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老師愛畫畫

    書法長期以來更多被文人當作書齋裡賞玩消遣的一種方式,自娛自樂的成分多一些,古代並無比賽這種形式的活動,展覽也是極少。古人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如《蘭亭序》、《祭侄文稿》等等,可以說目前為止,今人並不能超越古人這些作品。一件在永和三年隨感而發的《蘭亭序》,在當時誰曾料到,不經意成了永恆,世代盡得風流。古代的賢達人士,兼及多種身份,多數把書法當作跨界的餘事,他們卻不改初衷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學養,在無意中創作了不朽的佳作。當然,要成為書法大家人品也是很重要的,“心正則筆正”、“學書先學做人”。如至今仍在津津樂道的“宋四家”蔡京、蔡襄爭議之說,在蔡京活著的時侯,或許就沒想到,後來因為他的人品不好,人民寧願選擇書藝稍遜的蔡襄忝入“宋四家”,使後者名垂千史。南朝梁沉約《奏彈王源》:“源雖人品庸陋,胄實參華。” 宋黃庭堅《濂溪詩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人品靠自身不斷修煉,內心世界跟著不斷昇華。這裡有一個故事,可以給我們啟迪的作用。某日,東坡問佛印法師:“你看,我象什麼呢?”佛印微笑曰:“我看你象佛啊!”東坡又戲曰:“我看你啊,象一堆牛糞。”佛印法師不答,面帶微笑。東坡有些自得,回去便和蘇小妹吹噓了一番。小妹聽著笑了:“你傻呀!佛家說自己內心是什麼,看別人就是什麼!人家大師心中有佛,所以看人是佛。你看人家是糞便,那你心中又是什麼?”東坡居士恍然大悟,看到了自己內心的孤傲和淺薄。從此,他學會了尊重、寬容別人,終成為一代宗師。

    各類比賽對於書法的普及與提高,勿庸置疑,作用是巨大的,成效是顯著的。但是,現在有不少的年輕人,在利益驅駛下沉迷書法比賽,不注重自身的修煉,想盡辦法迎合評委的口味,挖空心思在形式上下功夫,因為只要一獲獎,作品的價格成倍上漲,社會地位馬上提高。的確,在短期,獲獎可能是得了一些的利益。對於長期發展,並不見得可取的。參賽本是好事,目的性太強就不對了。書法根本上並不是拿來換取功名的,他是一門學問,俗話說得好,書法家是磨出來的。在深厚基本功支撐的平臺上,書法最終比的是個人修養與學問。從古至今,書法大家哪位不是德才兼備,學養深厚的。可以得出一條結論,獲獎不一定能成大家,大家一定是人格高尚,潛心學問,把藝術當作畢生事業追求的人。熱衷於書法的年輕人,應樹立遠大理想與抱負,向大家學習,以大家為榜樣,在德、藝、學三方面全面發展。

    書法濃縮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標識,書法是大眾的藝術、生活的藝術。寫端端正正中國字,做堂堂正正華人,廣大書法家應端正創作方向,努力追求藝文兼備、德藝雙馨的藝術人生,自覺擔負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做一名人民喜愛的書法家,勇攀書法藝術高峰,創作出無愧於時代、人民的藝術作品

  • 2 # 合肥胖哥記事本

    書法是藝術的一種,而藝術,向來都是愉己愉人。

    首先書法是自我修養和心境的歷練,在做藝術創作的時候,明亮自己的心境,從而達到修心養性的目的。

    好的作品會讓觀賞的人感受藝術魅力,愉悅自己的內心。同時藝術也需要交流,需要碰撞,而展覽就很好的營造這樣的氛圍。不是愛好者或者在書法領域有研究的人,不會去一個書法展覽上去看展覽,因為都是和書法相關的人去看展,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溝通交流,博採眾長,才能推進這個藝術領域的長足進步。

    所以問題提的兩個點並不衝突,而是缺一不可。當然,做書法不可譁眾取寵,市面上很多人用各種奇葩手法博取眼球,真正是糟蹋了中華瑰寶之一的書法藝術。

  • 3 # 一二三五

    表演書法與表達個人修養並不矛盾。

    書法可以表演、需要表演。從古至今,不乏當眾揮毫美談。表演的過程,是書法藝術展示交流的過程,對於眾多書法愛好者來說,也是一個觀摩、學習書法大家結字佈局的大好機會。

    俗話說,字如其人。說的是從一個人寫的字上,可以大致看出他的性格取向。王羲之之秀美,歐陽詢之剛勁,顏真卿之雄渾,趙孟頫之圓媚,或多或少與其個人修養緊密相關。

    中國書法源於中國漢字,漢字本是天下最美的文字,書法更是昇華了漢字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

