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方鵬
-
2 # 每日趣評
十常侍誅殺何進後,宮中一片大亂。袁紹、袁術領兵攻擊宮中宦官,皇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被宦官攜逃出宮,隨後被進京的董卓遇上。當時劉辯看到董卓哆嗦的不能言語,而劉協則舉止得體,落落大方,隨後董卓穩定住局勢後,改立了劉協為新的皇帝。既然劉協聰明,那麼董卓為什麼要立一個不好控制的人為皇帝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唐朝白居易寫過一首詩《放言》,裡面有這麼幾句: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若是當時身便死,自古忠佞有誰知。這首詩放到董卓身上也非常合適,為什麼呢?董卓進京後並不是一味的野蠻屠殺,也不是一味地姦淫擄掠,相反的,董卓也幹了一些貌似很得人心的事情,其中一件是換皇帝,另一件是任用賢人。
當時,董卓在著名大學士蔡邕的舉薦下,任用了一大批賢人,比如荀爽、韓融、陳紀。又在周毖又和伍瓊的建議下,任用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張邈這些名士為各地太守,表面上看起來,董卓似乎是個識人善任之人。可惜這些人到達各地後立即舉兵相向,聯合起來要討伐董卓。
如果董卓在舉賢任能後突然死去,那麼有可能歷史會對他有新的評價。很可惜,董卓這些虛偽的招數被世人所識破,大家沒有人上當。那麼董卓為什麼費勁心思的幹這些虛偽的事情,明明劉協很聰明,他卻要裡劉協為皇帝呢?
其實皇帝劉辯和皇子劉協之爭早就有了,董卓只不過是順應局勢罷了。劉辯是漢靈帝的庶長子,而劉協是庶幼子。劉辯之母為皇何皇后,劉協之母為王美人。當時劉辯能夠當上皇帝,完全是意外,所以劉協並不是沒有機會。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劉協之母王美人出身高貴,容貌秀麗,知書達理,深得漢靈帝的喜愛。而劉辯之母何皇后善嫉,容貌一般,出身低賤,是屠戶之女。那麼何皇后是怎麼當上皇后呢?何皇后當宮女時被漢靈帝臨幸生下兒子(突得富貴),因此母憑子貴被封為貴人。後何氏透過賄賂十常侍而獲得漢靈帝寵愛,在前皇后死後被立為皇后,同時兄長何進被封為大將軍。
何皇后極力要立自己的兒子劉辯為太子,但是劉辯因為宮中經常有皇子夭折而在小時候被送到宮外由一個道士撫養,所以舉止輕浮,沒有威儀。而劉協跟他不一樣,哪一點不一樣呢?
劉協之母王美人在懷孕時怕受到何皇后嫉妒,因此偷偷喝了墮胎藥,誰知道藥力失效,生下劉協。果然何皇后知道後大怒,派人送來有毒的湯藥讓王美人服下。王美人喝藥後即中毒身亡,漢靈帝派人查處了真相,要處死皇后。這時何皇后賄賂十常侍,十常侍竟然成功勸漢靈帝放過了何皇后。
不過,從此以後漢靈帝對何皇后態度變了,變得非常冷漠,順便對她的兒子劉辯也一樣。因此,當何皇后聯合群臣要求立劉辯為太子時,漢靈帝遲遲不與迴應。
後來,漢靈帝扶植小黃門蹇碩為西苑八校尉的上軍校尉,平分了大將軍何進的軍權,目的就是為了扶持劉協為太子。誰知道漢靈帝突然駕崩,蹇碩想趁機除掉何進,立劉協為皇帝。於是召何進進宮,這時何進得到司馬潘隱的暗示,在走到宮門口時又匆忙返回府邸,蹇碩的計劃沒有得逞。
之後,按照立長不立幼的規矩,劉辯繼位為皇帝,何進一時權利滔天,後何進得到宦官舉報,蹇碩要陰謀陷害他,於是何進處死了蹇碩,至此,劉協徹底沒有了機會。
