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1日齡:孵化出殼24小時內,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

    4日齡:腎傳弱毒苗、傳支H120,2倍量飲水或點眼。

    7日齡: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AA雞、愛維茵、紅寶等快速型肉雞可免)。

    8日齡:新城疫Ⅱ系2倍或Ⅳ系苗1.5倍量飲水或滴鼻點眼。

    10日齡:預防新城疫用Ⅳ系苗,使用方法:滴鼻或滴眼。新城疫疫區或發病嚴重雞場,可將活疫苗與滅活苗同時使用,即用1頭份活疫苗滴鼻,同時新城疫油佐劑滅活苗0.2毫升,肌肉注射。

    11日齡:IBD中等毒力苗1倍量滴口或1.5倍量飲水。

    13日齡:小雞三聯油乳苗(新城疫、法氏囊、傳支二價三聯苗)每羽皮下注射0.3—0.5毫升。

    14日齡:預防傳染性支氣管炎,用呼吸型、腎型、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油乳劑滅活苗0.3毫升。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17日齡:預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靈)。使用方法:飲水給予。

    20—25日齡:禽霍亂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快速型雞可免)。

    28日齡:預防新城疫Ⅳ系苗,使用方法:飲水給予。

    40—45日齡:新、副、支(新城疫、副粘病毒、傳支二價)三聯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 2 # 二月春

    注意不能著涼,一冷一熱小雞就會得腸炎,拉稀就死了.最好恆溫,中午多曬曬太陽.用小米餵雞最好,提前一天用水泡泡,吃完就不用再喂水了.水不能喝太多,多了一樣拉稀.喂之前要檢查一下米是否還新鮮,千萬不能給它吃變質的.還有,小雞吃飯沒有飽脹感,你喂多少它吃多少,別給太多.盒子裡的紙要勤換。

  • 3 # 江南知士wang

    小雞兒出殼也要分孵化方式是那種,母雞自己用身體孵化的小雞,比較好養,只要泡點小碎粒子,如有放點抗生素拌喂。少喂多餐,且忌溫涼,如比月餘,小雞長出粗毛,抵抗力強了就好了。電孵化的小雞很難養的,稍不留神就會出玩打擺子,睦睡的小雞肯定得了腸炎,所以細心精心,象對待自己小孩般養護才有小雞的健康成長。所以我們要珍重每一種生命,都是來之不易。雞肉好吃,凝聚一了養雞人多少心血。阿門,多吃疏菜,少殺生靈吧?你的口德下,在你的生死冊,會記上一筆的,多讀點因果經,多行善舉延年壽。費話了!

  • 4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5858

    一、小雞出殼後飼養方法:

    1、剛出殼的小雞是最需要精心照顧的時期,它需要有34-37度左右的溫度小雞才會不擁擠,不扎堆,自由活動。

    2、溫度千萬不能有太大的波動,波動太大容易使小雞造成呼吸道方面的某些疾病。一旦生病治癒起來就會非常的麻煩。

    3、如果是在密閉的雞舍裡面養雞,一定要有光照。我家的小雞是五月份買來的,溫度還不是太高,所以我用了洗澡用的那種烤燈,既可以提升溫度,還可以照明,一舉兩得。小雞活動自由,精神十足。

    4、剛買來的小雞千萬不能直接放在水泥地上。因為水泥地太涼了,小雞容易拉稀,以後成活率會大減。應該用乾燥的木屑鋪上1釐米左右的一層,這樣小雞踩在乾燥的木屑上就會很溫暖,不會著涼。

    5、餵食的時候要用料桶,並且要多放幾個。這樣飼料不容易浪費,小雞也不會為爭食而造成踩傷。

    6、剛買來的小雞最好喂溫開水,有多少小雞都不要嫌麻煩去燒水,溫開水對小雞是最有利的。

    小雞的體溫比人體的溫度要高,它會有41-42左右的溫度,所以它需要的環境溫度也會相對的較高。

    二、小雞出殼後管理方法

    1、防止出殼後卵黃受感染

    選擇好入孵種蛋,保證出雛整齊。出雛後在箱內停留時間不超過12小時,爭取出殼後40小時內送到育雛室,並及時喂飲溫開水。育雛室的相對溼度為65%~70%。對於超過48小時未能開食的雛雞或脫水嚴重的雛雞,可以在開食前用10%葡萄糖水飲水或滴鼻,每隻約2毫升。

    2、防止出殼後卵黃囊感染(臍炎)

    可採用燻蒸消毒孵化室及出雛器的方法。落盤至喙殼前按每立方米用甲醛24毫升加水48毫升、碘酊20毫升燻蒸3分鐘;撿雛前再用甲醛14 毫升加水28毫升,在箱內隨意蒸發消毒。

