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新縣誌

    雲南壩美村 | 中國最後的世外桃源,隱世700年,如今暫停對外開放

    - 現實中的桃花源 -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

    一頭聯絡著外界

    一頭聯絡著桃花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一首詩道出了詩人的追求,也引發了無數完美主義者的嚮往,他們奔走於世間,苦苦追尋,也只是想要尋找這樣一塊人間樂土。

    不曾想,這樣的樂土真的存在。

    //////////

    『桃花源記』

    在雲南文山州廣南縣北部八達鄉和阿科鄉交界處,四面環山之中,有一個16年前才被人發現的村莊,叫壩美村。

    “壩美”,壯語是“森林中的洞口”的意思,這裡發生的一切都與這個名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by 聽遊

    到過的人都說,這裡,像極了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裡的桃花源,除了時代不一樣,其他完全是從文字中搬出來一般,來到這裡彷彿置身於桃花源中。

    by 個人圖書館 新虞舜客

    的確,這裡和詩句中的桃花源一樣,封閉且四面環山,村子的前後有兩個天然的溶洞,村民們也僅以這個溶洞與外界保持聯絡。

    by 普洱微生活網

    乘坐豬槽船進入幽暗的水洞,船上微弱的燈光折射出洞中昏暗的景象,迎面吹來清冷的涼風,耳邊滴答滴答的水聲,經過十幾分鍾後,當看到亮光,便知道傳說中村到了。

    村子裡,婦女們在河邊洗衣聊天,漢子們則在撒網捕魚,孩童們奔跑在田野間打鬧,阿婆們坐在自己門前納著鞋底,或看看來來往往的村裡人,臉上不時露出微笑,這便是壩美村民們的日常縮影

    by cjfsy

    在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時,也在感嘆這裡竟然與詩中出奇地相似,時至今日,已經過了七八百年,仍然有著600多戶人家,他們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事,卻也怡然自樂。

    by 愛泡網

    原始耕作,自給自足,時間在他們身上彷彿已經凝固,而生活的細節無不體現著他們的自然淳樸。

    三百多年前的耕作方式一直延續到現在,木犁木耙耕地、水車灌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by 雲遊網

    自家人手砌的杆欄式房屋顯示著歷史的風貌,早已成為這個村子展示人前的活化石。

    by 雲遊網

    製衣是一個十分繁瑣的過程,心靈手巧的壩美人從開始的種棉花、紡線、織布、漂染、製衣、鑲花等到最後完工,全是自己動手。

    by 網路

    “五花米飯”和“岜夯雞”是壩美人最引以驕傲的食物,走進村子,少問世事,熱情好客的他們皆會以此來熱情款待。

    by 網路

    這裡,民風古樸,簡單純粹。

    “馱娘江”流經這個村子,不僅養育著600多戶人口,還有著特有的風俗。

    裸浴便是這條河流衍生出的風俗之一,且相傳已久,島中小島將這條河流一分為二,一邊是“男河”,一邊是“女河”。

    每當夏季,勞作了一天的男女老幼分別來到男河和女河,洗去一天的疲倦,男女皆一絲不掛,卻又不越雷池一步。

    傳承到現在,也依然保持著這種風俗,只是多數人會選擇在傍晚或者黑夜裸浴,白天放眼望去,只有小孩在水中嬉戲。

    by 個人圖書館 新虞舜客

    其實,馱娘江的由來還有個感動人的傳說。

    古時,這一帶經常有戰亂,一對母子為了躲避戰亂逃到了這條河邊,前面有湍急的河流,後面有追兵。母親想叫兒子丟下她自己去逃命,可是兒子不肯,於是兒子就用籮筐一邊裝著母親,一邊裝著雜物載著母親過河。

