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心不靜水不止

    1.取決於當下這個階段哪個對你更重要?學本領更重要還是活得舒服更重要?

    是努力拼搏積累資本為了下個階段活得更好還是得過且過讓每天舒服就行了?你更願意選哪個?

    2.你想多了,這根本不是什麼心理問題。而是願意吃苦在前享樂在後還是反過來?

    3.工作最根本目的首先是滿足生存需要,它並不是一定要承擔讓你舒服和愉悅的功能,你也可以掙了錢後業餘時間去消遣啊。

    4.你會發現,很多人做著同樣的工作,卻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你願意選哪個?還有別的選項嗎?

  • 2 # 是否感到飢餓

    這個問題可以說很複雜了....當然也相當模糊...

    “人的心理是不是真的很脆弱?”

    這個問題可以說相當泛了,所以基於這個題意的基礎上,如果稍微細化這個題目。

    如果我們問:“在什麼情況下,人的心理可以被認為是脆弱的。”

    現在這個題目比較適合回答了。

    現在分析題目,我們如何定義脆弱?

    顯然這個詞很難有一個標準,到底是自己定義“自己是脆弱的”,還是別人定義“自己是脆弱的”?

    給一個人下脆弱的定義顯然不會非常客觀,畢竟“脆弱”是個形容詞,在形容一個人“脆弱”很難有科學資料支援(畢竟不會有研究人員專門找幾百號人對每一個人是否脆弱做資料分析,變數還非常大...)。

    所以可以說,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一個定義上的問題,也就是無法以科學依據的方式用資料支援一個人的心理是脆弱的。

    “脆弱”這個詞畢竟是存在的,從語言發展歷史上看,根據達爾文進化論 -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這一點看,“脆弱”這次仍存在於現代語言中,說明了用“脆弱”描述一個人是符合現代人用此來描述事件或者交流的。

    OK,回到題目,在什麼情況下,人的心理可以被認為是脆弱的?既然無法用科學定義“脆弱”,但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我們可以先假設,有那麼些人,客觀上同意(主觀上可能同意可能不),他們是脆弱的。

    假設解決了這個定義的前提下,我們可以來研究什麼情況下,人的心理會脆弱。

    先來思考,“脆弱”的表現形式。

    個人認為,“脆弱”可以體現在三個大方面:情緒,行為表現,及認知。(以下毫無理論支援...這個隨便看看吧...)

    情緒:可能情緒表達 - 焦慮,易怒,抑鬱,恐慌等。(這些情緒可能有不同程度,也可能有不同組成。當然...同樣很難客觀判斷...畢竟情緒可能表現出來,也可能看不出來....人家腦子裡咋想的很難知道....除非你是那種專門研究情緒和微表情/微動作的專家....那種搞了大量研究及有資料支援的專家)

    行為表現:反應/避免行為,情緒反應等(還有啥我想不到了..... 能力有限....)。行為表現可能是脆弱的反應,也可能是脆弱的體現。

    OK,如果說情緒和行為表現是脆弱的即刻體現/當下體現,那麼“脆弱”也可能是“持續的”(不一定永遠...可能是一段時間,一星期,一個月什麼的)

    這個就涉及到認知啦。

    有的人可能言語,思維上表現出,“我覺得我很脆弱....我很怕....”等等等等。(這個不一定是持續的,短期/即刻什麼的都有可能)

    以上是我認為“脆弱”的表現形式。

    再次思考題目....那麼影響這些表現形式的因素/變數有哪些?- 什麼決定了人的心理脆弱?

    再次個人見解,可能變數有:性格,所處環境,認知構造。(再次無理論依據哈哈哈哈哈!不過這個內容上相對靠譜一些...太懶了沒空找學術資料...)

    性格:

    簡單解釋一下性格吧…這是一門很大的學科....

