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藝術資訊

    “九思”是孔聖人在修身和施教過程中總結提煉而成,包含人生為人處事的哲學思想。

    九思內容: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①看的時候要思考是否已經看清楚了、看全面了;

    ②聽的時候要思考是否聽清楚了、聽懂了;

    ④為人處世要思考態度是否謙需恭敬;

    ⑤說話時要思考是否忠於事實真相;

    ⑥做事時要思考是否敬業認真;

    ⑦遇到疑問要思考如何向別人請教;

    ⑨獲取財利時要思考是否合乎義的準則。

    其實思想解讀並不是非常高深,但真正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這幾點。

  • 2 # 阿東看歷史

    我們熟悉《論語·季氏篇第十六》中記載著孔子“君子有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說:君子要經常考慮九件事,這是教人善於思考.

    1.“視思明”.思,就是思慮,深入地去想.看事物的時候,要考慮看清楚明白.是真、善、美,還是假、惡、醜.要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既要看外表,又要看內裡,既看現象,又看本質.有的東西外表美麗,而內容醜陋,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不要被假象欺騙.要全面地看,不要以偏概全.事物是運動發展著的,事物與事物之間又是互相聯絡互相制約著的,所以必須有綜合的觀點,發展的觀點.

    2.“聽思聰”.聽話要考慮聽清楚.要聽得清楚,就要集中注意力去聽.《孟子》書中有個故事: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兩個人學下棋.其中一個專心聽 弈秋的講解,另一個人 雖然也聽,但一心以 為也許會有大雁飛來,想著拿起弓箭去射它,雖然和前一個人一起學下棋,但卻不如那個人學得好.“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這個故事說明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聽十分重要.此外還要多聽,正面的話要聽,反面的話也要聽.聽後還要綜合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樣才算聽清楚了.

    3.“色思溫”.“色”指臉色.待人接物時,要考慮臉色要溫和,要慈悲.溫和的臉色,是你善良、和諧內心的顯現.你有一個好臉色,男女老幼都願意親近你.

    4.“貌思恭”.“貌”是指人的體貌.整個體態,一定要莊重恭敬,不要傲慢輕蔑.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願意與你共處、共事.

    5.“言思忠”.“忠”是指忠誠老實.說話,一定要考慮忠誠老實.為人處世,不要說假話、打妄語.

    6.“事思敬”.做事,一定要認真謹慎.

    7.“疑思問”.有疑問,一定要考慮向別人請教,不要不懂裝懂.人多智慧多,集思廣益,有疑問要和大家一起商量,就會想出一些好辦法來.

    8.“忿思難”.“難”(nàn)這裡指災難、後患.發怒了,要考慮是否會有後患.人要學會制怒,如果放任發怒,就會失去理智.

    9.“見得思義”.看見有利可圖,要考慮是否合於義.“義”是正義、道義.不合於正義的利不能要.別人給你送來東西,你應該認真考慮應該不應該得,他是什麼意思?【個人理解,不到之處,請多指教。我們現在很多人恐怕做不到九思,值得我們去思考?】謝謝關注!

  • 3 # 程程簡影公社

    《中國性格——君子有九思》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君子有九思》是孔子說的一段話,出自《論語·季氏》。其原文為: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難(nàn)南去聲:這裡指發怒可能帶來的災難、留下的後患。)

    孔子說:“君子在九個方面多用心考慮:看,考慮是否看得清楚;聽,考慮是否聽得明白;臉色,考慮是否溫和;態度,考慮是否莊重恭敬;說話,考慮是否忠誠老實;做事,考慮是否認真謹慎;有疑難,考慮應該詢問請教別人;發火發怒,考慮是否會產生後患;見到財利,考慮是否合於仁義。”

    本章透過孔子所談的“君子有九思”,就全面概括了人言行舉止的各個方面,他要求自己和學生們一言一行都要認真思考和自我反省,這裡包括個人道德修養的各種規範,如溫、良、恭、儉、讓、忠、孝、仁、義、禮、智等等,所有這些構成孔子的道德修養學說。

