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道中道道而道
-
2 # 菸袋衚衕
民國的軍閥混戰和東漢的軍閥割據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在中央政府統治無能的時候,對地方政權缺乏有效控制,造成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民不聊生,發動了大的叛亂。既得利益者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紛紛組織鄉兵團練等各式武裝保衛自己的權益,後逐漸演變成割據一方的私人武裝的軍閥。
在此,我只說明這兩個時期的軍閥的一個顯著區別。東漢末年的軍閥是屬於自主創業,而北洋主流軍閥一直是跟別人打工。這個別人是誰呢,我們在接下來說明。
對於東漢時期的魏、蜀、吳三國來說,都是想統一整個華夏民族,但是三個人都太厲害了,結果就勢均力敵,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等三個人都去世之後,就剩下司馬家族一家獨大了,他竊取了曹魏的政權,從而逐步統一了全國。雖然某種意義上也能說,曹操,劉備,孫權是跟司馬家族打工,但這並不是他們三個的初心。
對於民國時期的軍閥來說,由於世界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已經不能獨立存在,而一直受帝國主義勢力的左右。帝國主義國家各個都對中國垂涎三尺。所以北洋軍閥從袁世凱開始就跟帝國主義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皖系和奉系是日本的扶持物件,直係軍閥是英國的扶持物件,西北軍是蘇聯的扶持物件。從一開始就是相互利用的局面。軍閥的上臺和發展離不來帝國主義的支援,但是這不是免費的午餐,帝國主義希望在中國獲得更大的利益。
這是我認為民國的軍閥混戰和東漢的軍閥割據比較大的一個區別。
其實民國時期的軍閥在面對國家大義面前都還是有高尚的操守的。但是我也挺納悶的,為啥一千多年過去了,四川的軍閥依舊是劉?為啥民國時期大家打是打的很熱鬧,輸了時候發個全國通電宣佈下野就可以了?
-
3 # 誰是我知心
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與民國的軍閥混戰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都是豪強政治,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都是粉墨登場黯然下場,區別就是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代表的是封建大地主割據之間的戰爭,民國軍閥混戰是代理人之間的戰爭,每一個軍閥後面都有一個外國財團在出錢出槍。
-
4 # 庚子口罩
民國軍閥和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有一些類似的情況,都是屬於“合久必分”下形成幾方對峙的局面,但也有一些不同之處,今天只談不同。
第一個不同是產生的根源不同。東漢末年分三國,那是由於皇室的式微與沒落,導致天下分崩離析的結果。而民國軍閥割據是北洋軍閥頭頭袁世凱死後導致“群龍無首”後的結果。
第二個不同是政治氛圍不同,或者說意識形態不同。一個是封建社會時期,一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
第三個不同是勢力介入不同。三國時期都是屬於內部人民鬥爭,沒有外部勢力的干擾與影響。即便東吳抗倭,那也沒有藉助其他外國勢力來扶持自己。民國也不同,幾大系都有幕後大佬,換句話說,這些軍閥也是境外列強在中國的利益代表方。
第四個不同是情懷的不同。三國時期的情懷都是想重新建立或者恢復前漢的一種大帝國的大一統思想。從歷史文明程序角度看,這是一種繼承和發揚。而民國則不同,他們更多的是在一種半知不解中憧憬未來的思想意識下,打破封建帝制這個框框再來塑造一個全新的中國。
回覆列表
導致東漢末年軍閥大混戰的直接原因是政治腐敗(集中表現是宦官專政),東漢豪強地主政治上世代做公卿大官,把持中央和地方大權;擁有推舉官吏的權力,橫行鄉里,無惡不作;經濟上佔有大量土地人口,役使大量奴僕,生活奢侈,形成自成一體的田莊。而東漢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為軍閥混戰提供了社會基礎。東漢末黃巾大起義,豪強地主紛紛組織武裝,修築塢壁,鎮壓黃巾,乘機擴充套件勢力。他們是地方上的實力派,割據一方的州牧郡守如果得不到這些豪強的支援,就很難立足。像劉備依靠荊州地主集團入川,又得劉璋舊部東州地主集團和益州地主集團的支援才建立蜀漢。孫權得江北大族張昭、周瑜支援,特別是得到江東地主集團顧陸朱張四大姓及全氏賀氏等豪強的支援才站穩江東。曹操是以穎川荀氏,沛國曹氏、夏侯氏地主集團為基幹,廣泛羅致北方地主集團的支援發展起來的。如果中央政權穩固,能有效控制豪強地主,地方經濟愈發達,國家愈強大。西漢前期的經濟繁榮,帶來了漢武帝的雄偉事業。反過來如果中央政權削弱,國家對豪強控制失御,地方經濟愈發達,愈要和中央鬧獨立。東漢末年就是這一種情況。當黃巾起義沉重地打擊了東漢政權,使劉姓皇帝搖搖欲墜時,這些手握權要的豪強地主的代表人物都有著割據稱雄的野心,只是在等待時機罷了。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原因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是導致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的根本原因
