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清風00007

    九零後要樹立遠大的目標,制定好計劃,每天做完成多少任務,日積月累,終會有收穫。平常生活中,多和一些充滿正能量、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學習。我相信生活不會虧待你!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加油啊,少年!

  • 2 # 草莓心理學

    90後的問題不在於真正的無慾無求,而是在深度焦慮的暗流洶湧中,無慾無求的表象。

    《新週刊》前陣子在官方微博上釋出一篇文章,題目叫《90後,你的中年危機已經殺到》,新媒體女王咪蒙緊隨其後立即釋出推文《90後,過完童年就是中年了》。

    甚至聯合國都無情指出:1992年前出生的人已經邁入中年。

    是聯合國聯合了中國的新媒體一起製造恐慌?看看周邊就知道,90後真的脫髮禿頭了,90後真的腸胃不好,開始用保溫杯泡枸杞了。90後恐婚到只好宣佈自己成佛了。

    90後有多焦慮,問一下你身邊的90後就知道。出生在1999年12月31日23:59:59秒之前的最後一批90後都已經成年,法律上已經具備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了。也就是說他們沒有監護人了。

    除了媒體的推波助瀾,煽風點火的造勢,90後真正的現狀是什麼樣子呢。

    01

    身體確實在走下坡

    知乎上遍處是九零後的愛好,養生都趕不上猝死的速度了。當然,八零後七零後已經連哀嚎的力氣也沒了。

    人在20歲,會開始有第一根皺紋。23歲之後,膠原蛋白整體開始流失。25歲之後快速流失。不少年輕女性開始有了內分泌紊亂,荷爾蒙失調。如果不運動,你會發現保持體形也越來越難。甚至連焦慮,失眠,抑鬱症都已經找上了90後。90後不僅開始泡枸杞,也開始吃胃藥。

    有些縱情聲色的90後甚至大呼,自己的身體已經被“掏空”。心理學家做出的調查顯示86.3%的大學生群體都在焦慮。要知道大學生時期的80後可是沒什麼焦慮的。他們那會兒通宵達旦上網,泡吧,打CS或者魔獸,他們在校園草坪上彈琴唱歌,未來是什麼樣從來不憂心,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海闊天空也要自由。三年的地域般一樣的高中生活過去,他們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而90後在大學期間,就已經無法如此瀟灑,他們知道房價在蹭蹭上漲,漲到他們畢業後拿的工資,奮鬥幾年也無法在二環以內買下一個衛生間。

    02

    愛情婚姻的條件更加艱難,成本更高

    網上盛傳,第一批90後已經離婚了,第一批90後已經出軌了,第一批 90後已經出家了...面對父母和親友催婚,逼婚,90後不像有些已經徹底不婚主義的80後,心如死灰,愛誰誰。

    90後的年齡,仍舊是青春的,正經戀愛還沒好好談過,不能因為一次遇人不淑,了卻凡心。仍舊渴望愛情,期待婚姻。

    可是,能不能相信愛呢?是要全心全意,還是要反覆思量,有所保留呢。80後的很多婚姻失敗的例子就在眼前,如果說80後還有什麼從初戀,從學生情侶一直彼此相伴,三觀相合,成就知己知彼,美滿幸福的婚姻。

    而90後完全是智慧手機的時代,約炮盛行,性資源早就不是稀缺資源了,好好戀愛比重新找一個的時間精力各方面成本都高,大家都會算賬了。我們還能相信愛情嗎?

    80後離婚的離了,沒離的,都算比較穩定的,都在為了孩子的輔導班和學區房忙活。在孩子身上比拼,在孩子身上出力。而00後,如新雪,如春花,鮮美動人。行走的青春荷爾蒙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所以尷尬的90後人未老,心先衰。

