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三國逐夢

    巴蜀之地,是指如今的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大致範圍包括川、渝及陝南、鄂西部分地區。

    先秦時期,此地有巴、蜀二國,戰國時期,秦國滅巴、蜀,在此地置巴、蜀、漢中三郡,楚漢爭雄,劉邦從漢中殺出,建立大漢,西漢時期,巴蜀之地歸益州刺史部管轄,東漢末年,劉焉劉璋父子割據益州,後劉備奪取益州,以此為基礎建立以巴蜀之地為核心的第一個割據政權,史稱蜀漢。五胡亂華期間,中國再次進入大分裂時期,氐人李雄攻下成都,建立成漢王朝;五代十國時期,巴蜀地區先後建立前蜀、後蜀;明末清初,張獻忠在此建立大西政權。

    自劉邦後,巴蜀地區陸續出現五次割據政權,但無一例外,都只能偏安一隅,最終為其他政權統一。

    那麼,為什麼巴蜀之地為何不具備統一天下的條件呢?

    原因大約有以下幾點。

    一、人口不足。自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以來,巴蜀地區就成為土地肥沃的天府之國,但畢竟地處西南一隅,而中國傳統的經濟、政治中心在黃河流域,相比中原地區,益州的人太少。封建時代,人口就是實力的象徵,巴蜀地區人口不足,換句話說就是生產力不發達,自然無法統一天下。

    二、交通不便。唐代詩仙李白曾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交通不便,自然不利於大軍出行,諸葛亮率軍北伐,還要先費力修建運輸補給的棧道。交通嚴重增加了巴蜀政權擴張的難度。

    三、地形封閉。巴蜀之地位於四川盆地,地形封閉,一旦建立起政權,就能形成獨立王國,外部威脅不大,往往導致君主不思進取,沒有統一天下的志向。

    所以,巴蜀之地可作為後方基地,源源不斷提供給養,作為獨立政權很難長期存活下來。由此可見,劉邦當年以漢中為基地出川統一天下是多麼不易,也更顯劉邦的成就。

    僅代表個人觀點。

  • 2 # 南瓜粥鋪

    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看公元前186年發生了什麼?這年是漢惠帝在位,呂后當政,史稱高後二年。這年的正月二十七日今甘肅武都發生了6-7級地震,震中位於武都的兩河口地區,地震引發山崩並改變了河道走向,同時阻斷了武都古道。 這次地震導致阻斷武都古道,才有後世的詩仙太白先生感嘆:蜀道難,難如上青天。於是乎,後世的蜀地統治者再也沒有機會如漢高祖出川那麼容易了,從這年以後,蜀地只能偏安一隅,再也沒有爭霸天下的機會。

    其次,氣候變化也是導致蜀地沒有機會爭霸天下的原因之一。到西漢後期中國的氣候變冷,原來蜀地還有兩季稻,到東漢時已經沒有了。特別是三國時期溫度幾乎是古代最冷的時候之一,蜀地的糧食產量大大低於從前。加上蜀地的武都古道被阻斷,諸葛亮的運糧成本高居不下,仗打到一定程度他總是缺糧,最終導致他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理想。後期的歷史上雖然也有幾次高溫期蜀地有高產糧,但都是王朝大一統時期。故而自漢高祖劉邦之後的混亂時代蜀地只能偏安一隅,無力爭霸天下。

  • 3 # 歷史百川

    李白曾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巴蜀之地我們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四川盆地及其附近的區域。

    看看巴蜀的地域位置,北面大巴山,東面巫山,南有大涼山,西面是雪山高原。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區。通往中原地帶的路只有東邊和北方。

    東部雖然也可以進出巴蜀之地,但長江流經四川東部形成了一系列峽谷,江底硬巖橫梗,水流湍急。單人進出就已經很難了,更別提大部隊從這條路走了。

    所以,想要通往中原只有透過北部進軍漢中地區,奪取關中,然後再取中原。但是,古代的棧道就是在懸崖峭壁上鋪成的木板路,危險至極。

    巴蜀本是水患嚴重的地區,戰國時期,李冰父子修築了都江堰,把這裡變成了一個天府之國。所以,把這裡當作一個後方補給區倒還可以,如果想攻打這裡或者從這裡進軍,因為糧草的運輸問題,就變得十分艱難。後人之所以說劉邦厲害,就是因為劉邦在這裡進軍漢中攻楚的,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 4 # 自在的飛鴻

