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講科學堂
-
2 # 來看世界呀
現代人類的壽命的確已經比較長了,可在歷史上很長的時間內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只有二三十歲,現代人類的長壽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經濟的發展也醫療技術的提升。
其實翻看史料,直到二戰前後,全世界人口的平均壽命也才三十四歲,更不用提矇昧時期人類的壽命了,由於生活環境的惡劣,一是惡劣環境對身體的消耗比較重要,二是那時候的人類對疾病的認知還不是很深入,得了病不知道為什麼會得病,感冒都能要人命。在二戰結束後、人類工業化狂潮如火如荼的時候,人類的科技有了極大的發展,生產力提高了很多,人們營養充足,醫療技術也提高了很多,很多以往的絕症都可以治癒,加上人類壽命提升的事實,可以使我們知道,人類的壽命是有很大潛力的。
這一點在很多動物身上也可以看到,野生大熊貓的壽命在15年左右,而圈養的大熊貓的壽命記錄是38歲,整整多了一倍;野生烏龜的壽命一般也就幾十年,而至今人工飼養的烏龜壽命記錄是180歲左右。脫離了野外環境,捕獵等活動對生物體的消耗比較少,加上人類精細的飼養,很多生物壽命的提升也都證實了環境對於壽命的影響。題主所說的芝麻核桃的確擁有豐富的營養,可對於人類這樣的雜食性動物來說,它們也只能提供部分的營養物質,對人體壽命的影響有限。
人類壽命首先是基因層面允許人有這麼長的壽命,營養條件可以使基因的潛力較為充分的發揮,醫療技術更是可以將基因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
-
3 # 江氏小盜龍
人類是一種長壽的動物,這是毫無疑問的,即便是在整個哺乳動物家族中也是這樣。根據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釋出的《世界衛生報告》稱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1歲,其中女性73歲,男性68歲。2019年,人類的平均壽命應該會比2015年還要長。根據科學家的預估,人類的極限壽命可以達到120歲,所以我們的壽命還將繼續延長。
實際上,現在世界上壽命超過110歲的人類個體也是存在的,比如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巴西人瑪麗亞·戈梅斯·瓦倫廷(Maria Gomes Valentim),她生於1896年,逝於2011年,一共活了114年零347天。
我們人類之所以擁有如此長的壽命,是有很多因素促成的。吃植物的種子,比如芝麻、核桃之類的,對於保持身體的健康的確有利,但並不是人類壽命不斷增長的促成因素。
就在上個世紀初,也就是20世紀初,美華人的平均壽命也不過30多歲。為什麼在一百年的時間內,人類的壽命能夠延長一倍以上,這個絕對不是因為我們吃各種植物的種子導致的,而是因為人類科技,特別是醫療技術的發展促成的。
得益於現代醫療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全民醫療和保健的推廣,我們能夠有效地抵禦曾經肆虐的多種疾病,比如天花、麻疹、痢疾、麻風等等。大家每個人從小就要接種各種疫苗,這些疫苗可以有效的保護我們免疫許多傳染病。
無論是國家,公益團體,還是媒體都會發布和指導公眾如何合理的安排膳食、鍛鍊、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日趨發達完備的醫療系統能夠有效地查出和治療我們身體的疾病,所以定期去查體是非常必要的。
曾經被作為不治之症的許多疾病已經被我們攻克,而那些今天依然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也正在被攻克。所以正是由於我們人類科學技術和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我們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這此時壽命延長的關鍵!