當時,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產力的進步,西方資本主義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壯大,不斷向外尋求其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市場和資源,民國時期的軍閥混戰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西方資本主義在中國爭奪和瓜分利益的表現。特別是當資本主義國家入侵中國社會之後,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與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以及帝國主義劃分勢力範圍爭奪殖民地的政策之間顯得格格不入,這成為中國近代軍閥戰爭的根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各路軍閥在西方帝國主義以及買辦資產階級的支援和鼓動下,成為西方帝國主義爭奪土地、資源、市場、人力等各方面利益的打手和工具,相互之間混戰不斷。由此可見,民國時期的軍閥之間混戰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存在的矛盾。
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力量轉變是導致民國時期軍閥戰爭的外在動力
上個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上各國力量之間的對比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這一巨大轉變也在影響著當時的中國社會。這是因為,一戰後西方帝國主義在華的力量對比發生了重要變化,英、法、美、日等帝國主義國家在清政府統治被推翻之後在中央統治層面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代言人。於是,他們只能開始重新尋找和建立地方上的代言人,向各路軍閥提供政治和軍事的大力扶持,導致各軍閥力量不斷髮展壯大。與此同時,為了各自的利益西方帝國主義與民國軍閥相互抱團、相互利用,在中國大地上逐步形成了“分而治之”的政治軍事格局。而在這一過程中,在西方帝國主義的支援和鼓動下各路軍閥為了一定的政治、經濟、軍事利益而相互爭鬥,導致民國時期軍閥之間的混戰不斷。由此可見,西方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權力和地位的轉變,是導致當時軍閥混戰非常重要的外在動力。
民國時期中國國內的政治經濟變革是導致軍閥混戰的內在原因
一方面,在政治形勢上,1916年舊軍閥的代表性人物袁世凱死後中國國內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當時,北洋軍內部的派系鬥爭愈演愈烈,導致一時間沒有人能夠掌控整個政治形勢。在這一國內形勢下上,各地方擁有一定軍事實力的人物紛紛劃定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以求儲存自己的政治利益。另一方面,在經濟發展方面上,封建主義生產關係籠罩下的中國社會形成了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在這一背景下,地方經濟在各自的轄區內就可以得到不斷的發展動力,這就為民國時期各路軍閥的割據一方、自成派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經濟支撐。20世紀初期,在自然經濟下發展起來的地主和鄉紳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資源和市場不受外來經濟的入侵已經民國政府的掠奪,於是不斷扶植當地有軍事實力的軍事集團以保護自己的利益,他們的大力支援成為民國時期軍閥不斷髮展壯大的重要動力。而在得到一定的發展之後,為了進一步擴大勢力範圍,軍閥之間就開始了此起彼伏的戰亂。
綜上所述,軍閥是在一定的政治、經濟、歷史條件下的特殊產物,而民國時期的軍閥戰爭同樣也是在一定的政治、歷史、經濟背景下產生的,它具有鮮明的兩面性:一方面,民國時期的軍閥戰爭不同程度地影響著社會政治穩定,制約著經濟發展,破壞了國家統一;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有時也起到打破腐朽的封建集權統治的作用,使得當時先進的華人在社會動盪和時代轉型中,逐步走向覺醒,最終選擇了適合中國發展的正確道路,同時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一次轉型的歷史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