    中國歷史上蜀地只能偏安一隅,究其原因乃天時地利人和也。

    歷史上從秦漢到明清在蜀地割據一方的政權有十個。西漢高祖劉邦,西漢末公孫述,東漢末年劉焉、劉章和蜀漢劉備,西晉李雄,東晉末的譙縱,以及前蜀王健,後蜀孟知祥,元末明玉珍的大夏,最後是明末張獻忠的大西。

    其中只有劉邦奪取了天下,其餘的都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後人都不能複製劉邦的成功?當然與天時有很大的關係。秦末群雄並起,其中尤以項羽為翹首,實際上項羽是抗秦的主力,只不過他剛愎自用,濫殺無辜,目光短淺,失去了民心。而劉邦恰恰相反,民心所向。當世之時,秦亡後天下大亂,分久必合,天下必將一統,劉邦順理成章成了這個候選人。

    其次地利。當時劉邦分封漢王,管轄巴蜀及漢中。這是項羽戰略上失誤,怎能把漢中給劉邦呢?這可是戰略要地!佔據此地,又有巴蜀做為後盾,劉邦進可攻退可守,乃至於有了後來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就是地利。這是後世巴蜀的統治者們都不具備的條件。再看看悲催的諸葛亮和姜維就不難發現,之所以六出祁山九進中原而功敗垂成,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漢中這個戰略要地。當然也與諸葛亮過於保守,不敢採用魏延子午谷奇謀也有一定關係。

    最後是人和。那就更明顯了,劉邦謙虛包容愛惜人才。重用張良,蕭何,還有那位鑽過流氓褲襠的韓信。相反項羽卻心高氣傲,剛愎自用,眾叛親離。手下人才紛紛跳槽到劉氏集團,連亞父范增都被排擠得提前退休了。更不說老百姓了,特別是三秦的百姓,因項羽屠俘,早就對項羽這個劊子手恨之入骨。所以天時地利人和促成了劉邦的成功。

    而其餘九個政權中,本來劉備最有機會,坐擁益州荊州漢中,手下人才濟濟,民心所向。可惜用人不當大意失荊州,後來又失去了漢中。為報私仇和兄弟夥東吳火併,結果被魏吳聯手一頓胖揍,從此元氣大傷。加上人才匱乏,五虎上將之後再無名將,只能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當時的運勢也在魏,魏統一了中國的北方,佔據了東漢十三州中的九個(司州,豫州 ,兗州 ,徐州,青州,涼州,幷州,冀州,幽州以及半個荊州)。實力是三國中的巨無霸,只要自己不作死,滅掉蜀吳只是時間問題。所以無論個人如何努力也不能阻擋歷史的車輪。

    至於其他諸如劉章、李雄、王健、孟知祥、譙縱之輩均才大志疏,當然可能才也不夠大。也許成都自古就是一個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吧,這些哥們來了以後只想呆在安逸窩裡打打麻將燙燙火鍋泡泡妞寫寫詩詞,要想他們統一全國也是為難了。

    另外一個典型人物張獻忠。據《明史》、《蜀難紀實》、《蜀碧》記載,張為人兇殘暴戾,殺人成性,曾經屠殺川人。試想這樣一個屠夫,能指望大家追隨他一統天下?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大家指正。

  • 5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歷史上,巴蜀地區和漢中、關中地區為歷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巴蜀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物阜民豐,自成天地。那巴蜀之地為何不能像中原之地圖取天下而只能偏安一隅?。

    1.地理位置。春秋戰國時期,有巴國和蜀國兩個諸侯國,故稱巴蜀之地。巴蜀的地理位置是指四川盤地及其附近地區,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包括現今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及陝南、鄂西等地。

    2.交通條件。唐代詩仙李白有詩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也有諺語云“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來表示蜀道的艱難險阻。

    3.巴蜀天然的地形,尤其是在古代交通閉塞,自成一家,極容易形成地方割據政權,而且易守難攻。但同樣因為地理和交通因素,不論是巴蜀本地勢力想外出爭奪天下還是外來勢力想吐並巴蜀,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正所謂“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巴蜀之地佔據的天然的地理優勢,在歷代王朝更替的過程中,給割據政權提供了很大優勢條件。例如歷史上巴蜀之地的割據政權有三國時期的蜀漢、東晉南北朝時期的成漢、前蜀、後蜀等政權,還有元末的大夏以及明末清初的大西政權。

    5.總的來說,巴蜀之地的地形特點和交通封閉,既時優點,也是缺點,別人難以進入,他人也難以出去,這注定了巴蜀只能偏安一隅而不能圖取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二胡演奏的流行歌曲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