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辛鑫美人兒
-
2 # 心平氣和的板栗
基於您的提問,我特意去搜索觀看了一下
說實話,我看完之後覺得有點不舒服
其實這部小短片的寓意是非常好的
希望讓時下的人關注親情
這位華人女導演的本意是好的
但其內容,就我個人覺得有點黑我們華人
片中老母親因為思念自己的孩子,把一個包子幻想成了自己的孩子
對小包子百般呵護
但這種呵護是變了味的呵護
不讓小包子幹這幹那,一直想讓小包子處於自己的計劃中成長
最後小包子長大結婚,為了阻止小包子離開自己,老母親不惜吃掉了小包子
這種得不到就毀掉的故事情節,我真不知道它有什麼積極意義。
短片看了一大半我都不知道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直到影片的最後我才知道導演真實想表達的意思
影片大體寓意是好的,但其整體的故事情節讓我感覺到不舒服。
影片是以中國普通家庭為題材且又是在美國上映,這非常容易給外華人留下刻板印象
這在無形中就拉低了中國普通家庭的整體形象。
寓意雖好,但整體欠妥。
《包寶寶》:一隻悲哀的包子
帶孩子去看《超人特工隊2》,看之前先看了一個小動畫片《包寶寶》,一時恍然彷彿覺得走錯了片場,在大家驚呼很萌,好萌啊的聲音中我卻升起了一股濃重的不舒服感覺,莫名覺得細思極恐。
先來看看這個由皮克斯團隊做的小短片講什麼吧,這是由華裔女導演導演的8分鐘小短片,名為《bao》中文譯為《包寶寶》。
故事很短,講述一位華人母親,因孩子長大離家,老公工作忙碌,每天生活很無趣,只能自己做家務,自己包包子,自己吃飯,她的內心十分孤獨。一次又吃包子,她發現親手做的小包子忽然在蒸屜裡活了過來,短暫的驚嚇之後是驚喜,她開始把小包子當做寶寶養大。
小包寶寶會跟母親一起買蛋糕、打太極、坐公車、買菜。在這個過程中有快樂也有驚險,比如包子被狗惦記之類的,總之,母親因為小包子又煥發了人生的青春,開始快樂起來。
隨著小包子一點一點長大,他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想交自己的朋友,想自己去做事情,而不是一直活在母親的庇護下,於是小包子在成長過程中開始和母親發生分歧,開始不願意被母親控制,開始走出去交自己的朋友,有了朋友的小包子不在和母親膩歪在一起,開始疏遠母親。
有一天,小包寶寶忽然帶回一個漂亮的女友,打算收拾行李要和女友過二人世界,他這種跟別的女人走的行為令母親傷心欲絕,兩個人發生巨大沖突,兩個人都越來越氣,越來越憤針鋒相對,憤怒至極的母親一把抓過自己養大的包寶寶,一口吞下,靠在門邊捧著胃驚恐的流淚。
當然故事結局也有驚人轉折,實際上這是個夢,包寶寶並不存在,母親的兒子圓圓的大頭跟包寶寶一樣,他和母親一起靠在一起坐在床前吃包子看。故事劇終。
有人說,這部包寶寶的電影表達出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愛護及思念,也會讓很多成人觀眾深感愧疚,想起很久沒有看望的父母。原諒我,我真的沒有看出來,我只看到了令人窒息的愛,以愛他為名實行控制之實,如武志紅所說,孩子在這種控制下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成為巨嬰成為媽媽聽話的寶寶,一個是鬧獨立成為真正的自我,幾千年來,在中國這個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模式很少改變過。
真的,看完這個短片,我真的沒覺得有多萌,看著母親一直在追逐拉扯阻止小包子和女友走,實在阻止不了,一副決絕地“我得不到,你也不能順意”地一口吞掉,吞到我身體裡,你就再也脫離不了我的控制了,這個“一口吞掉”像個恐怖片,讓我想起了某位“賢妻良母”熬梨汁的母親,讓我想起了南韓的電影《洞》。
這個母親把家庭當做核心,一輩子圍繞家庭這個小單位,沒有自我沒有特長,因為自己的孤獨和失敗,把孩子當做私人物品,拒絕孩子長大獨立,拒絕孩子和自己分離,拒絕孩子和別人去玩耍,因為自己孤單就妨礙孩子的一生,這是一個沒自我沒成長的媽媽的寫照。
這樣的媽媽,把一輩子都別在孩子身上,控制孩子,依賴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一個人的控制品。如果孩子聽自己的控制就猶如獲得整個世界,一旦不能如願,兒子要和兒媳婦走了,就開始爭搶,開始拉扯,如果兒子還是執迷不悟跟著兒媳婦走了,那麼好吧,就吃掉他,同歸於盡,其實也可以指令人窒息的母愛可以吞噬孩子的自我。。
媽媽愛孩子,人之常情。可不知道為什麼有兒子的媽媽很大部分愛兒子愛到不想讓他找物件,有女兒的媽媽卻希望孩子能找到一個愛女兒的人。其實,無論兒女,孩子長大了,就不是寶寶了,就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朋友和圈子了,不應該再和媽媽在一起做寶寶,這樣只能養成“巨嬰”。
老鷹都還知道把雛鷹趕下山崖,讓雛鷹自由自在翱翔;貓咪到了孩子大的時候也會把孩子趕走讓他獨立,不在自己身旁;動物愛子,尚且知道讓孩子成長為一個真正有自我的個體,頂天立地能獨自生活。人,萬物靈長,怎麼越活越不明白了呢?
