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數碼自媒體
-
2 # 阿含經好難懂
如果中日甲午戰爭贏的是大清朝,則大清朝會被英帝國培養成東亞地區秩序管理者。中國一頭扎進海洋秩序國家體系,漢人在洋務運動地位崛起,君主立憲制是必然的選擇。國家戰略中心將徹底轉向東南沿海一帶。整個北部,西部中國將更邊緣化,也更加落後。中華民族的概念很有可能不會被提出。
而俄國為了保持其優勢地位,必然策動中國廣大北方地區各民族進行民族解放運動。首先長城沿線將率先成為一片混亂之地,其次是雪域高原。而這些地方將被作為邊地被政府放棄。
不管長江以南地區發展是否夠快夠強大。都不得不面臨直接或者間接面臨俄國的軍事壓力,大小戰爭衝突不斷。等納粹德國對蘇聯動武,中國很可能協助希特勒去攻打俄國。
最終漢族失去廣袤土地,徹底散落在東南亞一帶。
-
3 # 蕭武
這個問題還挺有意思的,答一發。
如果甲午戰爭的結果是中國戰勝,日本戰敗,會對雙方有什麼影響呢?影響會非常大。先來看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朝發生了什麼,就大概知道日本會發生什麼了。同樣的,甲午戰爭戰勝之後發生在日本身上的事情,也有很大機率會發生在清朝身上。
首先,也是最直接的結果,中國失去了對北韓半島的宗主權,並且不得不對日本開放東北。如果不是俄國主導發動列強幹涉,幾乎連遼東半島也要被日本佔領,成為殖民地。這就意味著,日本在大陸獲得了穩固的跳板,可以以此為根據地,逐步向東北、華北地區滲透,乃至威脅俄國遠東地區的安全。
其次,清朝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大致上同步,中法戰爭中中國政治上雖然喪權辱國,但軍事上其實並不算打敗仗,所以洋務運動仍然被視為自強之路,在繼續推進。而到甲午戰爭戰敗之後,洋務運動就被認定為失敗了。而且,李鴻章的淮軍體系從此也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則是清廷主導下的北洋新軍和各省編練的新軍。之後,變法的聲音就多起來了,也就是主張要全面改革。
第三,歷史上,中國曾經有過兩次大規模的援朝抗日的行動,一次是唐朝,一次是明朝。明朝是在萬曆時期,當時雖然國家綜合實力到達巔峰期,但軍事實力已經衰退,但萬曆時期的明朝仍然不計代價的打了北韓戰爭,擊退了日本,讓日本在大陸未能建立據點,只能退回本土繼續在內鬥中消耗自己。清朝打敗了,讓很多人在心理上對清朝逐步失望。尤其是各地的反清組織,也基本上是在甲午戰敗之後開始活躍起來的。
第四,正因為日本戰勝了中國,獲得了東亞的區域主導權,讓大英帝國選擇了在遠東地區以日本為盟友,而對中國則只是普通拉攏,並沒有繼續完全把中國視為封堵俄國的主要盟友。也是因此,之前清廷存在的聯俄和聯英的爭論,也被動的得到了解答,因為英國選擇了日本為盟友,中國只能更多的選擇靠近俄國來抵禦日本對中國的滲透和侵略。比如在東北,就是中俄聯手,在對付日本的擴張。
第五,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國內如此,國際上其實同樣如此。關鍵戰爭的勝敗,往往關乎自己的前途命運。日本徹底在大陸站穩腳跟之後,獲得了列強的承認,被視為東亞地區的主要強國之一,獲得了與列強共同瓜分中國利益的資格。而清朝因為戰敗,也基本上失去了列強的基本尊重,完全成為被列強瓜分豆剖的物件,在國內事務中也越來越仰人鼻息,失去自主性,半殖民地的屬性進一步增強。
那麼反過來,發生在甲午戰爭戰敗後的清朝身上的這些事情,就完全有可能發生在日本身上。
首先是,日本再次在整合國內力量之後進攻大陸失敗,也無力繼續向大陸擴張,國內矛盾無法透過對外擴張解決,只能在其本土消化。就只能退回本土的島上,繼續進行內鬥,要麼是在內戰中走向新一輪分裂,要麼是發生其它社會動盪,總之對外擴張是無法繼續進行了。這其實也是日本歷史的常態。內鬥很多年之後統一,進攻大陸,失敗後退回本土開始內鬥,直到下一次統一,再進攻大陸,就這樣週而復始。
