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巴山夜雨涮鍋
-
2 # 泊圖泊途
即便是計策,那也是為了活命的計策,以後的情況,見機行事。
自從於禁投降了關羽,就開始了他的屈辱之路。關羽失敗後,于禁輾轉到了東吳那成了俘虜的俘虜。于禁對孫權來說用處可能不大,再加上曹丕稱帝,孫權要和曹丕示好對付劉備,舊將於禁遣送回魏國。曹丕當了把笑面虎,明著不罵,暗著羞辱。于禁最終沒能善終。
于禁的投降應該說是曹操沒有預料到的,畢竟他是跟隨曹操的老臣了,可比關羽投降時伴隨劉備的時間要長多了,只能說人各有志。這一點上,在曹操和曹丕心理,龐德比于禁強。
于禁成為俘虜其實沒什麼反撲的空間。當時關羽不可一世、威震華夏,是不可能重用於禁的,頂多打打雜,這一點于禁應該不會想不到吧!這可與後來鍾會重用姜維不一樣,鍾會是為了拉攏蜀漢的殘餘勢力。
所以說,于禁的投降八成也沒什麼陰謀、陽謀的,只是他失敗後的權宜之策罷了。
-
3 # 實史求是
關羽圍困樊城,于禁和龐德奉命救援。到達樊城後,曹仁命援軍在城外北邊紮營抵擋關羽。
此時正值八月,大雨如注,漢水溢堤,城外的曹軍被洪水吞沒,潰不成軍。于禁只好帶著將士們到高處躲避,關羽率軍乘坐大船而來,泡在水中的曹軍紛紛被關羽擒獲,包括主將於禁在內。
龐德率領殘部拼死抵抗,準備乘坐小船逃進樊城。由於水勢太過迅猛,小船翻覆,龐德落水也被俘虜。龐德不甘心受辱,對關羽破口大罵,關羽一怒之下便將他殺了。
其實,于禁起初並沒有想到自己會被俘。因為雖然關羽水淹七軍,死了不少人,但于禁手下還有幾萬人,並非沒有重整旗鼓、與關羽再戰的可能。當他被關羽抓住後,想要自殺已經沒有機會了。因為關羽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當年暫歸曹操時曾與于禁等人有過交情,只是將於禁關進監獄了事。
這裡便出現了一個問題,于禁究竟有沒有投降?
如果於禁降了關羽的話,就應該跟隨關羽征戰,而不是被扔在監獄了。
不久,關羽被呂蒙率部偷襲得手,丟掉了荊州。關羽父子等人被俘,于禁便又成了東吳的俘虜。不過,他被從監獄裡放了出來,孫權對他還很不錯。這引起了虞翻的不滿。
有一次,孫權出行,讓于禁和他並馬而行。虞翻指著于禁大罵道:“你不過是一個俘虜,有什麼資格和我家主公並馬而行?”隨後,虞翻便舉起馬鞭準備抽打于禁,幸好孫權制止了他,于禁才免受皮肉之苦。
還有一次,孫權宴請群臣,大家十分高興。于禁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在一旁默默流淚。虞翻又罵他“裝可憐,想免死”。
于禁到了東吳,免了牢獄之災,還受到孫權優待,但是仍然沒有投降。在東吳呆了一年多,劉備大舉進攻東吳,孫權決定向曹丕稱臣,便將於禁送回魏國。于禁此時頭髮鬍子全都白了,十分憔悴。皇帝曹丕對於禁安慰一番,還任命于禁為安遠將軍。
見皇帝並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于禁心中長鬆了一口氣。然而,他錯了。
曹丕讓于禁去拜謁曹操的陵墓,于禁在曹操的陵屋裡看到了一幅畫。畫中的于禁跪在關羽面前乞降,一旁的龐德對於禁怒目而視!
于禁見後心如刀絞,眼前一黑,當場栽倒在地。這之後,于禁便一病不起。一代名將,帶著悲憤和不甘離開了人世。
東漢未年,天下大亂,許多名將都有過投降的經歷,包括被關羽殺掉的龐德。因此,即使于禁投降了關羽,也沒有什麼可恥的。
但是,被曹操委以重任、信任有加的于禁卻沒有在戰場死去,而是苟活人世,先後成為蜀吳兩國的俘虜,最後被當成禮物送回魏國,卻成了曹魏集團的一大恥辱。
而且有了降曹不久的龐德的忠烈行為,強烈的對比之下,連一向大度的曹操都難以原諒于禁。就更不用說魏文帝曹丕了,他絕對不會讓“不忠不義”的于禁繼續活在世上。
由於于禁畢竟有大功於曹魏,曹丕不能直接動手誅殺于禁,便用隱晦的方式將於禁羞辱至死。但曹丕前不解氣,還給於禁上了一個惡諡:厲侯!
