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待鹿車

    魯迅作品是傳世之作,在於其嚴肅性、文學性、娛樂性、可讀性兼而有之。魯迅的作品一開始都是用不同的筆名在報刊上發表的,如果沒有可讀性是不可能被大家熟悉的。正如金庸連載武俠,支撐起來的明報。

  • 2 # 梧桐樹邊羽

    因為從小的教育和宣傳(比如教科書),華人大部分了解魯迅,都是以他在報刊上痛斥社會弊病的形象為主。其實,魯迅本人,更是一位大學問家。

    這一點在《魯迅全集》中皆有體現,也是這套書稱為傳世之作的原因。

    我們來看魯迅在學術方面的貢獻。

    《阿Q正傳》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成熟的白話小說。魯迅對新文化的推崇是建立在對傳統文化有高度認識的基礎上,用寫白話小說來推廣新文化,證明他既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隻說不做。他一寫就開創了白話小說的時代,這個跟錢鍾書類似,錢鍾書也是學問家,圖好玩寫一部《圍城》便封神。這些都不是偶然,而是在深厚的文化積累上的爆發。人家只是不玩這個,玩起來就比誰都好。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則是在白話講稿基礎上“翻譯”成文言文寫作而成,由繁入簡容易,由簡入繁實難,也從側面證明了先生的傳統文化功力已臻化境。

    於小說上的成就有《漢文學史綱要》《中國小說史略》,這些都是中國小說史的開山之作,在《魯迅全集》中都能找到。魯迅的另外一大成就是對美術的研究,他的版畫收藏為中國第一人,引領了美術界的一個新領域,只是咱們知道得少罷了。因了這個緣故,魯迅與當時的版畫家們有大量的論文級信件來往,零散之中,獨佔風騷。

    還有一點,魯迅醉心於輯校古籍、蒐集金石拓片和研究佛教思想,著作也非常多。

    這些作品都收錄在《魯迅全集》,集中體現了魯迅的各方面成就。這些成就,使得魯迅躋身於民國學術大腕之列。

    但是並非是《魯迅全集》成就了魯迅,而是魯迅成就了《魯迅全集》。

    因為魯迅的學問不是專扒故紙堆的死學問,他從學問中找到一條開啟民智的道路,那就是從人性、人心入手,幫助民眾突破舊有頑固思想的藩籬。他的文學創作,不過是他手上的手術刀,直面現實,痛苦而痛罵。那些反魯迅的,如九牛之疥癬,不足掛齒。

    郁達夫曾說過一段話,大意是,我們看到部分的時候,魯迅看到了全部。我們看到全部的時候,魯迅看透了過去和未來。

    民國有魯迅,幸甚。

    如今雖然只有《魯迅全集》傳世,依然幸甚。

  • 3 # 手機使用者5875231223

    魯迅全集一定是傳世之作,因為它是魯迅所有著作的匯合,其中包括小說,雜文,散文,詩歌,小說史,文學史等。魯迅的小說丶雜文丶散文,是五四以來文學成就最高的經典,小說史與文學史是開創性的,其中小說史略至今無人超越。尤其是雜文,可以稱的上民國時期百科全書,政治經濟文化無所不包。如果真正瞭解五四以來的歷史,除讀魯迅別無選擇。魯迅與其他文人的區別是,他決不粉飾現實,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埸,對被統治者及文人顛倒或修改粉飾的方方面面還原,並用形象的語言,揭示醜惡的根源、危害和趨勢。魯迅之所以至今受黑暗勢力或私心膨脹者的非難,原因就在此。

  • 4 # 弓長張15973

    我沒有資格評價一個文壇巨匠。只能就我個人所讀魯迅文章的一點淺見,談一點我的想法,魯迅先生無論在小說、雜文、詩歌、政論上的造旨之深厚,文筆犀利,很多時候相同觀點用不同的風格語言來表達。常用以小見大,透過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來闡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他的雜文有人用"匕首"與"投槍"來形容他的文風,常緊緊抓住敵人的荒謬論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確鑿的事實作論據,邊揭露,邊批判,既有充分的事實,又有透闢的說理,具有強烈的戰鬥性和巨大的說服力。他的文章語言辛辣,有強烈的諷刺性和戰鬥性,特別是反語用到了極至,表現了他對敵人的蔑視,諷剌和憎恨。他的文章愛憎分明,一針見血,毫不隱埋自己的觀點。他的文章語言準確、簡明、概括、具有嚴密的邏輯怯。矛盾在《讀<吶喊>》一文中說:“《吶喊》裡的十多篇小說,幾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這些新形式又莫不給青年作者以極大的影響,必然有多數人跟上去試驗。"道出了魯迅先生藝朮上刻苦探求,也說明他作為現代文學奠基人的深遠而廣泛的影響。這些可能是《魯迅全集》成為傳世之作的原因吧。(謝謝)

