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人豐妹子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由來 :

    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孃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這與方國珍佔據溫、臺、明三州時,為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

    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中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至於中秋節食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則是在明代。

    明代文學家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寫道:“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

    明代史學家沈榜在《宛署雜記》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餅盛況時寫道“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餅中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書中還介紹了當時的製作工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北京皇宮中供月使用的月餅“從下至上直徑尺餘,重有兩斤。”後來隨著歷代的演變,月餅的品種及花樣越來越豐富,製作工藝更新,風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古老而又非常有意義的傳統。

    我老家江西上饒,小時候過中秋節,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坐在院子裡吃柚子和月餅,一起賞月~

  • 2 # 鄉下小農女

    老家陝西中秋習俗

    我的家鄉在陝西咸陽,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了,家裡人應該也是忙活著準備月餅、各種拜神需要的香火和鮮果,傳統意義上的陝西省是這樣過中秋節的......

    拜月,也叫做“圓月”。中秋節當天晚上,人們按傳統的風俗習慣,在庭前、院落設立香案,擺上當季的瓜果,如西瓜、甜瓜、棗、梨、蘋果、石榴、葡萄、山楂、板栗等,還擺上節日的特製食品——月餅,以及毛豆等熟食品。面對明月,全家人一起焚香禮拜,這就是相傳已久的拜月活動。

    中秋拜月,寄託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與嚮往,也寄託著人們對遠在他鄉的親人的祝福和思念。所以在外工作的人員,要儘可能回家參加圓月活動。如果路途遙遠,不能回家,家裡人會給留下一份“團圓餅”或月餅,作為節日的禮品送給他。

    拜完月後,全家人等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瓜果、月餅,一邊談敘天倫之樂事。老人給小孩講常娥奔月的故事,大人們則話豐收團圓,直至月上中天。祭月完畢,老年人才將餅切塊分給每個人。

    城裡人沒有祭月的習俗,但有八月十五送月餅的習慣。兒女給父母送去月餅,晚上聚在一起,邊吃邊賞月。

    送柿子 寓意事事如意 關中地區盛產柿子。中秋節前,正是柿子成熟的季節,房前屋後,到處掛滿了火紅的柿子。此時的柿子口感最好、營養價值最高。因此,在周至縣等一些地區的村莊形成了中秋節送柿子的習俗。中秋節這天一大早,母親要將柿子、月餅等食品送到新出嫁的女兒家裡,寓意女兒組建的新家“闔家團圓”、“紅紅火火”、“事事如意”。

    吃西瓜 中秋佳節,陝西人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它作為解暑良品,性寒涼,糖多,能清熱瀉火,具有寬中下氣、利尿、治血痢、解酒毒的功效。 在中秋月圓之時,一邊乘涼賞月,一邊吃著解暑的西瓜,涼意宜人,更增一家團聚的天倫之樂。而且,吃月餅之餘吃上塊西瓜,清熱解膩。久而久之,吃西瓜成為了陝西人過中秋的習慣,所以當今陝西人中秋都會吃西瓜。而西瓜切成蓮花狀,只是為了配合中秋的節日氣氛,增加喜慶吉祥。 如今,這些複雜的中秋習俗被快節奏的城市生活湮滅了,人們不再親手製作糖坨坨,送柿子的人也在減少,祭月賞月的儀式也在簡化,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親朋好友的思念依然濃烈。

    惠州中秋習俗惠州——舞火狗 佛山有舞火龍,而惠州龍門藍田瑤族鄉則有在中秋節舉行“舞火狗”的習俗,據說已有三百年曆史了。相傳瑤族峒主年幼喪母,他的父親是用狗奶將他喂大的。所以每逢農曆八月十五,村寨會舉行舞火狗活動來感謝狗的養育之恩。

    居住在惠州的客家人中秋掃墓祭祖活動,是與粵東一帶的客家傳統習俗有關。惠州市民俗文化研究學者林慧文表示,惠州地區居民的祭拜有春秋兩祭之分:老惠州人多是選擇從農曆二月初二到四月初八這段時間祭拜先人(春祭),居住在惠州的一些客家人則選擇在重陽節、中秋節祭拜先人(秋祭)。

    根據相關的史說,明代晚期已經有少量的客家人遷徙到惠州。大批的客家人遷徙到惠州定居是在清代初期,客家人來惠州定居約有380年~400年左右。重視秋祭的地域主要是惠州靠近東部的客家人居住地區,如惠東平山、惠陽淡水等地。秋祭一般分兩個時段,分別是中秋節和重陽節。惠陽淡水片區以中秋為祭拜時間中心,惠東片區以重陽為祭拜時間中心。時間雖有差異,但兩者在概念含義上基本相同,都屬秋祭。

    相比惠州的客家人在中秋節的祭祖活動,惠州民間過中秋節重要的風俗是閤家團圓,拜月賞月、吃月餅。惠州民間拜月活動,除了擺上月餅外,還要擺上板栗、菱角、橄欖、紅柿、芋頭、柚子等食物。據70多歲的惠州老居民說,到了中秋節當天,家裡都要殺雞宰鴨,做上一桌好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後,就在天台上擺上一張桌子,桌上放有月餅、柚子、花生、菱角、蘋果、橄欖、芋仔等食品,燒上3炷香,擺上幾杯清茶拜月光。一家人就邊賞月邊吃東西。”拜月的食品有特別的寓意:橄欖的寓意是“欖(抱)子欖(抱)孫”;芋仔則寓意“芋頭生下的兒子”,吃了會子孫興旺。老人說,以前有些人家買不起月餅,就買一種用白糖糯米粉製成的白餅(也就是最初的月光餅之說)來應節。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已經很少人用月光餅來拜月了。

    孩子中秋提著燈籠到各家串門

    惠州民間歷來有中秋玩燈籠的傳統。有些店鋪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塑膠燈籠:有傳統燈籠造型的,有卡通人物和動物造型的,還有一些紙質燈籠。店鋪老闆娘告訴記者,玩燈籠的多是孩子,卡通人物造型的燈籠銷路最好。在惠州老居民的心目中,中秋節是燈節。從前,在中秋節前,一般人家就著手準備製作燈籠了,原料為彩紙、竹子等。先用竹子製作成各種形狀燈籠形狀,然後在外表上糊上彩紙,這樣中秋燈籠就做成了。中秋之夜,月亮初起,一般人家就不點燈了,直接將燈籠點亮,掛在牆壁上。也有孩子們提著燈籠到處跑,到各家串門。夜晚在市區各處,街道上隨處可見燈籠。

    據說,惠州的中秋玩燈,可能與明清以來廣東一些地方流傳的“豎中秋”有關。“豎中秋”又叫“樹中秋”,就是在中秋時節,廣東一些地方的居民將一條竹子豎在門外,然後吊上幾盞小燈籠,或用彩紙、竹子製成各種鳥、蟲、魚、瓜果串吊起來,這就是“豎中秋”了。惠州的中秋玩燈,可能就是“豎中秋”的一種延續和變種。

    放孔明燈 放孔明燈原來也是惠州民間傳統的中秋活動之一,後來考慮到孔明燈可能存在掉下來引起火災的隱患,這個風俗才慢慢淡化了,現在江邊不少地方還是可以放孔明燈的,記得以前的孔明燈都是自己親手做的,現在市場上隨手就能買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川普會發生政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