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靚仔mama

    自制力是堅強的標誌,與其相反的是任性。

    有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者發給同齡兒童每人一顆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現在馬上吃只能吃到一顆,如果等到20分鐘後再吃,就可以吃兩顆糖,研究人員對獲得兩顆糖的孩子進行跟蹤觀察,發現他們在學習生活各個方面都表現出很強的適應性、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的狀態,在他們出來社會工作時,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在生活中可以經常見到這樣的情形,小孩會因喜歡某個玩具要求父母買下來,父母說家中太多玩具了,不買了,小孩大哭大鬧的不肯離開,父母心痛小孩,便掏錢滿足了小孩。父母沒有原則地滿足小孩,等到孩子胃口越來越大,父母無力改變的時候,只好一次次地被孩子“脅迫",孩子就會因為缺乏自制力變得任性起來,成為無法無天的"小霸王"。

    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第一是父母要有原則:小孩生病了去看醫生,常規都是要扎手指驗血,因為痛嘛,所以小孩都會害怕,沒有打針的指徵,醫生開了口服藥回家吃藥觀察,小孩一般都不喜歡吃藥,藥苦,但不可能由著小孩性子來,說不吃就不吃藥,不然病怎麼好起來,跟小孩說既然不吃,那現在就去扎手指了,讓醫生看看要不要吃藥了,說著抱起小孩就走,小孩害怕扎手指,知道痛的滋味,趕緊說吃藥好了,以後吃藥都乖乖的吃下去了。如果不堅持原則,對孩子無原則遷就,只會助長孩子的任性,被孩子牽著鼻子走,成為小霸王。

    第二跟小孩講條件:有條件滿足孩子,超市商場有一種打珠遊戲,很多小孩都喜歡玩,彈中了會獎珠子,沒有中會提示繼續加油,小孩玩了一元錢還想再玩一元錢,反正就是要一直玩下去不要停,當小孩想玩第二次一元錢時,自己就同小孩說這是今天最後一次了,過後再也不能玩了,小孩滿口答應了,當一元錢玩完了,小孩說還要玩時,就跟小孩說今天再玩一元錢,明天,大後天,以後都不能玩了,只能看其他小朋友玩了,小孩聽了,明天還有的玩,說好吧,心滿意足的走了。

    第三鼓勵小孩從小事做起:刷牙是很多小孩最不願意乾的小事,雖然是幾分鐘的事情,但也覺得費勁。睡覺前,自己有刷牙的習慣,小孩剛開始始不願意刷,一是覺得不好玩,二是覺得牙膏不甜,不能吃。自己跟小孩說我們來比賽,看誰刷得快、刷得牙齒白,會有表揚信哦,小孩一聽有表揚信,興致大增,有模有樣刷起來,雖然刷得不是很正規,起碼己經有了好的開始,第二天還是這樣操作,一星期後小孩競然自己主動說要刷牙,刷牙對小孩不是一件難事了現在。

    高爾基曾經說過:“哪怕是對自己一點兒小小的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

    自制力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有自制力的孩子既善於激勵自己勇敢去執行所作的決定,又善於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標的慾望、動機、行為和情緒,父母必須儘早小孩的自制力為好。

  • 2 # 米媽談教育

    一、孩子的樣子,就是父母的樣子。我們可以仔細想想,是否我們自己就是這樣的?在面對沒事誘惑的時候難以自控,又或者總想對一些事情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且很樂於這樣做。如果是這樣,那就不能怪孩子自制力差。得先從自身找根源。

    二、要幫助孩子改變,首先自己先改變。成年人,我想應該知道該如何學會自控,其實也是自律。一個自律的人,永遠都不會手忙腳亂。比如學會給自己定規則,做計劃。三餐而外除了水果,控制飲食,更不要吃什麼宵夜。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事時,可以在頭腦裡思考,但不要說出來。避開孩子的時候,可以兩口子探討探討。當著孩子的面,如果要討論,多討論一些能夠對孩子有益的話題。

    三、和孩子多溝通交流。可以一起做閱讀,討論故事情節。孩子如果上幼兒園或者小學了,放學回來可以問問孩子在幼兒園學校裡的一些事,比如今天學唱歌了嗎?唱的什麼歌?可以表演給我們看看嗎?今天在學校裡有沒有有趣的事情發生?包括家裡的一些小事,可以嘗試讓孩子做選擇和做決定。我現在就常會問孩子要吃什麼菜,讓他做選擇。讓他幫我做一些家務事等等。多一些親子互動,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為什麼管不住嘴,也就能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了。