    走到一半,一位美麗的姑娘划著船過來將他們帶到了壩美村這個世外桃源,於是這條河就有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馱娘江。

    by 駝妞

    他們,壯族文化遠古的符號

    這個在歷史長河中保留下來的村莊,除去歷史歲月的變遷,仍然保留著濃厚的民族歷史文化。

    by 個人圖書館 新虞舜客

    相傳,在南宋時期,朝廷派兵攻打壯族土司儂智高,他的殘餘部隊逃到一個溶洞口,發現裡面別有洞天,於是決定在那裡生產生活,繁衍生息。

    正是因為這樣,村子裡的人大多為壯族,他們是在這個地方生活的第一批人。

    有人說,情歌最能表達心中思緒,那麼,對於壩美人來說,情歌是他們的名片。尤其是對壩美女子來說,如果不會唱歌,那是嫁不出去的。

    by 普洱微生活網

    每年的對歌時節,村子裡就會想起宛轉悠揚的歌聲,“么妹調”、“迎客調”、“敬酒調”這些耳熟能詳的山歌,卻也在這裡傳承下來。

    據說,村子裡的村長就是用老一輩的人教的調子,將村裡的一位美女對到了自己的家中。

    by 雲遊網

    壩美用它獨特的風光勾勒出一幅人人嚮往的桃源,而壩美人用他們自己的生活節奏勾勒出一處人人嚮往的夢境。

    //////////

    故知足之足,常足

    村子裡就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只要有鹽巴吃,壩美人可以拒絕與一切外界交往”。故知足之足,常足,是每個壩美人與生俱來的品格。

    正是這樣的品格造就了他們樂於農耕,少問世事的生活現狀,因此他們避世多年未被發現。

    by 雲遊網

    當這個世外桃源的訊息傳出之後,“壩美”儼然成為一個網紅熱詞,不少人想要來看一看這個傳說中的“桃花源”和東晉詞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否一樣。

    由此,這塊世外之地也被冠以“最後的世外桃源”的稱號。

    它的存在,使設想成為了現實,也使這些追求完美主義者的想法付諸實踐成為了可能。

    by 愛泡網

    這裡因為地形的原因,加上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從古至今,鮮為人知。

    直到2005年,村裡才用上電燈和自來水,這也預示著他們的生活在慢慢發生改變。

    曾有人問,大山隔絕了這裡,但並不是出不去,為什麼不選擇離開?

    by 個人圖書館 新虞舜客

    他們選擇避世不出,因為流水的侵蝕作用讓這裡形成了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成這裡地形陡峭、交通不便。

    也正是這樣的地理劣勢激發了壩美人的智慧,因地制宜,在這塊土地上解決了一切生活所需,再出去也就沒有什麼必要了。

    亦或是華人土生土長的故土思想吧。

    //////////

    現在,暫停對外開放

    不過,就算世間有這樣一塊樂土,在被大眾熟知之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無奈的不能儲存原始的生活方式,這裡早就成為一片景區。

    by 個人圖書館 新虞舜客

    當壯族漢子們還在田間默默耕種,重複著每天的生活時,他們卻不知道,這塊生活了幾百年的土地竟然爆紅,同時寧靜的生活也被打破。

    聽著外人對這裡的讚美,在自家門前拍照,向外人述說著這裡的故事,他們被動的排斥著但又接受著生活的變樣。

    by 愛泡網

    當旅遊區開始存在,那麼,旅遊區的周邊一定會有配套的旅遊設施存在。顯然,這個與世隔絕幾百年的村子成為景區之後,就像受驚的小鳥,完全不知道怎麼做。

    弊端暴露出來,產品品質粗放,遊客服務需求與景區服務矛盾日益凸顯。

    2018年12月29日,雲南省廣南縣世外桃源壩美景區提質改造新聞釋出會對外宣佈: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暫停對外開放。

    不過我們仍在期待,在暫停對外開放進行景區標準化建設之後,這裡仍然是人們嚮往的淨土。

    -END-

    文 編輯 丨小縣令

    參考:

    和訊商旅:《壩美村,雲南的桃花源記》等

  • 2 # 淡淡青蓮

    我相信有桃花源這處美如仙境的地方,其實它就在你心深處。只要你有一顆愛人愛生活的心,走到哪裡都是桃花源,水雲間。

  • 3 # 羽兮雜談

    現實生活中或許沒有想像的那片桃花源,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每個人喜歡的地方,嚮往的地方都是桃花源,最美的桃花源永遠在想像中,永遠在心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為什麼會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