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野生科學家
-
2 # 科學閏土
熊貓主要是素食主義者,長期以來科學家對於大熊貓和小熊貓、熊和浣熊哪個親緣更近一直存在分歧。與小熊貓的相似之處在於大熊貓和小熊貓都吃竹子,用同樣的方式抓竹子,有著相似的鼻子、牙齒和爪子特徵等;但同時大熊貓給人留下熊的印象,跟熊有著非常相似的形狀和大小,也有其特有的毛茸茸的皮毛,走路和爬起來都像熊一樣。
最後DNA測試證實熊貓是真正的熊,但它的行為與其他熊差別太大,所以關於熊貓是否真的是熊的爭論一直在持續。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大熊貓是一種特別原始但真的熊,但熊貓既與其他熊都沒什麼密切的關係,也與浣熊和小熊貓沒有任何密切的關係。大熊貓為了適應吃竹子的特徵在進化過程中高度特化,有一根小腕骨特化後突出的骨頭,被稱為“假拇指”,可以幫助它抓住竹子,這是所有其他熊無法做到的。
大熊貓可能是世界上長相最獨特的熊,也是最瀕危的熊,這主要是因為大熊貓的飲食習慣,而且它似乎對繁殖沒什麼興趣。熊貓和所有的熊一樣,有一個專為雜食動物設計的消化系統,然而大熊貓幾乎只吃竹子。竹子幾乎沒有任何營養價值或卡路里,意味著大熊貓從飲食中獲得的能量非常少,所以大熊貓幾乎總是筋疲力盡;但是大熊貓體型龐大,所以必須吃大量的竹子來維持它龐大的身體,這意味著大熊貓一天要排便40次左右。大熊貓的整個生命就是做盡可能的吃吃吃和睡覺,沒有時間進行社會互動或者找伴侶,這意味著它的出生率極低。特別是在圈養環境中,熊貓似乎對交配失去了所有的興趣。
由於大熊貓只生活在中國,所以科學家長期認為熊貓家族在與其他熊分離後不久就一直生活在那裡。一些化石支援這一觀點,大熊貓化石最早可追溯到800萬年前的中國境內。然而,2012年,科學家們在西班牙發現了大熊貓最古老的直系祖先Kretzoiarctos beatrix的牙齒,有1160萬年的歷史,這表明大熊貓的祖先可能在遷移到亞洲之前起源於歐洲;也有可能現存大熊貓的直系可能是在亞洲,更古老的歐洲品種是已經滅絕的旁系祖先。
-
3 # 獵奇動物社
大熊貓:什麼?我就會嚶嚶叫?你怕是太小看我了。首先,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大熊貓並不是只會“嚶嚶”叫,“嚶嚶”的叫聲是大熊貓幼年時期常會發出的聲音,成年的大熊貓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比如吼叫、尖叫等等。而一般的熊類只會發出低沉的吼叫聲。那麼,為什麼大熊貓與其他的熊類差別這麼大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大熊貓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在所有的動物中,擁有著最最貴的身份以及最高的保護級別。大熊貓如此“受寵”,首先要得益於它的“顏值”,毛茸茸肉嘟嘟再加上黑白的配色,給人一種萌萌感覺,其次,大熊貓的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800萬年前,屬於“活化石”級別的動物,最後它是中國獨有的物種,而且數量稀少。
從已發現的化石看,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是純正的食肉動物,隨著環境的變化,為了生存,大熊貓慢慢從食肉動物進化成為了雜食性動物,到了今天它99%的食物都是竹子。
雖然大熊貓的食性已經接近食草動物,但是它的牙齒以及消化道仍然沒有退化,與其他的熊科動物無異。正是因為大熊貓的食性改變,才在不斷變化的環境和在許多同時期動物滅絕的前提下生存了下來,現在中國野生大熊貓的數量約有1700只左右,其中75%分佈在四川。
大熊貓與其他熊類的區別大熊貓雖然名字裡有“貓”,但是它與貓科動物沒有半點關係。從生物學的劃分上看,大熊貓屬於食肉目下的熊科大熊貓亞科獨有的動物。而其他的熊類則屬於熊科熊亞科動物,這是大熊貓與其他熊類最大的區別之一。
