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果樂寶貝
-
2 # 胖成一個胖子
我閨女現在五個月了,坐月子那會,家裡給我弄了一隻烏雞,是煮的湯,還叫我把肉也吃了,不知道是不是做的方法不對,有一股雞屎味,總之就是特別難吃,湯也不好喝我也不知道有啥營養,但是好多人跟我說吃這個有營養。
-
3 # 一時一城一生人
喝湯,燉的雞湯只能說對你自己有好處,下奶不下奶的還兩說著。我就是喝水喝的多了就奶多,不喝水奶就少。燉好湯以後記得把浮油撇掉。油量太大,有可能會引發堵奶。
-
4 # 我家小兒郎
阿膠紅棗烏雞湯:具有養肝、滋陰、補血養顏、益精明目的作用。尤其對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產婦、手術後恢復身體的人效果更佳。
如果不考慮哺乳問題的話,喝烏雞湯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吧
以前媽媽們都是喝母雞湯補虛,現在月嫂都是讓喝公雞湯,說是母雞回奶,公雞發奶。
如果孩子吃母乳,剛開始可以嘗試喝一點試試孩子反應,喝完奶裡脂肪含量增加,有些孩子會消化不良。
我家孩子就是因為我剖腹產前十天吃的比較清淡,然後家人為了給我補充營養,燉的排骨湯,奶太好,孩子吃奶後,一天拉了不下10次。
烏雞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賴氨酸、蛋氨酸和組氨酸,有相當高的滋補藥用價值,特別是富含極高滋補藥用價值的黑色素,有滋陰、補腎、養血、添精、益肝、退熱、補虛作用。能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和抗衰老。自古享有“藥雞”之稱。
烏雞是中國特有的藥用珍禽,有極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也是難得的滋補佳品,對產後虧虛、乳汁不足及氣血虧虛引起的身體虛弱、腰膝痠軟、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帶下等症,均有很好的療效。
烏雞的藥用效能,在於其體內的黑色物質含鐵、銅元素較高,對於病後、產後貧血者,具有補血、促進康復的作用。
用烏雞進補,既可單用,也可配以其他補品、藥物,製成菜餚、藥粥、藥膳。用烏雞一隻,加入黃芪、當歸、黨參、枸杞等中藥適量,燉服,分2~3次服完。適用於年老體弱、病後調理及產後虛虧、乳汁不足等虛損之症。所以坐月子可以吃,建議最好做湯吃。烏雞雖是補益佳品,但不能多食。
2哺乳期喝老母雞湯會回奶嗎
民間有產後喝老母雞湯的習慣,認為這既能給產婦補身子,又能催奶。實際上,分娩後產婦血液的雌激素濃度大大降低,這時催乳素就會發揮作用,促進乳汁分泌。而母雞體內含有一定的雌激素,產後如果過早、過多地喝母雞湯,血液中的雌激素會增多,使催乳素的作用減弱甚至消失,影響乳汁分泌。
產後不是不能吃母雞,產後一段時間,乳汁分泌比較正常而且充足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吃的。但就催乳來說,母雞湯不如公雞湯,公雞體內所含的雄激素有對抗雌激素的作用。公雞睪丸中含有少量雄激素,因此,產婦若吃一隻清燉的公雞,連同睪丸一起食用,會使乳汁增多。且公雞所含脂肪較母雞少,不易導致發胖,嬰兒也不會因為乳汁中脂肪含量多而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產後食公雞對母嬰均有益處。
3哺乳期真的能喝烏雞湯嗎
哺乳期是能喝雞湯的,月子裡還要以雞湯為主呢,要想奶水好的話,要做到以下幾點:
1、多喝溫開水,多喝湯。
2、讓寶寶多吸,促進乳腺發育。
3、保證睡眠。
4、心情要好,開心一些,不要煩悶,心情開朗對產奶是有很大影響的。
5、可以吃豆腐鯽魚湯、黃豆豬腳湯、墨魚燉母雞、米酒煮蛋這些下奶的食物;平時多按摩。
哺乳期可以喝湯的,但是不能生完孩子馬上喝,要有一個過程,慢慢的過渡到最後喝雞湯的,可能有些媽媽體質不符也會導致奶水不足的,建議喝雞湯的時候還是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儘量做到營養均衡,合理搭配!
