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散戶俱樂部

    過春節給家族的長輩拜年,給鄰居的長輩拜年,親戚之間的,同事之間,同學之間,鄰里之間,的相互拜年,是我們中國的過春節民族傳統。也是我們中華民族過春節的重頭戲。

    拜年的方式有很多,也有很多的講究,家庭家族裡拜年,一般都是在除夕夜過後的零時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晚輩需要給長輩磕頭,祝福長輩春節好,然後有長輩發紅包。走親戚拜年,晚輩見到長輩也要磕頭,然後長輩給紅包,平輩分的相互拜年都是相互的問候春節好,然後大家坐在一起吃起小食品水果聊家常。鄰里拜年,都是孩子們到鄰里去問候鄰居的家長春節好,然後鄰里家長拿出準備好的小食品水果,招待前來拜年的孩子們,同事之間,學生之間的拜年,如今都已經簡單了,打一個電話,發一個簡訊,微信,相互祝福春節快樂,就可以了。

    至於我怎麼拜年,我正在發愁呢,我們家,家族大,孩子多,我又是退休了的長輩,一般都是給我拜年,按規矩我是要準備紅包的,給多了我拿不出,給少了自己也感覺不太光彩,我準備每個孩子二百元的紅包,這在我們這裡應該算是一般吧。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拜年給的壓歲錢也逐步多了,我的家族裡富裕的已經給到了五百元。

    過春節拜年,過春節給孩子壓歲錢,充分的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個風俗有利於家庭和睦,社會團結和諧進步。

    還有幾天就是我們中國的民族節日,春節了,我在這裡提前祝福大家春節幸福,春節快樂,恭喜大家發財,發財,發大財!

  • 2 # 男人喜歡錢錢厚厚

    初中早上起床有孩子的帶孩子給家裡輩分最高的人拜年,再按輩分往下,如果有去世的長輩,需要去墓前放鞭炮,燒紙錢和跪拜!!然後就回自己家!

  • 3 # 國學小鳥

    謝邀請。一走親訪友是華人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習俗,是親屬間聯絡感情,互相慰問的一種親情交流。二順序是有區別的。大年初一時,晚輩向長輩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向長輩拜長,祝福長輩健康快樂,長輩受拜後,將壓歲錢分給晚輩。人們外出相遇也要互道吉祥的話語。時代進步了,從三十晚上十二點就用電話,微信拜年了。我們吉林這裡初一是不走親友的。初二才開始。三初二時,女婿必須去岳父母家拜年。民間有初一初二娥眉月,初三初四好拜節的俗語。進門後要向佛祖,祖宗影像,排位行叩首禮,然後再向長輩們拜年。四,初三開始走親戚,姑父姨夫等,但逗留時間不能太長,以免影響人家休息。以上回答如有不當請指教。

  • 4 # 成雙結對做好人好事

    中國漢族人有過春節要拜年的習俗,分舊俗跪拜,恭手禮拜與新俗合手禮拜,電話口頭語言拜等。視親疏關係而自定。自認為最親密近者先拜,無關係者不拜。我巳不用舊俗,只用新習俗話語加手禮拜了!這只是表面形式象徵,更重要的是心念拜,即禮佛!這可是天天、經常要做的功課。沒有信仰的活人不如死人!

  • 5 # 小松不低頭GO

    我家在北方當地的一個小縣城裡,我還有一個叔叔和4個姑姑。每次過年的時候,我們家和叔叔一家人都會回在農村的老家一塊兒過年,一大家子總共十幾口人,確實挺熱鬧的。

    除夕當天,上午我們會把對聯貼好,貼對聯事我們華人的傳統習俗,最初是為了辟邪,叫做“桃符”,後來變成了一種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大年初一拜新年,我們會去拜訪村裡人老人兒和長輩,祝願他們身體健康,在未來的一年裡萬事如意!一家人都會穿上新買的衣服,寓意新年新氣象,永珍更新好運來!

    大年初二回孃家,所以我的四個姑姑們就會回老家,這個時候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大家平時都忙,四個姑姑有的還在省外,所以聚在一起也是不容易,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樂樂,也是齊樂融融。

    大年初三民間又稱為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老百姓為了不騷擾鼠輩,所以都早早的就睡了。

    這就是我們山西人的習俗,請問大家跟我們山西過年的習俗有什麼不同嗎?

    最後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孩子都能考大學,父母健康且長壽,自己賺大錢!