    這也可謂是中國性格,或者說是幾千年來華人性格發源的端倪。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幾千年文化歷史是始終如一的傳承持續著,不曾中斷過,有句話說的好,“追根溯源,歷史是最好的見證;最初的歷史是真正的源頭。”更何況春秋戰國時期本就是諸子百家百花齊放,中國源本思想大放異彩之時。深刻的影響著接下來中國幾千年文化大發展,更包括了華人性格的變化發展。

    正如上文所述,九思,用現代話換個角度說就是為華人性格的成型定性立了全方位化的利於社會和諧利於社會發展利於人人有效溝通交流的規範,然後再由在外的規範逐步潤物細無聲般定性最終的中國性格。

    溫、良、恭、儉、讓、忠、孝、仁、義、禮、智等這其中說明了在社會關係發展中,在人人交流溝通中,智商情商愛心忠心禮待等的要求和發揮。

    後世的“禮儀之邦”,“仁者愛人”,“以禮相交”,“家國”文化,“重情重義”,“將心比心”

    “謙謙君子”,“理性思考”,“控制情緒”,“透過談判解決”,“溝通化解一切”等等諸多情形莫不雛形發願端倪於此。

    《論語》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語錄體”,記述體現了兩千年前先賢哲人(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思維。可謂“微言大義”,耐咀耐嚼,是中國重要的儒家典籍,對中國文化對中國性格形成影響至深。

    《君子九思》正是兩千年前,微言大義。中國性格發源端倪!

  • 4 # 尚作華

    “理解”害了傳統文化也害了你,去踐行,離開身體力行的體會,你再會解釋,可以長篇大論的做各種你自認為理解的××論文,到頭來現實中還是一思也沒思,理解還不如不理解的好!

  • 5 # 硤嘉嘉的心靈樂樂園

    做人,首先要學會做君子,如何做君子?孔子在《論語》裡提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難、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九思是培養良好品德的基礎。

    1.視思明。指的是對於我們所看到的事情,都應該去了解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能做出正確的決斷,辨別是非曲直。

    2.聽思聰。是指人們要對聽到的看到的有所判斷,要知道怎麼去做取捨。不論聽到了什麼,都不可人云亦云。在我們與對方談話時,要提現出各方的思想和觀念。

    3.色思溫。我們知道,一個人的臉色,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內心感情。我們可以從面部看到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色思溫,溫者應不冷不熱,恰如其分。

    4.貌思恭。貌,通常指的是我們所有的肢體語言。一般要求肢體語言要恭敬、不要粗魯急躁,以免給人造成壓力。當一個人的舉止表現出恭敬的狀態時。他的言語和行為也就與之相應,就給人了一種謙和有禮的感覺。

    5.言思忠。當一個人的言語中肯,態度真誠時,他的言語對人是有利益的。如果他做不到,就有可能產生怨恨,所以我們需要忠誠的言語。

    6.事思敬。敬與恭是互為表裡,敬在內心,而恭是表現於外在的行為。對於需要去做的事情要盡心盡力的去做,才能叫做事思敬。

    7.疑思問。指當我們有疑惑時,要去求教於人。要注意的是,要去請教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解決難題。避免了一些人因對問題的不重視或是不理解而回答錯誤。

    8.忿思難。《弟子規》上講:[言語忍、忿自泯],一定要掌握好情緒。我們知道很多事情都是在盛怒之下搞砸了,我們之有掌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的掌控未來,要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憤怒。

    9.見得思義。它告訴我們在面對有利於自己的利益時要想想應不應該去接受,它是否合乎道義、人情等。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透過學習古人的智慧,進而達到聖賢的境界,可以提高現代人的思想境界,以便更好的去培養人們的思想美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夜釣甲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