其實哺乳期最需要主要的是均衡營養和避免服藥.哺乳期內一定要提醒不能亂服藥.有些藥物和食物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狀腺藥物,山楂等.遇到太太生病,最好在醫生的囑咐下服藥..在採取上述措施的基礎上,再結合催乳食物,效果會更明顯.如豬蹄,花生米等食物,對乳汁的分泌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均衡飲食,是哺乳媽媽的重要法則. 哺乳媽媽對水分的補充也應相當重視.由於媽媽常會感到口渴,可在餵奶時補充水分或是多喝鮮魚湯。雞湯,鮮奶及開水等湯汁飲品。水分補充適度即可,這樣乳汁的供給才會既充足又富營養。
女性在哺乳期是個非常特殊的時期,身體虛弱,容易發生宮寒。所以要特別注意保暖,禁止碰冷水,著涼。在此期間喝一些滋補的營養的湯是特別有效果的。所以,希望各位都能夠好好的對待這段特殊的日子。不注重休息以及滋補身體的話十分危險。
4燉烏雞湯的家常做法
做法一
主料
烏雞250g、北芪10g、紅棗3顆、桂圓3顆、枸杞子10g、姜3片。
步驟
1、烏雞洗淨去掉皮,砍成適量大小,加薑片放入涼水中,煮開後焯血水,再過涼水洗淨備用。
2、北芪洗淨剪成小片,紅棗洗淨去核,桂圓肉和枸杞子也一併洗淨備用,這一步很重要哦。
3、燉盅裡依次放入雞塊、紅棗、北芪、桂圓和枸杞子等材料,然後注滿開水。
4、燉盅上面蓋上了層保鮮膜,然後放在蒸鍋裡蒸/燉約一個半小時即可。
做法二
主料
烏雞1只、鹽、料酒、生薑1小塊、蔥2棵。
做法
1、雞洗淨,薑切片,蔥切斷兒。選擇烏雞一定要選那種不大不小的,這樣做出來的味道才好。
2、把烏雞放沸水中焯水,除去血水。
3、把焯過水的烏雞、料酒、蔥、生薑放入砂鍋內,用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燉2 小時,加入精鹽即可。
做法三
主料
烏雞1250克、紅棗5個、鹽1勺、胡椒粉1勺、花旗參片7克、枸杞15克、料酒1勺。
做法
1、烏雞切大塊,用清水泡上,反覆換水沖洗,一定要去除多餘的血水。
2、一定要用涼水(用熱水烏雞蛋白質驟然收縮,口感不好)下烏雞,進行焯水,水開後將烏雞撈出,一定要用溫水沖洗,進一步去除雜質。
3、砂鍋中加入溫熱水,下入烏雞,花旗參片,料酒(如果想喝湯色發白的那種全程大火,如果想喝清湯,小火慢煲湯,最長不要超過三個小時)。
4、中途放紅棗,快關火時候加枸杞,鹽,胡椒粉花旗參片7克枸杞15克盛出擺盤。
5、這個湯熬到烏雞的膠原蛋白都熬出來才有營養呢。
烹飪技巧
1、用清水泡上,反覆換水沖洗,一定要去除多餘的血水。
2、一定要用涼水進行焯水。
3、砂鍋中加入溫熱水,下入烏雞。
5烏雞湯的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烏雞內含豐富的黑色素,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18種氨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其中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均高於普通雞肉,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烏雞的血清總蛋白和球蛋白質含量均明顯高於普通雞。烏雞肉中含氨基酸高於普通雞,而且含鐵元素也比普通雞高很多,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品,被人們稱烏雞是“黑了心的寶貝”。
所以,烏雞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食用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鬆、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症等有明顯功效。《本草綱目》認為烏骨雞有補虛勞羸弱,制消渴,益產婦,治婦人崩中帶下及一些虛損諸病的功用。
烏雞湯的做法有很多種,搭配不同食材,其功效也不相同。在唐朝時,烏雞以及被使用到治療婦科病方面。而醫學名著《本草綱目》也有記載泰和烏雞是女性婦科病的滋補和滋養品。平時食用烏雞,可以滋補肝腎、補血、活血、益氣、止崩治帶等。對於女性常見的月經不調、更年期不適、帶下赤白、腰痠背痛、血虛等,都具有良好的治療和預防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