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極藍星主
-
2 # 純鈞LHGR
掃墓是對已逝親友的哀思和懷念。在舊時代,不去給已逝的長輩掃墓,肯定是要被罵“不孝”了,但是到了現今,人們的觀念已有所改變,掃墓更多了一種歷史文化傳統的意味,再加上很多確實存在的客觀原因,不去墳前掃墓,也不能一概以“不孝”論之。
現代人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加上生活節奏繁忙,未必都能在每個重要的日子親臨現場祭掃。況且,祭掃的成本也是不低的,有些人可能要從其他地方趕回故土,可謂跋山涉水,還要弄得人困馬乏,這些事情也不是那麼輕鬆的。如果真的要按舊思想的章程來辦,過年、初二、上元、清明、端午、中元、重陽、祭祖、寒衣、冬至、臘八、先人的生辰、先生的死忌,再加上其他特殊的日子,那這一年還要不要乾點別的了?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我相信,那些亡故的親人如果或者,也不願意看到大家為了自己這般折騰。而且,現在還有網路掃墓等一系列新興的掃墓形式。
還有,有些掃墓的人,或有人年邁體弱,或有人染痾在身,或有人崗位特殊,以及其他突發情況,對他們也是不能強求的。
何況,還有一些特殊的葬法和處理遺蛻的辦法,比如已捐獻了遺體,或是骨灰撒入大海等,就算掃墓,其實也無甚可掃。
孝,是傳統美德。但孝究竟是什麼呢?我覺得,主要是尊敬結合了親情。尊敬和親情都不是走走形式就能體現出來的,更多的,還是在於日常的表現,尤其是逝者生前的時光,才最能體現是否真正盡了孝。
我們是不相信亡故之人死後怎樣的那些迷信說法的。因此,現在的掃墓活動,更多的是一種形式上的東西。
而真正的孝道,是不支援搞形式主義的。假設掃墓活動完全流於形式,那也就喪失了掃墓的根本意義。
掃墓這種祭奠活動,無非是為了生者坦蕩、逝者安然。如果僅僅以掃墓來評價孝與不孝,豈非太離譜了嗎?
-
3 # 89小分隊
不掃墓就是又孝嗎?當然不是。
掃不掃墓不能與孝與不孝掛鉤,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如有實際困難缺實回不了家,在心裡為去世親人送去祝福其實一樣,心誠則意到,你能說是不孝,要於明明有時間而不去掃墓之人區分開來,那的才是真正的不孝。不過對正常人來說但凡有時間,肯定會去為親人掃墓,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記念和感恩祖先的一種方式,值得我們傳承下去。
-
4 # 有緣人153832681
常言,敬天敬地不如敬父母,父母恩德大於天。只要心中有思念,不忘先輩,多孝敬活著的人,那是一種最好的回報,父母活著不孝敬,死後場景搞多大,哭天喊地,有什麼用,人死如燈滅。死後做的再好死人又得不到,全部做給活人看。
清明掃墓是記念形式,不忘先輩,知道感恩。心誠則靈,你不去掃墓也沒有人說你。但你心是不平靜,國家,機關,學校,團體都能給英烈獻花,寄託思念之情,而你於動無鍾一點表示沒有,你自已對自已也有一點說不過去。就是買兩朵花或塑膠花來表示一下也行,假如你的爸爸媽媽或妻子兒女,或鄰居看到又是另外一種看法。
-
5 # 人生若只如初見hsqf
清明節掃墓是對祖先的一種祭奠和懷念,是寄託哀思的另一種形式和孝不孝順沒有多大的關係, 咱們先了解一下清明節的來歷:
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流傳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一直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今清明節掃墓是一種習俗,如果有特殊情況不能趕回去掃墓祭祀也不能代表不孝順,除了清明節,在忌日、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都可以去祭拜, 再就是看自己的時間安排,如果時間安排不上的話,無法上墳祭祀,在家裡燒香進行祭祀,也是可以的表達後人對上輩人的思念之情。
-
6 # 快樂寶貝衣櫥
