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佈道財經
-
2 # 劉盼盼律師LawyerLuiz
如果作為適格投資者,在擬投資之前一定做好適當性和風險承受能力測試,在所匹配的等級內進行投資。
作為另類投資者,門檻一般較高,高收益產品同時也伴隨高風險。同時注意交易合規。
投資理財產品、證券期貨產品、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比如合約),務必學習相關投資基礎知識。
-
3 # 意卿
1.必須學習,隔行如隔山,沒有了解,不要踏入。
2.選擇一個專門的細分領域,比如說股票,還是基金。今天又可以起氛圍,股票型基金還是指數型基金,選擇一個細分領域好好學習,好好搞懂。
3.不要冒進跟風,有自己獨立自主意見。
-
4 # 期貨交易玫瑰
1、在你所投領域要有一定的知識度,不要去投資你不懂的
2、投資的資金一定時間內用不到,最好是一年或兩年,這樣你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投資就會有耐心
3、不斷的學習,反思自己,學會休息
4、把賺到的錢按比例出金,留下本金和部分盈利的錢繼續操作
弟子問禪師,到底什麼是禪?你看我每天上山砍柴,燒水,倒茶,還唸經打坐,我這是不是禪修呀?
禪師說,你砍柴的時候在想著燒水,燒水的時候想著泡茶,打坐的時候在想著唸經。這就不是禪。什麼是禪?就是專注於你正在做的那件事,砍柴的時候念頭集中於砍柴,燒水的時候念頭集中於燒水,倒茶的時候,念頭集中於壺嘴出水的剎那。這就是禪修。
這個故事,是有關於禪給我的最早的啟蒙。你會發現,從來沒有人真正發明真理,真理就在那,我們總是用不同語言,去描述真理的不同側面。
巴菲特是這樣的一位禪師。他總是能把念頭聚焦於手頭正在做的唯一的事情上。在《becoming WarrenBuffett》這部紀錄片中,巴菲特的孩子們說,當年我的父親總是在二樓的書房裡閱讀和工作,數十年如一日,任何的事情都無法使他分心。每次母親回來,會說”I’m home”,如果你拿一部錄音機,把這段話的錄音放給他聽,他一定會誤以為真。
在論及個人成功最重要的特質和能力時,查理芒格用了一個詞“理性”,而在內布拉斯加大學,巴菲特和蓋茨的校園對話中,兩人不約而同的回答是“專注”。所謂專注,並不是中文字面意思的專心和注意,專注這個詞,對應的英文“focus”最恰當的翻譯,其實是聚焦。聚焦,就是排除一切干擾,收縮焦點,把巨大的意識力量,集中在一個點上的能力。這種能力擁有巨大的力量,無論是求道的禪師,改變世界的喬布斯,終身學習的巴菲特,一生只做壽司的小野二郎,抑或是一擊得分,打出 ACE 球的芭蕾舞者羅傑·費德勒,他們都具備。
巴菲特所說的集中投資,恰恰是禪意十足的。集中投資,也並非字面意思和人們想象中的,“集中賭上一把大的”,“All In”,都不是。集中投資,恰是一種簡潔的思維方式,簡潔並不是簡單,而是排除掉一切雜音和干擾帶來的全然空靈的思維狀態。它直接排除掉 90%的平庸投資機會、它拒絕 90%的無意義的會議、它排除掉 90%碎片的干擾資訊,把所有的意識,所有的思考,集中在一個點上進行思考,帶來的結果,才呈現出了你能看到的“集中投資”的最終形式。
甚至在公司的組織結構上,巴菲特的投資旗艦伯克希爾哈撒韋,也採用了簡潔優雅,近乎於禪意的人員結構。在位於奧馬哈的基威特總部大樓,這家市值達數萬億規模,全球最大的保險投資集團的總部,只有12名員工,而且很多都是相伴“禪師”幾十年的人,極簡的環境和人事,也給思維提供了寬鬆的空間,進行大量的持續思考。
更有趣的是,“禪師”作為全球最有錢的人,他每天的早餐就是一個漢堡加一杯無糖可樂,是否要加菜,取決於今天的市場指數是低開還是高開。他至今仍然住在遠離紐約的“鄉下小鎮”奧馬哈(大多數人對此存有誤解,總認為巴菲特在鄉下,在村兒裡。其實奧馬哈是內布拉斯加第一大經濟城市,林肯市是州府,但經濟在奧馬哈之下)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可樂,閱讀年報,讀書學習,外加兩小時橋牌,這樣的生活,其實你也能過。另外,他的安排還有“週二理髮”。有哪個世界 500強的執行長,會把週二理髮,寫進一天的日程表?而其他時段竟然大量都是空白。
