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夫百說歷史
-
2 # 澹泊25
李淵退位是被逼迫的,從太極宮遷往大安宮也是無奈的。
玄武門兵變後,李世民就命尉遲恭派兵以宿衛名義(保護)李淵,實則為軟禁。
李淵被軟禁的九年,並不像小說和電話劇描寫那樣生活愜意,歌舞昇平,李淵被軟禁的前三年住在太極宮,太極宮是李淵修建的,環境比較熟悉,也保留了部分歌舞帶目,生活傭人,廚師等生活應該還可以。
因李淵兒子眾多,李世民怕其他兄弟與李淵聯手,威脅到他的皇位,所以在李世民即位的第三年,強行把李淵搬到自己以前的家弘義宮,並改名大安宮,說是老父親李淵喜歡那裡的山水佈局,自己也打著孝順名義成全李淵,失去權力的李淵也只由任人擺佈。
大安宮比太極宮小很多,方便管理和看守,李淵被禁在大安宮六年,基本沒有見到其他兒子和大臣,李世民也只走看過幾次。
古代帝王墓都為九丈高,李淵死後陵墓被降為六丈,從此我們可以想到,李淵最後的幾年生活是多麼的淒涼。
-
3 # 去古代找歷史
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李世民
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皇城玄武門弒兄戕弟,史稱“玄武門之變”,三日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唐武德九年八月九日,李世民就逼迫李淵退位。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李世民完成了從親王到太子再到皇帝的蛻變,由此可見,李世民奪取皇位的心是多麼的激進與強烈。
當上皇帝的李世民首先要解決的是已為太上皇老爹李淵的安置問題,所以在李淵退位後,李世民將其軟禁在太極宮內,行動受到極大的限制。但李淵畢竟是開國皇帝,一直住在太極宮中給朝臣影響是有“兩個皇帝”,自古”一山容不得二虎“,國無二聖;還有玄武門的流血事件,李世民手上留著殘殺手足的血,和老爹同在一個屋簷下晃盪,心裡難免有芥蒂,更壞的影響是讓朝臣覺得隨時有可能發生第二個”玄武門之變“,朝局不穩,人心惶惶。那有什麼地方既能讓李淵離開自己又不脫離管控呢,有,自己曾經的住所——弘義宮,即大安宮。
另一方便:李淵自己
李淵退位後,已是花甲之年,回顧自己的前半生,那是戎馬疆場,風來雨去的鐵血人生,然在即位不到十年時間裡,自己的兒子竟然手足相殘,老來喪子,自己的晚年將是如此淒涼。作為統治者的角度,李淵可能想,把天下交到李世民手裡會更有發展;但作為一個父親的角度,他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再背上一個弒父的千古罵名。想想自己也老了,累了,不在參與朝事了。所以,李世民讓他遷往大安宮,他就到大安宮,平時除了參加一些李世民的宴會外,幾乎都不曾出外出。
其實,歸根結底就一個原因:權力
-
4 # 南柯夢說
自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自其父李淵手上奪得皇帝之位,開始總覽朝政。李淵退位成為太上皇,但正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從隋朝亂世手中打敗其他諸侯,建立唐朝的唐高祖李淵真的這麼輕易得就讓自己的兒子李世民奪走自己的權力?
