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戲碎碎念
-
2 # 迷你龍愛動漫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最終幻想部分作品的全球銷量,最終幻想7 大約1186萬,8有870萬,9有大約550萬,最終幻想10大約800-1000萬,12有520萬,13大概全球有749萬銷量。另外根據史愛公司的官方統計截止到2017年最終幻想的全球總銷量達到1.3億,其次就是勇者鬥惡龍系列全球7000萬銷量。因此可以看出全球範圍內最終幻想更受玩家的歡迎,而且我個人玩最終幻想系列遊戲是最多的。主要是最終幻想系列個人認為畫面效果和劇情都不錯,是同類遊戲中頂級存在。加上作業系統不復雜非常容易上手,因此受到大部分玩家的喜愛。而且最終幻想系列是一個融合了東西方世界觀的遊戲,劍與魔法(水晶)的設定可以說是對於喜歡玩角色扮演遊戲的玩家來說是通吃。因此最終幻想系列在全球玩家心中人氣很高。
官網銷量統計最終幻想佔優勢
最終幻想的畫面效果和戰鬥系統都是頂級的
那麼勇者鬥惡龍不好玩嗎?非也。作為日式角色扮演遊戲的鼻祖可以說深刻的影響了一代遊戲玩家。遊戲有感人的劇情和複雜的作業系統,系列前幾作的畫面效果出色甚至超過最終幻想系列,但是從PS1開始最終幻想7和勇者鬥惡龍7的畫面差距開始擴大。後期就是最終幻想系列在畫面和操作性上佔優勢了,為啥很多人對於勇者鬥惡龍系列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在於戰鬥操作太複雜(相對於最終幻想系列)要想能夠把勇者鬥惡龍系列的遊戲玩透徹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相比之下最終幻想的系統複雜性沒有勇者鬥惡龍的那麼高上手容易,因此在歐美和其它國家玩的人更多一些,但是日本本土的話勇者鬥惡龍的人氣一直是非常高的,曾經有部日本電視劇就放過兩個日本高中生為了通關勇者鬥惡龍2而放棄了高考。可見這部作品的影響力。
勇者鬥惡龍同樣遊戲素質出眾
-
3 # 囧王者小迷妹
《最終幻想》和《勇者鬥惡龍》這兩作在日本乃至於全球都屬於頂級的RPG遊戲IP,如果說銷量和國際影響力的話。在日本國內兩作是不相上下的,可能《勇者鬥惡龍》要略勝一籌。畢竟在遠古的FC/SFC時代,史克威爾和艾尼克斯是兩大對頭公司。任天堂靠著挑動群眾鬥群眾的政策,不停的挑動兩家做出白金級的作品來。
《勇者鬥惡龍》和《最終幻想》的銷量S.E公司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早就做出了明確的說明“《最終幻想》系列的銷量遠大於《勇者鬥惡龍》”。具體來說,在遠古的FC/SFC時代,DQ和FF系列,基本上是鬥得旗鼓相當,就算有差距也不算太大。在任天堂統治的歷史長河中,這點差距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真正出現差距都是在PS時代以後,特別是《最終幻想7》以後。由於最終幻想的人設和風格,大多是留有深刻的天野喜孝風格。他的風格更傾向於歐美風,詭異又寫實。
而DQ系列的御用人設和畫面是有鳥山明來擔綱的。所以DQ的風格大都是以卡通形式為主。這種形式的RPG在日本是非常吃香的,但是在歐美玩家眼裡。這種風格的RPG遊戲,都是幼稚低齡化的代表。所以在歐美方面的銷量,FF遠遠高於DQ。
再說國際影響力,FF系列也是遠遠高於DQ系列。遠古時代我們不談。只談PS1以後,FF7以後的時代。上面說了FF系列天生的風格,更能迎合歐美玩家的喜好。加上FF7以後,史克威爾看似作死的拍了兩部CG電影。雖然第一部《最終幻想:靈魂深處》以撲街收場,導致史克威爾現金流出了問題,不得不和艾尼克斯合併。但是,正是因為這部電影讓FF系列在國際上聲名大噪(現在知道只要有流量,就算是惡名也無所謂了吧,只要能讓人記住你)。加上PS1以後主機機能的加強,讓S.E公司能將最新的CG和3D技術運用在遊戲中。而且,在FF遊戲中,每一部都和上一部不一樣,有回合制,有ARPG,甚至有即時戰鬥RPG。而DQ系列,則是萬年不動的傳統回合制。所以,DQ系列又有著日本“國民RPG”之稱。日本人喜歡的,歐美和華人不一定喜歡;而歐美和中國喜歡的,日本大機率也喜歡。這就是FF和DQ在國際上影響力的差距。
