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導師李陽
-
2 # 霖魚
本來有著得天獨厚優勢西楚霸王為何落得自刎烏江的下場?深度解析!
用人疑慮:正是項羽給我們後人一個非常好的認識,“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項羽有一個很有才略是謀士那就是范增,我們所熟知的鴻門宴就是他精心設計的“大作”,只可惜項羽不聽良言功虧一簣。第二次就是在劉邦被包圍時,面臨著窮途末路,項羽被陳平(此前項羽的謀士)使用的反間計,使得項羽不信任范增不去給身處困境的劉邦致命一擊,在一次錯失良機!
施小利,大功吝嗇!
在有一次劉邦被擊敗逃亡的時候,項羽派丁固前去追殺落魄的劉邦,最後追上了,然後短兵相接。劉邦在這個非常狼狽的時候說:兩賢豈相厄哉。意思說英雄惜英雄,你放我一馬可好。在這種情況下面丁固竟然把劉邦給放了!這正是項羽吝嗇封賞造成的最大錯誤!
項羽只封王自己親信,非親信的地方實權派一概不封,所以得罪了天下人。勇士為你在刀口上舔血,你卻眼睛裡面只有自己的利益,封賞反覆無常!凝聚力下降,反倒是劉邦那邊論功行賞那行跳槽過去的賢士不亦樂乎!
英布為項羽征戰,屢立大功,卻沒有得到好的獎賞。恰好此時,劉邦派隨何以優待遊說,於是英布就離開了項羽,因為不得勢。項羽公元前206年分封十八路諸侯時,封英布為九江王,英布搖身一變由一介白衣,一個將軍成為裂土封王的君主。在項羽對其起疑心後後叛楚歸漢,漢朝建立後封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
項羽認為經營天下靠武力,對於自己的錯誤不懂得反省,把失利責任歸結於別人!擁有百萬雄師是當時最強大的軍事集團,到最後只剩下幾十位部下被圍困在江邊!這種大起大落後的體驗下即便是霸王也難免會心生失落,這種大勢已去的渺茫感。
在這種強烈落差,和大勢已去的現實裡,自刎是項羽為了保護自己西楚霸王這冠頭銜最後的倔強,和身為王者不願做戰俘或逃亡者最後一次體面!
-
3 # 觀劇社群
歷代對項羽烏江自刎相關評價彙總如下:1、劉邦:“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2、司馬遷: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3、郭嘉:昔項籍七十餘戰,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4、諸葛亮:昔在項羽,起不由德,雖處華夏,秉帝者之勢,卒就湯鑊,為後永戒。5、範浚:若籍則無能有是,得范增不能用,得陳平不能用,得韓信不能用,皆使之怨僨棄去,徒以匹夫小勇,欲決雄雌於挑戰間,至力蹙勢窮,猶將馳殺一二漢將,以見枝能,此楚所以失天下也。然則籍之亡也,又胡望乎天哉?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羋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軍事家,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
4 # 歷史花布雨
公元前202年,英雄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被“兵仙”韓信十面埋伏,在四面楚歌中輸掉了垓下之戰,又因突圍失路,僅剩的28騎也被圍困在東城外的一座小山上。項羽在窮途末路之時再次表現了他無敵戰力,擊殺漢軍近百人,突圍到了烏江岸邊。滔滔江水之上,只有一葉扁舟,若他乘舟東去,當有一絲生機,日後東山再起也未可知。然而驕傲的西楚霸王,最終放棄了這最後的機會,選擇和自己的榮耀一起終結在滔滔的烏江水邊。對於項羽烏江自刎,歷史上無數文人墨客都為之唏噓感嘆,對此事的評價也大概分為三種:
第一種: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作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李清照的筆下能寫出如此慷慨激昂的語句,顯得極為難得。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之恥發生的那一年,他丈夫身為健康知府,卻臨陣脫逃,李清照深以為恥,在逃到烏江岸邊時作出了這首千古名篇。在《夏日絕句》中,李清照對西楚霸王項羽在失敗後,不肯苟且偷生一事做出了極高的評價,認為這是一種無畏生死的氣魄和無所畏懼的人生姿態。項羽在失敗時表現出的異乎尋常的英雄氣概在宋廷南渡時尤顯可貴,與宋朝君臣一味逃跑的無恥行徑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種: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對項羽自刎採取了批判的態度,認為他胸襟不夠寬廣,不能忍辱負重,不能把握時機,缺乏遠見卓識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在失敗之後不思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反而選擇逃避,選擇自刎,是一種十分不“男人”的行為,也是一種缺乏“大將氣度”的表現。杜牧認為,勝敗是兵家常事,真正的英雄應該能“包羞忍恥”,能屈能伸,如果項羽回到江東,像越王勾踐那樣臥薪嚐膽,再次聚集八千江東子弟,捲土重來,再次與劉邦、韓信一戰,勝負猶未可知。項羽拔刀自刎,等於自己承認了失敗,放棄了希望,是一種逃避和懦弱的行為。
第三種:王安石《烏江亭》。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與杜牧表現的唐代詩人的浪漫與激情不同,王安石以宋代士大夫的冷峻和沉矜的思維,指出項羽失敗是歷史的必然,項羽烏江自刎不過是順應了自然。作為一個政治家,王安石表現出了應有的客觀與冷靜,他從軍事得失、人心向背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項羽失敗的必然性,認為項羽這樣一個人心盡失且又執迷不悟的人,縱然能逃得一命,也不會再得到江東子弟的支援,捲土重來之說,實屬痴人說夢。
時代不同、背景不同、人生軌跡不同、社會環境不同、所處立場不同,想要表達的思想也不同,自然對同一件事的看法自然也不相同。在軍閥割據的晚唐,杜牧很想重整山河,自然認為項羽應當能屈能伸,功業為重。而在靖康之變後的南宋,李清照則更希望宋庭能有項羽那樣剛強不屈,與土地百姓共存亡的氣節。在我看來,項羽自刎本身的是是非非並沒有那麼重要,而對這件事的思考是否超越前人,是否結合實際,是否對我們有所幫助則更為重要。對項羽這樣一個悲劇式的英雄,我更願意認為他在烏江自刎,是他悲壯激烈的英雄主義絕唱和他英雄人生的完美謝幕。
回覆列表
項羽的確自刎,但不是自刎烏江!
我們尋找一個歷史問題的答案不僅要結合歷史還要結合現在。關於項羽的死,司馬遷說的很清楚,身死東城!不論是在<項羽本紀>還是<高祖本紀>當中都非常明確的說了是身死東城!而沒有說項羽自刎烏江!那麼史記當中有沒有提到烏江呢?提到過!那就是項羽贈白馬給烏江亭長,憑著這一點是不能得出項羽自刎烏江的結論的。我們說項羽帶著100多名將士凌晨衝出重圍,最後跑到東城的時候只剩下八人。由100多人打到只剩下八人,這中間經歷了多麼殘酷的戰事可想而知!其次從東城到烏江還有一百多里的路程,別管什麼千里馬還是萬里馬都不可能支撐他跑到烏江去的。況且劉邦的軍隊在東城已經追上項羽,不可能再追一百多里地!
為什麼出現自刎烏江的傳說呢?這當然也是源於史記,史記記載贈騅贈烏江亭長,這只是作者描寫項羽的一種藝術手法而已。我們知道,司馬遷是非常讚賞項羽的,不然也不會把他寫在本紀,正是因為很欣賞項羽,所以對項羽的死非常惋惜,於是寫了神來之筆,替項羽描繪了一個白馬贈亭長的故事罷了。關於司馬遷的這種描寫手法我們可以在他的其他文章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