至於芝麻、核桃這些種子,的確有利於補充身體的許多元素,但並不是身體的必需,而我們平常看的廣告中宣傳各種膳食纖維或者補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也並不能真正延長我們的壽命,只能說對我們的健康有益。
最後要說一點的是,我們平常吃的水稻、小麥、燕麥、青稞等等都是植物的種子,它們是我們的主食。正是因為人類能夠培育種植並且收穫加工這些食物的種子作為我們的主食,人類才開始了定居的農業生活。所以吃各種植物的種子並不是人類壽命延長的關鍵,但卻是人類文明得以發展的一個重要的促成因素,定居生活和原始農業所代表的農業革命將點亮人類的心智,促成城邦國家和私有制為代表的文明的誕生。
-
4 # 味哎兒
吃的東西壽命太短,拖累吃的生命體也短壽了。
即,生物存在期,是壽命,由形成生命體的一個細胞可分裂出多少新細胞來,是壽命的本形形式,分裂停止就是步入死亡期,只不過停止分裂後的細胞有一個保持存在的階段,這個階段內死亡逐漸啟動,直至完成死亡。這是生命的一個恆定的過程。
正常條件下細胞分裂及保持存在期是可很長時間的,所以有幾千的松樹柏樹,更有類永生的單個個體的單細胞藻類,即一個單細胞分成兩個單細胞體,沒見到死亡式細胞存在,但兩個新細胞是不是原來那一個單細胞不清楚,而用類永生表述。
松柏藻都是自光合合成自需一切,並用所合成物構造自體的。這就是自生生物。
自生生物存在後產生出寄生生物,寄生生物包括動物及人類在內,即取食捕食者。
取食捕食者,自不能單獨生存存在,必須依據所取食捕食者存在方可存在。並且殺死所食者才能吃入,而殺死所食者的死時,釋放腐化毒素,使食入者中死化毒素,從而寄生者沒有自生者壽命長。
對於動物及人類而言,除中腐化毒素外,所食食材的生命期也是極短,即植物一般僅二百天左右,有的幾年十幾年,這個壽限就由死亡啟動促成的。因而食入短壽食材後,其壽也長久不了的。
因此古中國求長壽的人,有吞服玉石粉沫的求長壽方式,且證實不能長壽,反促更短壽了的。
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在存在時間相比,非生命物幾乎是永恆存在的。而兩者的差異是一個有主動能動可控,一個沒有。
因此耐久成為求長壽的方式取向之一。
即,怎樣保持生命體永動。這是古華人的求長生術要訣,且成為學問學術,只不過至今沒確定出學識學說出來罷了。
壽命長對技術技巧發掘有用有效,除發掘技術外,其它上都是耗消資源的寄生。
所以自然界形成迴圈式的食物鏈關係體系,使各生物因取食性,而形成共同淨化地球環境的參與者,促地球向宜益利生命物質存在的方向轉變。因而海洋及原始森林內生命物種繁多,且興旺發達的。
且可證明強不能因強,而滅掉弱的,從而優勝劣汰僅適用人類,不適用其它一切存在形式的。
回覆列表
現代醫學和生物學發現,絕大多數的生物細胞都有一個極限的分裂次數,人類也不例外。人類的細胞分裂次數多極限又被稱為“海佛烈克極限 ”。
圖:細胞分裂後端粒變短
DNA的末端有一個起保護作用的區域,叫做端粒。在細胞每一次分裂後,端粒就會縮短。如果短到無法保護DNA後,細胞就無法再次分裂了。據此進行測算,人類的理論壽命大約是120歲左右。再結合世界上有確鑿證據(出生證明等)的人瑞壽命,120歲應該是人類壽命的極限了。
圖:最長壽的10個人
120歲的極限壽命確實在哺乳動物中是比較長,但在整個生物界中算不了什麼,例如烏龜的壽命就長達250多歲、弓頭鯨211歲、錦鯉200多歲、海洋圓蛤400多,燈塔水母甚至在理論上是永遠不死的。從這點上來看,這和人類吃什麼是沒什麼關係的。
對於哺乳動物來說,理論壽命和體型大小有很大關係。體型越大的哺乳動物,體表面積相對於體積來說就越小,保持體溫需要的能量相對就更少,新陳代謝的速率就慢。壽命也就越長。大象壽命可達80多歲、藍鯨可達約100歲。人類以如此小的體型能夠活到人均80多歲(發達地區),這是人類智慧的勝利。
圖:2013~2016年資料
圖:各華人均預期壽命(2016年)
實際上,脫離了科學的人類壽命並不長,在科學大發展之前的人類世界裡,沒有一個國家的人均超過了35歲。由於科學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豐富的物質使人類擺脫了對“老天爺”的過分依賴。同時,現代醫學在發現青黴素後,使得人類預期壽命增長了至少20歲。例如:英國的人均壽命從20世紀初的40來歲,迅速提升60多歲。這就是科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