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月流火140400643

    蘇東坡是宋仁宗嘉祐二年進士。在中國一千多年的科舉史上,這一科大約是最牛的。我們先看看這些名字就行了。蘇軾、蘇轍、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等等。

    這裡有中國思想史上一流的思想家張載和二程兄弟。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大約是每個讀書人都知道的;二程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更是深遠長久,是程朱理學的主要開創者。

    除了思想家,還有一流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六家,其中五家與這一科相關,蘇東坡兄弟加上曾鞏,是三家,加上二人的父親蘇洵以及這一科的主考官歐陽修,正好是五家。剩下的一家王安石,是這一科十五年前的慶曆二年進士。也活躍於這一時代。可以說,嘉祐二年,是一個人文薈萃之年。當然,這裡也有優秀的政治家。這裡就不多說了。

    提起嘉祐二年的科舉,許多人會誤以為蘇東坡是這一年的榜眼,也就是第二名。其實這是一個誤解。這一科的進士中,蘇東坡的成績是在四名以後。這一點,《宋史蘇軾傳》可以證明。關於這一年的科舉,其中是這樣寫的:“嘉祐二年,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後以書見修,修語梅聖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聞者始譁不厭,久乃信服。”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嘉祐二年,蘇東坡參加科舉考試。因為當時文風不正。做為主考官的歐陽想要改變不正常的文風,於是,便想在舉子中,選拔文章寫的好的,予以拔擢。當看到蘇東坡寫的《刑賞忠厚論》時,非常喜歡。想要把他判為第一。因為看到文章的風格很像自己的學生曾鞏,為了避嫌,便列為第二名。在考試的另一科目《春秋對義》中,蘇東坡還是得了第一名。

    蘇東坡這裡所得的無論第一還是第二名,都不是所謂殿試。殿試的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蘇東坡會考,先在吏部考,稱之會試。會試得中者,稱為貢士,也就是貢給朝廷的有用之才。其第一名稱為會元。第二名以下,就沒有特定的稱呼了。原因很簡單。會試完了之後,下面還要過殿試一關。殿試的頭一名,就稱為狀元了。

    殿試成績分為三類:第一類為一甲三人,稱為進士及第,三人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之後是二甲,第四名也就是二甲頭名,也有個稱號叫傳臚。二甲稱“進士出身”。後面的三甲,就是“同進士出身”。

    蘇東坡殿試的成績是“中乙科”,也就是二甲,成績自然是在四名以後。這一科考中狀元的是章衡。章衡在《宋史》中有傳。章衡既是狀元,學問自然不差,為官也很有政績。難能可貴的是,章衡還是文武全才。他曾出使遼國,飲宴之間,遼國欺他是文弱書生,頗為輕視。章衡起身射箭,發發中的。遼人對之刮目相看,不同於宋朝其它使者。章衡出使回來之後,曾向朝廷進言,可以趁遼國全境無備,發兵收復被佔的八個州縣。朝廷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章衡的學問也是不錯的,他曾經根據歷代帝王譜系,編寫了一部史書《編年通載》,宋神宗看了之後,大為讚賞。

    章衡的學問品行能力都還不錯。但還是不能和蘇東坡相比。蘇東坡是大才子,他的才當然有政治文化上的意義,但更主要的是文學之才。他能千古知名,其原因也在於文學。這一點上,章衡比蘇東坡差的遠了。

    嘉祐二年的榜眼是竇卞,探花是羅愷。他們殿試的成績都比蘇東坡好。但是,他們在歷史上都是籍籍無名的人物。上面的提到的那些人物比如二程、張載、曾鞏等等,歷史的影響力,比他們都大的多了。可見,狀元也好,榜眼探花也好,只相當於一次考試的成績,既不代表學問,也不代表水平。這一點,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都是一樣的。取得高考狀元的人,未必就是最優秀的人才。

    最後說一句,章衡是章惇本家侄子,只是這個侄子年紀比叔叔章惇還要大了十歲。

  • 2 # 塵世曉書僮

    和蘇東坡同年科舉的狀元是誰?比蘇東坡更有才嗎?