直到董卓到來,董卓迅速看到了機會。劉協因為當年漢靈帝怕他再次受到何皇后的毒害,於是交給了董太后撫養。由於養在皇宮,所以劉協舉止落落大方,聰明機警。這在董卓一開始和兩人碰面時就見識到了。劉辯慌張不能言語,劉協則鎮定自若,詳細說明了事情的發展經過。
(董)卓與言,不能辭對;與陳留王語,遂及禍亂之事。於是董卓開始萌發廢立皇帝的念頭,為什麼呢?劉辯為何進、袁紹、袁術等等舊臣勢力所支援,而董卓一直偏居西涼,勢力都在西涼。而同在西涼的皇甫嵩都比他職位要高,勢力要強。因此,要想迅速鎮服群臣,只有另立一個新的皇帝,這樣的話自己就有擁立之功,地位會扶搖直上。
其次,劉辯懦弱無能是眾人皆知,在他的治理下外戚專政,宦官橫行,雙方水火不容才導致皇宮大亂,地方兵戮四起,因此,換掉他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援。
最後一個理由就是董卓認為他和董太后為同族,立劉協為皇帝,那麼自己就會成為最大的外戚,不算謀權篡位,因此他才這麼大膽和蠻橫。
卓以王為賢,且為董太后所養,卓自以與太后同族,有廢立意。董卓看的很準,雖然漢獻帝劉協聰明,但是當時大臣都和劉協沒有深交,而劉協的親族勢力很小,所以董卓便以董太后親戚的身份擁立他,迅速便掌控了局勢。可惜,隨後董卓假惺惺的裝賢明,在周毖又和伍瓊的建議下,任用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張邈這些名士為各地太守,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無他,就是權力的鬥爭。
按理說,董卓想專權,應該立昏庸的皇帝,為何立聰明的劉協為帝呢?
得看當時的時代背景,董卓是外臣,帶著三千兵馬進入京城長安,當時的皇帝是16歲的劉辨,透過交談,董卓發現9歲的陳留王劉協能言善道,而16歲的皇帝劉辨卻言詞不清,支支吾吾,於是董卓決定廢劉辨而立劉協為帝。
董卓一個外臣,在朝中無權無勢,憑什麼敢廢立皇帝?正因為董卓是外臣,所以進入京城長安後,想掌控朝政,怎麼掌控呢?
首先董卓在軍事上採取行動,董卓帶入京城的部隊不過三千人,先是製造假象,讓部隊重複進城,造成軍隊人數很多的假象,然後聯合對車騎將軍何苗不滿的原何進部下吳匡一起誅殺何苗,成功掌控了何進和何苗的部隊。
然後引誘呂布刺殺丁原,接收了丁原的全部京城防衛部隊,原大將軍何進、原車騎將軍何苗、原執金吾(掌管京城衛戍部隊北軍的軍官)丁原再加上董卓自已的西涼軍,此時董卓已經掌控了京城所有的部隊,軍事上獲得了成功。
軍事上的成功才有政治上專權的可能,董卓開始謀求政治權益,先是自任司空,然後透過廢立皇帝掌握朝政。東漢歷來有外戚干政的傳統,只要劉辨還是皇帝,何太后還是太后,那麼何太后與皇帝劉辨為了爭權,勢必會再立自已的親戚,也就是外戚當官,雖然何進、何苗死了,但只要何太后與皇帝劉辨在任一天,何太后與皇帝劉辨這一方的親戚就會有進朝當官的可能,也就有了分權董卓的可能性,從董卓來看,是不能容忍的,如何斬斷這個威脅,只有廢立新帝,這與劉協是否聰明無關。
而且劉協已是孤兒,母親已死,沒有依靠,立劉協為帝,劉協唯一的依靠就是董卓,然後董卓再把自已的孫女或族人嫁給劉協,那麼董卓自已就是外戚,再透過控制皇帝掌握朝政,歷代權臣就是這麼幹的,像霍光、梁翼等權臣都是這麼幹的,董卓也是採用這種手段。
廢立皇帝后 ,董卓又趁機殺死了何太后與劉辨,斬斷了其它勢力透過復辟劉辨重新掌權的可能。至此,董卓完全掌權。
這就是權力的鬥爭。
-
4 # 齊東威