孝字是會意字,老與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孝字。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與下一代融成一體稱為孝,所以上一代與下一代密不可分。孝字,就好像一個兒子揹著一個老子。上一代念念想著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對他的父母、祖先有所交代,也是對社會有所交代。孩子念念揹負著父母,就是念念把奉養父母的責任擔在肩上,時時想著父母,想著如何讓父母生活得更快樂圓滿, 心中有孝才是孝。
-
7 # 張志強41749
不掃墓?不是不孝,現在有好多人?在老人活這的時候,和老人吵架,咒罵老人,說老人是老不死的,他們這種行為實在令人遺憾,老人病了,他們怕花錢,不和老人看病,他們認為老人是負擔,老人的病不斷的加重,最後離世而去,死了以後,他們給老人買紙糊的樓房,還有好多冥幣,金斗,銀鬥,紙作的跟男童女,老人的死,讓別人看到他們哭的很痛,他們不過是裝裝樣子,其實他們早上讓老人死。到清明節,和老人拿好多祭物,和老人掃掃墓,這不過是一種形勢,我認為活著孝敬比死了考敬強,人一定死了,掃墓不掃墓?也沒什麼,不掃墓也不是不孝敬,活著,讓老人吃上喝上。有病和老人看,我覺得真孝敬要比假孝敬強,假孝敬時偽裝的,至於孝敬不孝敬,人在做,天在看,是善是惡總逃不出人的眼睛。
-
8 # 雁子愛美食
掃墓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責任。有沒有鬼神我們並不知道,也沒必要去在乎這些神乎其神的事情,但掃墓是一輩做給一輩看,我們要懂得孝順老人。
清明節掃墓是對離我們遠去的親人的懷念,雖然天隔兩方,可活著的人永遠記得這份情意,距離永遠抹滅不了這份情意。
一件事情堅持一天並不稀奇,堅持一個月也不見得你就大有成就,可一直堅持下去才是難上加難。清明掃墓,無論你在哪裡,請記得家人永遠是家人,不要給自己找太多理由,只要自己有時間,請記得掃墓這件事情對誰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
9 # 來今雨軒39655858
掃墓是華人的禮節!遵重父母也是遵重自己!父母生前應該孝敬!因為父母生我們和養育我們的恩情應該永遠銘記,我們成人後不管處於什麼環境,應該懂得自食其力,如果能有進步更好,如果不好也應認真反省自己!不應該抱怨父母!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如果社會整體傳承風氣日下,就影響家庭和諧,家庭不和諧多了,會影響社會正能量缺失,社會也隨之不穩定!因此大力倡導孝敬父母是每個有良知的華人應該做的。百善孝為先!如果生前對父母不好!掃不掃墓都無所謂!因為缺少真誠何必去世後裝樣子!如果一直都孝敬父母。老人去世後為了寄託哀思都會去掃墓!所以說掃墓即是傳統,又是懷念親人的一種無可或缺的一種方式!
-
10 # 桐桐物語
孝不孝跟掃墓我覺得沒有必然聯絡,不是掃墓了就是孝,不掃墓就是不孝。
說句是在話,掃墓是對先人的緬懷,至於孝應該是對長輩在世時的照顧。我們大中國有著千年的文化傳統,孝道也是其中之一。古有“二十四孝”流傳下來,我覺得我們今天的孝在不同年齡有著不同的意義:孩童時爸媽 回家倒一杯茶就是孝;長大後,上學回來甜甜的一句“媽媽,我回來了”也是孝;大學時,每週固定電話問候就是孝;上班後常回家看看就是孝;結婚後,夫妻對老人的照顧就是孝。網上一句話: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也是一種孝道,同時也是一種幸福!
還有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朋友們都說就有一老如有一寶,趁年老的父母還在,我們常回家看看。
回覆列表
在中國文化裡,如果人連自己的祖先都不懷念了,那就是忘本了,因為祖先是根。忘本的人會讓大家都看不起,鄙視。每到過年時候,媒體都會吶喊 常回家看看,大家也本能的會想家,想回家看看自己的親人。
而家是什麼?家是老祖宗埋在哪裡,那裡就是家。雖然他們去世了,但也是咱們的親人。清明掃墓也好比回家看看自己已去的親人。雖然看不到,雖然只是個形式,但那份懷念卻是真的。它表示著自己還沒有忘自己的親人,這份懷念跨著時空傳遞跟祖先互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