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東綠隴農業

    如果是自己育苗,可以在育苗時使用哈茨木黴菌,拌基質土配合苗床噴霧,它可以在根部形成保護膜,阻斷病菌的侵入,而且可以促進生長。移栽後一個月噴一次枯草芽孢桿菌,它主要是針對細菌病害的。如果是買苗的話可以用哈茨木黴菌蘸根,後期也是用枯草噴霧使用。不管是什麼病害,一定要提前預防,減少病害發生又能減少損失,大面積爆發病害後再治療就晚了。

  • 2 # 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

    一、瘡痂病

    主要危害莖、葉和果實。病葉早期在葉背出現水浸狀小斑,逐漸擴充套件近圓形或連結成不規則形黃褐色病斑,粗糙不平,病斑周圍有褪綠暈圈,後期乾枯質脆。莖部先出現水浸狀褪綠斑點,後上下擴充套件呈長橢圓形,中央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病果表面出現水浸狀褪綠斑點,逐漸擴充套件,初期有油浸亮光,後呈黃褐色或黑褐色木栓化、直徑0.2-0.5釐米大小近圓形粗糙枯死斑,有的相互連結成不規則形大斑塊,果柄與果實連線處受害時,易落果。

    病菌隨病殘體在田間或附著種子上越冬,第二年借風雨、昆蟲傳播到葉、莖或果實上,從傷口或氣孔侵入危害。高溫、高溼、陰雨天發病重,管理粗放,蟲害重或暴風雨造成傷口多,易發病。

    二、軟腐病

    為害莖稈,也為害果實。莖部多從整枝傷口處開始,繼而向內部延伸,最後髓部腐爛,有惡臭,失水後,病莖中空。病莖維管束完整,不受侵染。果實被害果皮完整,內部果內潰爛,汁液外溢,有惡臭。

    病菌寄主範圍很廣,除為害茄科蔬菜外,也為害十字花科蔬菜等一些蔬菜。病菌主要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菜株生長期間,隨昆蟲、雨水、灌溉水等傳播,從傷口侵入。為害莖稈的,多從整枝傷口侵入;為害果實的,主要從害蟲(如煙青蟲幼蟲)的蛀孔侵入。病菌侵入後,分泌果膠酶,使寄主細胞間的中膠層溶解,細胞分離,引起軟腐。

    三、細菌性潰瘍病

    番茄潰瘍病的病果幼苗發病始於葉緣,由下部向上逐漸萎蔫,有的在胚軸或葉柄處產生潰瘍狀凹陷條斑,使病株矮化或枯死。成株發病,下部葉片凋萎下垂,葉片捲縮,似缺水狀,有時植株一側或部分小葉萎蔫;後期病莖杆上出現狹長的褐色條斑,上下擴充套件,下陷或開裂,病莖增粗,常產生大量氣根,莖內中空或呈褐色,有臭味散出,嚴重時植株枯死。多雨或溼度大時,菌絲從病莖或葉柄中溢位或附在其上。形成白色汙狀物。幼果受害後皺縮、畸形、發育慢,青果上病斑圓形,外圍白色,中心粗糙黑色,萼表面生壞死斑,果面可見稍隆起的“鳥眼斑”。

    番茄潰瘍病由棒狀桿菌(屬細菌)侵染致病。病菌最適宜生育溫度為25-29℃,生長溫度範圍為1-33℃,高溫、高溼、連作、排水不良利於該病流行。

    四、細菌性髓部壞死

    細菌性髓部壞死發病初期嫩葉褪綠,嚴重的植株上部褪綠和萎蔫,伴隨著下部莖壞死,病莖表面初生褐色至黑褐色斑,外部變硬,縱剖病莖可見髓部變成黑色或出現壞死,維管束褐變,這些病變多發生在植株外部無病變的地方,髓部發生病變的地方則長出很多不定根。生產上當下部莖被感染時,常造成全株死亡。溼度大時菌膿從莖傷口和不定根溢位。

    與潰瘍的區別在於髓枯病外部無明顯的病變。植株上部褪綠和萎蔫,嚴重時病莖表面呈黑綠色,縱剖病莖可見髓部變成黑綠色壞死,溼度大時菌膿從莖傷口和不定根溢位,別於潰瘍病。病莖髓部壞死處無腐臭味。

    番茄細菌性壞死病是由皺紋假單胞菌(屬細菌)侵染致病,病菌初在番茄和苜蓿上存在,多在第一穗果膨大變綠的綠果期發病,栽植過密,光照不足,氮肥施用扁多,室內溼度高發病嚴重。