    “脆弱”可能是性格導致的,性格可能有先天因素(基因啊……大腦發育啊……等等),可能有後天因素(環境,認知影響等)。總之性格跟脆弱可能有些聯絡,但性格形成太複雜,就不多解釋了.... 有些性格調查問卷可能可以得出“脆弱”性格的結論,但從心理學學術角度來說,到目前為止,沒 有 完美的性格調查問卷或研究方法!所以的研究方式都有缺陷!這個東西都是僅供參考!就算你測出來了一個你認為符合的答案,可能一份相同的測試,過了一段時間結果截然不同!(也就多測試有效性和可信性)

    所處環境:

    為啥說這個也是個變數。很簡單,想象一下,你接到了一個令你無比難過的電話,你內心決定很脆弱,但是你自己待著跟有別人在的時候,你真的會表現“脆弱”嗎?一致表現,一致程度?顯然不肯可能,你的大腦時時刻刻都在接受周圍資訊,你所產生的表現也會大相徑庭。

    獨處就不說啦,來講講有人的時候。這個也是個想到那個複雜的變數...比如人數,公共/私人環境,你跟周圍人的熟悉程度等等等。甚至,環境什麼的還會影響你是“主動脆弱”還是“被動脆弱”。比如說,你面對熟悉的人可能會主動表現脆弱。也有可能,你周圍的人,認為你該脆弱,你可能不脆弱或者沒有意識到,然後他們的行為影響了你的行為或者情緒,你就“變得脆弱”。

    認知構成:

    脆弱的認知如何形成?有理論提出,你的經歷,知識等會形成你的認知架構(認知學更復雜了……超大學科.....不細講),簡單來說,舉個例子,脆弱可能是你學的,然後融入你的認知體系,你就表現出來了脆弱。(只是個例子,當然也會有別的可能性)

    性格,所處環境,認知構成,這些變數(可能不止這些)都是互相影響的,不可能單獨領出來講。可以說,這些變數還是做研究很難弄出一個可信的泛結論...(光做線性迴歸模型就能作到死哈哈哈哈!研究起來絕對是大工程)

    好了,給了一大堆東西,迴歸題目Again!

    “在什麼情況下,人的心理可以被認為是脆弱的?”

    可以得出結論,很沒有答案的結論。

    不提定義,“脆弱”的表現就很複雜,決定“脆弱”的變數就一大堆,變數之間還拉拉扯扯糾纏不清。

    可以說,人的心理到底脆不脆弱,這個真的很難判斷,個體差異就個很好的證明,畢竟每個人都不同,經歷啊環境啊性格啊(也就是那堆噁心點變數!)都會印象一個人的脆弱程度以及表現,可怕的是連表現都很難測量或者判斷。

    所以....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甚至沒辦法回答,只能甩給大家一大堆可能的變數....

    這些都講的很泛了....還有一大堆小變數都沒辦法提...但都挺重要的。

    最後....

    也不知道我解釋清楚沒....語言表達能力有限… 沒解釋清楚的話我很抱歉....反正我也不打算改,將就著看吧。

    以上我沒有用任何學術理論支援....這很不好啊……開始我太懶了……畢竟不想把回答問題當論文寫嘻嘻....

    感謝看我瞎逼逼。

  • 3 # 風鈴心語

    你的話太偏激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

    有些人很脆弱,一點攻擊都受不了

    但有些人足夠堅強

    它與遺傳因素、家庭教育和你自己的生活經歷有關

    因為人是人,人不是上帝,所以它並不完美。我建議你看看卡內基的人性弱點。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出身。同樣,沒有人能避免自己的缺陷。然而,上帝總是遵循公平的原則,永遠不會給人完美,所以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病”,無論是心理上的還是生理上的。誠然,在這個世界上,帶著精神疾病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佔了大多數,但是帶著身體疾病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由於後天的因素往往要嚴重得多。脆弱性是地球上大多數人的共同問題之一。堅強如李嘉誠,堅強如楊國強,軟弱如淚流滿面時談起了失去的妻子莊月娥。說起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女兒,我不禁感嘆。因此,我們不必感嘆自己的心理脆弱。我們應該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裡,儘量不要去觸控或迴避它,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健康、更完美。我希望以上的評論能對你有所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小時候的夜有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