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彈指千年
-
2 # 一壺清茗品春秋
《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
在資助劉備之後,張世平和蘇雙資助劉備之後,就不知去向了,其原因:
首先,要注意“見而異之”這句話,說明兩人之間與劉備並無深交,而是偶然一次見到劉備後,覺得這個人與眾不同,是個能成大事的人,與就對劉備進行資助。商人往往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的,他們資助劉備也不外乎此。當時,雖然劉備仍然沒有形成勢力,但是他有身為朝廷重臣的老師盧植和同學公孫瓚,他們都是統兵將領,結交劉備,可以利用劉備打通這兩個方面的關係,擴大業務;另一方面,商人們為了確保收益講究分散投資,劉備只是他們看好的一支潛力股。隨著之後北方勢力變換,劉備始終沒有落腳之地,這支潛力股被他們拋棄了。兩人轉投他處,但由於之後像袁紹、曹操等勢力都已經有了深厚根基,不想劉備的第一桶金如此重要,歷史就沒有記載。
其次,兩人從事的業務是販馬。在古代馬匹是戰略資源,是組建騎兵隊伍的必要條件。騎兵機動性強,衝擊力大,在戰場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任何一方勢力,要想在北方稱雄,必須組建一支強有力的騎兵隊伍。隨著東漢末期,軍閥混戰的加劇,不論是公孫瓚、袁紹,還是曹操,都不會允許如此重要的戰略資源外流,必須完全掌控在手中。所以,兩人要繼續幹自己的販馬生意,就只能服務於統治北方的勢力,絕不會任憑自己想買給誰就買給誰。甚至在緊急關頭,被統治勢力強行接管,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張世平、蘇雙等人生意前景十分堪憂。畢竟馬匹資源對逐鹿中原太重要了。特別是曹操與劉備敵對關係明朗以後,他們要想在北方繼續生存,就決不能讓曹操知道他們與劉備有什麼瓜葛,默默無聞無疑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第三,東漢末年戰亂頻繁,社會動盪,毫無秩序可言,手握家財萬貫,無疑是各方勢力、盜賊覬覦的物件,兩人不能在戰亂中逐漸壯大,就只能在各方強取豪奪下,逐步滅亡了。
最後,除了張世平、蘇雙資助劉備。再提一下劉備的另一個資助方,就是徐州的糜竺、糜芳支援劉備,比起張世平、蘇雙,糜氏兄弟可謂是鼎力相助,把家族的興衰、自己政治訴求完全寄託與劉備,他們把自己妹妹嫁給了劉備,並送給劉備奴客兩千,金銀貨幣,資助軍需。在劉備輾轉與曹操、袁紹、劉表期間,始終跟隨劉備,是劉備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糜芳最後因與關羽不睦,叛迎孫權,而糜竺只得向劉備面縛請罪,劉備認為兄弟罪不相及,待他和從前一般,但糜竺羞愧而死。
-
3 # L蟲蟲飛L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裡都有提到張世平和蘇雙,且都是作為資助劉備出現的。
歷史記載張世平和蘇雙都是商人,以販馬為生。作為商人來講,劉備是他們最成功的一次投資,其結果就是能和劉備一起被書於史冊,令幾千年後的我們記住,這對普通人來說無疑是天大的榮耀。
三國英雄眾多,作為商人的張世平和蘇雙自然就黯然失色了。
演義中記載,張世平和蘇雙是販馬遇到黃巾軍而返回的,馬沒販成,正好遇到劉備招軍買馬準備為國出力討伐黃巾軍,於是以馬匹金錢資助劉備。
張世平和蘇雙資助劉備也是有原因的,一是黃巾軍作亂影響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痛恨黃巾軍。二是劉備的人格魅力,三是其有為國效忠的血性,在那個時代,商人的地位並不高,他們能做到此地步也算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了。
至於說他們資助劉備後為什麼不知去向,因為他們只是普通人,在資助劉備完成他們的使命後,他們的生活影響不了三國大勢。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未跟隨劉備打天下。
其後劉備境況並不好,沒有自己的地盤,大多數時間不是寄人籬下就是東躲西逃,一直也沒回過涿郡。
涿郡地處河北,起先被袁紹佔據,袁紹敗於曹操後又被曹操統治。
可以說,從他們資助劉備後,他們和劉備就再沒見過面。
但劉備並沒忘記他們,否則他們也不會被書於史冊。
很多人覺得劉備虛偽,但從張世平和蘇雙身上來看,劉備虛偽嗎?