其次是食性。上面我們說過了竹子佔大熊貓食物的99%,而其他的熊類要麼是純食肉動物(比如北極熊)要麼是雜食性,雜食性的熊類植物也佔總食物的90%左右,但是,它們吃的植物大都是非竹子類的植物。這是大熊貓與其他熊類的第二個區別。
再有就是生存環境。大熊貓主要生活在竹林深處,而這裡沒有大型的食肉動物存在,唯一對大熊貓有威脅的豺也只能對大熊貓幼崽有威脅,所以成年的大熊貓是沒有天敵的。而其他的熊類生存的環境中有老虎、狼群等存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威脅到它們存在的(北極熊除外)。這是大熊貓與其他熊類的第三個區別。
還有就是待遇了。大熊貓作為中國的“國寶”,它的待遇可不是一般的動物能夠比的,專屬的保護區,專業的人員保護,讓它們的數量得以穩步的上升。而其他的熊類無論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沒有大熊貓的待遇優厚。
大熊貓的聲音大都數的熊科成員都以低沉的吼叫聲為主,當然它們也不會亂吼,比如黑熊,黑熊的吼叫只有在面對威脅或者是尋找配偶時才會發出。相比較而言,大熊貓的叫聲比其他的熊科成員更加豐富。
研究結果表明,大熊貓成體的叫聲由12個比較清晰的叫聲和喘聲所組成,其聲音訊號的意義可以表示佔有領域、尋覓配偶、撫育幼仔、受到了威脅的恐懼等等,包括嗷叫、低嗷、哼叫、吠叫、強吠、吼叫、尖叫和嘶叫等叫聲,還有呼氣、鼓鼻、咂嘴等聲音。所以,說大熊貓只會“嚶嚶”是不對的,它除了具備其他熊類的叫聲外,還具有其他熊類不具備的聲音。
至於說是什麼讓大熊貓有了如此豐富的叫聲,只能用進化來闡釋了,大熊貓改變食性後,少有能夠威脅到它們的動物,再加上吃竹子的動物本來就不多,所以也不存在競爭。因此,大熊貓很少會吼叫。
總結獨特的生存環境,與世無爭的性格,讓大熊貓無論從食性還是生活習性上都與其他熊類有著較大的區別。就像是北極熊一樣,北極幾乎沒有什麼植被,讓它放棄了植物性的食物,成為了純正的食肉動物。換言之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4 # 熱愛染頭的仙貝
熊貓:因為我樂意
正經回答:大熊貓的叫聲十分豐富,聽起來像是很多種動物的合體。比如熊貓在求偶時會發出類似羊兒的“咩咩”聲;高興時會發出“嗚嗚”聲甚至類似鳥雀的“喳喳”聲;生氣時它們則像小狗一樣,發出“汪汪”的犬吠聲。說白了,除了震耳欲聾的咆哮外,熊能發出的所有叫聲熊貓都能發出來。
有飼養員給熊貓幼崽擦臉,它就嚶嚶嚶地叫!啊啊太可愛了8!!
回覆列表
大熊貓可不是隻會“嚶嚶嚶”,它們的叫聲豐富著呢,而且聽起來像是很多種動物的合體。比如熊貓在求偶時會發出類似羊兒的“咩咩”聲;高興時會發出“嗚嗚”聲甚至類似鳥雀的“喳喳”聲;生氣時它們則象小狗一樣,發出“汪汪”的犬吠聲。說白了,除了震耳欲聾的咆哮外,熊能發出的所有叫聲熊貓都能發出來。
大熊貓本來也是正經的食肉動物,是實打實的熊。但一千萬年前的氣候劇變使它們的生存環境徹底改變了。寒冷和乾旱滅絕了大量同一時代的哺乳動物(如地獺、巨猿等),但熊貓的祖先卻透過改變食性成功地倖存下來,一直到今天。
如果某項功能有利於動物的生存,它就會不斷得到加強;沒什麼用的功能則會逐漸被削弱,直到消失。對早期大熊貓而言也是如此。作為食肉動物時,與早期大熊貓處於同一個生態位的競爭者很多,且都比較強大,如狼、虎、豹、猞猁等。為了食物,大熊貓的祖先需要尖牙利爪和恐怖的咆哮來震懾對手,搶奪生存資源,那時候它們喊得歡著呢。冰期來臨時,北方大地被冰層覆蓋,食肉動物被迫南遷,與熊貓等本土動物搶奪本就稀少的生存資源。熊貓沒有選擇硬剛,而是遁入深山,改變食性,選擇了一種誰都不愛吃的巨型草本植物——竹子做為主食。
為此,它們改變了消化系統的酶,學會了節省能量,甚至將一塊掌骨異化成“第六根手指”從而獲得了抓握功能(為了攥住竹子)。事實證明,大熊貓所做的努力是值得的,因為與它們同時代的古老物種幾乎全軍覆滅了。
現在,與熊貓處於同一生態位的只剩下弱小的竹鼠了,對大熊貓而言,竹鼠只是偶爾嚐嚐鮮的小點心,根本算不上競爭者。對如今的大熊貓(野生)而言,誰還能威脅它的生存呢?誰還會搶奪它的食物呢?它若非要保留咆哮的功能,還能用來震懾誰呢?乾脆省了吧,保留龐大強壯的身體,再留下尖牙和利爪,證明“老子是個熊”!意思一下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