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溜溜之666

    首先,準備好坐便器,提前給娃坐坐,當娃能表達尿意或者想著拉臭臭時。帶他去坐便器上嘗試。

    也可以買繪本,比如我會自己上廁所之類的,經常和寶寶念,讓他知道擺脫紙尿褲也可以自主大小便

    最後,就是耐心,偶爾孩子玩到忘記了。也不要生氣。

  • 2 # yjbb5201314

    讓寶寶先認識坐便器,告訴她這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的,嘗試帶著寶寶在坐便器上入廁幾次,讓寶寶明白,如廁要到這裡

  • 3 # 樂兒邦

    一、給孩子提供觀察模仿和學習的機會

    孩子如廁訓練的第一步,肯定要給孩子一個學習模仿的機會。並不是說非要每次上廁所的時候帶著孩子,讓他在旁邊看,而是時不時的自然引導,讓他有一個習慣,知道這是上廁所的樣子,慢慢的他就會模仿了,到時候,父母不用教自然就回來。

    二、給孩子準備了專門的小馬桶

    孩子知道該怎麼上廁所是一個質的進步,接下來更重要的是知道在哪裡上廁所。孩子還比較小,不用跟大人一樣用大馬桶,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栽進去了。

    最好能給孩子買一個適合他的小馬桶,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養成上廁所的習慣,卡通的更好一些,可以激發孩子坐便器的興趣。

    三、將小馬桶固定放在衛生間的某個地方

    孩子知道用小馬桶上廁所之後,就要給他一個固定思維,這個思維是讓他更加固化上廁所的這個概念:固定馬桶、固定地方,不然孩子沒有這個概念,可能會養成隨地大小便的不良習慣。

    四、掌握孩子大概的如廁時間

    孩子上廁所一般也就三兩分鐘,但有些父母會比較擔心孩子會小便到自己身上,總是提醒孩子小便或者拉粑粑。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頻繁的訓練會讓孩子出現排斥心理,需要多觀察孩子,掌握孩子大概的如廁時間,有規律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訓練。

    五、孩子弄髒褲子時候,多原諒少批評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父母的態度。很多父母在訓練孩子如廁的時候會比較急躁,孩子一旦小便到自己身上,就會批評孩子,這就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陰影。

  • 4 # 相伴讀書

    1、給寶寶買一個自己的小馬桶,每次大小便的時候,都讓他做自己的小馬桶。

    2、大人要摸索出孩子如廁的規律,大概多長時間需要小便多長時間可能會大便,有規律地提醒孩子。

    3、給孩子讀一些相關的繪本。

    4、心態方面,不能著急,不要苛責孩子,不要與其他孩子比較。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差異性。

    5、不要嘲笑孩子,這一點非常重要。父母的嘲笑,會讓孩子心裡自卑,甚至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尿床尿褲子問題。

    6、即便孩子尿床了,尿溼了褲子,父母也要給予積極正向的引導。告訴孩子:沒關係,慢慢長大就好了。如果父母為此焦慮,一定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孩子的感知能力遠遠超過大人。

  • 5 # 玫瑤老師說育兒

    對於如廁訓練這件事情,玫瑤老師覺得家長首先衡量孩子是否已經做好了如廁的準備,另外就是家裡環境中是否有干擾孩子的因素,包括人、物、事等。

    孩子真的準備好如廁訓練了嗎?

    1.如廁訓練的生理因素評估

    相信很多家長都被普及過括約肌的概念.而很多家長會在3歲前後進行如廁訓練,也是看中了孩子在這一時間內括約肌基本發育完成,比起2歲前的孩子更具備生理上如廁的能力.

    而這一想法並沒有什麼邏輯上的問題,只不過作為家長我們忽略了孩子憋尿能力的因素。

    為什麼這麼說?相信很多如廁訓練中的家長經常會遇到孩子說自己來不及而尿褲子的情況,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孩子只是在抵抗馬桶,但其實孩子有可能真的是來不及去上馬桶.

    因為像成人,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什麼時候可以上廁所什麼時候需要忍住,而這一意識其實是基於我們的身體已經具備了足夠的憋尿能力。

    同樣,對於孩子來說,從“有尿就尿”到“有尿等到馬桶上尿”,中間其實就是一段憋尿時間的過程,孩子需要能夠具備足夠的控制能力才能更好的去把握,完成如廁的訓練。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老是表示自己來不及,那可能他真的是身體還沒準備好,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給到孩子足夠多的時間,而不僅僅是以年齡作為判斷依據,因為每一次的尿褲子孩子身體都會自我的學習,學習如何預留時間去上廁所.

