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大氣象

    首先通常說的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倒是沒怎麼聽說“三歲看老”。瞭解提問者的意圖。咱就聊聊這個“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1.這是古人實踐的總結,就跟二十四節氣一樣,是符合客觀規律的。現在我們所說的關鍵期理論,就恰恰證明了這句話的準確性。而且這句話更多的強調的是人的性格方面。所以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只是教授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表達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應對困難。這是父母要做的。

    2.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的行為可能迅速改了,但性格除非遇到人生重大變故——如大喜(拆遷,中彩票)或大悲(坐牢,至親離世),人的性格就是小時候家庭給自己養成的。家庭教育在這裡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沒有無理取鬧的孩子,只有不懂引導的家長。

    3.父母只要給規定好底線就好了。不要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說這不行,說那不行。讓孩子無所適從。不如讓孩子清楚規則和底線,只要不觸碰底線,不被制止的都可以玩。這樣既保護了孩子免於受傷,也充分發揮了孩子好玩的天性。孩子也學會了如何在規則範圍內去滿足自己的小願望。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規則和自由是同時存在的。沒有絕對的自由。

  • 2 # 賀華瞳

    要想驗證這樣一個論斷,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而且這還是一個比較模糊的論斷。

    科學心理學誕生於1879年,距離今天也才一百多年,期間社會也發生了劇烈的變革。

    雖然難以直接驗證這句話,但心理學領域還是有一些成果值得參考。

    1、 神經元的發育

    人類的大腦約有120億~14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會建立聯結,一些經常使用的聯結會保留下來,而不常使用的聯結會慢慢消失,這一過程叫做“突觸削減”。

    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大約有40%的突觸被削減。所以兒童早期所處的環境對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2、 大腦發育的敏感期

    兒童的一些功能的發育具有一定的敏感期,如果在敏感期沒有合適的環境,過了敏感期之後,這些功能就很難獲得。

    一項研究表明,孤兒被領養後的發育與它們在孤兒院待的時間有關係,很早被收養的孩子,在學前期會有很大進步;6個月以後被收養的兒童,進步不明顯,2歲以後被收養的孩子,則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3、 品質的穩定性

    氣質:兒童的氣質很少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害羞兒童很少變成善交。

    依戀:生活較富裕的中產階級兒童,依戀質量和氣質比較安全和穩定

    心理學中“畢生發展心理”對這類問題的探討會比較多,供參考

  • 3 # 健康大事件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瑞士日內瓦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10歲基本就能看出人一生的健康狀況。可見,兒童時期的飲食、睡眠、運動及心理健康等,將影響人一生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

    健康主要取決於人生前十年

    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人員共收集並分析了14個歐洲國家24179個50~96歲居民的健康資料,發現一個人從出生到10歲所在家庭的經濟、健康狀況與他的生長髮育及健康水平存在密切關係。其中,家長職業、家庭藏書數量、住房質量以及家庭房間數跟居住人數的比率,這四項因素與健康狀況的關聯最大。

    職業體現了父母的社會資源及收入能力,是孩子成長環境和生活來源的重要保障。雲南省昆明市曾調查了2830名6.5~12.5歲城市小學生及其家長職業型別,發現家長從事腦力勞動,孩子智力水平更高。家庭藏書數量反映了父母對子女教育的投入與重視程度。家庭中居住人數與房間數的比率、住房質量則體現了孩子的成長環境,復旦大學2017年的研究顯示,大多數貧困家庭的兒童生活在噪音大、位置差、擁擠的住房裡,他們成年後對自身健康的評價較低,疾病發病率較高,死亡時間更早,還更可能出現危害健康的行為。

    該研究的參與者日內瓦大學國家能力研究中心高階研究員史蒂芬·卡拉迪表示,越來越多科學證據表明,身體狀況可以反映出生活環境,因此我們需要特別關注人生早期階段的生活環境。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表示:“孩子是張白紙,非常容易受家庭環境影響,一些不良因素很可能在孩子體內潛伏下來,成年後被喚醒。”

    美國康奈爾大學2014年釋出的一項研究表明,個體從出生到9歲的生活環境差,成年後會表現出更多的身心健康問題。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鈕文異認為,早期生活對人未來一生健康的影響實際上可追溯到“生命早期1000天”,即從女性懷孕的胎兒期(280天)到寶寶2歲(720天)。這段時期不僅影響兒童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還與成年後慢性病的發病率有聯絡。

    中國兒童有不少健康問題

    目前,中國兒童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還存在不少問題,亟需改善。

    營養不合理易肥胖。2012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22個城市進行了調查,發現34.7%的兒童有飲食行為問題,其中19%強烈偏愛某種食物。兒童時期營養不合理、飲食習慣不良會增加成年期一些疾病的患病機率,比如缺鐵性貧血、肥胖、冠心病、腫瘤、骨質疏鬆。

