漢官僚隊伍之上的“管理者”,或者說家長。

    例子就說魏延和楊儀,倆人撕的死去活來,很明顯他倆在一個級別上,撕完之後跑諸葛亮面前告狀,互相指責對方的不是,明顯諸葛亮是高他們一等的存在。

    在利益上,作為荊楚代表的諸葛亮可能會和益州黨相沖突,但是已有史料裡所呈現的,全是益州人對諸葛亮的信服和推崇【西土鹹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即使是最後領著劉禪舉國投降的益州人譙周,在諸葛亮時期,也是個根正苗紅的團結分子。

    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很好的照顧了益州人的利益,加之個人威望,兩個集團基本利益相容。反而是諸葛亮死後,政治日漸敗壞,許多益州人不受重用,與荊楚一系裂痕逐漸加大,矛盾激增。

    PS:不患寡而患不均,掌權者的公平公正真的非常非常重要,被諸葛亮親自斬了的馬謖就是根正苗紅的荊州人。

    ④立廟風波。

    這個一直被人們當做“劉禪怨恨諸葛亮”的立廟事件,恰恰證明了諸葛亮的地位。

    朝廷該不該給諸葛亮立廟?答:不該,絕對不該。

    三國志裡記載,諸葛亮一死百姓們就各種路祭野祭,這種淫祀是無所謂的,要多少有多少。但是朝廷立廟(官方立廟)就是另一碼事了,蜀漢朝廷立廟祭祀的是誰?是劉備,是漢代幾十代先帝,你諸葛亮一個臣子進去算怎麼回事,追封稱帝啊?

    這種100%政/治/不正確的事,別說劉禪沒法同意,當時實際掌權、諸葛亮欽定的接班人蔣琬不會同意,假設諸葛亮還有一口氣在,絕壁迴光返照的大喊:千萬別特麼給我立廟!

    人們有想給他立廟的想法,足以見諸葛亮當時在朝廷、百姓心中的威望和重量。後來劉禪立了,打了個擦邊球,官方立在勉縣,嘿嘿嘿,機智如鬥。

    然鵝沒用,就是因為給諸葛亮這個臣子立廟,劉禪在後世沒少遭到腐儒們批評。

    ⑤官方外交場合,他國表現。

    孫權稱帝所發的蜀吳兩國《並書盟約》裡,高贊諸葛亮“威德遠著,翼戴本國”,吧啦吧啦吹了一大堆,卻隻字未提劉禪——你沒看錯,兩國盟約公文裡,沒有一句給皇帝劉禪。

    魏蜀交戰,曹叡所發的《明帝露布天下並班告益州文》裡,先噴“劉備背恩”,然後罵“諸葛亮棄父母之國”,之後的文段,全、部、都、在、罵、諸、葛、亮。噴的那叫個酣暢淋漓,那劉禪呢?抱歉,我阿斗再次不配有姓名。

    兩個鄰國,一敵一友,在通告天下的重大外交場合,不約而同無視掉劉禪,只把諸葛亮當眼中釘肉中刺心頭好(孫權補充),也是側面證明諸葛亮對蜀漢的實際意義了。

    PS:並書盟約、明帝露布天下並班告益州文都是後世為了方便取的名,非當時之名,前者出自《孫權傳》,後者出自《明帝紀》裴注引《魏略》。

    =============補充分割線===========

    諸葛亮和劉禪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呢?

    答:利益共同體。

    用爛大街的派系說法解釋:劉備政權的組成,包括(河北舊部)+(荊襄人士)+(益州人士)。其中河北舊部早早淘汰,以諸葛亮為首的荊襄人士是劉備政權的核心。而然丟荊州使得荊襄一脈桑梓盡失、後繼無人,形成一小撮荊州人掉到一大群益州人裡的尷尬局面。

    對益州人來說,劉備屬於外來政權,本身就很微妙,而後又發生了著名的夷陵慘敗。

    夷陵慘敗的糟糕結果:

    ①大批青壯年勞動力死亡,民怨沸騰,民生凋敝,內外交困。

    ②國內並皆叛亂。南中部族首領和豪強勾結先後舉事,益州太守甚至直接被綁走上繳給了東吳。

    ④盟友虎視眈眈。東吳插手南中局勢,推波助瀾。

    ⑤敵人招安:曹魏直接就給諸葛亮發出招降。魏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先後給諸葛亮寫信【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藩】。

    投降吧諸葛村夫,看看眼前的天下吧,就剩你一個了還掙扎個啥?

