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會飛的魚豆腐

    跟題主是一樣的看法的。但是,如果說是香港電影史上的巔峰之作就有點過了。 看了前排的回答,很精彩。不過,其對《無間道》的評價多集中於它的時代背景和意義(確實學到了)。其實,就我這種一介草民來說,很想了解各位大牛對《無間道》的觀後個人感受。 這裡說說我的整體感受吧,如果要分片段就有很多要說了。 我認為,《無間道》是站在了文化和人生的的高度了。整部影片來說,充滿很多矛盾與無奈。好與壞,真與假,一直在掙扎徘徊。誰不是黑白摻合成的產物,真的沒有所謂好人之說,誰不會到那麼點錯。現實太無奈了,很累。可是,還是會繼續走下去。我看完之後有一點“超然解脫”的感覺,至少對以前很多的執念放寬了。而且,個人認為,它很符合香港那個時期那一帶附近的文化。如果說看的是國語版的話,多少感到那是一種遺憾。首先,粵語有其獨特的語感特色,另外就是這部片子有很濃厚的地區文化氣息。感覺《無間道》真的很有那種香港地區及其附近的文化氣息,所以我說它是站在文化的高度,另外就是其對人生的精闢見解。當我第一眼看到劉建明和陳永仁坐在一起聽歌的時候,那副畫面就已經定格在我腦海裡了。置身於如此紛亂繁雜而又身不由己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地方安靜的享受一首歌。有一種隔世的感覺,彷彿他們是另一個世界的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逃脫,卻也是掙扎。 《無間道》有股佛的氣息,不過我聞到的更多的是“道”的氣息。 這個很難說,對於平民大眾來說,佛道不分家,甚至可以說是雜糅在一起了。 看著《無間道》很有感覺,卻也說不出來。 對佛的敬拜,不過是在為自己那份無奈找個地方寄託罷了。 如題主所說,我認為基本是那樣的了。不過,個人認為電影最高等級拼的是那個地區那個時代的文化,也就是文化上的比拼了。所以,我的評價是:《無間道》是那個時期的那個地區文化的巔峰之作。文化是會隨著時間而變化的,所以電影的巔峰之作其實是沒有的,只有最好之一。不同時期,能有不同的巔峰之作,只要其能結合時代,站在文化層面和人生的角度進行出色成功地表現,那麼基本就是巔峰之作了。但是,我還沒有看過其他的中國產電影拍到這樣的 (確也是孤陋寡聞) ,所以也就可以說是香港電影史的巔峰之作了。 僅代表個人觀點

  • 2 # 柚嶼1234

    總體而言,《無間道》三部曲是最近十年以來最有水準的警匪類系列電影。雖然整體水準有一定的落差,但是總體敘述出來的整個體系,迄今為止沒有能夠超出他的電影作品出現。

    然後分部解析,第一部是其中敘事佈局最為密集和完整的,整體敘事的節奏極其快速,觀眾完全是被劇情推著往前走,等到劇情落幕以後才有機會靜下心來回味整個過程裡的情感衝擊和起承轉合。而第二部介紹前因,夾雜了所處時期的歷史感,讓整個故事帶有了歷史質感和歷史轉折裡無能為力的無助感。第三部介紹後果,那種一如邪路無力歸返的心機耗盡,於事無補。

  • 3 # 娛樂BB姬

    無間道:黑白臥底突破道德觀

    《無間道》整部電影的橋段,雖然仍然不脫港產警匪片及臥底的格局,但它對各人物的造型,以及情節的佈局,的確比同類電影略勝一籌,尤其對黑白兩道界線的含糊,帶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質疑。

    劉德華飾演的劉健明,和梁朝偉所演的陳永仁這對黑白臥底,標誌著雙生兄弟般的同質與迥異。者同樣是臥底,則註定要不斷徘徊偽裝角色和真實角色之間。電影的整體推動力正是由兩者作為警察╱臥底,忠╱奸甚至牽連警司╱大佬幾種對立層面的鬥智角力。劉冷竣的外表及處變不驚的態度,使觀眾到最後還搞不清,他到底符不符合警匪模式中的白╱忠╱正的行為。電影中只有幾場表現他對自我身份的懷疑。一場是在回憶鏡頭中,劉眼看梁被警隊逐出警校時,畫外音道出:「我真想代替你!」但問題是劉想離開自己偽裝身份來回復黑社會身份?還是想離開黑社會,回覆自我(好人)呢?這裡充滿含糊的交代。

