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甜欣寶貝嗷

    從2003年“SARS病毒”橫行肆虐,到2009年“甲型H1N1流感”洶洶來襲,再到今年“H7N9禽流感”餘威尚存,短短十年間,我們已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病毒的攻擊。雖然歷史的記載告訴我們,病毒作為一類物種的存在時間遠遠超過人類,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它對人類帶來的生存威脅也遠超其他物種,但是,在十年時間內如此頻頻地遭受病毒的襲擾和威脅,也許不能不令我們反省和思考人類和病毒的關係,反思我們的生活方式。

    病毒是一個世界 對這個世界人類所知甚少

    聞玉梅:我覺得我們要認識病原微生物是一個世界,我們人類也是一個世界。微生物世界種類繁多,而且無處不在。我們比較關心的是病原微生物,而病原微生物裡面,病毒相對比較更受人類關注,這主要跟病毒的特點有關,首先是繁殖非常快,細菌是2倍數分裂繁殖的,一個變2個,2個變4個。病毒複製起來,就像影印機一樣,一份東西可以複製出幾千幾萬個複製;其次病毒跟人的關係比細菌跟人的關係更為密切,如細菌之類的大多數微生物可以透過培養基人工培養,但是病毒必須存活在細胞裡,如人的細胞,動物、植物的細胞,只要是活的細胞,病毒都可以在其中複製。

    熊思東:正如剛才聞教授提到的,病毒有自己的世界。病毒和人類這兩個世界是相對獨立的,但又有交叉。我們今天討論的是這兩個世界目前出現了頻繁交往的情況,或者說為什麼會有如此頻繁的交往,而且這種頻繁的交往對於我們的經濟、社會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因為我們尚不完全瞭解病毒世界,或者說不太懂得我們人類給病毒世界造成多大的影響。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之所以病毒世界對人類世界有如此大的衝擊,一定是人類世界對它們那個世界造成了更大的影響,才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只是我們無法用病毒語言來描述我們對它們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病毒有別於其他微生物,它是不能獨立生存的,一定要依賴於真核細胞或細菌來生存。病毒利用動物、植物作為宿主,特別是真核生物。人類恰恰就是這麼一個真核的生物。所以病毒很容易利用人類作為它的宿主,這兩個相對獨立的世界,因此而連在了一起。

    姜慶五:從人類有記載歷史一直到現在,人類一直在和病原體作抗爭。聞教授說得很精闢,病毒是一個世界,我們對病毒世界的理解非常有限,我們理解的只是一些病原體,只是對人類的、動物的和植物的病原體中能致病的病毒有些瞭解,但對不致病病毒我們瞭解還是有限。病毒的致病性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斷有病原體從不致病性向致病性轉化,從弱致病性向強致病性轉化。

    盧洪洲:從地球的歷史來看,地球存在了46億年,先有低等級的各種微生物逐漸進化,再進化到人類。人類的歷史要比各種微生物歷史短很多,微生物適應地球上各種複雜的環境遠比人類早,它以不斷的演變進化來適應生存的環境。

    各種病原微生物非常龐大,我們對它們的瞭解非常少。各種傳染病導致的人類疾病依然還是人類死亡的第一位。去年世界總的死亡人數是5830萬,在這5830萬里面,由病原微生物引發的死亡是1500萬。在這1500萬里面,430萬是死於各種呼吸道的傳染病,其中最主要就是流感。所以流感每年導致上百萬人死亡,這個數量非常龐大。

    袁正宏:目前我們對病毒的認識非常有限,我們看到的、認識的還只是冰山一角。比如對公眾來說,都是感冒了,或者說感染以後生病了、住院了,再有可能去查是什麼病毒感染了。病毒進入機體後,人們通常感覺不到,感染了以後也可能什麼事都沒有。今天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很正常,但是我相信假如檢測一下的話,在我們身體不同的部位,消化道、呼吸道等有大量的病毒存在。當然這種病毒在體內沒有致病,和人體處於共存的狀態。有些病毒感染人體後會潛伏很長時間,隨著人的身體狀況變化再發作。只有少數病毒感染機體後引發症狀,迫使我們去就診。

    病毒和人類的關係是一個永久的話題

    聞玉梅:從宏觀上來看病毒和人類的關係是一個永久的話題。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微生物和人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鬥爭將是一個長期甚至永恆的過程。所以我想提一下,我們對此也不必大驚小怪,好像病毒怎麼反覆出來,很危險,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生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次H7N9禽流感主要是從禽傳到人,儘管感染的人數和死亡的人數都很有限,但衛生防疫部門高度重視是因為這次禽流感病毒是一個新的病原,而且它會不斷地變。

    其實,人類和病毒也有亦敵亦友的一面,我常常講病毒對人類有利有弊,比如利用病毒作為載體進入到人體細胞可進行基因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勇大戰即將重演之際,哈登能不負眾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