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慕鄉關
-
2 # 賈全貴
左宗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對中華民族貢獻最大者當屬左宗棠。
(一),左宗棠一生經歷了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抗法戰爭,收復新疆……
(二)在收復新疆戰鬥中,力排眾議,率湘軍6萬,抬棺西征,驅驟三千里,收復了新疆。
(三),1885年,左宗棠去世,享年73歲。死後葬於湖南長沙白竹村。其墓地專由黃姓人氏看護。
(四),1975年哪個動亂年代,村裡修橋,炸開左宗棠墓取石頭修橋,真是混蛋,可嘆之極!中華一代英雄死後競遭如此對待……。
(五),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一切都瘋狂了。人們沒有文化文物保護意 識,誰敢說個不字。所以就以破四舊名義炸墓取石修橋。
(六),1985年,左宗棠墓得以重修,以告慰英靈。
(七),左宗棠詩句: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身無半文,心憂天下,手釋萬卷,神交古人。
好便宜者,不可與之交財,多狐疑者,不可與之謀事。
窮困潦倒之時,不被人欺;飛黃騰達之日,不被人疾。
左宗棠是中華民族大英雄,當永垂史冊,流芳百世!
-
3 # 松楠莊主
左宗棠墓地所在的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離我現在寫作的地方只有9公里,坐在屋子裡寫作的我,幾乎可以感受到這位 “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歷史先賢氣息所在。雖然墓園被毀,但也幸得一位筆者本宗保護,續寫了一段百年時間、四代家人忠誠護墓的民間佳話。
左宗棠一生的傳奇中,就有抬館進疆這件為人樂樂稱道的一件事:為了從叛軍和沙俄手中收復新疆,69歲高齡的陝甘總督左宗棠主動請纓進軍新疆,出征途中左宗棠讓護衛抬著棺材,親率6萬湖南子弟入疆平亂,並留下“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這一絕句,用抬棺入疆表達收復新疆的堅定信心。
對於這樣歷史名人的羞辱,在文革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這一時期被挖掘毀損的墓地可謂汗牛充棟,包括抗金英雄岳飛、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改革家張居正,甚至有儒家尊師孔子。當孔子墓被挖後,當時的文革風雲人物戚本禹很認可這一行為,並導致掘墳風迅速蔓延全國。這一時期被挖掘的晚清名人墳墓包括康有為、左宗棠、張之洞、徐錫麟和秋瑾。湖北巡撫張之洞的墳墓1966年被紅衛兵挖掘後,遭遇曝屍荒野的歷史悲劇。
1885年7月27日,左宗棠在軍機大臣的崗位上病逝福州軍中,,臨終前他還自責“未大伸撻伐,張中國威,遺恨平生,死不瞑目”; 1886年12月10日,左宗棠靈柩在善化八都楊梅河柏竹塘(今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下葬。1970年代初修建從長沙城區到長沙縣跳馬鄉的公路,當地公社幹部將牌坊墓碑炸掉取石修洞,並掘墳,當時佔地100畝的左宗棠墓園僅剩下一拱墳墓,左公曝屍荒野,幸得一黃氏村民偷偷收斂。
左宗棠的墳墓雖然受到公社幹部野蠻對待,但是筆者本宗出於對歷史先賢的尊重和敬仰,成為左宗棠墳墓的忠實守墓人。1886年左宗棠下葬於長沙市白竹村後,左氏家人便在當地挑選了一位叫黃佑春的忠厚老實的莊稼漢,成為左宗棠墓田的佃戶,一家人住進了“墓廬屋”下屋,將墓田的三十多畝田地讓其耕種,要求他守護好左宗棠墓,打理好墓園的一切,若是左家後人回來祭掃或常住,要照顧好他們的飲食起居。這一委託延至今日已經是133年到了第四代傳人。
-
4 # 陳悅漫步海邊
清代中興名臣左宗棠於1885年9月5日在福州病逝,遺體在11月1日運到湖南省城長沙,暫厝之後,在第二年的12月10日葬於善化縣(後為長沙縣)八都楊梅河柏竹塘,墓地規模較大,墓前有神道、石像生以及御賜碑等。
左宗棠墓被破壞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破四舊,墓園、神道、碑亭都遭到破壞,之後在十年浩劫中,墓也遭到破壞。在彼時革命史觀下,左宗棠是被視為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劊子手,這樣的遭遇也就不足為奇了。與左宗棠墓的命運類似,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的墓也都在那時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
關於這段歷史,確實令人長嘆,好在改革開放後,左宗棠墓於20世紀80年代重修,算是對這位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留了一處紀念地。
最後錄左宗棠臨終時的遺折,以作緬懷:
奏為主恩未報,臣病垂危,口述遺折,仰祈聖鑑事:
竊,臣衰病日劇,籲懇天恩,寬予假期調理,於七月二十五日接到,具折叩謝,將欽差大臣關防及臣所部恪靖各營移交督臣楊昌濬接受。本擬即日就道,於兩日中得患腰病,起坐維艱,手足痴痴,熱痰上湧,竟其不起!