    劉健明孰正孰邪

    另一場是黃秋生飾演的黃警司被殺後,劉在看著他遺下的工作證照片時,眼神泛起一份遲疑。到底他是惋惜黃警司被黑社會迫死?還是理解到遲早有日他也會招來橫禍?又另一場是劉撫摸著自己的新警察身份工作證時,又出現一種迷惘。似乎影象告訴觀眾,他對當警察或臥底,產生很大的掙扎,似乎考慮他由奸變忠。這種心理轉變,一直導引觀眾對劉的行為有所期望。然而,當劉在槍殺琛哥(曾志偉飾)以及另一個同門臥底時,電影卻清晰地展示劉利用自己的社會身份(警察)來殺人滅口。可以說,電影誤導了觀眾以為劉掙扎於正邪的何去何從,其實他只想消滅偽裝身份的證據,他一直是貫徹他以利益作前提之「奸」的性格。甚至在最迫切的角色和自我抉擇關頭中,也完全由「機心」決定他的行為。

    相反,陳永仁的角色一開始充滿委曲,他做臥底並非自願,近十年的虛偽角色迫得他要看心理醫生來平衡自我。回覆警察身份等於做個忠╱正人,而他的本性亦和真正的角色吻合,變成正邪不分,只為工作,他的心理鬥爭只是繼不繼續偽裝,沒有偽裝和本我的含混。

    電影人物的對立和營造,說白了仍然是外在因素和自由意志的掙扎。梁被迫做臥底,表面是「奸」,內裡是「忠」。而劉表面是「忠」,內裡卻是亦正亦邪的變數。正如曾志偉對即將混入警隊的蠱惑仔說:「條路是你自己選的!」但誰可以選呢?

    從電影一開始,「選擇自己條路」幾乎是一種諷刺。劉被選混入警隊是一種無選擇的選擇,正如梁之被選做臥底一樣。梁、劉在表面上有做╱不做,偽裝╱不偽裝的行為選擇,但現實卻不容個體選擇。正如劉殺曾志偉之後說:「是你選的!」劉殺曾的必然選擇,正好是迫使劉在不能走回頭路時,在無可選擇情況下殺人滅口,這亦是曾志偉選擇做大佬,總有一天遭橫禍的必然選擇。

    無可選擇的角色處境

    似乎電影中的四個角色:劉健明、陳永仁、韓琛、黃警司,都是在實現角色活動中無可選擇。可以有選擇的人,可能只有劉德華,但觀眾亦可隱約理解到,劉選擇「奸」下去,也像是形勢迫成。

    如果說《無間道》是今年無論在卡士和製作,都極盡心思,並不為過。電影探討的偽裝╱真實,正╱邪的對反,可以媲美吳宇森的《奪面雙雄》(Face Off)(1997)。然而在偽裝和真實的複雜掙扎中,梁則較表面,反而劉的角色複雜得多。梁想「回覆」身份的願望,是一目瞭然的,反而劉所考慮的可能不是「回覆」自我與否,而是什麼才是最有利自身的身份。這顯出編劇在正╱邪對立的警匪片中,突破既定的道德框框。

    這部片透過劉、梁兩個人物並時的爾虞我詐的鬥智角力,加以精密計算的平衡剪接手法,以及各演員的精湛演技,的確使香港觀眾對港產片重拾信心。攝影師出身的劉偉強刻意選用昏藍的沉鬱角調,來烘托出黑白江湖全無出路的悲劇效果。其中曾志偉和黃秋生的演出認真出色,簡直如真人一樣。這證明港產的警匪電影並未玩完,問題是如何認真地拍出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相信日後的電影工作者會以此為鑑。

  • 4 # 碟碟不休的Kevin

    時光荏苒,在那些被遺忘的時光中,一不留神無間道已經成為回憶中的經典了。還記得2002年上映,這部石破天驚的電影轟動香江,一時間滿城盡帶無間道。華語世界甚至普及了一個新的常用詞“無間道”。

    這部電影放在當下的香港和香港人身上,讓人感到別樣的滋味。無間道系列電影誕生於香港迴歸五年後,九七對於大陸來說是領土迴歸,對於香港人來說呢?歷史再一次將幾百萬香港人推到了選邊站的境地,不認同迴歸的早已移民海外,認同迴歸的自然歡欣鼓舞,可是對於大多數在香港生香港長得港人來說,如同電影中的陳永仁和劉建明一樣陷入了對自己身份認同的迷惑。一夜之間,從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迴歸祖國,究竟是像臥底多年的陳永仁那樣終於找回自己的身份,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成為堂堂正正的華人?還是像打入舊體制內的劉建明那樣趁著這場風雲際會將自己不光彩的過去一筆勾銷,在新體制內重新做人?箇中滋味只有香港人自己知道。

    而回歸二十多年之後,香港和香港人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大陸對香港的那份寵愛已隨風而去,在新身份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陳永仁和劉建明們再一次對自己身份的認識有了動搖。只是,這一次他們面對的已經是一個與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的大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燴牛肉片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