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好每一句話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當下的中國投資界,人們更多習慣從國外資本市場上生髮的經驗、教訓、思想中獲得啟迪,畢竟,人家資本市場建立比我們早了許多年,比我們經歷了更多的風風雨雨。

    然而,從更加廣遠的視野來看,作為一個早熟的民族,中國的古老智慧同樣可以讓我們汲取到豐富的營養,比如我們今天想聊的這部《孫子兵法》。

    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孫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們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發達。”

    商場如戰場,認真翻看這部中國戰爭史上的奇葩、兵學聖典,不難發現,其中系統闡發的許多思想、規律、原則、方法,對我們在資本市場投資的啟發借鑑意義歷久彌新。

    在這裡,我們可以嘗試將其做一個小小的轉換:如果我們將《孫子兵法》中提到的戰場看作是股市,敵人看作是市場中的交易對手,士兵、民眾看作是手上的資本,戰鬥形勢的動盪起伏看作是股價,兩軍對壘和戰鬥看作是買進、賣出與持有,戰利品或者戰功看作是股票及其所代表的企業的收益。

    那麼我們會發現,孫武子先生原來竟是投資界的大師,《孫子兵法》則儼然是資本市場的寶典。

    何以見得呢?請看下文。

    投資準備:極為嚴肅的課題

    資本市場的投資,既易又難。

    說它容易,是因為從形式來看,大體不過是買進、持有、賣出三個動作而已。說它難,是因為我們需要從政經大勢、宏觀趨勢、資金流動、行業前景、企業財務與管理、公眾心理等諸多角度、層面來審視思考,千頭萬緒、千變萬化、錯綜複雜,真正做到戰勝市場以贏得長期可持續收益談何容易。

    然而無論怎樣,投資都是一個極為嚴肅的課題,不可兒戲。如果用戰爭類比資本市場,那麼《孫子兵法》開篇明旨,早在數千年前就在嚴肅地提醒我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計篇》)

    戰爭關乎國家的命運,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具有絕大的風險性,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和懈怠。對於那些不能充分認識到風險性的人們,孫武子老先生強調,不能充分了解這種可能存在的巨大風險,就不算真正認識到背後潛藏的可能的巨大好處。“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作戰篇》)。

    凡是參與資本市場投資的人,幾乎沒有誰是不希望從中受益的,但是,很多人往往只看到了其中的賺錢效應,卻很少考慮風險幾何。然而,無數歷史事實證明,如果不能夠 深刻認識到其中可能的風險並加以規避,那麼成功將只是撞大運的賭博,而長此以往,最終的丟盔棄甲、損兵折將甚至血本無歸從此一蹶不振都絕不是危言聳聽。

    正因如此,孫武子先生指出,在出兵之前,就要先充分考察敵我雙方的五大基本要素誰更佔據優勢,以此來預判戰爭最後可能的趨勢。這五大要素就是“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計篇》)。

    這五個要素類比於資本市場是什麼呢?“道”,指的是你和自己手頭資金的契合度;“天”,是你介入買賣的時機;“地”,是你選擇的投資地域、領域;“將”,指的是你或者代替你支配資金的人是否具有一些必備的素質和品格;“法”,指的是你是否有自己的一套比較完善的思考、操作的邏輯體系並堅定執行。

    你手頭的資金是否能充分為你所用?你介入買賣的時機是否合適?你選擇的投資領域是否在你能力範圍之內?你或者代理你掌舵資本流動的人,是否誠實、果敢、嚴謹而有智慧?你或者代你掌舵資本流動的人,是否有一套比較完善的思考、操作的邏輯體系並有很強的執行力?

    如果我們真的期待在資本市場上取勝,在啟動大規模投資之前,是否也該做出如此全面、系統的戰前準備呢?“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吾以此知勝負矣。”(《計篇》)

    機會成本面前:“勝敵而益強”

    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無論是自有資金還是融來的資金,都是有成本的,特別是時間的成本。

    什麼是勝利呢?是用手頭的資金投下去,獲得的總收益超過總成本,從而讓手頭的資金不斷地保值、增值。反之,如果我們不斷地買進賣出而不考慮諸多資源的消耗,不考慮成本和風險,寶貴的資金就很可能被大量浪費進而消耗殆盡。

    這同樣是在戰爭中必須直面的問題。

    孫武子先生指出,戰爭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如果長期征戰而得不到及時的補償給養,會出現什麼局面呢?“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作戰篇》)

    怎麼辦?孫武子先生給我們出了這樣一些很有價值的主意: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作戰篇》)我們不需要頻繁地操作,沒必要不斷地買進賣出做無謂的消耗,每一筆操作都應該是在不損耗本金基礎上獲得更多收益,“故兵貴勝不貴久”。(《作戰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作戰篇》)善於投資者,不需要持續不斷地補充資本金,而更應該善於從投資物件那裡不斷贏取現金流,保持自己可以獲得較高的權益資本收益率。“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是謂勝敵而益強”。(《作戰篇》)

    只打最有把握的仗

    “勝敵而益強”,關鍵還在“勝”字。怎麼樣才能不斷取得實質意義的勝利呢?

    孫武子先生那句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話語來了——“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謀攻篇》)

    無論是選擇買進、賣出,還是持有,都需要全面深入瞭解投資的物件和我們自己的能力圈,否則,投資將更近於賭博,靠運氣是無法持久獲勝的。

    孫武子先生又告訴我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計篇》)

    在做任何一筆投資之前,都必須要提前謀劃、反覆考量、謀定而後動。即便這樣,也不過是“得算多也”——讓自己獲勝的機率、把握大些,更何況考量不足甚至不考量就冒失操作呢?

    還記得巴菲特曾反覆強調的一個觀點嗎?投資的法則之一是永遠不要賠錢,投資的法則之二是,永遠不要忘了法則一。

    要想取勝,一個關鍵原則在先求不敗。

    這方面,孫武子老先生講得尤為精闢。“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形篇》)

    孫武子先生強調的是,首先的是保護好自己,輕易不出手,一定要只打最有把握的仗,要能夠達到“自保而全勝”的效果。“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形篇》)

    出手時機:“亂而取之”

    輕易不出手,什麼時候才是出手的良機呢?這一點,孫武子老先生在《孫子兵法》第一篇中便已經比較明確地告訴了我們。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擾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計篇》)

    這裡面說了很多的“詭計”。可是,如果你細心品味會發現,這些“詭計”中,最有決定性意義的舉措在於“亂而取之”,在於“強而避之”,在於“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孫武子先生告訴我們:市場最混亂、最低迷的時候,往往可能是最好的買進時機,而在市場最亢奮的時候,往往發出的可能是撤離的訊號。

    而其他的大部分動作,都意在擾亂對方陣腳,為最終的“亂而取之”做鋪墊、設埋伏。

    孫武子先生也是在藉此告訴我們,情緒是投資最大的敵人,做投資的時候,不要為情緒、非理性所驅使去做事情,但可以利用市場的不穩定情緒去獲得對自己有利的時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胡歌的《凡人修仙傳》,您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