臣以一介書生,蒙文宗顯皇帝特達之知,屢奉三朝,累承重寄,內參樞密,外總師幹,雖馬革裹屍,亦復何恨。而越事和、戰,中國強弱一大關鍵也,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中國威,懷恨生平,不能瞑目!
渥蒙皇太后、皇上恩禮之隆,叩辭闕廷,甫及一稔,竟無由再覲天顏,犬馬之報,猶待來生,禽鳥之鳴,哀則將死。
方今西域初安,東洋思逞,歐洲各國環視眈眈,若不併力補牢,先期求艾,再有釁隙,愈弱愈甚,振奮愈難,雖欲求之今日而不可得。伏願皇太后、皇上於諸臣中海軍之議速賜乾斷,凡鐵路、礦務、船炮各政,及早舉行,以策富強之效。
然居心為萬事之本,臣猶願皇上益勤典學,無怠萬機,日近正人,廣納讜議,移不急之費以充軍實,節有用之財以濟時艱,上下一心,實事求是,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喘息涕淚,謹口授遺折縷縷上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謹奏。
-
5 # 如煙波月
真是悲哀啊,像這樣保疆為國的國家棟梁,自己的國家卻不予重視和尊重,人家外華人卻把他列為了中國近代500年中最偉大的3人之一,沒有他中國會比現在減少六分之一的領土,沒有他當時的各國列強欺負起中國會更加的肆無忌憚,這樣的人我們國家應該大書特書,我們的國家才會有希望。
回覆列表
左宗棠是晚清一代名臣,大器晚成的他晚年抬棺進疆,為抵禦沙俄入侵,保衛西北領土做出了傑出貢獻。
有詩云: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1885年左宗棠病逝於福建,享年七十三歲。清廷追贈太傅,諡號“文襄”,葬於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
左公是湖南湘陰人,為何葬在遠離家鄉的白竹村,是個歷史謎團,有研究認為左公出仕前曾在醴陵書院當山長,從湘陰到醴陵經過這裡,看重了這裡的風水。
左公安葬後,家人在白竹當地找了一戶黃姓人家做守墓人,順便做了佃戶,周圍幾十畝田地都交給黃家耕種,寒來暑往,一直持續下來。
1955年,當地官員聽說左公墓在轄區,異想天開,認為左公生前是大官,墓中一定有不少金銀財寶,所以未經請示,用炸藥炸開了左宗棠的墓室,一無所獲後就此離開,左公尚未完全腐壞的屍體遭到嚴重損壞。
事後黃家子孫偷偷把左公屍體收殮後原地安葬,1975年當地修建的戰備公路,再次破壞了左公墓,把其中部分石料搬走鋪路,1977年當地為修建石橋,又把墓地中的石像生,包括左宗棠的雕像,盡行拆毀。
時至今日,左公墓只剩下很小一部分。
1885年,值左宗棠逝世100年之際,當地重修了左公墓,1994年左公墓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拜拜,成人門票25,兒童16.
左公遭此待遇,並不奇怪,與他齊名的晚清四大名臣都好不到哪去。
同樣位於長沙的曾國藩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遭到嚴重破壞,御碑亭、墓廬被毀壞,各種石頭構件也都被盜走,1989棺材也被挖開,要不是有人看管,難道損壞。
位於河北南皮的張之洞墓同樣沒有逃脫,1966年被挖墳掘墓,屍體被挖出後,不知所蹤。
位於合肥的李鴻章墓最慘,1958年當地把他的墓地發掘,其中財物被席捲一空不說,屍體還被綁在拖拉機後拉著遊街,最終屍骨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