    2.如廁訓練的心理因素評估

    作為如廁訓練另外一個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就是孩子心理的準備.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從小裹尿不溼,而如廁訓練對於他們來說,一般都是突然的進行,事先沒有任何的準備.

    孩子2歲後開始會有“我的”概念,非常容易習慣性的反對,尤其是對於一項他未知的事情。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去理解孩子在這一時間心理的需求,就像我的孩子在剛如廁訓練時,尿了很多次褲子,有幾次非常委屈的希望穿回尿不溼,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他的壓力.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需要明白如廁是一項不可能速成的事情,我們需要允許孩子適當的退步,不讓孩子去覺得如廁是一項非常大壓力的事情,讓如廁儘量輕鬆的進行.

    並且我們也需要努力學會控制自己的失望情緒,尤其在孩子不斷尿褲子的時候,儘量不去多說太多指責,重複太多期待.

    因為我們需要知道尿褲子最不舒服的是孩子,不管你說不說,孩子表現不表現出來,他都不會想尿褲子,這時候如果再過多的指責和重複期待,只會讓孩子對馬桶充滿壓力,進入到一種非正常的情緒反抗中,所以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接納孩子的情緒,儘量在輕鬆的氛圍中去告訴孩子上廁所需要去到馬桶上,引導孩子明白馬桶的重要性.

    如廁訓練需要做的成人準備

    1.成人的準備才是決定孩子如廁訓練成功與否的關鍵

    我們很多時候會覺得如廁訓練只是孩子的事情,跟我們家長沒什麼多大的關聯,但其實並不是。

    就像之前說的,很多孩子的如廁訓練都是突然之間的進行,家長覺得孩子足夠大了或者生理準備足夠了,就開始給孩子做如廁的訓練,但其實這樣孩子是很茫然的.

    作為成人我們特別需要給孩子做好如廁前的準備,例如給孩子在如廁訓練前就逐步的放棄尿不溼,從“全天尿不溼”到“只晚上尿不溼”,從“家中外出都尿不溼”到“只在外出尿不溼”,讓孩子在如廁訓練前就開始感知到尿褲子,讓孩子去觸發需求,因為有尿不溼的乾爽效果孩子壓根沒有去上馬桶的需求.

    同時作為家長我們也需要明白如廁訓練將會面臨的難度,尿到沙發尿到床尿到所有東西都是可能的,我們需要自己做好心理的應對準備,例如給孩子提前準備訓練褲來替代尿不溼,因為訓練褲的檔部比普通內褲多了一層棉布,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尿褲子時候尿到到處都是,相對好清理。

    並且家庭成員間的一致也是如廁訓練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些時候媽媽希望如廁訓練,但爸爸嫌棄尿褲子要求穿回尿不溼,這樣就很容易讓孩子陷入疑惑,並學會鑽空子.

    2.如廁訓練能做的環境準備

    為了更好的方便如廁的訓練,我們應該與孩子一起去決定一個上廁所的位置,並一起進行佈置準備.

    一般必備選項—小馬桶之外,我們還可以在小馬桶旁準備一個小籃子,在籃子裡準備好如廁訓練需要的紙巾、換洗衣服、書籍,這裡的書籍主要是給孩子打發時間。

    同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準備放在這個籃子裡的書籍(例如馬桶相關的書籍《神奇馬桶等)以及衣服,增強他的參與感,也可以讓孩子來設計如廁時能進行的遊戲,讓如廁變成一個具有儀式感的行為,以及不會枯燥的行為.

    總結

    對於如廁訓練,我們作為家長需要明白的是每個孩子都是能學會的,只是時間的長短,而時間的長短跟能力沒任何的關聯,我們應該去接納孩子這一時期的情緒和需求,不去忽視如廁中心理的因素。

    同時對於孩子如廁這件事情上,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去除掉阻礙他認知的事情(例如尿不溼阻礙他認識到尿尿的事情),同時我們還應該建立一個方便孩子如廁的環境,這樣孩子自自然然會自己學會如廁。

