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病理科桃子
-
2 # 微笑面對糖尿病
糖尿病可防可治
有的糖友對血糖不管不顧,不喝藥、不測指血糖,覺得藥物傷肝傷腎,手指頭被紮成馬蜂窩了。也有的糖友覺得反正治療不治療都一樣,併發症該來的總會來。
其實,糖尿病本身不是啥大事,可防可治,真要是不管不顧可能就攤上事了。我們的細胞、組織液、血管裡都有葡萄糖,血糖高(輕度高血糖10-13.9mmol/L,中度高血糖13.9-22.2mmol/L,重度高血糖高於22.2mmol/L),就意味著神經、血管所處的環境裡葡萄糖濃度高,就像神經、血管在糖水裡,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心、腦、四肢大血管,腎臟、眼睛微血管,各種神經等重要臟器功能,會看不清東西,四肢麻木、發涼、疼痛等。但是好的血糖可以避免這些臟器傷害。
“治”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血糖,“防”就是防止併發症。控制血糖近期目標是透過飲食、運動、藥物管理好當前血糖,避免嚴重高血糖和低血糖帶來的危險,遠期目標是讓血糖長期保持在幾乎和健康人一樣的水平,防止併發症,只要能努力控制好血糖,併發症就不會自己找上門來。
糖友如何應對糖尿病帶來的諸多不便
糖尿病和別的病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不能只靠藥片或者胰島素,必須飲食、運動、心理調節配合藥物綜合治療。
換句話講,就是糖友三成靠醫生,七成靠自己。控制好血糖的路上,自己能做的很多,關鍵是怎麼做好自己能改變的,使血糖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有的糖友感覺扎手指太疼,不願意經常測血糖。這個就像我們化妝,不照鏡子,就不知道好看不好看。不測血糖,就不知道血糖好不好,就沒辦法採取措施使血糖變好。
降糖藥很多很多,找到適合自己的降糖方案的過程需要經常測血糖,方案合適可以適當減少監測次數,但是不能不測,身體狀況變化,血糖會變化不定,上個月的空腹血糖不能代表這個月的空腹血糖,我們現在有無創動態血糖監測儀器可以減少扎手指。
不少感到因糖尿病一些例行瑣事給生活帶來不便,如聚餐不方便打針。辦法總比困難多,糖尿病不是大事,打心裡接納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深入瞭解它,正確對待,“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把血糖控制和接近健康人,就可以和別人說,我很健康。
請關注線上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
3 # 丁克明471
得了糖尿病請不要灰心,要有與疾病作鬥爭信心,我丈母孃50歲不到就得了糖尿病,加之自身患有多種疾病,如今87歲仍然頑強的活著,再說我母親沒有糖尿病,然而76歲卻因肺癌奪走了她的生命。我也是糖尿病大軍中的一員,在醫生指導囑咐下,堅持吃藥,密切觀注血糖變化,控制飲食,控制體重,堅持鍛鍊等等,尤其是堅持運動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降糖效果,如今我透過堅持不懈的運動,在與醫生溝通商量之下,我已停止服藥,血糖已基本正常(略高於正常人標準),儘管這樣也要經常檢測血糖。
-
4 # 名門書院之行者
糖尿病是可以治癒的,一定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糖尿病主要是因為飲食不合理導致的人體陰陽失調,通常表現為口乾,口渴等陰虛症狀,所以也只有糾正了錯誤的飲食生活習慣,心裡等因素才能更好預防糖尿病。
飲食上應忌酒(《千金要方》記載)。
忌食用辛、酸二味,甜點,過甜的水果不宜大量食用,能保證人體所需要的糖分即可。3.適當運動,動靜結合,促進體內氣血執行。
4.心理上避免不良情緒,心平氣和,陰平陽秘。
親們還有什麼高見呢?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還是想了蠻久的,因為糖尿病涉及的專業知識太多了,寫得太專業,就太難懂了,所以,今天整理了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我患上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是很複雜的,大多數的糖尿病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比如2型糖尿病,就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說白了,就是兩個相同體重、相同飲食習慣的人群,攜帶“糖尿病基因”的人群比不攜帶“糖尿病基因”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風險高很多。 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不攜帶“糖尿病基因”的人群不患病,而是患病的機率比攜帶“糖尿病基因”的人群低而已。 所以,導致我們患上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超重和肥胖,再比如不好的生活習慣,再比如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生產胰島素的細胞發動的“惡意攻擊”,都是糖尿病發生的因素。
