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州禪武

    武術是中華文化理論為基礎,以格鬥套路功法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體育專案。

    學習武術首先是對身體的鍛鍊,武術的動作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包括肢體各個空間的定位,倒立,俯臥撐,仰臥起坐,打各種複雜的套路,套路,往往是非常矛盾的,有動態,有靜態,有高的,有低的,前進的,當你的神經和肌肉都能夠精確控制到位的時候,你的身體就非常健康。

    其次,中國武術有很多的文化,為什麼西方人就叫直拳,華人稱仙人指路,西方人就叫拳擊格鬥,更快更高更強,而華人練太極拳更慢更柔,當你理解這些文化之說,心理也許會更加平靜。

  • 2 # 問勁閣黃裳

    1.體育運動的健身原理

    大家都知道,人的身體有骨骼、肌肉、經絡、血管組成。人體各部分機能的能量來源,都靠氣血輸送。而氣血輸送的動力就來源於心臟,心臟的跳動催動氣血流向身體各部分,完成迴圈。血管就是氣血流動的通道,血管分大小,在身體最末端,分佈的是毛細血管。血管就跟池塘水渠一樣,主管道暢通無阻,但是在水渠未端,在池塘邊緣,往往動力不足,流動性很差,一些垃圾往往會堆積到這裡,造成堵塞。許多人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就是這個原因。

    而體育運動,透過肢體活動,增加肺部活動和心跳。這樣心跳的加快,可以增加體內氣血流動的動力,所以讓氣血可以順暢的流動到身體各個毛細血管的末端,加速迴圈。這樣,原本積蓄在人體內的“垃圾”就不會停留,自然排出體外。這樣就達到了健身的效果。但是,體育運動這種增加心臟動力的鍛鍊方法,對心臟也是一種消耗,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太完美。

    傳統武術就不一樣了。

    2.武術怎麼達到強身長壽的效果

    如果可以讓你的生命延長一年,你願意花多少錢?與其亡羊補牢或者垂死掙扎,不如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從現在開始抽出時間認真鍛鍊,等有一天身體垮了,也許就晚了。現如今總是聽到身邊很多人身患癌症不幸離世的訊息,特別感嘆。這也是我寫這些文字的原因。我想給大家推薦一種對身體特別好的健身法門,畢竟,身體沒了,所有的東西都沒有了意義。

    傳統武術和體育運動一樣,都有很好的健身效果。二者有什麼區別呢?跑步,體操,舞蹈,打球都屬於體育運動。不懂內勁的武術套路,其實也只是體育運動而已。武術的核心就是內勁的培養和運用。 傳統武術的修煉,都是透過平心靜氣,放鬆肌肉,減少氣血執行中的阻力,從而達到氣血在身體內的迴圈。這樣,在不增加心臟負荷的情況下,就達到了跟體育運動同樣的鍛鍊效果,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體育運動和武術訓練,一個用“心臟加壓”的方法健身,一個是“減少氣血執行阻力”的方法健身。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很多人手腳經常冰涼,這就是氣血執行在手腳末端的時候動力不足迴圈不暢所致。打會兒球以後,就發現,手腳發熱乃至發汗,但是心臟負荷加重,氣喘不止。這就是“心臟加壓”的作用。而打太極拳或者站樁,手腳也會發熱,甚至發汗,卻不會喘氣和心跳超負荷。這就是武術“較少氣血執行阻力”的作用。

    武術透過增強自身元氣培養,可以增強自身免疫力,透過扶正達到祛邪的目的。武術的體系中,含有中醫的思想,過去有醫武不分家之說。所以武術的強身健體,正是透過武術訓練,適當的對內臟進行鍛鍊,在不增加各器官負擔的情況下,增強各器官功能,增強自身元氣,增強自身免疫力,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武術透過返後天補先天的途徑,實現改善、改變人精神面貌的作用。前面的文字裡有敘述,關於人體的衰落和老化,稍微提及了一點武術反補先天元精的東西。內家武術和道家修煉都是一樣,透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來達到後天反補先天的效果。所謂“煉精化氣”,指的就是把從食物中提煉出來藏在腎臟裡的後天之精,煉化成氣,然後引導氣遵循人體經絡行走,滋養身體;然後透過修煉,把氣再化為”神“,補養人的”神“。我們通常所說一個人的精神不好,雖然他身體不累,不需要休息,但是精神菱魔不振,這就是“神”虧損過度、不足的表現,透過武術鍛鍊,可以讓人神采奕奕。最後也是最難的階段就是煉神還虛,因為這個階段才是後天彌補先天元精的階段。因為本人武學造詣淺薄,其中具體道理還未有深層體會。

