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念燦若煙華
-
2 # 報道人物觀察者
英德在一戰前的軍事競賽實現為造艦賽,比拼戰列艦的建造,這場比賽本質上毫無意義可言,英國為老牌帝國,德國為新興帝國,兩者在利益上現在爭端顯然沒什麼意外,英國又想玩自已的老把戲,歐洲大陸的老大就是自已的敵人,德國顯然已成歐洲第一了,那麼聯合法國等建立對德同盟自然成了首要問題,尤其是利用與德法之間的矛盾。
歐洲的現實為,戰敗國也只是賠償,受約制,但是沒有滅國之憂,至多把歷史上的爭端領土讓出去,一戰後,德國確實賠款了,但是割地談不上,只是歸還以前佔的法國地,再讓波蘭復國。
對英國來說,打敗德國也沒什麼可喜的,只能一時間打壓了對手,德國也一樣也沒什麼好處,至多多一些殖民地,其它方面真談不上什麼。嚴格一點說,雙方的戰略目的都是太小了,英國只是想打壓對手德國,認為德國威脅到自已的利益,德國的第一目的,不是要挑戰英國的地位,而是要給老對手法國以教訓,確立自已的地位,但是代價卻高昂的沒法計算。
英國要保持自已的世界第一地位,它必須絕對海上優勢,那麼它在建艦方面的投入遠遠要大於德國,這個壓力太大了,德國也不好受,畢竟為一個陸軍大國,再成為一個海軍大國,那麼在軍備壓力上,並不比英國輕鬆什麼。
更重要的,有這個必要嗎?美國已經興起了,英德法等國之間的爭鬥,不是爭世界老大,而是誰為世界第二,別看只一位,這是中間的差距就大不一樣,維護僅為地區性利益,而不是全球性。
無論怎麼算,這場軍備競賽意義不大。
-
3 # 浩漢防務論壇
20世紀初期,大英帝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德皇威廉二世希望德國亦能組建一支能與英國皇家海軍相抗衡的海上武力;國家海軍部大臣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大元帥因而於1898年至1912年間陸續提出了四項艦隊法案,意圖大幅擴張公海艦隊的戰力。德國的目標是建立一支皇家海軍三分之二規模的艦隊。這項計劃隨後因英國外交事務部的威脅而快速增長;當時英國在南非州後發動了第一次布林戰爭,英國政府為了防止德國介入戰事,因此透過外交事務部警告德國若其試圖介入戰爭,英軍將會封鎖德國所屬的海岸及海港,並藉此重挫德國經濟。
並且。自1905年以來,封鎖與阻斷戰術便一直是英國皇家海軍的戰略核心。為了迴應德意志帝國海軍挑戰其制海權的企圖,英國皇家海軍於1902年至1910年間展開了大規模的擴張計畫。這項計畫最終促成了無畏號戰艦的建造。英國的國防政策要求皇家海軍的規模至少要與世界次二大海軍(即規模第二大與第三大的海軍)相加的規模相等。然而,由於戰爭的迫近導致國家財政與後勤補給的困難以及美、德兩國海軍的快速擴張,20世紀初的英國海軍始終無法達到這專案標。
不過,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時,英國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1913年時,英國皇家海軍內部由於約翰•費舍爾建造新戰艦的想法與愈發拮据的財政而發生了嚴重的爭執。而1914年上旬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則決定暫緩建造大型的水面艦艇,轉而建造較為小巧的潛水艇;這樣的決定已經使英德造艦競賽事實上結束了,但德國並未公開這項政策,以免他國發展出因應之道。
回覆列表
戰略利益的產物唄,普魯士鐵血宰相俾斯麥(就是說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的那個)下臺以後,繼任者沒有的手腕調節歐洲幾大強國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面對普法戰爭後仇德的法國、巴爾幹地區爭奪的奧俄兩國、以及殖民全世界讓德國沒地兒輸出工商製品的英國,無論是新任首相還是德皇威廉二世,都沒有那個手腕去和平穩定歐洲局勢,於是只有大力發展自身軍備保護自己,但大規模的發展武備勢必會加劇周邊各國的互相猜疑(發展軍備也可以是為侵略而備戰);而且軍備競賽的各方都盲目的認為己方可以輕而易舉的壓制住對方,在互相防備和猜疑之中,普林西普刺殺斐迪南正好給互相防備警惕的各國一個動手的藉口,或者說是結束這種沒有拖累自身的軍備競賽試試對方成色的理由(如果不打,那麼多的軍事武器裝備怎麼處理?財政崩潰了怎麼辦?只有打,打贏了找對方賠款就可以緩解財政上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