這個包寶寶的媽媽,明明知道包寶寶已經長大成人,已經領回來兒媳婦了,可是包子媽媽眼裡包寶寶還是那個小巧玲瓏憨態可掬的小包子還是寶寶,而如電影裡顯示的一樣,兒媳婦一出現就是個風韻美麗的女人,是大人,感覺像是妖豔的女人騙走了自己的寶寶,像是小三搶走自己老公的即視感,覺得這個女人進入自己的領地跟自己爭奪主權。
於是,她覺得兒媳婦是壞女人,兒媳婦搶走了自己的寶寶,因此恨之入骨,去阻止,阻止不了怎麼辦? 自己得不到就吃掉,這個媽媽把包子吃到嘴中的重要原因是自己受不了和孩子的分離,落入腹中成為一體,彷彿小寶寶又回到子宮中成了肚子裡的嬰兒,可以隨便控制,再也不分離,還真是挺諷刺的。
不是東方才有包子這種美食就選擇東方人作為《bao》這個動畫片的主人公,而是東方才有這種不想和自己的兒子分離的媽媽。如最近《我家那小子》裡面完全沒有自我的朱雨辰的媽媽,可以做到用整個生命為孩子奉獻,還說孩子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但是我都會干擾,因此這樣的朱媽媽爆紅網路,以71歲高齡佔據熱搜排行榜。
看了這個節目之後,網友們深深地同情朱雨辰,很多網友說“朱雨辰沒人敢嫁了”,還有的網友說“這簡直就是封建家長,這樣的媽媽太恐怖了”,有網友勸朱媽媽“放手”,“都快四十了,給孩子空間吧。”還有的網友認為朱媽媽有心理疾病,其實朱媽媽這種控制行為跟《包寶寶》裡面包子媽媽的做法特別類似,美食照顧,嚴控交友等等。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人的所有的行為都源自他內心的動力。媽媽過度的奉獻過度的控制, 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 會使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之中, 迫於這種媽媽這種控制和給予的道德壓力,不斷違背自己的內心壓制自己內心的渴望, 沒有自我,滿足家長的要求。長此以往, 壓力得不到宣洩的話, 孩子永遠都不能獨立,永遠沒有自我不說,還會衍生各種心裡疾病。
無論是母子一場還是母女一場,健康的親子關係應是母親和孩子相親相愛,但也要尊重彼此, 給孩子空間也有嚴格邊界感,媽媽不能用自己以為的愛去控制孩子,控制不是愛。
還有,你不放手, 兒子如何自己成長呢? 有力量的人格會抗爭爭取自由去成長,如《bao》裡面的小包子;沒有力量的人格會屈服於母親畸形的控制慾, 最終只能培養出巨嬰。
還好影片結尾溫馨,包子媽媽從夢中醒來,假裝是夢,包子兒子和媳婦陪伴著父母一起吃飯一起生活,學習包包子延續愛,可能也意味著包子媽媽悔過了,不想再那麼控制孩子,讓孩子獨立去面對他自己的人生吧。
你看《bao》這個短片了麼?你的感覺如何?希望我們都做一個對孩子有保持有無條件愛的父母,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也希望我們學會如何和父母相處,孝而不順,對父母孝敬而不順從他們任何話,和父母一起成長,這才是最佳狀態吧。
PS:我還是特別欽佩華人女導演石之予的才華,因為有她對包子的弘揚,這一種中華美食會更加名揚天下吧。這樣的導演多了,我們的好文化也會更加被全世界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