    此時的蜀漢政權命懸一線、氣若游絲,天下大勢已分,僅剩下諸葛亮個光桿司令。不誇張的說,這時候如果諸葛亮只要點一下頭,歷史上就沒有三國鼎立什麼事了,蜀漢直接出局。

    這一年劉禪才17歲。

    一個17歲的剛登基的小皇帝能做什麼?危如累卵的國家,風雨飄搖的局面,說不定一閉眼就有個益州人冒出來捅上一刀,抬著他的首級去曹魏請賞。

    他能做的,就是緊緊抱住諸葛亮——這個和老爸一路奮鬥過來的託孤重臣,期盼諸葛亮不要棄他而去。

    好在,諸葛亮說:我不投。

    哪怕我餘生的所有歲月都是困絕無望的逆風局,只要阿斗還在一天,我就寧死不投。

    就像劉禪緊緊依附著諸葛亮,諸葛亮也必須緊緊依附著劉禪,二者是命運共同體。

    劉禪對諸葛亮傾之一切,拼命授予重權,而諸葛亮則竭力維護著劉家的皇權,讓益州人士認可、贊同蜀漢政權的存在。

    拒絕投降,諸葛亮以迅雷不及掩耳響叮噹之速打出一串完美combo:

    ②結好孫十萬。十萬你不是喜歡我嗎,甩掉北面的渣曹,我們再續前緣。

    ④最後關上國門,務農殖穀,天塌了都別打擾我,我要好好搞運營。

    劉禪還沒看清楚相父如何一通微操,蜀漢政權就已經脫離四面楚歌的窘境,獲得了寶貴的喘息延緩之機。然後諸葛亮化身基建狂魔,開始在全國趴趴走。

    ……

    從命懸一線的獨木難支,到後來風雲際會的三國鼎立,諸葛亮用短短几年時間,把出局邊緣的老劉家蜀漢重新推上時代舞臺,王者歸來。

    最後再釐清一下攬權架空論。

    什麼叫攬權?把股東A股東B股東C股東D的大權都收歸自己一人,這叫攬權。可諸葛亮的情況是:諸葛亮身為領導,卻總包攬屬下的活兒,讓屬下閒吃工資無活兒可幹。

    楊顒:領導你別再親自校對公文了!那明明是我們辦事員的活兒!

  • 2 # 維尼大叔叔

    都是治世能臣守無能之主。

    諸葛亮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多在軍事征戰方面。

    張居正多是治理國家 經濟 吏治。 兩人的側重點不同。

    劉禪是能屈能伸能明哲保身。

    萬曆是壓抑很久之後放飛自我,導致明朝敗亡。

  • 3 # 歪歪小蟲

    這兩組關係都是既是君臣關係,但同時又是師生父子關係。

    但是,卻又有極大的不同。

    第一,諸葛亮死後,其在蜀國的地位並沒有改變,甚至在煌煌史冊中,也是一貫的鞠躬盡瘁的形象。

    但是張居正死後被挖墳鞭屍。

    第二,諸葛亮與劉禪的關係就是他們兩人間的關係。而張居正和萬曆之間,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就是萬曆的母親李太后。李太后對於張居正,恐怕不僅僅是賞識。

    第三,這兩組關係中,權臣者都是大權在握,為君者都是言聽計從。但是諸葛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張居正卻是功成名就,完成了他的改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樹木塗白有什麼作用?今年秋季新栽的綠化樹需要塗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