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耗子尾汁好滋味
-
2 # 歷史老師尚子良
中國古代的官方通訊機構叫驛站,最早出現在殷商時期,甲骨文裡有記載,到了唐宋時期,尤其是宋朝,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驛站又多了一項功能,成了官方重要的貿易服務機構。但這僅僅是官方的,那老百姓有需要該怎麼辦呢?
其實由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和兩千多年“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中國的商業貿易在宋朝之前並不發達,老百姓出現這方面的需求其實很晚,大概是在明末清初山西人張黑五在北京開辦了中國第一家鏢局“興隆鏢局”。
鏢局行走江湖也沒有那麼神秘。
首先開鏢局的得有錢,如果押鏢失敗得有錢賠僱主,其次遇到黑白兩道的人,也是儘量多使銀子少打架:打贏了結下樑子,從此這條路就別想走了;打輸了丟了面子失了鏢,這一行也就不用幹了。
其次開鏢局的得有一定的威名,有過硬的功夫。輕易不打,可要打就得有必勝的把握,否則使再多的銀子,黑話說得再溜,也有不買賬的劫匪,動嘴不行就只能動刀。
最後還得有官方的靠山。和官方取得聯絡,行走江湖當然更加順暢,生意自然也就興旺。1900年慈禧老佛爺腦子搭錯筋,瘋狂地向十一國宣戰,引來八國聯軍侵華,慈禧竟然僱傭當時北京城口碑最好的鏢局——李氏鏢局將自己和金銀細軟押往西安,李氏鏢局一路討好巴結慈禧,最後得了一件黃馬褂,這以後誰還敢搶李氏鏢局的鏢啊?
民國以後,火車汽車輪船興起,最後一家鏢局——會友鏢局在1921年關門,三百多年的鏢局行業退出了歷史舞臺。
鏢局,可不是電視上那麼簡單,單一。鏢局,很龐大的業務。
鏢局起源於什麼時候難以考證,但可以肯定第一家被國家政府認可的鏢局誕生於清朝。1936年,孫祥熙派衛聚賢到山西調研票號歷史。不久後,衛聚賢寫下《山西票號史》,其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考創設鏢局之鼻祖,仍系乾隆時神力達摩王,山西人神拳張黑五者,請於達摩王,轉奏乾隆,領聖旨,開設興隆鏢局於北京順天府前門外大街,嗣由其子懷玉繼以走鏢”鏢
張黑五是乾隆拳腳功夫的師父,身手不凡,因在家排行老五,如之面板黝黑,所以叫張黑五。他受乾隆皇帝旨意,在京城開設興隆鏢局,主要負責貴重物品的武裝押運,至於這些貴重物品,應大多是歸朝廷或官員所有。衛聚賢也指出,鏢局之所以拿“合吾”當鏢號,是出於“黑五”的諧音,代表張黑五在鏢局界的鼻祖地位。
▲湖南懷化市洪江古城的忠義鏢局:在明清時代,洪江商人運輸貨物途徑,除乘船走沅水等水路外,還有許多貨物靠人力和馬幫挑運,沿途土匪眾多,防不勝防,商人們只好請鏢師押鏢護送。
當時鏢局的主要業務是走鏢,把貨物透過水路或陸路一路護送到目的地。但也有其他業務,比如看家護院、保護商館、保護庫丁等。
▲鏢師的護衛行當包括能夠攜帶的各種冷兵器:朴刀、紅纓槍、虎叉等
看家護院
需要鏢局看護門院的,不是王孫貴族、朝廷要員,就是富豪巨賈。這其中,最為輕鬆的應該是為王孫貴族當護院。王貴府邸,已經是重重保護,甚至有親兵把守,鏢師在其中的角色也只是給府邸主人一點心理安慰而已。所以大多時候,鏢師不需要做什麼,只要貼身跟隨需要保護的人即可。不過對於很多在江湖上有名頭的鏢師來說,被派到這裡工作,看似輕鬆又賺得多,其實是沒面子的一件事。鏢師在外走鏢,雖然風餐露宿,危險重重,但起碼不需要對人卑躬屈膝,強顏歡笑,更不用看人臉色,受人驅使。習武之人,最重尊嚴,讓人呼來喝去,有失體面。
▲古代鏢局留下的鏢車用來押運各種貴重貨物
相比保護貴族子弟,保護朝廷要員和富商巨賈的壓力要大許多。朝廷要員面臨的大多不是劫財,而是政治仇敵的刺殺。那些刺客跟普通的盜匪不同,他們的目的就是取人性命,不完成任務暫不罷休。所以刀光劍影常有,而鏢師必然以命相拼。
而保護商人要好很多,那些綠林賊匪,一般只圖財不害命,遇上身手好的鏢師,他們也不會拼命,通常打不過就放棄。而且,大多鏢師跟江洋大盜有聯絡有交情,儘管不相為謀,也都會給對面幾分薄面。所以一些招攬一些有名氣的鏢師放在家裡,本身就是一道鎮宅辟邪的“符咒”。