  • 6 # 三妹愛壯哥

    目前我的壯哥,可以脫掉尿不溼,去馬桶拉尿了。

    其實我帶孩子一直挺順利的。

    雖然壯哥剛來的時候有“億點點”慌張,但我很快調整,惡補大量知識,並積極投入到實踐中。

    壯哥也給力,從睡眠到吃飯,從自理到社交,樣樣都讓老母親很放心。

    我曾欣慰地幻想,再堅持幾年,壯哥長大了,我就徹底解放了。都說帶孩子辛苦,其實也沒什麼啊,當時真是想想都能笑醒。

    這種幻想,終於在壯哥的屎尿屁問題上終結了。

    本來壯哥是一直帶著尿不溼的,這個嘛無所謂,如果他的心理和生理發育還沒成熟,穿多久我也不會擔心。

    讓我沉迷痛苦無法自拔的是,姥姥的一次誤操作,似乎對壯哥有了負面影響,不僅沒有進步,還倒退了。

    說實話,關於孩子的大小便,我真是做了很多準備。

    閱讀大量書籍,設想各種情況,方法方式如數家珍,技巧理論頭頭是道,剛開始的時候,壯哥確實摘掉了尿不溼,也開始學著上廁所了。

    如果事情一直沿著好的方向進行,我應該早就擺脫這個怪圈了。

    但是,世事哪能盡如人意,姥姥看到壯哥開始進行如廁練習了,比我還緊張。

    我去上班之前囑咐好大概的喝水時間和可以關注孩子如廁的規律。但家裡只剩她倆的時候,完全亂套了。

    她以每十分鐘一次的頻率,詢問壯壯要不要尿泡……大家能想象吧。

    那個場面,我真的頭髮根都立起來了,心中只有“完蛋”二字!

    果然,一天回到解放前。

    原來在沙發上想尿的時候會知道下地,或者尿溼了褲子會及時告訴我。

    現在倒好,直接不說話了,更是不去廁所。就溼著玩溼著坐,問他就說一點都不難受,每次都得我摸到褲子溼才知道他已經尿了。

    想換掉這條溼褲子,卻換來殺豬一般的哀嚎!

    拉粑粑就更厲害了,誰都不讓看,自己用窗簾把自己捲起來,拉完了再讓媽媽碰。

    他這樣的表現,老母親只能心一橫,穿回紙尿褲吧,緩緩再說。

    這一緩,一年過去了……

    最讓我痛苦的是,我已經知道他可以脫掉尿不溼了。但是我們都完全無法靠近他,更別提引導了。

    在屎尿屁這件事上,我無從下手,一大堆技巧理論無法發揮作用。

    最神奇的是,他自己就是一個屎尿屁專家。

    因為我們很早就開始接觸上廁所的繪本,他自己也看寶貝JOJO之類的動畫片,有很多如廁引導的短片,對如何上廁所非常熟悉。

    他還透過繪本瞭解了粑粑的各種形態,如數家珍。

    每天跟我念叨:

    “不吃蔬菜會拉球球便,吃很多涼的東西會拉糊糊便,咱們爭取每天都拉香蕉便”;

    “雷迪克坐在小馬桶上拉臭臭,廁所門都倒了,我們幫他關上吧”。

    但是,輪到他自己實操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什麼認知方法,什麼習慣規律,統統不起作用了。

    我對自己有了強烈質疑,是不是我的問題呢,是我沒有正確引導,是我太放任自流,還是太緊繃焦慮,我給娃壓力了?還是太沒有壓力?

    啊,老母親的心,被扎得透透的!

    不僅孩子讓人頭大,家人也扎心

    如果光是我自己的話,其實還好,大不了跟孩子慢慢磨。最讓我心累的,還是來自親戚的“關懷”。

    每次帶壯哥串親戚,我親愛的家人們都要對我輪番教育。

    她們幾乎一致認為我給孩子帶尿不溼的方法太“自私”了,暗示我已經受到了西式教育的“毒害”。

    在老一輩傳統帶孩子的認知裡,這麼大的孩子,早就該摘掉尿不溼,光著屁股滿地跑了。帶著“那玩意兒”,孩子能舒服麼,多難受啊!

    壯壯的小表姐,2歲多的時候可以自己上廁所了。她姥姥經常炫耀她孩子多早多早摘掉了尿不溼。

    有一次小表姐問,姥姥那我到底什麼時候自己尿泡的啊,姥姥說你不到一歲就可以自己坐馬桶了!

    嗯,為你們鼓掌好嘛!

