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鑑在路上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吻痕君”

    我們知道,馬背上打天下,但是不能馬背上坐天下,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打天下的時候,武將出力多,但是,坐天下要是武將出力再多,可能造成武將擁兵自重,這樣,皇帝就不會幹。同時,坐天下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單方面的已經不足以勝任繁瑣的政務管理。

    這些問題,對於朱元璋也是一樣的,朱元璋帶領一群兄弟打下來大明江山,但是,需要去治理,不能說打下來就行了,不管理那怎麼行。

    朱元璋急於恩科取士的原因第一、疆域寬廣,人才缺口大

    在古代,要想為國家效力,得參加科考,恩科三年一次,這是最直接的成為官員的方式。當時朱元璋建立大明朝,武將是很多了,例如:徐達、常遇春、鄧愈、李文忠、、傅友德、藍玉、沐英......等等,但是,文臣就比較少,例如:李善長(開國宰相)、劉伯溫、胡惟庸、汪廣洋等。

    這些文臣在中央辦公都不夠,更別說派往地方任職,治理地方,所以,地方治理人才缺口大。

    同時,明朝疆域大,打下天下之後,部分地方還是原來(元朝任命的)的官員任職,需要慢慢換血,變成新王朝的官員,提升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第二、加恩於天下讀書人,收取人心

    新王朝剛建立,百廢待興,急需要一批人才投入,加開恢復國家經濟,但是,對於剛打下的天下,進行人心的獲取同樣重要。讀書人,是當時有思想的一個群體,透過開恩科,能夠收取他們的人心。

    在古代“學而優則仕”這個思想深入人心,讀書人都想透過科舉考試,進入到社會管理者角色,實現自己的抱負,為民做事,朱元璋開科舉,正好是對學子們的胃口,那麼,對於新王朝的穩定有很大的好處。

    當時元朝是蒙古人統治,有的漢人讀書人可能不願意參加科考,正好,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已建立,開科取士天經地義,那些讀書人會積極參加,提供了給他們入仕的途徑,會感恩新王朝。

    第三、平衡需要

    朱元璋的開國武將居多,大部分都是站在一方的,容易拉幫結派,例如,大部分站李善長(胡惟庸)一方,這樣,朱元璋也要平衡勢力,帝王之術,玩的就是平衡,透過開科取士,在朝廷上,不只是那些開國功勳,還有新晉的官員們,有利於朝廷上新氣象,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透過將有才能的人,充實到中央和地方的各個崗位上,讓他們發揮能力,參與治理社會。

    而且,治理天下就需要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各方面的人才,開國功勳武將多,大多是大老粗,懂得經濟發展的人不多,開科取士,學子們能在新建立的大明朝各個位置上,參與管理國家,也是那些學子們的希望意願。

  • 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朱明開國之初,朱元璋之所以急於開思科取士是有原因的,粗略概括如下!

    首先,當時南方己經平定,人心歸附於大明。而北方則剛剛得以平定,故元的殘存勢力尤存。人心也尚處於飄忽不定之間,為了爭取尚存餘忠於故元的知識份子的投效,也為了從政治上徹底切斷故元的影響,朱元璋必然要釆用設立恩科取士這一方法,己求快速達到政治目的。

    其二,元順帝北逃之後,在蒙古舊地重建元朝統治秩序。在軍事上仍然能對明朝構成一定的威脅與挑戰,而明朝則必須儘快穩定北方的秩序,凝聚人心。並且首先要爭取精英份子的支援!只要有了他們的支援與效忠,那麼整個北方的形式就將徹底安定。即使有少數人仍然心向故元,也不會再有活動空間了。

    其三,北方的幽燕之地,久久脫離中原王朝的統治範圍。經過幾百年的分離,這裡的民族成份複雜,與南方地區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離心力!何況元朝在其統治期間還設立了“四等人”制度,南方人的地位最低。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為了儘快聚攏人心,將南北方人團結起來。朱元璋必須從科舉取士方面開展工作,因為這種方式效果最好,而設恩科則更可以彰顯"煌煌大明″一統江山、君臨天下的氣慨!

