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霞牙醫

    專業的事情需要專業的人來做,除非你可以自學成為專業人士。

    而你還要上班,只能利用下班後的時間來學習。你覺得自己透過下班後的幾個小時的學習,達到專業人士的水平的機率有多大?如果你有這個能力,當然可以自己干預。

    另外你白天上班,誰來給孩子做干預呢?如果你晚上用來學習,那麼孩子到底什麼時候做干預呢?睡覺的時候嗎?

    孩子干預的黃金時間就是學齡前的幾年,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永遠不可能再來。

    費用的問題確實是個大問題。看看能不能得到家裡人甚至一些社會機構的支援吧。

  • 2 # 愛陪娃的熊叔

    我是一名自閉症傾向孩子的爸爸,關於這個問題我來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看法吧。

    目前,關於自閉症的治療,被廣泛認可的還是科學的康復訓練,無論是在專業的機構,還是在家,都要遵守這個基本的原則,而不要去偏信和嘗試其他未經證實有效的療法,諸如針灸,斷食,電療等等,無論你去北京找郭延慶,還是去廣州找鄒小兵,這兩位最牛的專家都不會給你推薦這些亂七八糟的療法。

    其次,我建議最開始的時候還是去專業的機構,的確我們作為家長可以透過學習掌握自閉症的康復訓練的原理和技術,但這需要一個過程,而我們的孩子不能耽誤,越早進行干預效果越好,所以在我們自我學習的過程中,在我們還無法獨立對他們進行康復訓練的時期,選擇專業機構無疑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我和一些自閉症的家長交流也發現國內很多地方的康復機構魚龍混雜,有些機構的課程莫名其妙,每一個患兒都安排了感統,針灸等等,甚至有些機構的老師都不知道ABA是什麼?這已經不是牟利了,簡直是在犯罪!這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自閉症優質的康復資源幾乎都集中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而且供不應求,我們當初在北京一家機構也是排了3個月的隊,才有了名額。

    至於費用這塊,你說的2300每月,按照我在北京瞭解到的行情,已經是便宜到無法想象了,一般的機構,一節40分鐘的個訓課,費用在至少在200以上,集體課也在100左右,而建議的自閉症兒童每週康復訓練時長至少為40個小時,如果全部在機構實現,那麼費用可想而知,遠遠超過2300的十倍不止。

    鑑於你說的情況,孩子最好還是選擇機構,可以根據經濟情況減少每天的課程,但是剩餘的訓練就需要自己補上了,作為家長儘快學習相關知識,也可以和機構老師請教,同時參加一些專業的培訓。

    自學的內容和順序,我建議您先了解ABA,這個是最為基本的原理,後續很多療法都是在這個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然後具體操作您可以使用DTT也就是分段回合教法來實現在家庭中的訓練。如果孩子進步很大,或者能力本身不弱,而大部分的訓練又在家庭中完成,那麼我更建議你之後再瞭解一下PRT也就是關鍵性技能訓練法,這個跟貼合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康復訓練。

    最後您還問道孩子是否可以去幼兒園,這個需要看孩子的情況,如果孩子沒有基礎的自理能力,還伴有攻擊傷人傷己行為,而且對指令完全不理解並執行,那麼我認為不要去幼兒園為好,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情況比較糟糕,即便放在社交環境中,他也不會有任何收益,反而可能發生意外。如果孩子經過康復訓練,各方面能力恢復得不錯,有較好的自理能力,沒有明顯的異常行為,能夠執行指令,那麼可以恢復去幼兒園,但是在家的訓練仍舊不能停。

  • 3 # 大寶吧啦

    當然可以,自閉症兒童家長可以諮詢機構的老師,干預方法包括行為療法與感統訓練法,藥物療法和遊戲療法等。根據大量的研究跟蹤發現行為治療法和感統訓練方法最為有效。下面我對行為療法和感統訓練法做個簡單介紹。

    行為療法 廣義上的行為療法主要包括應用行為分析法、消退法、強化法、連環法和塑造法。行為療法中的ABA行為訓練方法關注個體和自然環境因素的關係,得到許多家長和從業人員的推崇。該方法在使用過程中,堅持的基本原則是目標分解、區分強化和靈活輔助。目標分解是把每個目標專案或者干預任務分成最小或者最簡單的小單元進行教學。而塑造法更是貫穿整個行為干預始終,主要包括指令的明確,強化的使用以及全輔助及達到最終的自動化,即回合式操作教學方法。

    感覺統合訓練法 感覺統合簡稱感統,是個體對於自己身體和周圍環境接觸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刺激體驗藉助感覺系統進行整合。具體包括測試、訓練、評價、反饋等內容。由於自閉症兒童感覺統合失調較為明顯,比如視知覺異常(迴避目光接觸),聽知覺異常(害怕汽車鳴笛),防禦性觸覺(拒絕他人的撫摸或擁抱,對傷痛知覺遲鈍)、前庭障礙(喜歡旋轉等重複刻板動作)以及視動整合缺陷和本體覺模糊等。感覺統合訓練能夠改善自閉症兒童的協調性,注意力,情緒的穩定性及觸覺過分防禦行為等。家長可以透過讓兒童獨立翻轉、走平衡木、玩滑板、大籠球、鞦韆,推小腳踏車等遊戲形式來鍛鍊兒童的感統機能。同時,家長需要改善家庭教育環境,藉助家庭生活用品為主要活動器械對自閉症兒童進行訓練。

  • 4 # SUM電影

    如果孩子的干預訓練要全部在家裡完成,對家長的專業知識和抗壓能力要求都是很高的。

    因為在機構的訓練時間,一週大概為25小時以上,剩餘的時間其實都是孩子在家裡完成的,去機構訓練,是需要家人陪伴的,但是如果是個訓課嗎,那麼,家長也是不能進去的,所以,家長更多地時候擔當的是一個等候和照顧孩子的角色。

    康復費用2300,其實這個每個地區都有點不一樣,你像普通幼兒園價格雖然沒有這個貴,但是也差不多,如果家長全天在家裡干預,那麼所花費的成本和精力是遠遠超過這個數的,因為你不管找個什麼樣的工作,最起碼收入翻兩倍吧!