《最終幻想》系列負責在外面浪,《勇者鬥惡龍》負責守家其實,這種情況和問題,SE公司早就發現了。所以,我們在SE的發展策略上,也很容易的看出來。就是FF系列IP出了更多的周邊,外傳和其他型別的遊戲。例如繼上一部電影撲街之後,SE頭鐵又推出了一部全CG電影《最終幻想7:聖子降臨》。這一次電影沒有撲街,贏得遊戲界和電影界的滿堂彩。
《最終幻想》和《勇者鬥惡龍》兩個RPG IP都算是RPG界的頂級IP了。要硬說區別的話,只能說說在全球範圍內FF系列無論是從銷量和影響力上都遠超過DQ系列。但是在日本地區來說的話,則剛好相反,DQ畢竟還是日本的國民RPG。
最後問題來,你是喜歡《最終幻想》呢,還是《勇者鬥惡龍》?囧王者說,勇者最終幻想鬥惡龍。
回覆列表
如果單純論全球銷量和國際影響力的話,《最終幻想》系列要勝出《勇者鬥惡龍》系列不少,《勇者鬥惡龍》系列其實是一套比較日本本土化的作品。
全球知名的《最終幻想》當年,《最終幻想7》的成功可謂是讓這個系列一炮走紅。其實早在《最終幻想7》之前,認真留意的玩家們就會發現,《最終幻想》系列的風格其實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化”的。儘管《最終幻想》與《勇者鬥惡龍》系列,在怪物和職業設定上都自成一系列,然而《最終幻想》系列的世界觀設定和劇情風格,不但顯得比較“成年向”(相對於童年向的《勇者鬥惡龍》)系列,而且在美術和人設風格上經常有著不少西方元素。尤其是《最終幻想7》的成功,更是離不開具有“前瞻性”的賽博朋克風格,現代都市的氣息。
而另一款“經典”的遊戲,《最終幻想戰略版》的獅子戰爭更是以著名的玫瑰戰爭作為藍本,主打剖析人性和歷史的《最終幻想戰略版》,在劇情上非常有深度,因此乃至於得到了“莎士比亞心中的遊戲”的稱號。
顯然,從劇情設計到美工和風格上,《最終幻想》系列一直在追求著一些全球通用的審美和價值。這也使得這款遊戲贏得了全世界的好評。可以說,《最終幻想》系列,特別是在《最終幻想7》後,一直進行著深度國際化的嘗試。因此,早在幾年前,《最終幻想》系列就成為了全球銷量破億的遊戲中的一員。
“日本國民RPG”《勇者鬥惡龍》系列《勇者鬥惡龍》系列同樣是伴隨著我們很多玩家童年的遊戲,這款遊戲有著“日本國民RPG”的稱號。如果說《最終幻想》系列是主打全球化的RPG的話,那麼顯然,《勇者鬥惡龍》系列就是專門針對日本國內玩家喜好的遊戲了。
無論是從劇情設定、音樂還是美術風格上,《勇者鬥惡龍》系列都要顯得比較兒童向。
《勇者鬥惡龍》系列讓玩家盛讚的劇情,迄今為止,還是停留在皮薩羅的故事上。的確,《勇者鬥惡龍》系列的劇情比較簡單而“低領化”的世界觀。而鳥山明主筆的美術,讓《勇者鬥惡龍》系列成為了日本國內享譽盛名的RPG同時,也讓它對非亞洲審美的相容度上掉了一些分。除此之外,《勇者鬥惡龍》系列的音樂風格,更是整體上顯得唯美和直觀,悠揚而輕快的曲調,配合著明亮鮮豔的色調使用,使這一系列成為了孩子們喜愛的佳作。
而且,《勇者鬥惡龍》系列之所以在國內並不那麼聞名,也是因為這一系列其實大部分是為掌機平臺與主機平臺量身打造的,例如沿襲經典回合制的戰鬥,相對簡單的建模和地圖設定。因此,在主機和掌機並不流行,玩家群體小眾化的市場裡,《勇者鬥惡龍》的影響力通常會掉很多分。
因此,可以說,《勇者鬥惡龍》系列是一套主打日本國內市場的,低齡化的精品RPG。儘管在歐美市場也有所販賣,但相比《最終幻想》系列,國際化的努力明顯要少上很多。
所以說,《最終幻想》系列是主打國際市場的遊戲,而《勇者鬥惡龍》系列則更加面向日本國內。在全球的文化及遊戲影響力方面,《最終幻想》系列要遠遠勝過《勇者鬥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