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河流科技

    由於星際距離以光年計,如果人類可以做到想去哪裡就去哪裡,那人類旅行的速度應該至少達到光速(30萬公里每秒),目前人造天體最快速度是美國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兩個探測器,線速度大約為16千米/秒過一點。旅行者2號重1000Kg,最大動能1/2mv^2,得178000000000J

    如果旅行者2號達到光速飛行

    最大動能1/2mv^2,得45000000000000000000J

    也就是現有最大動能得200000000倍

    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無法做到光速飛行

  • 2 # 空間沉降力

    “宇宙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把地球看成一個單位,那麼辭職,就是離開地球。

    如果人類的飛船速度夠快,1秒鐘就達到宇宙的邊緣,那就無所謂,隨時回地球看看珠峰,西湖,然後又飛到宇宙某個角落,點一份冰鎮西瓜汁,我想外賣也會1秒鐘送來,如果人類真足夠強大到,在任何星球上都能生存,生活,生產。那我也可以去找一個星球,在上面建一個神奇的世界,就像阿凡達裡那樣,人在樹葉上行走。

    想那麼多也沒用,還是老老實實擺我的地毯。

  • 3 # SKYAUK

    想 畢竟地球是生你養你的家園,人類文明搖籃!人類可以移民到其他宜居星球!也可以從其他資源星球獲取資源把地球建設更美麗壯觀的母港星球!

  • 4 # 明一2626

    地球是人類的根據地,大本營,是長居地,也是家園。如果未來人類可以遨遊太空,就可以太空旅行,探索和開發其他星系的資源,為人類開闢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 5 # 使用者謝興樹

    哪得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有那樣的能力能做到啊,不用說離開地球去宇宙,就是去中國的崑崙山,也許在人類,沒有幾個人能承受得了,就更不用說想離開地球去宇宙了,

  • 6 # 酷酷的田先森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由小的看,很多國家生活條件都會比中國好,雖然有部分人選擇去了國外,但是極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中國,去了國外意味著,你需要適應一個新的環境,人文與生活,並不意味著能過得更好,更多人只會選擇旅遊或者留學,增加自己閱歷,很少會選擇定居國外,

    在地球尚且如此,更何況這廣闊的宇宙,如此的空曠寂寞,很少有人能夠適應這種環境,所以就算人類可以星際穿越,依然大多數人會留在地球!

  • 7 # 冰融654

    地球是老家,年青時我願去闖蕩,去看一看浩瀚星空中無數壯美景象。年老再落葉歸根。

    宇宙X光全圖,每一個光點一個星系。

  • 8 # 夢控師101

    首先人類要離開地球、必須藉助科技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擺脫地球引力要第二宇宙速度,拜託太陽系需要第三宇宙速度、人類自己就對星空充滿無限幻想,如果真的有那能力、當然想去其他星球、但是永遠不會放棄地球故鄉。

  • 9 # 生物愛生活

    如果人類有遨遊宇宙的能力,你還想住在地球嗎?

    宇宙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果我能夠選擇,我會離開地球,去宇宙旅行。

    第一,人類的足跡幾乎踏遍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地球再無新鮮感,去宇宙看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二,地球資源是有限的,人類早晚有一天會離開地球,也是必須離開地球,因為地球可能已經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了。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一再警示人類要加強太空探索,人類要繁衍下去,就必須要尋找到新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樣說來,我只是率先去探索了。

    當然,也不是說我就不想地球了,地球就是我的家鄉,就如同我出生的故鄉一樣,是有感情的。

    而這一切,都需要我有這個能力去遨遊探空。

    綜上,我贊成離開地球,去探索太空。

    〚科普地球生物 聯絡大眾生活〛

  • 10 # 環遊地球Temeip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再說地球人口不斷在增長之中,而科技發展又尚未有爆發式高速發展,資源剩餘論甚囂塵上,尋找第二個地球的目標慢慢地提上議事日程,當然有能力的話,就像出國的孩子也要常回家看看。

  • 11 # 獼猴桃水晶

    肯定是出去遨遊太空啊!不過在沒有發現外星人之前,太空也沒有什麼好玩的,頂多就是發現了什麼類似翡翠黃金鑽石一樣的礦藏。月球和火星上面不是什麼都沒有嗎?能夠遨遊踏空,這輩子是不可能了,所以就別想了。人的壽命就這麼幾十年,你人都沒了,還憧憬什麼遨遊太空,不是痴人說夢嗎?人類首先應該做的,就是研究自己的壽命,我們既然活不長久,又何必去做那些讓人異想天開的事呢?人類連太陽系都還沒出去,想什麼環遊太空的好事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怎樣去看待真和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