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友三農51061192545

    作物的生長需要對土壤的養分吸收,有時候養分供給不充分,或者自身根部的吸收能力弱,就會對整株造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這個時候葉面施肥不為一種可行的途徑。

    那麼種殖蔬菜怎樣合理使用葉面肥呢?

    一、選擇種殖蔬菜類易吸收的葉面肥、如:(硫酸銨、尿素、水溶性較強的速效肥),見意去正規的農資店購買,這樣至少品質有保證。

    二、將葉面肥按照一定的比例對水稀釋,如:(尿素對水比例約為2:100;硫酸銨約為0.3:100),每畝噴施75公斤左右。

    三、儘量選擇早晨或者傍晚沒風的天氣噴施。因為早、晚相對於白天其它時間段溫度相對低些,噴施肥水蒸發量少。如果風大、噴施不利於施肥均勻,而且肥水隨風流失也比較大。

    四、在噴施的過程中,蔬菜的葉面、葉背、莖杆部分都要噴施到位,這樣有利於對養分全方位吸收。

    五、葉面肥,為作物生長的輔助用肥,但蔬菜生長主要還是需要根部養分供給,葉面肥是不能全部代替土壤施肥,所以葉面肥不易經常使用,在蔬菜生長週期內噴施3~5次便可。

  • 2 # 木火同明

    葉面肥的分類。

    葉面肥大致分四大類:無機營養類、氨基酸加微量元素類、腐殖酸加微量元素類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加微量元素類。在日常生產中,無機營養類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加微量元素類被種植戶的使用最為常見。如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硫酸鉀、硝酸鈣、硫酸鋅等無機營養類葉面肥,幾乎家家在莊稼,蔬菜及果樹上使用!

    葉面肥的作用原理。

    土地剛分到戶時,許多的種植戶都不理解農作物葉子的功用和特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關作物葉子的功用和葉面肥對作物生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才逐漸被種植戶所接受並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當中。蔬菜葉片和根部一樣,有著吸引營養,維持蔬菜新陳代謝的功能和作用。蔬菜葉子最初的表面叫角質層,角質層上有許多肉眼很難看得清的裂隙。角質層以下是葉表皮細胞和葉肉細胞。噴施到葉面的營養物質就是透過葉片細胞的質外連絲即平常我們所說的氣孔進入葉片細胞內部,從而起到營養物質的作用。我們也可以理解為蔬菜葉面上有著一些相當細密的供蔬菜活著或長大的吸收營養物質的“口”。噴施到葉面上的葉面肥就是被這些“口”吃進去了。但因為這些“口”又細又密,食量有限,又“吃”得慢,所以,施用面施肥就成了根部追肥的一種補充方法。但是葉面肥的這種“張口就吃”的主動吸收方式也決定了葉面施肥的快速性和高效性。也因為這些葉面肥的“口”太細太密,也就對葉面施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就像人吃飯或者吃藥一樣,過量或出足不行。要做好蔬菜葉面肥的使用,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調配葉面肥濃度務必適當。

    調配合適的葉面肥溶液濃度非常重要。濃度太高,容易灼傷葉面組織,形成葉面絲狀發黃,甚至塊狀乾枯,嚴重的會導致整株整片蔬菜死亡。濃度太低又達不到施肥補充的效果,降低了葉面施肥效果,達不到補充根系營養吸收不足的作用。配製前一定要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不可隨意增減。先將配製的葉面肥用少量清水溶解,再逐漸加入足量水份。如果是配合其他殺蟲類製劑時,先用配好的葉面肥溶液少許,將殺蟲劑溶液,再倒入所有葉面肥溶液中攪動溶和!葉面肥的濃度過高時,溶解葉面肥的水份蒸發了,相對高密度的葉面肥就殘留在葉面上了。缺少水份的溶解,葉面肥沒法被葉面吸收,就形成了藥肥害,也就是先從腐蝕葉面的那些“口”開始,一直到莖或根部。所以一定要掌握好葉面肥的濃度,以達到充分吸收而沒有過量大殘留,才是最好。