這不正是張大千筆下的山水畫作,寫意在大量留白間,回味無窮。巴菲特住在遠離華爾街的寧靜城市,卻參與著最激動人心的金錢遊戲,他出世又入世,是當下,在人世間修行的最佳範例。
既然這是一種如此強大的力量,那麼,平凡的普通人,有沒有可能透過練習,達到或者接近於這樣的一種“禪意”的精神狀態呢?幾天前的一次對話,給我了很大的啟發。
偶遇了一個朋友,曾經有過特種部隊的五年服役經驗,我就特別好奇,他們每天的日程安排究竟是怎樣的。而我更好奇的是,軍人似乎很少受到不良情緒的困擾,相比在都市生活的人們,焦慮、失眠,這些在軍旅中,似乎是很少存在的。朋友告訴我,每天五點起床。起床後先是全副武裝,外加打包行囊,跟車拉練五公里。而後才是吃飯,加正式的戰術訓練課程。然後站軍姿近一個小時,中午吃了飯,下午又站軍姿。訓練的強度之大,胖子變瘦子,鐵杵磨成針,這話一點不誇張。不過老是站軍姿,倒讓我有點意外,不多打打靶,不多操操練,為啥就一動不動站那裡有啥用呢?
剎那間,我意識到並問他,這是不是就是一種“禪修”?因為我們練瑜伽也有一個起始動作,叫做山式站立,我看和軍姿也挺像。一開始練這個,一動不動特別無聊,我也和很多人一樣,對此存在誤解,認為瑜伽麼不都是女孩子練的,不過是種健身操,練柔韌性而已。可是一直到讀過艾揚格所寫《瑜伽之樹》等書籍之後,我才意識到,瑜伽恰恰不是練習身體的,它的本質是練習精神,只不過它是利用練習身體,達到修行意識的目的。《瑜伽之樹》中有段話讓我非常震撼:瑜伽是要打磨我們的身體,讓它成為靈魂的最佳容器。
當我說到軍姿就像瑜伽,就像禪修,朋友眼中也閃著光芒,他在部隊多年,從來沒有人這樣去談論這件事,但是他的切身體會和帶來的效果,確認了這一點。特種部隊的訓練量相比普通入伍更大,他們一個班 13 個人,一開始常常半夜 12 個大男孩蒙在被子裡哭。可是幾年下來,甚至轉業以後,多年的“修行”和訓練打下的精神力量的基礎,往往讓他們在其他各個領域裡都有所建樹。
我們常常困惑於,為什麼軍人少有不良情緒的困擾,而現代都市人卻飽受各種精神和情緒問題煎熬呢?現代心理學普遍認為,人的身體和意識是相互影響,而不是相互獨立的,透過控制和訓練身體,是能夠達到訓練精神的作用的,這也和瑜伽精神相契合。
而現代科技和資訊的爆炸,各種影片、影音、各種相反的觀念的爭論,這些各種資訊和刺激對大腦的干擾,恰恰讓人們的意識走的太遠,而久坐不動的身體還留在原處,身心的融合平衡一旦被打破,各種問題,也就接踵而至。
我們常常以為是我們的意識在主宰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常常去問,巴菲特使用哪個選股指標?是PB還是ROE?護城河怎麼量化?巴菲特炒股有沒有什麼秘籍?當我們問出這樣的問題,就註定已經不可能得到正確答案了。
真正的秘訣是心法,是這些偉大的投資家、運動員、特種部隊、瑜伽師,他們的生活方式,打造了他們的意識和精神,最終成就了偉大。在《why Buddhism is true 》這本書中,給出了簡單可行的方式,就是靜坐/冥想。如果你覺得困難,也可以嘗試深呼吸。至少,像文章開頭提到的建議,一次只做一件事,關注於事情本身,用心的聞一聞花香,放下手機,閉上眼睛去用心感受大米粥的食物本來的芳香,你也可以整理書桌和打掃房間,重點在於專注於打掃這件當下的事情,不能有任何雜念。你也可以去運動,讓身體跟上意識的節奏。
當下每個人想追求的財務自由,只是一個結果,而追根溯源,都是一場偉大的人生修行之旅。每個人的方法不同,禪修並不需要躲進深山老林,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人間是劇場,在世間修行,才是最高階的歷練。真心祝願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你自己的禪師,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