  • 3 # 面向未來的孩子

    我想起了之前一個新聞,說某名校錄取生源不僅孩子要進行面試,家長也要看體型,過胖的家長孩子不予錄取,這在當時炸開了鍋,學校給出的理由大概意思是:還在停留在口欲期的家庭大多比較懶散,沒有自律性,以後在孩子的學習上也不會上心。

    雖然收到了很多家長和媒體的口誅筆伐,但是給出的理由不無道理。

    我親身經歷的,我們家樓上的孩子,我和她媽媽在客廳說話,他孩子一會出來吃個東西,一會要喝水,一會上廁所,一會筆壞了,各種理由作業半天寫不完,而他的媽媽呢?

    電視開著,家裡的水果零食擺了滿滿一桌,客廳的桌子上也都是吃的,孩子的衣服滿沙發都是,玩具扔的滿地。

    孩子在這樣的壞境下學習怎麼能不分心,是孩子管不住嘴還是家長管不住嘴,我們都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孩子什麼樣都是平時受大人的影響。

    如果大人能改掉懶散的習慣,做一個自律的人,給孩子做出正確的示範,相信孩子很快就可以改好。

  • 4 # Baciuzzi帕琦官方

    1、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家庭可以做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孩子性格會比較健康。還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建立一些規定或規矩,讓孩子嘗試著做,嘗試著做,適當給予獎勵。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可以讓孩子從生活、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小培養寶寶的生活習慣,慢慢的對孩子有要求,養成能保管好自己的東西、做事有效率的習慣。家長一定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才能更快的知道孩子心裡的想法,從而理解孩子,陪伴孩子。

    3、家長可以製作一份引導小孩逐步建立自制力的計劃。包括進步的獎勵或者退步的處罰。時間根據小孩的具體情況來。然後按照這個引導計劃,對小孩的自制力進行培養。

  • 5 # 伊凡悅讀

    孩子管不住嘴,是孩子成長髮育的自然現象,不是自制力差。

    一 孩子管不住嘴的原因是:

    寶寶成長,要經歷了“口欲期”和“磨牙期”。

    孩子出生幾個月後,喜歡用嘴啃自己的手腳,舔一切能夠得著的東西,是寶寶到了“口欲期”。因為寶Bora到這世界,對一切充滿好奇,還不懂說話,只能用嘴觸碰事物,來感知周圍的一切。

    6個月以後,寶寶開始長牙了。這時牙齦敏感,各種癢 ,看到東西就想咬,以緩解口腔的不適。比如:咬自己的手腳,有時候還自己把自己咬哭 。吃奶的時候最調皮,經常咬痛媽媽。

    一般口腔不適的感覺,寶寶兩歲以後就慢慢緩解。但小孩的發展個性差異不同,有些寶寶到四、五歲或更晚,還動不動咬人,那該怎麼辦呢?

    二 處理方法以下:

    不要過早地斷母乳餵養。不然孩子不適應,加重孩子的煩躁心理。

    在家裡備好磨牙棒,牙咬膠等給孩子含在嘴裡,隨時給孩子撕咬備用。

    看到孩子咬東西不要大聲呵斥,更不能強行阻止孩子。不然孩子口腔不適,得不到有效緩解,情緒焦躁不安,等一下咬得更厲害。

    小朋友咬人是一件惱人的事。三歲之前的小朋友,還學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媽媽要引導孩子行為。

    跟小朋友在一起玩,感到開心時,可以拉拉手,玩玩遊戲。不想玩,生氣了,可以哭,但不能咬人。媽媽要留意孩子,及時阻止孩子的撕咬行為。

    再大一點了,孩子懂得表達了,媽媽要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情緒。咬人是不對的,不然別的小朋友不喜歡你,下次不跟你玩。必要時要“懲罰”下孩子,讓他知道咬人是不允許的行為。

    平時多陪伴孩子,帶孩子運動玩耍,有大人呵護和愛,孩子身心得到滿足,就不會焦躁不安,咬人的現象才慢慢好轉。

    總之,孩子幼兒期間,嘴巴管不住,不是自制力差,是孩子成長髮育的需要。寶媽們要認真對待,幫助孩子好好度過這一階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豆放冰箱裡保鮮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