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甜心媽媽課堂

    (一)首先,我們要先搞清楚寶寶吐奶和溢奶的區別。這兩者含義不同,原因也不同;

    吐奶:

    1.量多;

    2.可以發生在餵奶後不久,也可以發生在餵奶半小時後;

    3.吐奶前孩子表現有張口伸脖、且表情痛苦難受;

    4.吐奶奶液呈噴射狀吐出;

    溢奶:

    1.量少;

    2.多發生在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即止

    (二)寶寶吐奶原因是什麼呢?一般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生理性因素:

    2個月的寶寶胃部發育還不成熟。寶寶這個時候的胃多呈水平位,這樣導致寶寶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奶易從胃中流出,引起吐奶;

    二是病理性因素:

    比較常見的有胃食管反流、感染、幽門痙攣,肥厚性幽門狹窄等;

    注意:如果寶寶吐奶頻繁,量大,體重不增,或同時伴有腹脹、腹瀉、發熱等症狀,要考慮存在病理情況,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治療。

    三是餵養不當:

    餵奶過快、餵奶量過多,頻繁更換奶方、餵奶前較長時間的哭鬧、餵奶時吞入大量的空氣、吃奶後體位變動過大都會引起吐奶。

    (三)吐奶的危害

    寶寶出現吐奶一定要及時處理。如果嬰兒吐奶時奶水誤入氣管,發生嗆奶,量大時,將造成氣管堵塞,呼吸不暢,甚至會危及生命。量少時,可直接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所以,寶寶發生吐奶嗆奶一定要密切關注寶寶膚色及呼吸。

    (四)寶寶發生吐奶如何處理

    1.讓寶寶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在寶寶躺著時要把孩子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孩子豎著抱起來再讓寶寶躺下,而且最好將毛巾等墊在寶寶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寶寶躺著時發生吐奶,我們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

    2.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況

      吐奶後,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

    3.寶寶吐奶30分鐘後,要注意補充水分

      寶寶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寶寶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寶寶喂些白水;

    4.吐奶後,奶量及餵奶次數要改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我們只能給寶寶餵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五)怎樣來預防寶寶吐奶

    1.儘量創造安靜、舒適的餵養環境;

    2.儘量避免在餵奶過程中被突然的聲音、光線或者其他東西打斷;

    3.如果是配方奶餵養寶寶,在餵奶期間,每3-5分鐘拍一次嗝;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寶吃完奶一定要拍嗝;

    4.避免讓您的寶寶躺著進食;

    5.每次餵食後,將寶寶束抱起來靠在自己肩上30分鐘(注意這裡的豎抱不是指讓孩子完全自己直立哦,2個月寶寶還不能自己完全直立的);

    6.剛喂完奶不要立即逗弄孩子或者與他玩耍;

    7.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才喂他;

    8.如果用奶瓶餵奶,確保奶嘴眼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奶嘴大會使奶流速大,奶嘴小寶寶吸吮困難而更易吸入空氣,都會容易引發嗆奶。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寶寶的月齡在市面上選擇適合自己寶寶的奶嘴;

    9.睡覺時,可以給寶寶頭下面折墊一個小方巾或小毛巾(2個月寶寶還不推薦使用枕頭),讓寶寶身體整體有一個傾斜的角度,使寶寶的頭部高於胃部,這樣可以防止寶寶在睡覺時因為溢奶、吐奶而發生窒息。

    新生兒的身體發育相當不成熟,各方面都比較脆弱,需要媽媽們小心地呵護哦。

  • 2 # 兒科醫生說

    寶寶吐奶嚴重需要引起寶媽的注意,這是我寫的一篇文章,寶媽可以看一看。

    漾奶多是寶寶餵奶後,奶從寶寶嘴中無噴射性的少量的溢位或流出的過程。寶寶往往沒有不適的感覺。

    吐奶相對漾奶,嘴中吐出的奶量更多,寶寶可能有張口伸脖、痛苦的表情。輕度的吐奶和漾奶無明顯區別。

    漾奶和吐奶最簡單的區別就是觀察寶寶奶從嘴中出來的方式。所以我們今天重點聊一聊寶寶吐奶的那些事。

    寶寶造成吐奶有什麼原因呢?

