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祥如意來來來

    謝謝邀請!有人說:格律是泥潭是戴著腳鐐跳舞是沒有靈魂的文字。我認為這是不懂格律不知平仄不曉韻味的膚淺之詞!詩詞對聯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了語音的優美旋律,總結出一套上乘的格律規範,使之讀起來特別好聽好記!大家都知道快板書說的好聽好記,那就是其押韻押的好!還有歌曲聽的優美動人,每首歌都有一個貫穿始終的韻字,就是聽好聽好記。在對聯或詩詞中,有格律的意境好的是最好的!是人們追求的目標。但不懂格律不用格律的也有很好作品,寫格律詩詞對聯的應以格律為榮!不寫格律的要以自由為樂!我的建議是寫格律的和寫自由體的都不要互相攻擊對方,一定要尊重對方的選擇,各自將自己的作品推到更高的境界!去致力自己的創作吧!

  • 2 # 形意無名

    現在發現一個更奇怪的現象,凡是在攻擊格律的,凡是對格律恨之入骨的,都是不懂格律的,從來沒有了解過格律的那些人,反而我身邊的一些人,從來不會去攻擊格律,因為他們明白什麼是格律,為什麼使用格律,格律在詩中究竟表現的是什麼,所以他們都把格律當成一種寫詩所必要的手法,而不是一些不懂裝懂的人認為的那樣。

    至於“靈魂”,一個根本不懂格律,不瞭解格律的人,懂什麼靈魂?他們的靈魂,只是自以為是的妄大至尊罷了,不懂得欣賞,不懂得格律的表現力,卻喜歡攻擊格律的那些人,只能說粗鄙不堪,不屑於其爭論。

  • 3 # 南村群童701

    說格律戴鐐銬跳舞比較形像,就是極大的增加詩作的難度;說格律也差不多等於是說唐詩,唐詩5萬首,格律詩約佔75%,精品無數。所謂精品就是有形式有內容,形神兼備的上佳作品。怎麼就沒靈魂了?靈魂充盈得很。以56字的七律論,往往勝幾千上萬字的表達效果。這在中國文學史上已是定論。“李杜文章在,光焰萬古存”,韓愈就在當朝對詆譭李杜的人給予了無情鞭撻。文學史證明以李杜為代表的唐格律詩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明星之一。至於今人,沒那個必要,也沒那個水平再去“鐐銬上跳舞”了。

  • 4 # 宛雲018

    我覺得詩詞對聯之類的文化作品,應該尊重格律韻律,才會有韻有味,抑揚頓挫,朗朗上口。不然,隨便發幾個字幾句話,稱作詩詞,沒有韻味,不行吧。

  • 5 # 酌詞習格律
    意境主旨與平仄格律不是冤家

    意境主旨與平仄格律的完美統一,才是格律詩的最高藝術境界。二者相輔相成,不是冤家,不可人為割裂,厚此薄彼!

    平仄是“泥潭”、“鐐銬”、“沒有靈魂”之說,實質是否定格律詩的客觀標準,片面誇大所謂的“靈魂”,人為割裂格律詩平仄與意境的有機統一,否定平仄“替對粘韻”基本規則,混淆格律詩與古體詩的體裁分類,為失替、失對、失粘、出韻之作鳴鑼開道,大開綠燈,為張冠李戴尋找藉口!要不,詩聖的《登高》,詩仙的《早發白帝城》、《望天門山》、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格律詩,都嚴格遵守平仄的“替對粘韻”,難道會是“沒有靈魂的文字”嗎?即使普通人嚴格遵守平仄押韻規則,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總比如今那些不學無術,張冠李戴,無病呻吟的人強吧!一旦離開真情實感主旨,“不拘平仄”,堆砌景語再多,詞藻再華麗,“意境”再“優美”,也只能是無病呻吟,譁眾取寵,不是格律詩!

    快速推知格律詩正格繞不開平仄

    下面,以古格律詩經典名作來佐證平仄的必要性!

    《望天門山》·李白(唐)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古人詩作是依據“欽定”古韻平仄押韻標準創作的,應該以古韻為標準來檢驗。

    依據第一句第二字“門”是平聲字,才能知道此詩是“平起”。

    依據第一句末字“開”是平聲字,才能知道首句“押韻”。

    依據“平仄竿”截句法,才能快速推知首句正格平仄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再依據括號內擷取的七言正格平仄,以及上下句雙數位置平仄相反的規則,才能快速推知上下句正格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①

    仄仄平平仄仄平②

    然後依據第三句與第二句雙數位置平仄相同的規則,才能快速推知第三句正格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②

    再依據上下句雙數位置平仄相反的規則,才能快速推知第四句正格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④

    七絕·平起(首句押韻)

    平①

    平②

    平④

    上下句,稱為“聯”,因此上句又叫“出句”;下句又叫“對句”。

    句末為平,詩界稱為“韻句”;句末為仄,詩界稱為“非韻句”。

    格律詩韻句末字必須是同韻部平聲字,同一首詩中,一韻到底,不可換韻,簡稱“”。否則出韻!

    網路熱衷以訛傳訛的“借韻”、“鄰韻通押”、“孤雁出群”、“孤雁入群”,因韻字不在同一韻部,其實質是偷樑換柱的變相換韻,不能順利透過詩詞網站格律工具檢驗!

    平仄“替對粘韻”,缺一不可,是格律詩體裁形式賴以存在的基本規則,是鑑別格律詩與古體詩的客觀標準,不受主觀左右!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如市場上的統一度量衡,否則一切都亂套了!

    格律詩變格繞不開平仄

    平①

    此句式中,第五字仄變平,簡稱“三平尾”,詩界不認可!

    平②

    此句式中,第三字平變仄,導致兩仄夾一平,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定義為“孤平”,是詩界公認的格律硬傷!

    此句式中,第五字平變仄,導致句末三字連仄,格律詩不支援這樣的變格!

    平④

    此句式中,第五字仄變平,導致句末三字連平,是詩界詩病之一!

    綜上具體分析可知:一三五慎變,二四六忌變。“前寬後嚴,仄寬平嚴”,是平仄變格原則。變格後不能出現七言“中孤平”、“後孤平”和五言“前孤平”、“後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等格律詩病!例如正格③以“三拗五救”的變格後,不能順利透過詩詞網站平仄工具檢驗!試以“三拗五救”之說將“碧水東流至此回”變格,以平水韻檢驗結果截圖佐證如下。

    再將“兩岸青山相對出”第五字平變仄,導致“三仄尾”,以平水韻平仄標準檢驗佐證如下。

    本文理論依據與結論

    馬蹄韻“兩平兩仄交替”,是的格律詩用字組句基本原理。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平仄竿”截句法,是平仄正格的依據。平仄“替對粘韻”,是格律詩體裁賴以存在的基本規則,是鑑別格律詩與古體詩的客觀標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否則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切都亂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hone se2有訊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