    睡眠不足影響生長髮育。按照中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要求,小學生每天應有10小時睡眠時間,初中生每天應有9小時。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16年調查發現,學習日,只有24.6%小學生能睡足10小時,24.9%初中生能睡足9小時。孫宏豔表示,長期睡眠不足會對身高、發育造成不良影響,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

    運動太少導致體質下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學生不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每天運動1小時,三成多學生平時沒有體育運動時間。沒有人陪伴是孩子不願意運動的重要原因。孩子運動過少會導致其體質下降、肥胖、發育過慢,不利於機體協調能力發展。

    家庭關係影響心理健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亞松表示,兒童期主要有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多動症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問題。親子關係和網路、電子產品使用過度行為也值得關注。不少心理問題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比如夫妻關係不和諧會造成孩子心理缺陷、情緒不穩定、煩躁、睡眠問題等。

    打造終生受益的家庭環境

    兒童期是塑造孩子生活方式的重要時期,父母應當擔負起培養孩子健康生活的責任,為孩子打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培養良好飲食習慣。鈕文異表示,家長應為孩子做出榜樣,三餐規律,食物種類多樣,少吃多油多鹽食物。孫宏豔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營養知識,偶爾讓孩子設計食譜,參與做飯過程,讓孩子有參與感和成就感,有助於糾正孩子的挑食行為。

    幫助孩子規律作息。對於孩子學習壓力大、睡眠不佳的情況,鈕文異建議,家長應根據孩子的情況輔助調整作息,分塊規劃學習和休息時間。注意休息和學習時間有間隔,不要讓孩子疲勞過度或熬夜。

    帶孩子定期運動。家長經常與孩子一起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孩子體質,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鈕文異建議,週末全家人一起散步、爬山、郊遊,創造良好的家庭運動氛圍。孫宏豔提醒,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鼓勵孩子多和同伴一起運動,讓孩子在運動中找到自信和友情。

    多跟孩子溝通。家長們應注意維護和諧的家庭關係、親子關係。杜亞松建議,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不同時期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根據孩子的心理需求,用正確方法進行教育和引導,輔導兒童學會解決問題的技巧。

    孫宏豔還建議,家長們不要把成績作為評價少年兒童的唯一標準。“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讓孩子擁有終生受益的健康生活方式。家長們應該提高自己的健康素養,和孩子一起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孩子小時候就播下健康生活的種子。

  • 4 # 宙心
    從心理學角度看,「三歲看老」有無科學性?

    是否有科學性,主要是看後天的成長。但是性格上的潛意識,確實可以三歲看老。也許我個問題對我比較特殊,我的記事確實上溯到3歲左右,當時的心態和現在的心態還及其的類似。即使我加以改變了不少,但是潛意識的性格是始終沒改變分毫。由此來說,三歲看來是科學的。

    但是如果能後天外界的因素加以補充,或許會進行改變。能夠主觀這麼做並且讓孩子的未來變的更好的,很難把握這個分寸,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大師對孩子手把手的指導點撥。

  • 5 # 照見

    「三歲看老」是一句老話,在古代,它是成立的。

    人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從而產生很多不同的性格、習慣,資源的不同也會影響人。

    因為古代一個人從小到大的環境,是相對固定不變的。

    在現代,這句話,就不完全成立了。

    我們還是要懂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現代,這句話哪些地方是成立的呢?

    我們要先知道一個概念,叫做:發展關鍵期(critical period)。

    關鍵期內,適宜的刺激和經驗,是運動、感覺、語言及其他腦功能正常發展的重要前提

    比如視覺:一個嬰兒出身的時候,如果它缺乏視覺刺激(比如你蒙上他眼睛,或者一直讓他待在黑暗的房間),那麼本來用於視覺刺激處理的腦細胞,就會轉而從事其他任務。如果是視覺3歲前都是沒有足夠刺激,那麼他將會終身永久性的失去視覺功能!

    所以,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如果一個孩子,三歲的時候就看不見東西,那麼他基本上一輩子都看不見東西了。

    在感知覺(比如視覺)的方面,有這種發展關鍵期。人格心理,其實也有類似的情況。

    我們可以看《普通心理學》——

    這裡可以看到,三歲前很重要的是親子關係。

    如果一個人,三歲前他的父母沒有很好地照顧他,和父母關係就不好。那麼基本上,這個人和父母的關係,就一輩子都不會太好了。哪怕後期有調整,相處還可以,但是他心裡總會潛意識的覺得不太舒服。

    哪些部分是三歲也無法看老的呢?