    如果要在家訓練,那麼父母一定要掌握好行為分析法的實操經驗,採用分解式回合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訓練,並且要堅持持之以恆的干預。

    其實我覺得,在家裡所花費的成本要比在機構高!效果也不會見得比機構好,所以我們一般不建議孩子在家全天在家干預,如果覺得成本高,那麼可以適當的縮短時間,比如一天改為半天,一半在機構,一半在家裡。

    另外,你說到上幼兒園的問題,這個要建立在孩子的基礎能力之上的,比如孩子是否具有融合教育的基本要求,要不然就是去了幼兒園效果也不見得多好!

  • 5 # 兒科醫生熊友華

    楊媽先回答:可以,但是難度絕對超出了大部分的家長的想象。

    每個孩子的程度以及認知水平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干預內容的確定是第一步,但是卻最難。

    才開始新接觸孩子的老師或多或少都會搞錯孩子的情況程度,需要詳細的評估後才能找準孩子的能力水平,然後再一步一步調節孩子的訓練計劃。

    市面上沒有根據你孩子的情況定製的內容,所有市面的內容和教材都是切合當前個案情況來實施的。

    所以,家長的康復訓練進行是比較難的。沒有系統的概念,就像無頭蒼蠅,聽說這個不錯做一做,聽說那個不錯再做一做,然後發現根本做不下去,甚至還會給日後干預帶來負面影響。

    自閉症的干預大多都是一對一的訓練,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的訓練,都是為了孩子的康復。

    如果家長有足夠的精力和財力,是可以進行家庭康復訓練的,但是楊媽並不建議。

    因為楊媽接觸過一些帶著孩子自己康復的家長,只有一位家長的康復訓練比在機構有成效,其餘大都堅持不下去中途放棄了。

    而那位成功的媽媽是因為自己本身也是有教育學的基礎,全職帶孩子,家人也都給予支援。

    最後,楊媽用自己特教老師的經驗告訴大家,任何技能的學習都是有一定門檻的,我們新的教師也是有淘汰率的。

    就是我們這些智力、精力都夠的年輕人都堅持困難,更不要說那些帶有情感因素的家長。

    我也不排斥那些想自己訓練的家長,但是你學習的週期是很長的,孩子的干預可是越早干預越好,耽誤的時間可彌補不起。

  • 6 # 芝麻說育兒

    自閉症患者的干預可以在家做,但並不是每個子自閉症孩子的家長都能在家給孩子做干預,因為它對家長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你要看自己能否達到。

    首先,要求家長要有超強的學習能力。

    自閉症孩子家長畢竟不是專業的特教老師,因此需要學習特殊教育的相關知識以及自閉症孩子干預的相關知識。關於自閉症孩子的干預,目前用的最多的是應用行為分析,你不僅需要掌握它的理論知識,還要學會實操。你還要學習應對孩子的問題行為和情緒問題的策略,學習兒童發展心理學…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你在工作之餘去學習的。你要考慮清楚,這些你是否能做到。

    其次,要求家長要有超強的執行力。

    作為自閉症孩子的家長,你要付出比普通孩子家長多出幾倍的心血。當你學瞭如何給孩子做干預以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執行了,即將所學的方法運用的實踐中去。自閉症孩子的干預是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日復一日的堅持,去執行教學計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如果你都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那麼恭喜你可以在家給孩子做干預訓練了。

    最後,要求家長要有極強的耐心。

    自閉症孩子中有部分是中低功能的自閉症孩子,這類孩子不僅僅在學習方面存在著問題,有些甚至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自理。一個簡單的內容可能要重複成百上千遍,孩子才能有一點反應。這就需要教導者要有極強的耐心,否則很容易家長和孩子的情緒都面臨崩潰。很多家長在看完我們給孩子上課之後,都會感慨,這份工作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因此,你在想自己給孩子做干預的時候,一定要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耐心。

    以上這些基本因素,希望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賺錢固然重要,給孩子做干預更重要,希望你可以平衡好二者的關係。

  • 7 # 星爸生存之路

    我認為可以,我老婆不上班就在家全職陪伴,從兩歲半到現在十一歲,從不能自己到現在自己穿衣,上廁所,洗澡,吃飯,上街,對話,於其他人打招呼,開電視,看動畫片,學寫字等等一直在進步,每天總有一點小小的進步就可以,而且我發現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更放鬆能更快明白一個行為的意思,這都要慢慢來,我不相信孩子能在自身緊張的環境裡順利成長,還是要父母的關心陪伴最重要。舉個例子,如果在機構裡干預學習孩子多久能坐下來看一場電影?不知道多久。但我們自己能知道,我們在一起看了第四十三部電影時他能穩定的坐著看完整部電影了,而且知道他喜歡什麼樣的視屏體驗,其中的過程很艱辛,到現在我們已經看了一百多部電影了,隨著次數的增多慢慢的他也知道如何與人接觸,如何在公眾場合適應行為,我只想說,這樣的孩子更需要陪伴成長,他們的心時時刻刻都在體驗孤獨,我們的任務就是在他孤獨的世界中出現我們長期駐留的身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球迷認為,憾平副班長武磊未能進球是隊友支援不夠,西班牙人配不上武磊,你認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