水淹七軍,是一場經典的戰役,關羽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成為關羽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生涯。在《三國演義》中,反映的則是關羽除勇武外,指揮作戰能力也很強。
那麼雨禁會不會因為關於沒有糧草而且愛兵如子這一特性實行的假投降,從而使關羽與孫權發生衝突。
回覆列表
水淹七軍于禁投降就是兵敗走投無路,不大可能是主動用計,除非他得到編劇和導演的直接要求。
樓主的問題,所謂“于禁利用關羽沒有糧草且愛兵如子這一特性實行的假投降,從而使關羽與孫權發生衝突”,無非是說于禁透過投降,造成關羽獲得大批曹軍俘虜,麾下人數過多糧草不夠,從而呼叫孫權的湘關糧草引發衝突。
這個腦洞開的誇張離奇,堪與高希希、朱蘇進版的新三國中龐統自殺相媲美,不靠譜程度也在伯仲之間。
如果作者自己打算寫一個三國小說,那麼將這個思路編入劇情倒也無可厚非,畢竟小說怎麼發展都是作者一張嘴為大。但在《三國演義》或者正史的已有記載來看,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
首先,無論根據《三國演義》還是正史記載,于禁投降都只是他個人行為。他所率領的七軍被關羽俘虜,這是既成事實,並非于禁掌控。
《三國演義》中水淹七軍一段描寫如下:
四面八方,大水驟至;七軍亂竄,隨波逐浪者,不計其數。平地水深丈餘,于禁、龐德與諸將各登小山避水。比及平明,關公及眾將皆搖旗鼓譟,乘大船而來。于禁見四 下無路,左右止有五六十人,料不能逃,口稱願降。關公令盡去衣甲,拘收入船……于禁所領七軍,皆死 於水中。其會水者料無去路,亦皆投降。可見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放水時,于禁的七軍已經不是淹死就是投降了。于禁只帶著周圍五六十個人投降。後面也並沒有關羽讓于禁招降部下的描寫。于禁投降不投降,並不影響關羽俘虜七軍。
而三國志中描寫更簡單:
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這裡也是說七軍已經被淹沒,沒有提到于禁率領七軍投降。
。
其次,七軍被俘這件事,對孫權翻臉襲擊關羽的決策影響並不大。
孫權在219年冬天背盟奪取荊州,其根本原因是孫吳勢力“全據長江”的戰略需求,與蜀漢集團“兩路北伐”的戰略需求,造成雙方在荊州問題上存在無法化解的矛盾。
而激化這個矛盾的,則是關羽本人性情高傲,拒絕孫權求婚等一系列事情。
這其中,“七軍投降導致關羽糧草不足,動了孫權的湘關米倉”,最多隻能算上孫權發飆的一個藉口。何況,于禁要造成關羽糧草不足,也並非只有全軍投降一策。與關羽形成僵局,同樣可以使得其糧草供應不上。
換言之,即使于禁和關羽長期打成相持,孫權同樣可能背盟,完全不必用七軍投降這種方式。
最後,水淹七軍對曹魏構成了嚴重的震盪,差點導致曹魏完全崩盤,蜀漢一舉翻盤。
不誇張地說,水淹七軍之後,曹魏勢力已經處於20年來最混亂的狀態,幾乎是搖搖欲墜。水淹七軍不僅造成曹魏荊州地區主力喪失,還是得關羽一舉獲得了佔當時天下總人口百分之零點五的精銳壯丁,威震華夏。中原地區不少武裝力量都打出了關羽的旗號,曹魏則是一片慌亂。
如果當時曹操稍微耳根軟一點,沒聽司馬懿的建議,說不定就遷都鄴城,放棄中原了。
如果當時沒有滿寵進言,或者曹仁稍微軟一點,也許襄樊就拿下了。
如果當時孫權沒有聽呂蒙的話背刺,而是決定趁火打劫順風行船,在合肥方向攻打曹操奪取地盤,那曹魏就徹底垮了。
如果當時關羽決定見好就收,退回江陵消化勝利果實,那蜀漢將獲得一個比歷史上有利十倍的發展機會。
甚至,如果糜方、士仁不那麼快投降,關羽得以全師退回江陵,曹魏也依然虧得多。
用如此慘重的代價去博取一個未可知的結局,于禁腦子沒抽到這一步……
總之,于禁的投降,無論於國於己,都是一次慘重的挫敗。唯一的好處,就是保全了自己的生命。只是之後孫劉翻臉,才使得局勢沒有徹底惡化。但以此企圖美化于禁的投降則是毫無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