    那題主給出的是兩個答案,那麼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蘇東坡同年科舉的狀元是誰?那有些比較熟悉蘇軾生平的人,對於這個問題,應當說是很容易就能夠回答出來,那就是著名的才子章衡。

    接下來再回答第二個問題,如果要問章衡是不是比蘇東坡更有才,恐怕你去問一百個人,那麼一百個人都會回答你,自然是蘇軾更有才華,現在可能有一些人對於章衡會覺得很陌生,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這也比較正常,畢竟他與蘇軾相差的不是一點點,而是十萬八千里。

    歐陽修的失職

    說起蘇軾與章衡這兩位歷史人物,其實還有一個小故事,也正是關於他們參加科舉的故事,有很多人認為,章衡無非是撿了一個小便宜,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當時讀到了蘇軾的文章之後,一時之間驚為天人,但是他細細想過之後,認為那文章一定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作為一位老師歐陽修對於自己的學生還是比較自信,所以他為了避嫌,只好把第一名換下來判為第二名,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蘇軾與狀元失之交臂。

    最後自然就讓章衡撿了一個小便宜,成為了那一場的狀元,然而蘇軾只得了第二名,這也成為了蘇軾生命中的遺憾,為此事後歐陽修,更是宴請蘇軾,還寫詩讚揚他,認為他一定是會成為未來的文壇領袖,可見當時的歐陽修還是極為有眼光,蘇軾也用自己的努力,以及過人的才華,最終是成為了北宋中後期的文壇領袖。

    章衡

    章衡這個人物可能有一些不太瞭解,那在這裡稍稍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出身於福建浦城,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南平市浦城縣,少年時代便有才,更是以詩文名聞鄉里,此後經過十年的寒窗苦讀,最終是在科舉考試中,一舉狀元及弟,歷任潤州長史,以及湖州通判,所以在仕途上,他也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不過難能可貴的是,他為官還算清正,後期也實實在在地做過了許多的好事。

    可能也正是他的人生經歷比較單一,再加上他在文學上的確也是不如蘇軾,自然名氣要少得多,要知道蘇軾是一代文宗,又是後期的文壇領袖,章衡自然是無法與蘇軾相比。

    最後總結:蘇軾是北宋時期最偉大的詩人、詞人、詩人、文學家、思想家,章衡與蘇軾雖然是同科,並且是取得了狀元之位,可是要論名氣,以及在文學上的影響力,自然是遠遠不如蘇軾,所以兩個人不在一個等級。更不用說是比蘇軾更有才,因此兩人沒有可比性。

  • 3 # 命犯沒桃花

    第一個問題:當年的狀元是章衡。這個好回答。

    第二個問題:他比蘇軾更有才華嗎?這就有意思了。據說蘇軾當年參加科舉考試,主考官歐陽修對他的答卷讚不絕口,但出了一點小意外——將這答卷誤認為是自己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就將這答卷排到第二位,然後狀元帽就給戴到章衡的頭上。

    章衡是誰?在與擁有三蘇曾鞏張載程顥等這些大牛同學對比中,存在感實在太低。這樣的人拿到狀元,像我們這樣的旁觀者當然不服。其實這都是我們以結果反推過程,想當然的結論。如果因為歐陽修的誤會,導致蘇軾錯失狀元是真的話,那候補當上狀元的章衡本來就應該是榜眼,這才華也是壓過其他所有人除了蘇軾。如果歐陽修誤會的傳聞是假的,那更不必說了,章衡就是名符其實的狀元。

    但為什麼給人的感覺是這個狀元才華沒其他考生高呢?其實我們一直給狀元們立了一個錯誤的印象定位。要知道古代的科舉考試,是透過考生寫文章來選狀元,但選了狀元不是為了讓他們寫文章的。所有的考生,主要的使命是治國安邦,寫文章只是個人愛好。而個人精力是有限的,職位越高需要處理的政務越多就越沒那個精力去吟詩作對,所以我們記住的文學大家很少是狀元出身,身居高位的文學家屈指可數。不是他們才華不夠,而是因為他們那麼多精力。像諸葛亮如果不是留下了《出師表》,我們誰會知道他的文學造詣如此之高?但他要忙於理政討伐,連《出師表》都是很有必要了才寫出來。各大文豪寫出名作也基本上是在官場失意時才有感而發。而蘇軾李白這些頂級文豪,更是在官場就沒得意過。他們的精力全投入到文學創作上,成就自然比忙於政務的狀元高得多。

    蘇軾的才華毫無疑問是屬於頂級的,但如果僅透過文學地位來對比才華高低就有失偏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刷臉支付引入“美顏”功能,會影響人臉識別準確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