    3、撿雛後的管理

    雛雞撿出後要放在30℃~32℃的存雛室內,夜間應比白天高1℃,室內空氣應新鮮。每50只~100只雛雞為一群,防止雛雞擠壓,並觀察雛雞是否有張嘴現象,若有,應立即通風散熱。若發現有窒息現象,應立即將受傷的雛雞分開,放在通風暖和的室內桌上進行搶救,待其恢復後補給10%的葡萄糖水,然後裝箱存放。

    4、弱雛的護理

    不要把弱雛一直放在出雛器內保暖,否則由於長時間受高溫、低溼、快氣流的環境作用,弱雛會變得乾癟。

    5、雛雞的裝運

    春季裝運雛雞既要防寒又要防止雛雞因封閉過嚴而缺氧,夏季裝運雛雞要防止途中受太陽輻射而引起中暑,要選擇較涼爽的時間起運。在長時間運輸途中要不斷檢查雛雞狀況,必要時應給雛雞飲水。

    小雞夏季養殖重點。

    A、雞舍消毒只有給雛雞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才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雞舍消毒分為四步:

    第一步,清掃。把舍內雞糞,包括汙物、灰塵等徹底清掃出去。許多病是透過雞糞來傳播的,如法氏囊、流感等。

    第二步,沖刷。將裝置及地面用清水沖洗,有條件的用高壓水泵效果更好。

    第三步,消毒。地面及牆壁一米以下用2%火鹼,然後再用含碘的消毒藥噴灑,如金碘威、寶碘等。因為碘對法氏囊病毒更敏感一些。

    第四步,燻蒸。煙霧無處不到,消毒更徹底,最常用的是海騎燻霸,即經濟效果又好。

    B、選好雞苗好的雞苗能養壞,但壞的雞苗難以養好。優質健康的雞苗源於種雞群的淨化、營養、管理和孵化技術等方面。多種疾病(呼吸道綜合症、腺胃炎、枝原體、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等)能透過種蛋垂止傳播,還有卵黃炎、臍帶炎及脫水等因素也直接影響著成活率。

    如何選擇雞苗呢?

    1、看顏色一般情況下,雛雞絨毛呈棕紅色或金黃色,其顏色越深說明卵黃吸收越好。

    2、看體重雞苗出殼體重越大,後期體重也越大。

    3、看卵黃吸收情況如有個別雞腹部膨大,臍部沒有絨毛,臍帶未斷掉,有血水,肛門帶有白色石灰樣糞便,均可判為不健康雞雛。

    C、提高育雛成活率

    1、前三天雞舍溼度越大越好,相對溼度最好達到80-85%,第4-6天,相對溼度60-65%,一週後要降低溼度,加強通風以減少球蟲病的發生,要切記“通風換氣是個寶,任何藥物替不了”,通風不良乃百病之根源。

    2、前幾天,給小雞飲水的溫度控制在18-21℃,小雞出殼後是拒絕飲30℃以上溫水的。

    3、提高肉雞群的均勻度非常重要,也是衡量成敗與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造成均勻度不好的原因很多(如密度和群體太大,疾病、飲水與喂飼裝置過少等),個別雞第一天喝不到水勢必要變為弱雛。為此,很多有經驗的養雞戶不是把雞雛直接放入育雛籠,而是拿著雞頭將其嘴在水中蘸一下,教給所有雞隻同時學到喝水,這樣做對提高均勻度至關重要。

    4、不要寄希望於讓每個種雞場都孵出不攜帶病菌的雞苗,也是不可能做到的(雛雞一週內遇到的問題是:臍帶炎、卵黃炎、白痢、傷寒、副傷寒、枝原體、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既然是這樣,那就應及早做好防病工作,雛雞用藥應遵照以下原則:

      a、對損害腎臟的藥不用(如鏈黴素、慶大、卡那等)

      b、有抗藥性的不用

      c、儘量給其飲水,避免拌料。因為攪拌不勻會中毒,再者病雞吃得少,健康的雞反而採食量大,起不到療作用。

    5、小雞出殼後種雞場應及時做藥敏試驗,指導養雞戶用藥,因為種雞用過某種抗生素,小雞再用就不敏感了。還有該雞場上批用藥某種藥品,這批再用同樣不敏感。最保險的辦法是小雞出殼後前5天使用高敏感性抗生素,儘管價格高一些,但小雞喝水少,成本並不高,更重要的是其效果確切,為將來的生長髮育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鍛鍊大腿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