  • 6 # 平順吉祥18

    記得我小的時候,應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個時候,過年初一到初三由大的領著小的到大爺家、姑姑家、姨媽家、舅舅家拜年。當時還小,父母也沒有讓我們買些禮物拿著,而是空著雙手到長輩家裡,問一句:XX過年好!隨之而來的便是長輩們的熱情招待:倒水、吃糖、吃瓜子,嘮完嗑後起身欲走還被長輩們攔住,每人兜裡揣上點壓歲錢。但已記不清多少了。樂顛顛地滿載而歸回到家裡。

    隨著年齡的增長,過年去長輩拜年次數和熱情逐漸淡化,也隨著時代的變化和風俗的削弱而變得以往的拜年氣氛已大打折扣。

    現如今,大年三十看‘春晚’,初一因頭晚熬夜,在家呼呼大睡,基本上這一天就不出門了。而初二、初三能有多少人去上長輩家拜年?現在的年輕人還給長輩拜年?平時都不去長輩家,跟長輩們甚至一年連個問候都沒有。有上學的藉口、有工作的藉口等,跟長輩們形同陌路,根本就不聯絡。不到場可說得過去,難道連個電話都沒有嗎?更談不上春節拜年!

    待成家立業後,或回來給長輩們拜個年。而到長輩家裡要拿上禮品而長輩們還得給壓腰錢。因而有人戲稱是上長輩那裡賣商品去了。而長輩們得到這些禮品其實是平常就有的,也就不足為其,倒有些累贅~吃不了都壞了。因而也就對晚輩的拜年從心裡不是特別的高興。

    實事上,現在還指望晚輩給你拜年?過年了,還得給孫輩及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壓歲錢。可卻很少見到晚輩到長輩家裡,都是長輩們‘互給’。其實最佔便宜的是晚輩,最苦了就是長輩~幹掏錢。

    大年初一到初三,到長輩家裡拜年帶上禮物這本無可厚非,人之常情。可事實上,能有多少人這麼做?過年給領導送禮、給有用的人送禮大有人在。且禮物之大讓人瞠目,而給長輩送禮那是不得已而為之,且禮物輕得可憐。

    本人過年因長輩只剩一人,且年齡已85歲,行動不變,生活雖能自理也很艱難,還好在她的女兒家由女兒侍候。每逢過年,我都在年前給她老人家買些她能吃動的願意吃的食物,也算是我對長輩的一片孝心!

    春節是人們一年中最快樂的時節。拜不拜年並不重要,形式主義並沒有任何意義。只要心中有情,心中有義,把親人當做親人。在他人有難時伸出援手相助一把,我看比春節走形式的拜年強很多!

    最後,最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恭喜發財!

  • 7 # 液態的深藍

    老家習俗,初一是不去親友家拜年的,初一早上起來放鞭炮、敬財神、煮湯圓、給老人小孩發紅包祝福老人長壽小孩長大學習好!

    中午呼朋喚友去附近景區遊玩,適婚青年男女也在這一天由媒人引領在景區見面,雙方看對眼了就皆大歡喜,看不上也不傷和氣,大年初一嘛誰也不會生氣以期一年都和氣、平安、幸福。初一不能往外倒水,洗臉洗手的水要接在桶面表示財水不往流。垃圾不能掃,家裡東西不往外帶,早幾年還有人早起砍材回家以示接財。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孃家給父母拜年,祝福父母新的一年健康長壽,平安幸福。女兒陪著媽媽說說話,學著做菜。女婿陪著丈人親戚喝茶聊天或打牌逗趣。走到哪兒都笑語連連,菜香瀰漫!

    初三就較靈活了,家裡親戚多就提前安排好長幼排序一家家拜年了,以前人都在老家種地拜年各拜各的一直拜到正月十五日,如今社會形式改變,很多人在外工作,初五六又要離家,大家就約好一齊到一家聚,人多熱鬧主人也要招待。這樣好久不見的親戚聚在一起熱鬧非凡。這樣每天聚一家也就轉到初五六了,不得不離開老家到工作生活的城市。

    看到好多年輕人過年都出去旅遊很羨慕可我們不行,老人年齡大了家庭概念強烈,過年不出遠門特別除夕這天都要在家。要先滿足老人所以每年再晚也要趕回去。看到老人滿意的笑靨也無比快樂的。

  • 8 # 南方大海630

    初二,去在橋頭河鎮竹側村的岳父,岳母大人家,送去新年禮物,紅包,拜賀新春。

    初三,拜會曾在一起工作,幾個單位裡的巳離休、退休的老領導、老員工,老師傅,後者給個小紅包,圖吉利喜慶。

    下午,去在婁底工作的老朋友,老同學處拜年,一般給其子女們小紅包,讓孩子們樂呵樂呵,帶點水果,每家一條新鮮魚——年年有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的蘇秦和張儀,你更欣賞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