-
4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張世平、蘇雙,這兩個人是幹什麼的?
是東漢末年的兩個風險投資商人,也就是VC。
在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之後,由張世平和蘇雙兩人資助了良馬五十匹,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
別的不說,如果沒有這鑌鐵一千斤,劉備的雙股劍、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蛇矛,可就都沒影啦,因為上述兵器正是用這些材料打造的。
劉備就是靠著這部分資助,開始白手起家,艱難創業的。
這劉備最大的才能就是拉攏關係,對於一個要打天下的人來說,拉攏投資人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這一點絲毫不開玩笑,即便是河北袁紹這麼牛的人物,家室如此顯赫,不缺兵不缺糧的,也不敢得罪自己背後的投資人。
因為,打仗是很耗錢的,光靠軍閥自己的積累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藉助背後的財團。
張世平和蘇雙就是劉備拉來的第一波投資者,典籍裡記載這兩個人都有千金的家資,此處雙方共同資助了劉備金銀五百兩,看來也是出了大血本了。
至於說後來為什麼這兩人不知去向,一來因為商人在那個時代只是豪強背後的影子,沒有資格登上歷史舞臺;二來,他們對劉備的這筆投資失敗了,血本無歸,自然不會有什麼然後了。
劉備前期顛沛流離,幾起幾落,張蘇二人只是他眾多投資人中的兩個而已。
後來的糜夫人、甘夫人,她們的孃家都是劉備的資助者,也是又出錢財又出人。
劉備逃難的時候,連老婆孩子都可以不要,更不會在乎幾個資助者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回覆列表
看過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張世平和蘇雙,畢竟是第一回就出現的人物。演義上這樣描述的:”原來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張世平,一名蘇雙,每年往北販馬,近因寇發而回。”是的,張世平和蘇雙二人是馬販,每年都會北上販馬,最近因為發生流寇回來。
羅老寫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支助劉備、提高的起點,劉備起兵的錢、馬、自己兄弟三人的兵器都來自於此。而他們二人完成任務之後,就再也沒出現過了,應該是被老羅選擇性的遺忘了,因為之後的劇情不需要用到他們。當然也有可能是真的被忘記了,畢竟演義中涉及的人太多了,羅老不知不覺就把他們寫丟了。
在史料三國志有這樣的記載:(劉備)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
這說明了大商贈馬情節並非老羅杜撰,而是真有其事,只不過史料之後對兩人再無任何記載。對劉備如此大的幫助,之後不再做記錄,這還真有些奇怪!
那根據歷史發展,張世平、蘇雙會有何結局呢?筆者抖膽猜測一下!
一.可能死於戰亂
資料記載,三國初期全華人口近5000萬,經過黃巾起義和三國混戰,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戰之後的全華人口僅為140萬,死了九成以上的人口,可見那時候死於戰亂是常見的事情。
二.可能死於劉備之手
戰爭時期馬匹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劉備起兵之後一定會想辦法控制住,張世平和蘇雙是有名的大商,劉備為了得到馬匹,錢財,把兩人殺了,奪取家產也是有可能的。然後對外宣傳是靠兩人資助的,人死了就變的死無對證。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誰還會去糾結這些事情的真假呢?
三.可能死於自己之手
張世平和蘇雙兩人是大富大貴之人,在戰亂年代存活下來的可能性還是有的。生意人為人處世方面自然有他的一套。兩人不僅僅對劉備做了投資,很有可能對其他人也做了投資。可能兩人想著去控制一些諸侯,從而達到控制天下的目的。然後有可能某些諸侯失控了,殺了他們。
以上僅筆者個人愚見,不足之處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