▲委託押運的金銀財寶也是古代鏢師的工作
不管是盜賊還是刺客,晚上行事較多,所以鏢師大多情況下在白天睡覺,晚上上崗工作。穿著打扮也必須精悍,不能長袍大褂,打起架來也不利索。
他們的工作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盜竊錢財的人,威懾、趕走就好,不必活捉或打死,以免為自己、鏢局,以及僱主招來更大的麻煩。更有趣的是,在盜賊和鏢師之間也有日積月累形成的默契:盜賊遇上鏢師,最好不要交手,能跑則跑;萬一交手,雙方也不會真的拼個你死我活,通常做個樣子,過兩招過過場就可以了;如果賊人已經偷了東西,就要故意留下點金銀財寶給鏢師交差,鏢師也不會繼續追下去。倒不是鏢師不負責任,而是鏢局常年跟綠林人士來往,互相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是人脈管理。
保護商館
保護商館,是保護這些館子不受地痞流氓訛詐、搞亂,風險比較低,因為前來搗亂的多是社會上小混混、盲流,沒有真功夫,通常見到有鏢師坐鎮就會自覺出去。當然,也有為了出風頭,硬是要跟鏢師過幾招的。這個時候,鏢師要在三五拳之內將對方打倒,一是為了節省時間,不妨礙店家生意;二是為了展示自己的真功夫有多厲害。而且跟這些人過招,要拳拳到肉,卻不傷其筋骨,因為一旦對方傷重,店家要賠償醫藥費。
保護庫丁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工作,保護的物件是看在銀庫熔鑄銀子的小役。這些小工無權無地位,卻有不少不義之財。
從雍正時期開始,清政府的稅收都是現銀。百姓收入不多,能上繳的都是碎銀子。地方官員利用這一點,上報朝廷,稱碎銀不便於計算和入庫,最好都熔鑄成統一標準的整錠銀子(官銀)。朝廷准奏。此後,各地方都有從熔鑄銀子上貪汙公款的現象。因為熔鑄銀子一定會有損耗,十兩碎銀熔鑄出來可能九兩多。而貪官則會把損耗增到最高,有可能十兩碎銀熔鑄出只有七八兩,少了的就都放進自己的荷包。
▲古代鏢箱
那些負責熔鑄銀錠的小工,雖然不如上級官員那麼明目張膽,但也能從中獲利,每次下班都夾帶幾錢,乃至幾兩以上的碎銀。清政府為了杜絕這種現象,對銀庫的管理非常嚴苛,甚至有些變態——每天上工要換特製的工作服,沒有口袋,沒有夾層;下工之後,所有庫丁都要裸體排隊,挨個接受檢查——喊著口號、拍著手,跳過十二條放在地上的扁擔,如果沒有銀子從嘴巴、耳朵、鼻子、肛門裡掉出來,就可以回家。但總有能想方設法偷點銀子帶出來。日積月累,一年也有成百上千兩橫財。
不少盜賊知道庫丁有錢,就向他們下手,或偷或搶,或敲詐勒索。而庫丁也不敢報官,怕暴露自己的不法之舉。無奈又驚恐,庫丁只好自己花錢找鏢局為自己保駕護航。鏢局負責每天接送庫丁上下班,有專門的矮車,也有專門的路線。
除此之外,庫丁被綁票,其家人也會找鏢局來偵破,不會驚動官府。跟小說和電視劇不同,真實的綁匪綁了肉票,不會貼身看管,通常是將其捆綁後藏在偏僻之處,收到錢就通知其家屬去找人,收不到就任其自生自滅。所以鏢師找人,鮮少發生跟綁匪正面火拼的情況。
走鏢要有的生存技能
外出走鏢,不見得總能找得飯館、客棧,所以鏢師必須掌握一些野外生存技能,最基礎的是做飯、修鞋和理髮。會做飽滿不僅是會烹飪,更重要的是會生火起灶,而且是不管雨雪風霜、密林河灘,都要因時因地搭起爐灶生火做飯。
▲古代鏢師會戶外生火做飯,很少去荒村野店飯館,避免被黑店歹徒下蒙汗藥劫財風險。
其次是修鞋。長途跋涉,必須一雙合腳的鞋子。對於普通人來說,出遠門一定會多帶一雙鞋子備用。但鏢師不行,因為所有新鞋穿在腳上都需要時間來適應,而鏢師必須時刻保持最佳狀態,沒有時間來磨合新鞋。所以當鞋子有什麼磨損,鏢師都會自己來修理,保證腳的舒適度。
至於理髮,是為了保持鏢局的精神面貌。鏢師走鏢,短則幾天,長則幾個月,途中要拜訪一些地方勢力,蓬頭垢面有損鏢威和個人形象,所以會面之前一定要理髮刮臉,是必要的禮儀和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