    很多跟性格有關的部分,無法三歲看老。

    比如情緒調節能力、是否害羞。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讓一群3歲的孩子和陌生人相處,或者放機器人進去看孩子會不會靠近機器人,或者放一些不常見的有點嚇人的玩具看孩子是否敢玩。

    3歲的孩子,會出現一些特徵。比如是不是害怕,比如會不會害羞不敢接近陌生人。

    然後9歲的時候,同一批孩子再來進行一次同樣的實驗。

    結果發現3歲和9歲的孩子,測得的各種行為指標,沒有幾乎相關性。具體而言,相關是0.03。0.03是什麼概念呢?如果相關性是1,那麼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0.03,連偶然的機率都可能比這個數字大。

    所以結論是:這個孩子接觸陌生人事物的能力,3歲和9歲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你不可能透過3歲孩子的接觸陌生人事物的行為,去預測他9歲時候接觸陌生人事物行為。

    這個實驗的介紹,在《大腦的情緒生活》這本書的120頁。

  • 6 # 林溪看世界

    三歲看老,通常情況下我們這裡把“三”看成是虛數,也就是在討論在一個較早的年齡階段,能不能預測人的未來。而這樣的年齡階段是無法具體的量化,他可能能早於三歲也可能晚於它,而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要“三歲看老”,就要從人的“整體的發展”來看,而整體發展外貌佔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外貌最重要的兩部分就是長相和氣質了,在長相方面都知道即使我們建立了這個兒童小時候的的三維影象後,但是也無法全然的描繪出其成長過程中所有面孔以及身材的變化。而且兒童的年紀是否高於或者低於“三歲看老”的界定我們更是無法去斷言。自古就有民諺說“二十三冒一冒”。我們會發現,很多民間的俗話就已經自相矛盾了。而這些也對我們精確的探討形成了阻礙。而另一個的問題,個人的氣質也會對整體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在心理學上,將個人氣質歸類為心理活動從而涉及到每個人的人格的問題,每個人的成長的心理活動狀況,與其環境,時機有非常重要的關係,就從簡單而言一個人選擇讀書或者讀研,亦或者什麼樣的時間段選擇工作都會對他的心理帶來變化,從而影響他的氣質改變。而氣質的改變也是隨著時間在變動的。所以從心理學的發展角度而言,長相和氣質都是不成立的。但是有研究證實,雖然有研究說在嬰兒早期就存在天生的“氣質差異”,人的出生環境的不同會造成他本身的與眾不同。不過氣質依舊會隨著教養和機遇的而改變。

  • 7 # 鵜鶘心理

    “三歲看老”意思是一個人的個性從小就可以看出來,即便長大了,甚至到老了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華人很認同這句話,日常中我們也經常使用這句話來表達對一個人的評判。

    皮亞傑提出的認知發展理論被公認為20世紀心理學上最權威的發展心理學理論。他把兒童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1、感知運動階段 :0—2歲左右,這一階段兒童逐漸發展成為對日常生活環境有初步瞭解的問題解決者;2、前運算階段:2—6、7歲,兒童可憑藉心理符號(主要是表象)進行思維,思維有了質的飛躍;3、具體運算階段:6、7歲—1 1、12歲,思維活動屬於運算性(邏輯性)的;4、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及以後,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推理水平。

    皮亞傑對兒童道德認知的研究也受到普遍重視,他提出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得到普遍的認同。皮亞傑把童年期的道德認知發展分為:1、無律階段(0—4歲),又稱前道德階段;2、他律階段(4—8歲),又稱權威階段,這個階段遵守外在規則;3、自律階段(8—10歲),又稱可逆性階段,兒童的道德判斷已經開始擺脫外界的約束;4、公正階段(10—12歲),兒童的道德觀念開始傾向於公正。兒童的道德傾向是從認識單純的規則到了解真正意義的規則,是從他律到自律的過渡。皮亞傑認為品德發展的階段不是絕對孤立的,而是連續發展的。

    根據皮亞傑的發展理論,兒童在上小學之前就對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十歲之前,兒童不僅已經發展出很強思維能力,而且道德認知發展已經完成了他律道德階段,對社會規範等的認知和遵從也有了自己的個性,並且開始進入更高的層次。當我們觀察一個十歲左右的兒童,對他的思維方式、道德觀念進行深刻地瞭解,基本可以刻畫他成年以後的思維方式、道德觀念。所以“三歲看老”不僅是前人對生活經驗的提煉,也有一定的科學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平時加班幹工作能想到你,加薪評先進沒你什麼事,你怎麼看待這樣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