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家阿郎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清楚一個問題,蜀漢糧草到底能不能支撐諸葛亮的北伐?

    我給出的答案是蜀漢完全有糧草支撐北伐,原因很簡單,蜀漢有天下最肥沃的成都平原,有最適合農作物生長的溫溼氣候。

    只要足夠開發這些土地資源,即便是十個諸葛亮北伐也是支撐起的。

    原因如下。

    一,漢末大亂,天下飢瑾,流民有數百萬之巨,進入了蜀地,為開墾成都平原提供了足夠的勞動力支撐。

    二,蜀地沒有經過大戰,與荊州,江東六郡,中原黃河以北不同,它是相對和平過度的,對生產力,和財富的損害較小。

    三,諸葛亮北伐所帶計程車兵並不多,根據《三國志》記載最多的一次不過是十萬人,與曹操孫權動不動三四十萬甚至百萬相比,不值一提。

    所以他消耗的糧草並不多,起碼在郁郁青青的秦嶺面前,草這種事情不用他擔心。

    即便夷陵之戰,讓蜀國的元氣大傷,但是這種大傷與當初劉邦做漢中王時相比,與官渡之戰後的曹操相比,還是富的流油。

    可是為什麼劉邦曹操卻不缺糧草?

    因為劉邦曹操以戰養戰,諸葛亮是要做聖人的,他的宣告是正義之師,他做不到以戰養戰的卑鄙。

    四,諸葛亮一生共六次為帥,北伐雍涼,然而六次全部失敗,其中六次北伐,史書上有名號記載因為糧草失敗的有四次。

    其中最出名的兩次是木牛流馬,李嚴運糧事件,這兩次失敗,讓北伐徹底失去了勝利的可能性。

    仔細看看,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蜀漢的糧草不夠用,而是人為的破壞,以及自然環境的扯後腿。

    人為破壞,比如李嚴的政治傾軋,司馬懿的截斷糧路。

    自然環境原因,主要是秦嶺的阻攔。

    有道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在那個運糧工具極其落後的時代,山路南行,一旦糧草接濟不上,士氣人心會立馬潰散。

    我是大工程師,專注歷史二十年,希望回答被你採用。
  • 2 # foreword丶

    蜀國交通不便運糧消耗巨大諸葛亮也深知這個問題但是不出兵北伐執行休養生息的策略肯定不是曹魏的對手,要趁天下人對漢還有點懷念漢朝老臣都在還能搏一搏等舊臣死完了也沒有人認漢這個正統了,在出師表裡諸葛亮也說了趁和劉備一起打天下這夥人還在還能拼一把否則沒機會了。其實蜀國不丟荊州還能以荊州為基地拿下涼州以三州之地能和魏爭一下天下,這個也是劉備生前的戰略計劃,劉備死了諸葛亮也在拼命想實現這個目標算是報答劉備知遇之恩吧。

  • 3 # 史蠹

    糧草匱乏一直是蜀漢的一個大問題,到蜀漢滅亡都沒有解決。

    三國時期,各大軍閥相互征伐,導致民不聊生,正常的農業生產無法進行,導致糧食產量大幅下降。其實不論如何打仗,吃飯才是第一問題,糧食就代表戰鬥力。首先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是曹操,首開屯田制度,就是招募流民種田,國家發給種子、農具,這樣軍隊保證安全,農民負責種地,糧食的供應有了極大的保障。這個制度被司馬懿繼承了下來,因此曹魏的實力一直很強,統一三國的也是司馬家。曹操能施行屯田制度也是佔了地利,中原地區是百戰之地,人民流離失所,土地的歸屬無法確定,有大片無主土地,所以施行屯田制度很方便。

    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東吳。東吳世家大族佔據了大批的土地,大批人口在大族庇護之下不用向國家交納錢糧,吳國君主實行軍屯遇到的阻力太大,因此國家作戰時需要的糧食很缺乏,魯肅自動捐贈糧食就被傳為美談。

    蜀國的諸葛亮倒是注意到了糧食問題,開發雲南,在四川大力務農,在陝西也進行屯田,後期的姜維繼承諸葛亮的做法在甘肅進行屯田。但蜀漢最大的問題就是地盤太少而征戰過多,從四川運糧到戰場也都是問題。每次出征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諸葛亮每次出征,最後撤退幾乎都是因為後勤糧食供應不足。最後一次北伐,糧食倒是充足了,但諸葛亮不幸去世了,蜀漢軍隊撤退後,大批糧食落入司馬懿手中。可以說,糧食問題不解決,蜀漢就不會有發展強大的可能。