    無法不焦慮。於是,乾脆就無慾無求。

    03

    職場事業操碎了心卻難換太平

    90後是迄今為止被貼年齡標籤貼的最密實的一個群體。

    可惜90後內部發展分裂,並不團結。90後中的優秀者,瞧不起平庸者, 那些年薪百萬的 90後已經跨過了80後,70後,穩穩地霸住了社會資源的龐大部分。

    00後一代都可以藉助網路,開始掙錢,月入10萬了。曾經被貼上叛逆,自負的標籤的90後正如梁文道所說,是一直以為自己可以飛,如今發現一直在地面的那種情況。

    90後沒有80後70後團結,優秀的90後同輩們覺得這個群體當中有腦殘,智商和理解力還不如00後。

    那麼好吧,就讓我們立足腳下,做好眼前的事。

    努力的考一些資格證,但考來考去,除了考試的焦躁,似乎也沒有排上多大用場。本質上的競爭力似乎卻沒有得到多少提升。跳槽?跳來跳去都是那麼回事,上下受排擠。

    佛系一點,修身養性讀書,可是讀書讀了幾大麻袋。運用不到實際工作中,已經開始懷疑真理。所以仍舊是無慾無求最好。九零後為代表的年輕群體開始學會道家的“出世”

    2017年,阿里巴巴用複雜的計算規則,把雙11銷售額推到1600億,90後在嫌棄雙11的互動遊戲和膨脹金,整點折扣什麼的時候,淘寶說:抱歉地通知您,您不是我們的核心使用者了。

    呵呵,如果人生的設定真的像打怪獸,贏裝備,像肥皂劇中的女主一樣霸氣側漏就能一路升級該有多好啊。

    如果內心隨性且淡定,是非常好的一種狀態,但是我們應該正視,這種故意去掩飾焦慮的無慾無求,並不能解決問題。整個社會的壓力和不調的生理週期,讓你無法佛系。

    看看那些沉溺於靈脩散文的人,他們通常只讀這一類文章,那麼情況會比較糟糕。不是真正的無慾無求,而是他們把自己的思想就擱置在那個看似安全的地方,然後手捧蓮花卻混吃等死。

    04

    避免這種以淡定為幌子的消極

    心理學大師榮格認為,35歲以後到55歲才算是“中年時期”。

    社會的節奏雖然變快,婚姻事業都有難處,但歸根結底,所有的焦慮都是源於自身的。不能因為躲閃而忽視他們的正向意義。

    焦慮這種情緒是心理機能對身體全面失衡做出的一種有效預警,當你感受到的時候,不 要試圖躲避它,而是要面對它,與之對談。

    有一個新詞,叫做“二手生活”,說的就是什麼都想模仿別人的“標配”。不需要過標配的人生,但是應該有自己的追求。

    你的焦慮是因為想活成“標配”,而無慾無求是因為你發現努力也活不成個“標配”。

    什麼是標配,標配是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兒女雙全。標配是自己的孩子上貴族學校,雙語外教?標配閒來可以升級打怪,還要去希臘的遊艇上曬太陽?

    生命的意義並不在此。

    劉嘉玲在接受一期綜藝節目的採訪的時候,被問到:你最享受人生哪一段時光?

    她回答:是現在,此刻是我最好的時光。20歲有20歲的味道,青春洋溢,很美,30歲瞭解生活,眼睛裡有了故事,很美,50歲面板質地鬆弛,身材變形,但眼神中的光芒是年輕人沒有的,每個年齡都是恰到好處的自己。

    中國自古以來都對美人遲暮,看成是惋惜和悲傷的事。於是人們越來越對年齡有焦慮,一窩蜂去拉皮,注射玻尿酸,減少法令紋,你可知道拼的再強悍也不過是想要複製一種看上去美好的模式。這樣我們的人生永遠處於劣勢,但若比拼的是腹內才華和你的閱歷,心態的淡然,那麼任何人,任何年齡段你永遠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對自己微笑,修煉內心。社會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所以,憂心忡忡,似乎一輩子都要在爭搶當中。即使物質資源受限,這個世界的精神資源卻幾乎都是敞開的,攫取知識的門檻也幾乎是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從今後10年20年30年,你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處於最好的時代。

    我們應該有豐滿充沛高尚的理想,偶爾的佛前觀花,也是美事,但追求美好和智慧是更美好的事情。

    不要跟誰比拼,但是需要提升自己,增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同時,與時光慢慢地作伴。

    人有思想,有情懷,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失去很多東西,但從此擁有的也不會比失去的更少。也許擁有的是比失去的東西更寶貴的。 也許不能算是慾望,但也不是“無所求”

    不要著急,看著前路。那些讓你焦慮的東西恰恰是你應該學會享受並感覺有趣的地方。珍惜時光,看看你有哪些想要做的事,去努力地完成和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幻西遊召喚獸特性怎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