    3.樁功是最好的健身方法,沒有之一

    武術是透過減低人體氣血執行的阻力,而達到身體強健的目的,那麼武術是怎麼降低人體氣血執行阻力的呢?我們都知道,人是直立行走的,我們也知道人體也是有重力的。那麼人體頭部的重力就由脖子來承擔了,那脖子的重力就是脊椎和肩膀承擔了,接下來是腰椎,在接下來是胳骨,然後是腿,最後是腳。由於人在自然的活動中各關節部位形成了不同的動作習慣,也形成了自然的用力習慣。因此,頭壓著脖子,脖子壓著肩膀,然後壓著內臟。正常狀態我們的內臟是承受著上邊所有的重量的。長此以往,內臟是承受著比較重的壓迫,其功能發揮也就打折扣了。大家都會發現,越是老人身體越是傴僂,這就是老人脊椎承受不住上半身的重力而發生的自然的變化,佝僂的厲害了,就需要拿一根柺棍當作輔助支撐。按照中醫理論,將人體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東醫寶鑑▪內景筒▪三焦肺》提出:“頭至心為上焦,心至臍為中焦,臍至足為下焦。”因此在八段錦當中,第一段便是“雙手託天理三焦”。這個動作之所以能夠健身,也是基於自然身姿造成的重力壓迫。因為自然身姿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壓迫狀態,在雙手高舉盡力上託的這種動作之後,暫時性的緩解一下重力壓迫,所以內臟氣血執行得到短暫的壓力緩解,人才會在做完動作以後覺得舒暢。就像我們久睡,久坐之後伸伸懶腰很舒服一樣,雖然對身體的好處大小不一樣,但是道理是一樣的。

    我在上面的文字裡介紹過樁功可以很快的搭建一種發力的結構。這種結構是由各種身法要點組成。在形成內勁的同時,這種發力架構,重新組合了人體各部位受力大小分配。放鬆了肌肉,用筋骨來支撐身體的重力。

    虛領頂勁,這個要領大家描述不一。有人說下頜微收,有人說脖子後面兩根大筋感覺都微微拉伸,有人說像頭頂頂一張紙,有人說像頂一碗水,還有人說像肉鈞子勾著自己的身體。由這麼多的描述中去尋找這個要領的話,可能越來越迷糊,除非有一天自己做對了這個動作要領,否則永遠不會明白師父說這些語言描述的真正感覺是什麼。我習慣性的先讓學生明白這個要領的作用、原理,然後再找各種方法來讓他們體會這個要領做到了是什麼感覺。其實原理也很簡單,因為自然身姿的頭部重力壓著脖子,所以這個要領的目的就是要誠輕脖子的壓力。把原來脖子血肉部分承擔的重力轉移到頸椎和頸椎後面的大筋上去。怎麼轉移呢?先吸氣把頭部往上提。上提的過程中,脖子血肉就不承擔頭部重力了,而後微微向後靠,這個動作做到了,下顎自然微收,頸椎後大筋自然就微微拉伸了,師父們描述的這些動作,都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等你做到了這個要領,他們所說的所有的描述你都做到了,而你做到了下顎微收,大筋微張,也未必能掌握這個要領,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點。然後慢慢的均勻呼氣,頭部就會自然將重力轉移到頸椎上。

    這個要領一旦做到了,頭部重力不壓脖子,然後透過含胸拔背,上焦重力不壓中焦,透過尾間中正,中上焦不壓下焦。就像黑積木一樣,將人身體各部分的重力,透過各部位身法要點巧妙的轉移到筋骨上,然後再由筋骨傳導到地上。而身體的內臟、肌肉都處在放鬆的狀態,這樣的架構就可以達到符合人體本來規律,內臟血脈各部位功能完美呈現,氣血從內臟到身體各個部位暢行無阻,這種舒服你能想象到嗎?

    站在天地之間,氣血在體內隨著深細勻綿的呼吸,無拘無束的暢快執行,氣機內外交換,物我兩忘,與天地融為一體,從而達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站樁的這個重新分配重力的架構,剛開始可以達到“形正則氣順”的效果。再到後來就會自然的達到“氣順則形正”,繼而達到“行走坐臥皆是拳”的境界。這個話題下一篇文章再跟大家詳細分享。本文節選自《傳統武術答疑解惑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方字的霸氣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