    當然有後人批評諸葛亮一直對外作戰,導致蜀漢國庫空虛,最後不堪一擊。蜀漢這種狀態下,被滅是遲早的事。

  • 4 # 黑兔子牙

    劉備臨終時的安排仿效了孫策,意圖很明顯,就是要諸葛亮主內,李嚴主外,因為劉備很清楚諸葛亮只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治國可以,打仗不行,所以劉備生前從沒讓諸葛亮參與軍事,打西川用龐統,攻漢中用的是法正,諸葛亮是保證後勤的,跟曹操軍中的荀彧很相似。可劉備死後,諸葛亮卻把所有的軍政大權抓在自己手裡,有很大的一部分軍權是從李嚴手裡奪過來的,李嚴心裡當然不服。至於李嚴在劉備死後駐守永安,那也是諸葛亮的安排,當時吳蜀關係不睦,諸葛亮就把李嚴留下防範東吳,使他遠離中央,同時派了來自荊州集團的陳到駐守江州,用以監視李嚴,兩人矛盾的激化是由諸葛亮引起的,諸葛亮為了確保荊州集團的主導地位,就廢了東州集團的首要人物,易中天在講李嚴被廢時,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在李嚴一人身上,這是不公平的,李嚴有責任,諸葛亮有更大的責任。

    關於諸葛亮的北伐,第一次北伐還行的通,因為當時曹魏準備不充分,是有機會獲得一些勝利的,但街亭用人的嚴重失誤導致了失敗,諸葛亮憑自己的喜好用人,害死了馬謖,也害死了很多蜀國將士。隨後的北伐,就是諸葛亮自己窮兵黷武,勞民傷財,易中天說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穩定內部,以攻為守,以蜀國易守難攻的地形,防守容易,至於進攻,不管是魏國攻進來,還是蜀國攻出去,都是相當困難的,況且大軍一處,要有多少的軍餉糧食作資助,魏國地盤大,軍餉糧食充足,而且運輸方便,可以跟蜀國耗下去,蜀國就沒有這個資本了。長期作戰致使蜀國國力有很大損傷,百姓生活艱苦,這就為蜀的滅亡埋下了種子。

    還有魏延謀反一集,關於魏延和楊儀二人的悲劇,也是諸葛亮一手造成的。諸葛亮給楊儀的命令是讓他不管魏延,軍隊自行出發,因為諸葛亮知道魏延非謀反之人,如果魏延真有謀反之心,率軍就近投降曹魏的話,那就麻煩了,所以諸葛亮敢給楊儀下這個命令,把魏延一人晾在那裡,以魏延的性格一定會跟楊儀打起來,導致魏延的滅亡,同時諸葛亮還給劉禪推薦了蔣琬繼承自己的職務,大小官員都有升賞,唯獨給了楊儀一個閒職,在眾人都讓著魏延時,只有楊儀不肯讓,可以看出楊儀股子裡有些清高,而諸葛亮未給楊儀封賞,導致了楊儀的不滿,最後自殺。在我看來,諸葛亮的這些做法就是要除掉楊儀和魏延,因為他們二人同屬荊州集團的代表,彼此之間不團結,經常搞內訌,這是不能允許的,除掉他們就給後面的人一個警戒,凡是搞內訌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諸葛亮的事事親歷親為,沒有給其他人鍛鍊發展的機會;諸葛亮以嚴厲的刑法,使馬謖,李嚴,廖立,魏延,楊儀這些難得的人才喪失了為國效力的機會,這些做法就使得人才本就不多的蜀華人才更加匱乏,所以說,諸葛亮的行為只給他自己落了個好名聲,對蜀漢長期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 5 # 閒將西話

    卻說蜀漢後主劉禪在位四十二年,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蜀漢建興元年(223)到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受遺託孤,匡扶漢室,繼絕興微,南中靖亂,北伐中原,整個國家呈現積極進攻的態勢。

    第二個階段,從蜀漢建興十二年到延熙十六年(253),這一時期,蔣婉舉止不苟,費禕應事敏速,兩人同心輔政,國家戰略全面收縮,轉為守勢,休養生息,戰事較少,蜀安如故,長達二十年之久。

    第三個階段,從蜀漢延熙十六年到蜀國滅亡(263),在姜維率領下,蜀漢重啟北伐,與魏爭勝,連歲出師,致民勞苦,國力大耗,直至鄧艾、鍾會分兵南下,蜀漢無力抵抗,國破家亡。

    雖說“軍無糧則亡”,但蜀國地處西南山地,與吳聯盟,配備強弓硬弩的步兵強大。坐擁高山之力,魏國的騎兵無所適從,只能望山興嘆。因此蜀國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一直很穩定。

    而當魏國一旦掌握甚至超越了蜀國的造弩技術,裝備步兵,蜀國的兵中優勢不再。而蜀國的戰馬作為一種戰略資源,短時間內無法大量繁殖。再加上劉禪的昏聵,蜀國滅亡的日子便不再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湖人和快船的聖誕大戰中,老詹被貝弗利上籃撞倒,疑似腹股溝受傷,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