  • 5 # 劉曉林九天居士

    魯迅不需要諾貝爾文學獎的加冕(選)

    ——九天居士讀魯迅先生

    劉曉林

    俄國的盲詩人愛羅先珂君帶了他那六絃琴到北京之後不多久,便向我訴苦說:

    “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這應該是真實的,但在我卻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只以為很是嚷嚷罷了。然而我之所謂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謂寂寞罷。

    ——選自魯迅《鴉的喜劇》

    魯迅先生倡導廢除文言文,來一場新的文化運動。箇中真意在哪?誰知道!他應該是清醒的——階段性廢除,跳出紅塵望紅塵。身在此山中常會淡漠甚至遺忘了妙處,這是人性普遍性的悲哀吧!

    他的文言文很好,借盲詩人愛羅先珂君之口所傳,來自“寂寞沙洲冷”。不是嗎?的確是。盲人的世界怎樣?或許未必一片寂然。盲詩人的世界怎樣?詩意僅僅靜是不夠的!

    爾非魚,豈知魚之樂?魯迅的視力沒問題,他深知自己不是盲詩人。嚷嚷可能就是寂寞,寂寞難免會嚷嚷幾下!

    無數的世界,無數的人生。別人的擁有,自己未必擁有,但要竭力去感悟!去換位,去包容。若一個人能做到,他便已與真正的逍遙為鄰。

  • 6 # 320667780009

    血饅頭:

    華老栓捧著用夏瑜烈士鮮血製成的滴血饅頭去給兒子華小栓當藥引吃,這個血饅頭整整花去了老栓大半年的積蓄。

    日本人槍殺華人而華人喊天皇萬歲。

    有一次魯迅在日本學醫,看到許多中國留學生正在看日本人槍斃華人的影片,隨著日本人喊起了〝烏拉·萬歲〞。

    魯迅看到了當時吃人的社會不禁感慨萬千:夏瑜為了華老栓等受封建欺壓和殘酷迫害的百姓挺身革命而獻身流血,而老栓受封建矇蔽竟用給自己爭取自由的恩人的血給兒子治病,其思想文化,對社會的認識達到了非常可悲可恨又可憐的地步;在日本影像上無論華人是罪犯與否都是貶低華人加強〝東亞病夫〞的積極影響。而具有相當文化的中國留學生也隨聲附和,可見華人的愛國理念,恥辱感蕩然無存。甚至把華人的痛苦·恥辱·自相殘殺當做自己開心的笑料,把亡國亡種的危難寄託在劊子手身上,把心裡和身體病痛寄望於吃人魔王。亡國的危險近在眼前,靈魂的醫治遠比肉體醫治重要許多,魯迅毅然的放棄醫學轉而用他那鋒利的筆直擊統治者的要害,舉起了新文化的大旗,與反動統治階級和舊勢力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甚至達到差點被暗殺的程度, 以橫眉冷對千夫脂,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膽略橫掃千軍,就是自己的親哥哥也不放過,在新文化大旗下全國各地都紛紛響應,成燎原之勢: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他為新文化《吶喊》, 寫出了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全面開啟了新文化篇章,使人民的心靈得以拯救,愛國情緒空前高漲,取得了新文化的勝利。毛主席說過魯迅的骨頭最硬。

    《魯迅全集》很適閱讀推廣,教育我們如何愛國,自由,同黑勢力作鬥爭,〝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 完美的蒼蠅終竟是蒼蠅 。

    他的話語尤在耳邊,新的文化危機 就在眼前,讓我們接過魯迅的大旗《吶喊》 前進。

  • 7 # 畫大衛

    說真話

    說有骨氣的話

    說某些人不愛聽的話

    說要就走了

    沒有留遺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認識不到一年,經常吵架有必要繼續在一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