如何預防糖尿病?正因為糖尿病是多種複雜因素相互作用產生的一組臨床綜合徵;所以,它的預防並不能像【宮頸癌】一般,只要防止自己感染HPV病毒,甚至打個宮頸癌疫苗了事。預防糖尿病的重點在於篩查。
篩查物件:
有糖調節受損史 年齡≥45週歲 肥胖,BMI≥28 2型糖尿病的一級親屬(包括糖尿病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 有巨大兒生產史 妊娠糖尿病病史 高血壓(血壓≥140/90mmHg) 血脂異常(HDL-C≤0.9和TG≥0.75mmol/L) 心腦血管疾病 靜坐生活方式 高危種族如果篩查結果正常,3年後重複篩查一次。
得了糖尿病,都有什麼徵兆?一般症狀有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輕,即“三多一少”。其中1型糖尿病起病較急,病情較重,所以症狀明顯,2型糖尿病,起病緩慢,早期甚至沒有明顯症狀;甚至一部分患者以糖尿病的併發症而就醫。
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 大血管病變:主要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血管病和糖尿病足等。 微血管病變:主要包括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 酮症酸中毒:除了表現為“三多一少”之外呼吸深大、呼氣中有爛蘋果味。 高滲高血糖綜合徵:多見於中老年人,本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主要表現為多飲多尿、嗜睡昏迷等神經系統障礙。無論是哪種併發症出現,都應及時入院就醫治療。
得了糖尿病,控糖目標是什麼?隨著糖尿病病程的進展,患併發症的風險也越來越高,所以,得了糖尿病不僅要降糖,還要降壓、降脂、降蛋白;也只有這種綜合的個體化治療原則才能防止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首先,要控制飲食,避免肥胖,適當運動,戒菸戒酒。之所以把這一條放在首位,是因為這些看似不走心的幾句話實實在在是最走心的忠告。控制飲食自是不用多說。
1.適當的運動:其實,糖尿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血液裡的葡萄糖沒有辦法被儲存,“被迫”遊蕩在血液裡面,飯後適當的運動可以讓肌肉直接用掉一部分糖,而起到降糖的作用
2.戒菸戒酒:之所以戒菸戒酒,並不是為了降糖,而是為了降低菸酒對血管的損害。本來血液裡高糖的環境對血管就有很大的危害,此時無論吸菸喝酒,對於血管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使原本脆弱的血管更加脆弱,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越來越高。
其次,就是藥物治療,合理應用降糖、降壓、調脂、抗凝等藥物都會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藥物治療期間我需要檢測身體的各項指標見下表:
寫在最後的話……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看過網上很多關於糖尿病的話題,很多患者在問的是“我得了糖尿病還能活幾年”、“得了糖尿病併發症是必然的麼”,很顯然,這些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雖然糖尿病病因複雜,不容易防範,併發症多而嚴重,然而,你知道嗎比起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的“惡意”,它又實實在在“善良”太多,至少,它給了我們很多個機會去調養自己的身體,只要我們積極控制血糖,配合醫生的治療,延長病程進展是有可能的,降低併發症的發生是有可能的,提高晚期的生活質量也是有可能的! 我想,比起那個模糊答案,我們更加需要的是一種積極地心態,以及和疾病和平共處的決心。我們接受它的同時,更要積極去預防,去治療,才能在生命的終末,給自己一個最滿意的答案。