董卓與漢獻帝的關係,看過三國演義都知道,董卓是一個殘忍嗜殺之人,更是廢除漢少帝劉辨立漢獻帝劉協為天子,那麼漢獻帝劉協和董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從董卓廢黜少帝,另立漢獻帝的原因上分析,似乎將董卓與董太后扯上關係挺有道理的 。 少帝劉辯為何太后所生,何氏家族正是漢室王朝中外戚勢力最為龐大的一支,可見董卓初入京城輔佐少帝登基必定為費力不討好的事兒,雖然當時何氏一族最為核心的人物何進已命喪黃泉,但董卓曾殺害何太后的弟弟何苗,與何氏已成水火之勢,難保今後待少帝掌權,何氏羽翼豐滿之時對董卓斬盡殺絕,故而摒除今後何氏外戚攝政專權的可能,董卓只得將危險掐滅於星火之時。
此時對於董卓來說最佳的選擇就是擁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劉協是董太后膝下成長的皇子,朝堂上勢力薄弱,若再加上董卓與董太后的親戚關係,董卓以外戚的身份輔政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但實際上,董卓擁立漢獻帝並非董太后的關係,董卓完全實力控制一個毫無朝堂勢力的黃毛小子,且董卓與董太后的出身背景也是八竿子達不到一塊兒,稱董卓為董太后的侄子實為戲談。
董卓在何苗死後,不費一兵一卒便當了回漁翁,坐享其成,將何進、何苗部下的軍隊盡數收編,佔據了強大的軍事後盾。緊接著部署戰略,派人大將呂布刺殺洛陽衛戍軍隊統領執金吾,順勢接收他所掌管的洛陽衛戍軍隊。
如此,董卓不僅擁有了大量常規軍對,並且掌握著都城洛陽的直隸部隊,使其問鼎中央政權的籌碼大大提升,控制中央政權的目標也更加明確清晰,因此,董卓開始著手肅清前方道路上的絆腳石。
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央政權,董卓決定召開拜官會議,商討廢黜少帝劉辯之事。在會議中,董卓大肆宣稱少帝年幼無知,品德欠缺,上不能敬奉宗廟,下不能體恤百姓,難盛大任。為了天下百姓與漢室江山著想,他願效仿霍光廢昌邑之舉,廢黜少帝,另立陳留王劉協,即漢獻帝。
在場官員多忌憚董卓淫威,未能有敢言者,僅有尚書盧植對其獨斷專行的行為發表批判之言,他認為少帝劉辯如今年紀尚小,對其德行尚不能蓋棺定論,更不能將其與昌邑王相提並論。董卓聽其言大怒,未曾想到竟有人膽敢違逆他的遺願,便下令將盧植拖出去斬首,辛虧有侍中采邑為其保薦,極力相勸,才保住其性命。
可見當時,董卓勢力早已無人能及,廢黜少帝的理由隨其信手捏來,即使荒謬也無人敢違背。
回覆列表
史書中的董卓並不像演義中那麼蠢笨,他是隴西臨洮人,生於潁川,父親原是個小官,而他自幼習武,心慕古人,在西涼遊俠闖蕩打抱不平,西涼胡漢雜居,董卓與羌中各首領交情很好,後來回家種田,羌人老朋友來看望他,找不到東西招待,便把耕牛殺了請客,其為人豪爽如此。後來鎮壓羌亂討伐黃巾,因功先後擔任幷州刺史,河東太守斄鄉侯。189年,響應大將軍何進和司隸校尉袁紹的號召,帶大軍進京討伐十常侍。十常侍與何進兩敗俱傷後,董卓以疑兵計等手段震懾京師,逐漸控制朝廷,並做了一件大事,廢掉現任皇帝少帝劉辯,另立獻帝劉協。
而要行廢立之事,沒有更好的人選,只剩陳留王劉協,漢靈帝劉宏荒淫無度,可惜兒子只有二個,劉辯劉協,很簡單的選擇題。如果擁立旁支,如劉虞等輩,且不說宗法的難題,由於這些皇族年長又在外掌權,一旦當政,董卓立即面臨長君奪權問題,不符合私人利益。
綜合權衡,雖覺得劉協聰慧,卻遜在年幼,並且母族無人可為援應,就算有能力短時間內也無法發揮作用,一個階段後,董卓佈局完成,需不需要獻帝還另說。而劉協是董太后撫養長大號“董侯”,董卓自認為與董太后同族,這也是促使董卓行廢立的另一個因素。後來功敗垂成,由多種因素促成,主要原因並非立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