    五、細菌性青枯病

    青枯病受害株苗期危害症狀不明顯,植株開花以後,病株開始表現出危害症狀。葉片色澤變淡,呈萎蔫狀。葉片萎蔫先從上部葉片開始,隨後是下部葉片,最後是中部葉片。發病初始葉片中午萎蔫,傍晚、早上恢復正常,反覆多次,萎蔫加劇,最後枯死,但植株仍為青色。病莖中、下部皮層粗糙,常長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病莖維管束變黑褐色,但病株根部正常。橫切病莖後在清水中浸泡或用手擠壓切口,有乳白色粘液溢位(病菌菌膿)。

    番茄青枯病是由假單孢桿菌(屬細菌)侵染所致。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和灌溉水傳播。發病最適宜溫度為25-37℃,低於10℃,高於41℃停止發展。土壤含水量大於25%時,有利於病菌侵入,高溫、高溼時為害嚴重;此外,連作、低窪地、排水不良、土壤缺鈣、缺磷,均有利於該病害流行。

    六、細菌性斑疹病

    可危害葉、莖、花、葉柄和果實,尤以葉緣及未成熟果實最明顯。葉片染病,產生深褐色至黑色斑點,四周常具黃色暈圈;葉柄和莖染病,產生黑色斑點;幼嫩綠果染病,初現稍隆起的小斑點,果實近成熟時,圍繞斑點的組織仍保持較長時間綠色。細菌性病害。病菌在種子、病殘體及土壤裡越冬,並透過雨水飛濺或整枝、打杈、採收等農事操作進行傳播。潮溼、冷涼條件和低溫多雨及噴灌易發病。

    綜合防治方法:

    1、培育壯苗在番茄保護地栽培中,要為番茄植株提供最適宜的環境條件,使番茄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植株自身的抵抗力。首先應從育苗抓起,育苗床要進行根部病害消毒;使用生根育苗營養嘉美紅利培育壯苗,植株健壯,減少細菌入侵的機會,降低發病機率。

    2、細菌有穿透植株表皮組織的能力,從植株傷口處侵入,然後繁殖為害。因此減少傷口是預防細菌性病害的主要措施。一是在育苗環節,採用營養塊育苗或營養杯育苗方法,在定植時儘量避免傷根造成傷口。二是注意防治蟲害。大棚番茄及早消滅美洲斑潛蠅、蚜蟲、白粉蝨為害,避免在葉片上造成傷口。

    3、做好定植前土壤處理工作,減少土壤內的細菌性病害的數量。因細菌性病害均有一定的潛伏性,所以要使用溴甲烷、石灰氮等進行土壤消毒、高溫悶棚後再移栽定植。

    4、定植後及時灌根,對於細菌性病害,前期預防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在緩苗後使用絡氨銅600倍液混加68%精甲霜靈·代森錳鋅水分散粒劑600倍液和嘉美紅利灌根,5-7天一次,連續灌根2-3次。

    5、加強管理一是科學施肥,提高植株免疫能力,最好用噴滴灌系統,每畝施用嘉美贏利來5-8公斤;二是看苗澆水,視番茄的長勢確定是否需要澆水,植株早晨葉尖有水珠則表示土壤水分充足,反之中午植株上部萎蔫,則表示需要澆水。在澆水上不可大水漫灌,可採用滴灌或膜下灌溉方法,既保證了番茄對水分的需求,又降低了田間溼度。三是噴灑植株葉片保護劑,如嘉美金點,改變葉片酸鹼度,提高植株抗病效能。四是保持適宜溫度,根據天氣狀況,適時調整風口大小和開放時間,使大棚溫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保持在15℃左右。五是準確診斷,要準確區分細菌性病害造成萎蔫與缺水症狀,不要把細菌性病害誤認為是缺水症狀,每次澆水最好不要澆白水,澆水最易傳播病害,加重病害發生。

    6、整枝打杈時應儘量選擇晴天進行,以利於其快速風乾,不給細菌留機會,植株調整後及時噴施硫酸鏈黴素1000倍液進行防治,注意噴藥時著重點為葉片背面及傷口處。

    7、做好雨季準備工作。因雨水中含有大量有害菌,一旦灌入棚內,很容易造成細菌性病害的傳播流行。所以在雨季來臨前,應檢查薄膜是否有漏水處,並及時關閉風口,雨後通風散溼,降低棚內溼度,並噴施20%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或者是77%可殺得500倍或者是500倍葉枯唑,進行噴藥預治。

    一旦發現大棚內出現細菌性病害的病株,應及時進行噴藥防治。一般來說,細菌性髓部壞死可採用發病部位注射法,細菌性潰瘍病發病後可透過噴藥及注射防治。注射藥劑可用20%絡氨銅600倍液混68%精甲霜靈·代森錳鋅水分散粒劑500倍液,噴藥可用50%琥膠肥酸銅(DT)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細菌性青枯病一般在根部發病,可透過絡氨銅水劑 600倍液灌根處理。科學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棚內發現少量發病植株後,立即拔除帶出棚外深埋處理,並對其他植株進行噴藥預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2倒樁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