所以當太上皇李淵從太極宮遷出,搬到大安宮,這看上去不是什麼大事,但實際上是一個很突出的訊號,就是李世民真正的掌握了唐朝的主導權,李淵被徹底奪權。很多人以為,在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就掌握了全部權力,李淵沒有絲毫的反抗,接受兒子的脅迫。表面看起來也是如此,自玄武門之後,李淵先是立李世民為太子,並下令朝廷所有事務將有太子李世民處理,再稟告李淵。這實際上李淵讓出手中的權力。
但事實並非如此,從李淵起兵反隋到最終建立唐朝,都可以看出李淵絕非易與之輩。雖然看上去李淵在反隋中幾乎沒有出征過,但是他善於御下。可以說李唐能在多時間裡就統一全國,李淵的指揮可是功不可沒;更重要的是李淵懂得為將者當心狠手辣,不管是功臣劉文靜,還是敵人竇建德,還有投奔自己的李密,李淵該下手的時候就下手,從來不講什麼仁義,也沒有一點猶豫。而且懂得平衡制約,讓李建民壓制李世民,從而讓自己壁上觀戰,企圖從容應對。
而且重要的是李淵自發跡到當上皇帝,必定有自己的班底,這些人對李淵也是極其忠心的。
那為何最後還是逼得李淵從太極宮搬到大安宮?這就是李世民技高一籌
李世民也意識到雖然自己奪得了權力,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還是會有人反對。雖然他當年東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可是被李淵和李建成打壓多年,許多原本忠於自己的部屬都開始慢慢的疏遠,所以他在上臺之後以優柔手腕待人,對李建成等舊臣進行赦免,避免事態擴大化,撤換了一大批舊臣,並保留了有用之才,如魏徵。更將自己的心腹房玄齡、杜如晦等佔據重要的文武臣之位,控制朝政。
更對做地方官的,不服自己的,進行殺一儆百。如負責鎮守幽州的廬江王李爰,本是李淵的堂侄,能力平庸卻又被封為王爵,鎮守大郡。殺之以儆效尤。
其次從新修訂法律,一方面是唐朝剛剛建立時李淵設立的法律過於粗疏;而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的舊部藉此立功。還變革了地方行政區劃,將自己的人安排在各個重要地方。
對外更是建立了對突闕的戰略優勢,保護了邊境和平。在貞觀三年,一直襲擾邊疆的突闕額利可汗被擒獲,被送往長安治罪。
這正是完成了這些,才徹底鞏固了自己的大權,跟容易實現自己的抱負。並無形之中瓦解了李淵退位後所留下來的各種不良影響。
所以李淵搬到大安宮,正是因為看到自己的兒子李世民以完全掌握權力,自己也無計可施了。更為了自身的安全,畢竟已經退位,還留在皇宮,會給人二王當政的錯覺感,唯有搬離皇宮,遠離政治中心,才能讓李世民安心,君臣和睦。唯有安享晚年,安心做自己的太上皇。
-
5 # 南朝居士
《新唐書》本紀第一高祖:貞觀三年,太上皇徙居大安宮。
《舊唐書》:尊帝為太上皇,徙居弘義宮,改名太安宮。
弘義宮是當年李淵為了表彰李世民,專門為他在武德5年修建的,位於皇城的西邊。
李淵當皇帝后,一直住在在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之一的太極宮(隋朝大興宮)裡,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李世民繼位,李淵依舊住在他的太極宮,也就是宮城的主殿,李世民住在太子東宮辦公。
《新唐書》,高祖大驚,乃以太宗為皇太子。八月甲子,即皇帝位於東宮顯德殿。
李淵在太極宮一住就是三年,到了貞觀三年,才搬出太極宮,住到了太安宮。
皇帝住在太子東宮辦公, 太上皇住在皇宮的正殿太極宮,多少有點不合適吧?
於是想要拍馬屁的人自然就有了,正合李世民的意,李世民就搬到了正殿太極宮辦公,李淵去哪裡呢?就只有去李世民做秦王時的府邸弘義宮了。
這個就有點打臉了,似乎在告訴李淵,現在君臣易位了,我是君,你是臣。
雖然進了皇帝住的太極宮,但是李世民也不喜歡住二手房,
貞觀八年(634)十月,李世民決定在宮城的東北方向營建永安宮,也就是大明宮,作為太上皇的“清暑之所”,其實是為自己修的。
回覆列表
說到唐高祖李淵,就不得不提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知道,李淵是被李世民被逼退位的。李世民為了得到自己的皇位,不惜發動了玄武門事變,殺害了對自己皇位勾成直接威脅的太子哥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最後架空了父親你願的權利,逼得父親退位,成功奪得了自己的皇位。
但是雖然李淵退位了,但還是居住在自己的以前的宮殿裡,這讓你市民非常惱火,但又不好直接去說,落得個不孝的罵名。所以李世民便讓大臣們積極上書,奏請李淵翻出宮殿,還讓人故意將這件事情傳到李淵的耳中,這時的李淵當然坐不住了,明知自己已經大勢已去,也沒必要厚著臉皮不走,還不如親自提出來,也能挽回點顏面。
所以李淵便主動對李世民說,我可以搬出去,我搬就要搬到宏義宮,宏義宮本是歷代皇帝消遣居住的地方。雖然李世民有點不願意,但經過再三考慮,還是答應了父親。至此也將宏義宮改為了大安宮。而李淵也算如願以償,挽回了自己的顏面。所以說在這件事情上,李世民作為一個兒子的身份,還是做的非常周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