    其四,元朝統治中國時,未認識到知識分子的重要性。末從根本上重視可以籠絡人心的"科舉制度″,其開科取士時斷時續,從無規律,致使很多飽學之士無用武之地。而明朝甫建便增設恩科取士,易於使知識分子感恩並且效忠新王朝,以保障新王朝能儘快擁有一批既聽話又有忠心和能力的幹才,去充實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系統。以儘快彌補人才的空缺…

  • 3 # 史說新傳

    朱元璋出身寒微,身為“淮右布衣”,造反起事成功,黃袍加身成為皇帝。“世亂則用武、世治則用文”,朱元璋同樣十分重視爭取知識分子,身邊有宋濂、劉基為首的一批儒生在他的帳下效力,備受尊重。朱元璋曾明確表明“致治之道在於任賢”,足見其對人才選拔的重視。至於題目主所說的急於取士,還是恩科,我感覺有些偏頗,畢竟求賢若渴,又何嘗僅限於恩科取士。

    開科取士

    如果說在建國之前,朱元璋面對蒙元勢力、江南各起義割據勢力之時,將人才重點放在軍事戰略人才選拔方面的話,這是為了軍事鬥爭的需要。那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作為統治者,一方面需要繼續打擊北元勢力,另一方面,在國內急需穩定自己的統治地位,這就需要吸納各類文人志士,需要“文武雙全”。

    不僅僅是朱元璋,任何一位開國帝王都必定對人才有需求,這其中科舉又是一個重要的渠道。因此,對科舉制度自然高度重視。但朱元璋在人才選拔方面有自己的標準和目的,這直接導致其後來選拔官員的方式多樣化。期間,科舉制度作為重要渠道之一是有反覆,洪武三年開始,洪武六年後停,再到洪武十五年恢復。但這是朱元璋建國後不斷進行政治探索的十五年,明朝的社會經濟逐漸得到恢復,更是其強化皇權的重要時期。後來,為了平衡國內南北政治平衡,採取了南北榜制,科舉實行分南北榜取士,按照南北方六四開的比例進行取士,這其實是朱元璋選拔控制人才、打擊限制江南地主勢力的一種手段。

    選官途徑

    明太祖時期,其身邊官員構成多樣化,既有元末以來一直追隨其計程車人,也有薦舉計程車人,還有科舉考試選拔的官員,還有學校培養的官員,此外還有一部分歸附的元朝官員及其幕僚。可以看出,除了追隨和歸附之人外,其後來選拔官員的渠道主要有學校、科舉、薦舉、銓選四種方式,其中學校、科舉、薦舉是直接從讀書人中選拔官員的方法。

    學校教育主要是指中央政府的國子監以及地方府、州、縣、衛所各級的學校,這是明朝初期公務員生源一個重要渠道。

    1367年,朱元璋釋出了"設文武二科取士"的命令,要求各級“勸諭民間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時勉學。俟開舉之歲,充貢京師”,揭開了明代科舉的序幕。但特設科舉一事,直到大明立國三年以後才開始。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詔開科舉“京師及各行省開鄉試”,因官多缺員,為解燃眉之急,朱元璋還打破三年一試慣例,命各行省連試三年。但後來朱元璋又覺得舉人長於文詞而鮮有實才,未能如意。到了洪武六年(1373年)二月,又再次下詔“朕以實心求才,而天下以虛文應朕,非朕責實求賢之意也。今各處科舉宜暫停罷,別令有司察舉賢才。”此後,果斷停罷“科舉”,透過薦舉名目,招賢納士。這科舉一停就是八年,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又再恢復,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式科舉成式。

    明代鄉試基本沿用宋元舊制,鄉試是科舉正式考試的開始,按規定每三年一科。遇上皇帝喜慶加恩也會下詔加開,相對於鄉試、會試這類正科,稱為“恩科”。

    薦舉則更早,起於朱元璋起兵之時。這跟朱元璋當時的治國理政之策密不可分,畢竟明朝建立之初,經濟調敝,百廢待興,他更需要一些“聰明正直、賢良方正、孝悌力田、儒士、孝廉、秀才、耆民”等德才兼備之人,來行務實之本,這其實是一種實用主義的體現。

  • 4 # 南嶺說史

    1.開科取士是一個可以為國家選拔人才;

    2.可以表明大明已成為天下之主,宣示正統性;

    3.經過元末戰亂,人才缺失嚴重,朝廷初立大多都是武將出身,治國需要文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蝦塘水肥不起來,能用稻草來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