    因此,書法展、書法表演等有利於偉承發展的活動是多多益善。至於這方面個人修養的表達,是不可能獨立於書法之處的,兩者同氣連枝,相得益彰。

  • 4 # 抱庸詩書

    我們看問題要一分為二,不能非此即彼。書法既是心性情懷的表達,也是藝術之美的詮釋。它既可以作為文化資訊的載體被書寫在紙櫝之間,也可以作為藝術珍品被懸掛在華壁之上,正好詮釋了書法的實用性與藝術性。

    時人對當下的“展覽體”頗有微詞,可以理解,我個人對一些華而不實、敗絮其中卻金玉其外的“展覽體”也感到深惡痛絕。形式上的邊幅還是要修的,比如章法本就是形式美的內在要求,但關鍵是你的作品要能襯得起。王羲之的蘭亭序,顏魯公的祭侄文稿,蘇東坡的赤壁賦,黃山谷的松風閣,即便圖框用黃金來裝裱,再鑲上鑽石,我想也是當得起的。反觀今日的一些書法家,熱衷於展覽體,挖空心思去拼接裁剪,以形式之華麗去減抵作品本身品質的不足,這其實是一種藝術上的“做弊”。

    我與現在很多的書法朋友一樣,展覽體看得都要膩歪了,越來越喜歡清新撲面的作品。古人的書信手札,隨意修改的文章詩稿,反而更見樸素的本質,讓人更加愛不釋手。書法如果脫離了實用性、可讀性,而一味強調線條藝術,我想這肯定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全面的。現代書法的不少大家們,都在努力地反叛式創作,這無可厚非,但其藝術信仰中的去實用性、去技能性肯定是走了極端,沃興華也好,王鏞也好,王冬齡也罷,皆如此。可以作為一種創新的嘗試,但如果堅持割裂傳統、剝離實用性可讀性,註定只會是曇花一現、草草收場。

    對於書法而言,形式為內容服務,書法美的核心仍在於筆字墨章之法,不能捨本逐末。

    抱庸淺談。

  • 5 # 靜中樂

    古人講,字如其人,可見字是文人的臉面。故歷朝歷代科考取士,不管你文采如何斐然,只要字不行,一律咔嚓。所以名如大家董其昌,也因為字差曾屢考不第,最後閉門習字,不僅一洗前恥、還官至二品。所以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學習書法,既不是什麼展覽,也不是什麼修為,完全是形勢所迫,字不行,不僅被人看不起,連仕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實現個人價值了。今人習書,心態各異耳。

  • 6 # 使用者5869707645187

    書寫文字時一般人們都是很平靜的,但是現在很多書痞們就不同了,在眾人面前寫字時由於銅臭作用就要“表演”了,這與大書家書寫時表現出來的自然形態不同。所以當你看書痞寫字時,第一步是“運氣”——稱之為“銅臭秀”,由於心術不正,醫學上講這種“氣”會“運”到尿道里,接下來你就會看到邪氣凜然的表演,有時能超過小品,有利於觀眾健康!

  • 7 # 狂喜淡墨a

    書法是修養還是用來表演?若是修養還需要參展嗎?

    追求唯修養之道,也有必要去參展,因為書法習練者不僅有了靜心書寫,養性蓄氣。這是書寫過程中得以收穫的寧靜,同時書寫的字,乃至作品再有一種妙美書境,更有愉悅之情溢於言表,那麼參加展覽,讓大家都來共享作品的妙美,不更加快樂無比,一如古云,眾人拾柴火焰高,與民同樂,皆樂也。

    山林情懷自攬,一如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展覽雖有塵俗之念,而唯我獨醒之情懷,豈不更有心趣之淡泊。

    故算是養好情性,沒有必要不參加展覽,入展是一種形式,主要在心境,有了淡泊明志,何有蠅頭之雜念。

    何況同歸快樂群體,很有心境放之情懷。舒展眉間,永遠遊樂悠哉,健康自然由生爾。

    由此聯想,書法延年益壽,屬於虛懷若谷,心境寧靜者。不貪名利,不趨形勢,而自我修養者,大智慧。悟性由此及彼,書法筆墨體現的是明靜的書道境界。

  • 8 # 自留地er翰墨留香

    必須澄清展覽的本來目的,就是把大家的作品集中展出,在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的過程中彼此提高,而不是為了比誰厲害,非要有個名次!那樣就失去原有的意義了,現在更是,為了展覽而展覽,已經變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要升為正處級幹部,需要具備哪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