    (1).不成熟的胃腸運動型別及解剖結構

    寶媽這個比較好理解,寶寶的胃呈水平位置,在充滿液體食物後易使胃擴張。由於賁門和胃底部肌張力低,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故易發生幽門痙攣而出現嘔吐。從而出現漾奶、吐奶的情況。

    對策:既然寶寶胃水平位,寶媽每次餵奶後,不要急於把寶寶放下,每次餵奶之後,豎著抱起寶寶10幾分鐘。容易吐奶的寶寶,側臥位,防止寶寶吐奶後引起寶寶嗆咳。

    (2).不穩定的進食時間 頻繁餵奶

    有一種吃不飽叫寶寶沒吃飽,於是寶媽過於頻繁的給寶寶進食餵奶,沒有形成穩定的餵奶時間。導致賁門持續開放,導致寶寶吐奶。過於頻繁餵奶,容易使寶寶攝入過多的奶,寶媽要知道,寶寶的胃內容量和成人是不同的。

    不同寶寶年齡胃容量:

    新生兒約30-60ml,

    1-3個月時為90-150ml,

    1歲時為250-300ml。

    如果寶媽頻繁餵奶,上次攝入的奶量存留在胃裡,加上再次攝入的奶量,很有可能達到寶寶最大的胃內容量,進而導致寶寶的吐納、漾奶了。

    對策:合理制定寶寶的攝奶次數。

    1)剛出生第一天的寶寶每次吃奶量約5ml,隨著日齡的增加,寶寶攝奶量增加至滿月可達100ml左右。約3小時餵養一次。時間不是絕對的,新生兒因為低血糖不容易被發現,這也是為什麼有的新生兒需要每天監測血糖的原因,所以一定合理餵養。

    2)2到3個月的每次餵奶約150ml,約4個小時餵養一次。

    3)4到6個月的寶寶每次餵奶約200ml,約4到5小時餵養一次

    (3).乳頭過大、奶嘴不合適、餵奶量過大,從而導致寶寶吞入氣體過多。

    在餵奶的過程中,如果寶寶不能很好的含住乳頭、奶嘴,攝奶的過程中可能會進入大量的空氣。氣體和奶混合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寶寶漾奶、吐奶。

    對策:不要讓寶寶過強,過猛的一次性攝入奶量。奶嘴大小合適,不要過小,過大。過小寶寶吸奶費勁,容易吸入空氣。奶嘴口過大容易嗆著寶寶。

    讓寶寶整個人趴在你的肩膀上,然後你用空心拳拍拍寶貝的背,氣體出來之後寶寶吐奶就會好轉。

    (4).餵養姿勢不合理

    經常遇到寶媽把寶寶平躺放在床上餵奶的情況,這種情況很容易引起嗆咳。

    對策:正確的哺乳方式,常用的哺乳方式有搖籃式、交叉式、橄欖式,側臥式等。

    1.搖籃式:把寶寶抱在寶媽的手臂,頭部枕在寶媽的前臂,寶媽抱住寶寶的腿或屁股。

    2.交叉式:用對側的手臂拖住寶寶身體,同側手托起乳房。

    3.橄欖式:將寶寶夾在身體腋下,寶媽手臂從寶寶的身後托起他的頭湊到乳房前。

    4.側臥式:寶媽半躺著,寶寶側臥,或者都側身面對面。

    寶寶偶爾幾次吐奶、漾奶,寶媽不要過於擔心,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變好,但是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的時候,應引起寶媽的注意。

    1. 寶寶體重近期體重增加不明顯。

    2. 寶寶吐奶出現黃色、綠色可能含有膽汁的液體。

    3. 寶寶吐奶含有紅色胃內容物。

    4. 寶寶吐奶經常發生嗆咳,嗆咳後引起持續的咳嗽、面色發青。

    5. 寶寶吐奶時劇烈、呈噴射性。

    6. 寶寶吐奶合併了發熱、腹瀉。

    7. 寶寶吐奶後明顯精神不振、萎靡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如何看待ADHD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