其次,如果日本戰敗,那麼和清朝一樣,國內就必須要檢討其明治維新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中國的檢討結果是改革不徹底,中體西用已經不行了,必須更深層次的改革,也就是要進行制度上的變革,那麼日本也一樣,如果戰敗,大機率就要承認明治維新已經失敗,必須尋求更徹底的改革方案來自強圖存。比如,君主立憲制可能在日本也會動搖,可能會有人像中國一樣,提出徹底廢黜君主制。
第三,如果日本戰敗,那麼大英帝國的選擇可能就會反過來,選擇與清朝結盟,而不是和日本結盟,支援中國在遠東地區抵禦俄國向太平洋方向的擴張。而且,如果戰勝了,那麼清朝也有資格以強國面目來面對列強,贏得列強的尊重,甚至逐步修訂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拿回更多的權益,更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也就是說,如果甲午戰爭的結果倒轉過來,中日曆史就可能會完全倒轉,中國也就會走上完全不同的歷史道路。
回覆列表
說實話,歷史沒有假設,可是如果真有這個假設的話,我認為事情會這樣發展下去。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過數次戰役,其中決定性戰役數次,比如海戰:黃海大戰,陸戰:成歡之戰,平壤之戰。其中由於雙方前期都是在異地作戰(北韓半島),制海權無異於是最重要的,有人會說北韓與滿洲接壤,其實那時候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公路系統,就算是所謂的官道,都是靠人工踩踏出來的自然痕跡,晴天還好,下雨時道路泥濘不堪,人步行尚且困難,更別說淮軍列裝的75mm克虜伯山野後膛炮及其他輜重了,幾乎是寸步難行。
也就是說,運輸速度快的海運幾乎成了雙方最重要的方式,由於前期的淮軍裝備甚至略高於日軍,所以說,兵力的多少,直接影響了作戰雙方將領的信心和想法,比如前期由於豐島海戰的失利,導致駐守北韓的淮軍數量劣於日軍,將領葉志超的不戰而退,使得淮軍聶士成部慘敗,直接導致了清軍將整個北韓南部讓了出去。
如果強行讓清軍開掛,在豐島海戰中擊退日艦,導致前期清軍起碼處於平衡態勢的話,後面趕到的四將軍的增援將很快抵達,特別是驍勇善戰的左寶貴部,將對日軍形成絕對優勢,然而這些都不夠,日軍為了這次決定國運的戰爭付出了許多,整整20多萬的正規軍源源不斷的開赴北韓,這時候,就需要黃海海戰(不同時間段)的勝利,如果黃海海戰北洋艦隊殲滅日本聯合艦隊全隊的話,日本將失去護航艦隊,在北韓的日軍很有可能被吃掉,日本將全力以赴鞏固海防工事(各沿海炮臺,加急建造適合近海防禦的魚雷艇等)。
這樣,清國就這樣開掛的贏得了這場戰爭,由於清軍缺乏登陸作戰能力,(皇太后可能也不會花錢去幹這樣的事),導致清軍無法擴大戰果,戰事可能就此打住。
但是此時由於日本長時期窮兵黷武,肯定會導致日本的財政崩潰,但是在那些卓越(請允許我這樣說)的領導者(明治天皇,伊藤博文,陸奧宗光……)很有可能會花大時間解決這一些問題,儘管這會很難,有著政府精明和幹練果斷的領導,會使日本度過這一難關,使他們更費腦筋的是怎麼讓他們的人民相信下一場戰爭他們就會勝利,因為日本曾經發動過數次侵略大陸的戰爭,均告失敗,這次也是。
也許,清朝這邊的領導者面臨著更加艱難的抉擇,因為戰爭的勝利不會是洋務運動和李鴻章的原因,而是皇太后,皇上天威吉祥,邪不勝正罷了,反對派將更加猖狂,因為日本已經如此西洋化了仍然沒有戰勝我天朝,說明洋不勝中嘛,中法戰爭就因為一場諒山伏擊法軍的一場小勝利,導致了守舊派更加強硬,直接導致了後期的戰事擴大和失控。
也就是說,就算是清朝在此次戰爭中免於失敗,也會在下一次戰爭中走向滅亡,上層領導者的思想直接導致了這個國家的命運,清朝與日本的戰爭是兩個時代的戰爭,是落後與先進的戰爭,是農業與工業的戰爭,就像是拿著連發毛瑟槍的清軍腦子裡依然是吃皇糧,替皇上打仗的舊思想,拿著單發村田式步槍的日本士兵,腦子裡滿是忠君愛國,保衛國家,他們簡直是雲泥之別。
當然,也不排除慈禧太后突然開心起來,大力發展工業和社會制度改革,發動了“甲午中興”,導致的中華帝國的興起,稱霸世界也不一定,可是以慈禧的秉性,你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