    最開始的時候,我還會爭辯幾句,真不是我不給他摘,後來就只有關閉耳朵保持微笑了。

    當然,這其實都不算什麼,我還是能躲的。最慘的是我媽動不動就“叛變”,讓我心力交瘁。

    本來我已經說服了我媽,讓孩子自然摘掉尿不溼,她也點頭同意。結果每次別人一說,她立馬加入吐槽我的陣營。

    “這孩子我早說她了,就是不聽。我就想給壯壯摘了尿不溼……”我真是無力吐槽。

    腹背受敵,壯哥又不配合,心累。

    還有別人家的孩子,也加深了我的焦慮

    我本來一直堅持一個觀點。

    每個孩子都不同,都有自己成長的規律,我們靜觀其變,順其自然就好。

    結果當我發現10個孩子中有9個都摘了尿不溼,就剩壯哥一個人還堅守陣地時,馬上暴走。

    看,焦慮就是這麼產生的。

    雖然你心裡知道,不要著急,沒關係的。但是當你的孩子比所有人都“落後”時,心裡那股氣,是無論如何也沉不下去了。

    你會很自然地找到一堆原因,然後開始各種腦補。

    不僅會腦補,還會代入。

    就像三妹的群裡有個媽媽。

    孩子說話比較晚,媽媽真的很急,懷疑孩子會不會是自閉症呢。

    查閱了很多資料,然後把列舉出的自閉症兒童的表現一條一條往自己娃身上套,越套越崩潰,那一刻娃在她心中已經被確診了。

    看起來有些幼稚,但是置身其中時,真的誰也不用笑話誰,都一樣。

    如果家長焦慮,孩子肯定會感受到來自你的壓力。

    比如我,越覺得壯哥有問題,就越想讓他的行為正常些

    我會時不時問壯哥,要不要去上個廁所?

    雖然我的語調和表情儘量輕描淡寫,但是這種無法掩飾的焦慮,還是會像潮水一樣湧向孩子,讓人窒息。

    娃太難了,我又何嘗不是呢!

    在我們做完各種嘗試都收效甚微之後,我決定放過自己,躺平等風來。

    最近事情突然有了轉機,功勞還是屬於姥姥

    有一天姥姥帶他去公園,看到一個螞蟻窩,姥姥就順便問他要不要給螞蟻“下雨”。壯哥最愛使壞搗亂了,馬上躍躍欲試,最後成功地、獨立地尿出了第一泡。

    關於孩子在公共場所撒尿的吐槽,關於愛螞蟻人士對我們傷害小動物的吐槽,我全部買單,通通接受!

    跟我娃珍貴的解放性的第一泡尿比起來,讓他放肆一回又如何呢。

    當然,我們姥姥已經接受了批評教育了,還是建議家長和小朋友們,把良好的教養和行為習慣滲透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來。

    後來情況似乎越來越好。

    他開始敢於去廁所尿尿,敢於坐在小馬桶上拉粑粑,也不再排斥我們在身邊。

    關於孩子屎尿屁的問題,我終於看到一絲曙光。

    只要成功一次,彩虹屁就得跟上,我們全家把他誇成一朵花,各種鼓勵,各種稱讚。

    壯哥現在描述自己上廁所這件事的時候會這樣說,“我是勇敢的小英雄,我不怕小馬桶啦!”

    最後講一個我發現的小技巧,一個關於如何“引誘”孩子的技巧。

    脫了尿不溼穿上訓練小內褲的時候,讓他自己選款式。

    就是我們先初選,然後給他看照片讓他做“最後決定”,選小馬桶也同理,這樣孩子更有親近感,接受起來也更容易一些。

    當然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朋友,你一定要加油啊!

  • 7 # 西紅爸爸談育兒

    孩子如廁訓練的5個步驟:

    第 1 步)跟蹤你孩子的排便習慣。記下他們通常排便的時間。這對於制定有效的如廁時間表至關重要。正確確定孩子的排便時間將大大提高訓練成功的機會。

    第 2 步) 選擇在孩子習慣排便的時間前大約 5 到 15 分鐘的時間帶他們上廁所。非常重要的是,一旦制定了這個時間表,你必須始終如一地在指定時間帶你的孩子上廁所。

    第 3 步)給你的孩子買舒適的內褲,當你在家的時候,不要給孩子穿紙尿褲。紙尿褲的設計目的是讓水分遠離面板,從而減少溼感。你也可以將紙尿褲穿在孩子的內褲外層,以便在不消除溼感的情況下控制髒亂,溼感對於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排便行為非常重要。

    第 4 步) 每次帶孩子上廁所時,將如廁順序步驟固化。去洗手間不僅僅只是坐在馬桶上。脫衣、穿衣、擦拭、沖水和洗手都是如廁程式中的重要步驟,讓孩子漸漸習慣這個步驟。

    第 5 步) 保持耐心,一個習慣養成的訓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你慢慢的教育和引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蒿俊閔不在,魯能能力少一半,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