    二是根據蔬菜種類和不同的生長週期,掌握基本的蔬菜缺素原理,選擇最適宜的葉面肥。

    根據蔬菜種類不同,生長時期不同,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也是不同的。要根據蔬菜對大量元素氮、磷、鉀肥的充分施用及中量元素肥的需求,搭配微量元素葉面肥組合使用。葉面肥針對性非常強。只能是根部施肥的補充使用。就像前面說過,蔬菜生長的主要營養物質來源於根部吸收。葉面因為吸收量少且只能施用微量元素肥,又容易造成藥害。所以只能做為蔬菜生長過程中的補充營養物質的手段使用,也可以做為糾正蔬菜缺素症,促使或加快蔬菜生長的一種簡單施肥用藥方式。從細節上說,蔬菜在生長髮育過程中,根據蔬菜葉片缺素症狀和特徵,及時使用相應的補充缺少元素的葉面肥噴施,效果很好。蔬菜缺素的整體症狀是生長緩慢,葉片發黃,幹莖細小,甚至有黃斑或紅色莖葉出現。這時就該使用葉面肥噴施,類似於人的服藥治療。從整體上說,蔬菜初苗期,根系不發達,吸收肥料能力差,雖然容易出現弱苗黃苗但卻不宜用葉面肥。蔬菜生長中後期,根系功能逐漸衰退,吸收肥料能力下降時,使用有機肥和微量元素肥葉面混合噴施,都可以達到促苗壯苗、增厚葉質、鮮嫩生長、提高品質、增加產量的作用!

    三是精確掌握噴施的週期。

    葉面肥是特效肥,容易被蔬菜吸收。一般施用後5到7天見效,肥效20天左右。所以葉面肥噴施應以15或17天一次。茄子黃瓜類不間斷採收的蔬菜應10天左右噴施一次。通常為避免葉面施肥對蔬菜發生傷害,蔬菜幼苗期可以適當減少肥量,延長噴施週期時間。蔬菜生長後期或不間斷採收期,因為生長吸收功能完全,營養消耗大,可以在適量的基礎上,收縮噴施週期時間。為了掌握噴施週期,可以詳細觀察蔬菜葉片的變化。蔬菜葉片因為吸收了葉面肥的緣故,葉片表面會有輕度的變形。從感覺上就像變綠變厚變粗糙了一樣。在沒有發生肥害時,證明肥量已夠。這時就不能再噴施。如果過10天左右,葉面逐漸變得正常,顏色又不太深了,葉子表面顯得平滑並且葉片也顯薄時,就可以進行第二輪噴施了。

    四是選擇適宜的噴施時間。

    噴施在蔬菜葉片表面的葉面肥中,用能溶解葉面肥的水份容易受熱蒸發,噴施葉面肥時的溫度,溼度,風力也對葉面肥的吸收利用有影響。為節省肥料、提高利用率,避免發生肥害,噴施葉面肥的時間應該選在陰天無風或溼度較大,蒸發量小的上午9時左右或者下午4時以後進行。這個時間段因為光照充足,溫度適宜,是蔬菜進行光合作用的最佳時期。噴施葉面肥有利於蔬菜的完全吸收。同時也避免了高溫天氣引起的水份蒸發,造成的肥份流失和肥害發生。大田的蔬菜噴施時還要注意天氣情況,以晴天無風,氣溫適宜時噴施。

    五是全方位整株噴施。

    噴施葉面肥時,要儘量蔬菜葉片的正反兩面都要噴到,做到全面整株噴施。蔬菜葉片正面因為有角質層保護,肥份水份不易進入葉片內並被吸收。蔬菜葉片背面卻沒有角質層保護,氣孔相對豐富,肥料也更容易被吸收。再做個比喻,蔬菜葉面的“口”因為要經風沐雨,保護葉子不被損傷,那些“口”不是時常張開的。而蔬菜葉子背面的“口”卻因有不存在接觸Sunny風雨的條件,所以都是張開著的。噴施時,蔬菜葉片的上下面,莖稈都應該噴到。特別是一些密植型植物,噴施時應當細心周到。這樣一來,葉面肥的作用就會更大一些。

    六是葉面肥使用時可以和根部施肥及殺蟲劑同時使用。

    葉面肥的缺陷是時效斷,用量少。據測定,噴施葉面肥10次以上吸收的養分,オ能抵得上一次根部施肥吸收的養分的總量。葉面肥只是根部施肥的補充,不能忽略根部施肥的重要性,更不能用葉面施肥來取代根部施肥。兩者要搭配使用,才能使肥效最大化,提高產量及經濟效益。同時,如果發現蔬菜有蟲害發生時,可以配合殺蟲滅菌製劑一次使用。

    順便再說說蔬菜噴施葉面肥過程中發生肥害的補救辦法。當噴施的葉面肥濃度過高,或者噴施時正是烈日烘烤氣溫增高或者噴施週期太短時,都會發生肥害。肥害發生時,先是在蔬菜葉面出現變黃的小點,有時會順葉脈呈現細絲狀黃紋。如果肥害過重時會出現整片葉子變黃。可以先採取遮光避陰處理,減慢蔬菜對肥份的吸收速度。再用清潔乾淨的清水對葉片進行多次噴霧沖洗,以沖洗掉葉面還殘留的肥份。如果還是沒有效果的話,很遺憾,過量了。至少是這葉子沒救了。所以,葉面肥的使用,一定得科學有據,有理有節才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史學家評論空城計成功關鍵在於對手願不願意放過一馬。對此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